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頭機,水平導軌上滑動地設有平移臺,上下推進氣缸安裝在平移臺上,安裝臺固設在上下推進氣缸的輸出端上,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設置在安裝臺下端,送料機構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兩根水平的轉軸,兩轉軸的兩端分別轉動地設有放置長軸的傳動輪,兩轉軸的兩端之間分別設有傳動鏈,兩傳動鏈分別套設在傳動輪上,兩傳動鏈上分別均勻地設有若干塊間隔設置的間隔塊,相鄰間隔塊之間構成放置長軸的放置槽,操作臺上設有驅動傳動輪轉動的第一電機,操作臺上設有驅使第一電機間隔運轉的紅外感應器。該平頭機改變了內部送料機構的結構使長軸在輸送的過程不易出現卡死的現象,提供平頭機的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平頭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床,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平頭機。
【背景技術】
[0002]近來,我國多個地區出現嚴重的“用工荒”,勞動力資源的緊缺迅速成為困擾我國加工生產企業的重大問題。
[0003]其中平頭機上的工件裝卸料以前一直是人工操作,而現在人力緊缺的情況下導致生產不連續,進而影響整個生產的效率,現在急需在平頭機上設計一種自動裝卸料裝置,而一臺裝置的生產效率是人工生產的幾倍,直接降低企業對于同等批次產品的工人數量需求。并且,使用自動裝卸料裝置對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勞動環境、減輕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動裝卸料裝置一般包括機械手和為機械手輸料的送料機構,傳統的送料機構傳統的送料機構都是將長軸一股腦的放置到一個桶中然后再通過氣缸將長軸一個個頂出來,這樣的設置長軸在頂出的過程中容易卡死,影響工作的效率;傳統的平頭機效率都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頭機,該平頭機改變了內部送料機構的結構使長軸在輸送的過程不易出現卡死的現象,提供平頭機的工作效率。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平頭機,包括操作臺、設置在操作臺上的自動接送料裝置、磨削長軸兩端的磨削裝置和夾持裝置,所述自動接送料裝置包括裝料松夾氣缸、安裝臺、上下推進氣缸、卸料松夾氣缸、設置在操作臺為裝料松夾氣缸送料的送料機構和水平導軌,所述水平導軌上滑動地設有平移臺,所述上下推進氣缸安裝在平移臺上,所述安裝臺固設在上下推進氣缸的輸出端上,所述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設置在安裝臺下端,所述送料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兩根水平的轉軸,所述兩轉軸的兩端分別轉動地設有放置長軸的傳動輪,所述兩轉軸的兩端之間分別設有傳動鏈,所述兩傳動鏈分別套設在傳動輪上,所述兩傳動鏈上分別均勻地設有若干塊間隔設置的間隔塊,所述相鄰間隔塊之間構成放置長軸的放置槽,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動傳動輪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使第一電機間隔運轉的紅外感應器。
[0006]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安裝架包括左臂和右臂,所述左臂和右臂滑動地上下穿設在平移臺上,所述上下推進氣缸為兩個,所述兩上下推進氣缸分別垂直地固設在平移臺上,所述兩上下推進氣缸的輸出端分別穿過平移臺且分別與左臂和右臂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設置在左臂與右臂的下端。
[0007]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包括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空腔,所述缸體側壁上設有與空腔相通的進氣嘴,所述空腔內滑動地設有活塞,所述缸體相對安裝臺的另一端設有安裝槽,所述活塞下端設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延伸至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相對活塞桿的兩側分別鉸接有夾塊,所述兩夾板分別與活塞桿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兩夾塊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相對應的V形槽。
[0008]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送料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兩根水平的轉軸,所述兩轉軸的兩端分別轉動地設有放置長軸的傳動輪,所述兩轉軸的兩端之間分別設有傳動鏈,所述兩傳動鏈分別套設在傳動輪上,所述兩傳動鏈上分別均勻地設有若干塊間隔設置的間隔塊,所述相鄰間隔塊之間構成放置長軸的放置槽,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動傳動輪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使第一電機間隔運轉的紅外感應器。
[0009]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操作臺上還設有卸料桶,所述卸料桶開口處設有朝向卸料桶內傾斜的傾斜板。
[0010]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轉動地設置在橫向導軌內的螺桿,所述橫向導軌上設有驅動螺桿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螺桿穿過滑塊,所述滑塊上設有與螺桿相適配的螺紋通孔。
[0011]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所述磨削機構為兩個,所述兩磨削機構分別設置在夾持裝置的兩側,所述磨削機構包括滑移臺和設置在滑移臺上的磨削電機,所述磨削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砂輪,所述砂輪外端面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鉆頭,所述操作臺內轉動地設有驅動滑移臺相對長軸軸向移動的第二絲桿,所述滑移臺底部設有凸起,所述第二絲桿穿過凸起,所述凸起上設有與第二絲桿相適配的螺孔,所述操作臺上設有供凸起軸向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動第二絲桿轉動的第四電機。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工長軸的時候,通過裝料松夾氣缸從送料機構上拿取長軸毛坯,再通過過上下推進氣缸、左右平移氣缸和驅動機構,使卸料松夾氣缸移動到加工完后的長軸上抓起并將其卸料,由于設置了橫向導軌、滑塊和驅動機構,從而使長軸毛坯能發生一個軸向的移動,從而使長軸能更方便地移動加工設備上的插孔或者插銷中,有效避免了裝料松夾氣缸與長軸之間的磨損,長軸在裝料的時候不易掉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長軸零件機械手自動接送料裝置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4]圖2為裝料松夾氣缸的立體圖;
[0015]圖3為圖2中A-A的剖視圖;
[0016]圖4為長軸零件機械手自動接送料裝置的正視圖;
[0017]圖5為圖1中A的放大圖;
[0018]圖6為圖1中B-B的局部剖視圖。
[0019]附圖標記:1、裝料松夾氣缸;2、上下推進氣缸;3、安裝臺;31、左臂;32、右臂;4、操作臺;5、卸料松夾氣缸;6、送料機構;61、支架;62、轉軸;63、傳動輪;64、傳動鏈;65、間隔塊;66、放置槽;67、第一電機;7、水平導軌;8、平移臺;9、橫向導軌;10、滑塊;11、左右平移氣缸;12、驅動機構;121、螺桿;122、第二電機;123、螺紋通孔;13、缸體;14、空腔;15、進氣嘴;16、活塞;17、活塞桿;18、安裝槽;19、夾塊;20、V形槽;21、卸料桶;22、傾斜板;23、紅外感應器;24、夾持裝置,241、移動臺;242、凸塊;243、第一絲桿;244、夾緊塊;245、推動氣缸;246、第三電機;25、磨削機構;251、磨削電機;252、砂輪;253、凹槽;254、鉆頭;255、第二絲桿;256、凸起;257、滑移槽;258、第四電機;259、滑移臺;26、自動接送料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參照圖1至圖6對本實用新型長軸零件機械手自動接送料裝置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1]一種平頭機,包括操作臺4、設置在操作臺4上的自動接送料裝置26、磨削長軸兩端的磨削裝置25和夾持裝置24,所述自動接送料裝置26包括裝料松夾氣缸1、安裝臺3、上下推進氣缸2、操作臺4、卸料松夾氣缸5、設置在操作臺4上的送料機構6和水平導軌7,所述水平導軌7上滑動地設有平移臺8,所述上下推進氣缸2安裝在平移臺8上,所述安裝臺3固設在上下推進氣缸2的輸出端上,所述裝料松夾氣缸I和卸料松夾氣缸5分別設置在安裝臺3下端,所述送料機構6包括支架61,所述支架61上設有兩根水平的轉軸62,所述兩轉軸62的兩端分別轉動地設有放置長軸的傳動輪63,所述兩轉軸62的兩端之間分別設有傳動鏈64,所述兩傳動鏈64分別套設在傳動輪63上,所述兩傳動鏈64上分別均勻地設有若干塊間隔設置的間隔塊65,所述相鄰間隔塊65之間構成放置長軸的放置槽66,所述操作臺4上設有驅動傳動輪63轉動的第一電機67,所述操作臺4上設有驅使第一電機67間隔運轉的紅外感應器23。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傳統的送料機構6都是將長軸一股腦的放置到一個桶中然后再通過氣缸將長軸一個個頂出來,這樣的設置長軸在頂出的過程中容易卡死,而本實用新型將長軸一個個放置到傳動鏈64上,通過右臂32上的裝料松夾氣缸I來一個個地夾取傳動鏈64上的長軸,當長軸被夾取掉一個后,紅外感應器23會控制第一電機67轉動使傳動鏈64上的長軸往前移,使在裝料松夾氣缸I下次夾取的時候可以夾取到,這樣的設置長軸在輸送的過程中不會出現卡住的現象,兩傳動鏈64上分別均勻地設有若干塊間隔設置的間隔塊65,長軸兩端分別放置到兩間隔塊65之間,使長軸在輸送的時候更加平穩,兩長軸之間有一定的空隙,方便裝料松夾氣缸I夾取。
[0023]所述安裝架包括左臂31和右臂32,所述左臂31和右臂32滑動地上下穿設在平移臺8上,所述上下推進氣缸2為兩個,所述兩上下推進氣缸2分別垂直地固設在平移臺8上,所述兩上下推進氣缸2的輸出端分別穿過平移臺8且分別與左臂31和右臂32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裝料松夾氣缸I和卸料松夾氣缸5分別設置在左臂31與右臂32的下端。
[00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傳統的左臂31和右臂32是一體設置的,在裝料和卸料是同時進行的,這樣制造左臂31和右臂32的時候精度要求高,難以制造,而本實用新型將左臂31和右臂32滑動地上下穿設在平移臺8上,再通過兩個上下推進氣缸2來控制它們上下運動,這樣左臂31和右臂32分開可以分開工作,在制造的時候就不需要考慮兩者的精度了,方便制造,且在上下料的時候更加地靈活,更不容易收到空間上的限制。
[0025]所述裝料松夾氣缸I和卸料松夾氣缸5分別包括缸體13,所述缸體13內設有空腔14,所述缸體13側壁上設有與空腔14相通的進氣嘴15,所述空腔14內滑動地設有活塞16,所述缸體13相對安裝臺3的另一端設有安裝槽18,所述活塞16下端設有活塞桿17,所述活塞桿17延伸至安裝槽18,所述安裝槽18相對活塞桿17的兩側分別鉸接有夾塊19,所述兩夾板分別與活塞桿17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兩夾塊19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相對應的V形槽20。
[002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夾塊19的相對面上分別相對應的V形槽20,這樣在夾取長軸的時候可以有四個面與長軸側壁相抵觸,相比傳統沒有設置V形槽20的夾塊19在夾取長軸的時候長軸更不容易發生掉落。
[0027]還包括與長軸被夾持后的軸線相互平行的橫向導軌9,所述橫向導軌9上滑動地設有滑塊10,所述橫向導軌9與水平導軌7相互平行,所述水平導軌7安裝在滑塊10上,所述滑塊10上設有驅動平移臺8左右滑移的左右平移氣缸11,所述橫向導軌9上設有驅動滑塊10滑動的驅動機構12。
[002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還包括與長軸被夾持后的軸線相互平行的橫向導軌9,這樣的設置使長軸有一個軸向的輸送,從而使整個平頭機內的各個裝置之間不會太緊密,方便制造。
[0029]所述操作臺4上還設有卸料桶21,所述卸料桶21開口處設有朝向卸料桶21內傾斜的傾斜板22。
[003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加工完后的長軸通過卸料松夾氣缸5將其夾取到傾斜板22上然后松開,通過傾斜板22使料滾落到卸料桶21內,可以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使長軸不易被撞壞,且可以使長軸更加整潔地存儲在卸料桶21內,整個結構簡單,方便制造,制造低。
[0031]所述驅動機構12包括轉動地設置在橫向導軌9內的螺桿121,所述橫向導軌9上設有驅動螺桿121轉動的第二電機122,所述螺桿121穿過滑塊10,所述滑塊10上設有與螺桿121相適配的螺紋通孔123。
[003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滑塊10需要放生移動的時候,只要第二電機122轉動帶動螺桿121轉動使滑塊10在橫向導軌9上移動起來,從而使長軸能發生軸向的移動,使用螺桿121傳動能使滑塊10移動起來更加平穩。
[0033]所述夾持裝置24包括驅動長軸轉動的第三電機241和夾緊氣缸242,所述第三電機241和夾緊氣缸242的輸出端上均設有夾緊長軸的固定桿243,所述兩固定桿243的自由端均為尖頂設置。
[003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固定桿243的自由端均為尖頂設置,長軸一端的固定孔先插入到第三電機241 —端的固定桿243上,然后再通過夾緊氣缸242將其夾緊使長軸架設在兩固定桿243之間,這樣的設置可以使長軸側壁全部裸露出來,方便加工。
[0035]所述夾持裝置24包括移動臺241,所述移動臺241底部設有凸塊242,所述操作臺4內轉動地設有驅動凸塊垂直長軸移動的第一絲桿243,第一絲桿243穿過凸塊242,凸塊242上設有相應的螺孔,操作臺4上設有驅動第一絲桿243轉動的第三電機246,操作臺4上設有供凸塊滑移的滑槽,移動臺241上設有兩塊相互平行的夾緊塊244,一塊夾緊塊244固定在移動臺241上,另一塊夾緊塊244通過推動氣缸245實現移動,這樣兩夾緊塊就可以夾緊長軸。
[0036]所述磨削機構25為兩個,所述兩磨削機構25分別設置在夾持裝置24的兩側,所述磨削機構25包括滑移臺259和設置在滑移臺上的磨削電機251,所述磨削電機251的輸出軸上設有砂輪252,所述砂輪252外端面上設有凹槽253,所述凹槽253內設有鉆頭254,所述操作臺4內轉動地設有驅動滑移臺259相對長軸軸向移動的第二絲桿255,所述滑移臺259底部設有凸起256,所述第二絲桿255穿過凸起256,所述凸起256上設有與第二絲桿255相適配的螺孔,所述操作臺4上設有供凸起256軸向滑移的滑移槽257,所述操作臺4上設有驅動第二絲桿255轉動的第四電機258。
[003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長軸通過兩個側的砂輪252來磨削兩端,磨削完后,凹槽253內設有鉆頭254,通過第四電機258使滑移臺259發生移動來實現對長軸兩端進行鉆孔,這樣該平頭機就可以同時實現鉆孔和磨削兩道工序,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頭機,包括操作臺、設置在操作臺上的自動接送料裝置、磨削長軸兩端的磨削裝置和夾持裝置,所述自動接送料裝置包括裝料松夾氣缸、安裝臺、上下推進氣缸、卸料松夾氣缸、設置在操作臺為裝料松夾氣缸送料的送料機構和水平導軌,所述水平導軌上滑動地設有平移臺,所述上下推進氣缸安裝在平移臺上,所述安裝臺固設在上下推進氣缸的輸出端上,所述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設置在安裝臺下端,其特征是:所述送料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兩根水平的轉軸,所述兩轉軸的兩端分別轉動地設有放置長軸的傳動輪,所述兩轉軸的兩端之間分別設有傳動鏈,所述兩傳動鏈分別套設在傳動輪上,所述兩傳動鏈上分別均勻地設有若干塊間隔設置的間隔塊,所述相鄰間隔塊之間構成放置長軸的放置槽,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動傳動輪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使第一電機間隔運轉的紅外感應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頭機,其特征是:所述安裝架包括左臂和右臂,所述左臂和右臂滑動地上下穿設在平移臺上,所述上下推進氣缸為兩個,所述兩上下推進氣缸分別垂直地固設在平移臺上,所述兩上下推進氣缸的輸出端分別穿過平移臺且分別與左臂和右臂的側壁固定連接,所述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設置在左臂與右臂的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頭機,其特征是:所述裝料松夾氣缸和卸料松夾氣缸分別包括缸體,所述缸體內設有空腔,所述缸體側壁上設有與空腔相通的進氣嘴,所述空腔內滑動地設有活塞,所述缸體相對安裝臺的另一端設有安裝槽,所述活塞下端設有活塞桿,所述活塞桿延伸至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相對活塞桿的兩側分別鉸接有夾塊,所述兩夾板分別與活塞桿通過鉸鏈連接,所述兩夾塊的相對面上分別設有相對應的V形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頭機,其特征是:還包括與長軸被夾持后的軸線相互平行的橫向導軌,所述橫向導軌上滑動地設有滑塊,所述橫向導軌與水平導軌相互平行,所述水平導軌安裝在滑塊上,所述滑塊上設有驅動平移臺左右滑移的左右平移氣缸,所述橫向導軌上設有驅動滑塊滑動的驅動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頭機,其特征是:所述操作臺上還設有卸料桶,所述卸料桶開口處設有朝向卸料桶內傾斜的傾斜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頭機,其特征是: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轉動地設置在橫向導軌內的螺桿,所述橫向導軌上設有驅動螺桿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螺桿穿過滑塊,所述滑塊上設有與螺桿相適配的螺紋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頭機,其特征是:所述磨削機構為兩個,所述兩磨削機構分別設置在夾持裝置的兩側,所述磨削機構包括滑移臺和設置在滑移臺上的磨削電機,所述磨削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砂輪,所述砂輪外端面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鉆頭,所述操作臺內轉動地設有驅動滑移臺相對長軸軸向移動的第二絲桿,所述滑移臺底部設有凸起,所述第二絲桿穿過凸起,所述凸起上設有與第二絲桿相適配的螺孔,所述操作臺上設有供凸起軸向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操作臺上設有驅動第二絲桿轉動的第四電機。
【文檔編號】B23P23/02GK204019122SQ20142044413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鄭慶祥 申請人:鄭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