叉型臂鍛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包括:安裝座;延展臂,所述延展臂設置在所述安裝座的兩端;分模面,所述分模面設置在所述安裝座的兩端,所述分模面貼合在所述延展臂內側;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設置在所述延展臂與所述分模面之間。在所述安裝座的一側還設有固定塊。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加大分模面角度,合理設置分模具面,拐角處圓滑過渡,提高鍛件質量,使鍛件飛邊能與按分模面制造的切邊凹模良好貼合,更容易切邊,提高了模具壽命,節約成本。
【專利說明】叉型臂鍛造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特別是一種叉型臂鍛造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的集團化,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汽車鍛造業正處于科技創新時代,汽車制造業正為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減輕汽車質量,降低成本展開新一輪創新,開發一個鍛件新產品應做到工藝穩定,材料利用率高,模具使用壽命工和生產率高,這也是鍛造企業永恒的目標,是企業降低鍛件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必然措施。切邊正是這其中重要的一環,切邊的品質除了與模具形狀的正確性(包括刃口的鋒利程度)有關,帶飛邊的鍛件能否在凹模上便捷、準確而可靠地定位是前提,分模面的走向決定飛邊的形狀!原設計分模面局部角度偏大,致使鍛件飛邊不能與按分模面制造的切邊凹模良好貼合,造成鍛件偏移導致“切肉”,殘留飛邊形成毛刺,局部壓傷變形,且凸模刃口易磨損,從而增加鍛造成本,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鍛件質量的叉型臂鍛造模具。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包括:安裝座;延展臂,所述延展臂設置在所述安裝座的兩端;分模面,所述分模面設置在所述安裝座的兩端,所述分模面貼合在所述延展臂內側;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設置在所述延展臂與所述分模面之間。
[0005]在所述安裝座的一側還設有固定塊。
[0006]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加大分模面角度,合理設置分模具面,拐角處圓滑過渡,提高鍛件質量,使鍛件飛邊能與按分模面制造的切邊凹模良好貼合,更容易切邊,提高了模具壽命,節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正視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側視圖。
[0009]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附圖中附圖標記說明:
[0010]1-安裝座2-延展臂3-分模面
[0011]4-支撐件5-固定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3]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包括:安裝座I ;延展臂2,延展臂2設置在安裝座I的兩端;分模面3,分模面3設置在安裝座I的兩端,分模面3貼合在延展臂2內側;支撐件4,支撐件4設置在延展臂2與分模面3之間。[0014]在安裝座I的一側還設有固定塊5。
[0015]本實用新型叉型臂鍛造模具加大分模面角度,合理設置分模具面,拐角處圓滑過渡,提高鍛件質量,使鍛件飛邊能與按分模面制造的切邊凹模良好貼合,更容易切邊,提高了模具壽命,節約成本。
[0016]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叉型臂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裝座; 延展臂,所述延展臂設置在所述安裝座的兩端; 分模面,所述分模面設置在所述安裝座的兩端,所述分模面貼合在所述延展臂內側; 支撐件,所述支撐件設置在所述延展臂與所述分模面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型臂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座的一側還設有固定塊。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3711730SQ201320854600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顧亞平, 李惠軍, 王劍 申請人:上海運良轉向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