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54750閱讀:144來源:國知局
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包括沖壓機、設在沖壓機上的三組沖壓模、對稱設在沖壓機兩側的五組導桿,所述一側的導桿上設有一個搬運機構,所述搬運機構包括移動底座、固定在中間一根導桿上用于驅動移動底座左右移動的驅動電機、三個設在移動底座上與三組沖壓模對應配合使用用于搬運產品的搬運裝置、設在移動底座進料端用于提取產品的上料機構。在沖壓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動上料、自動下料與搬運,有效的解決了人工上料、搬運與沖壓的問題,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精確度高,勞動強度低,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專利說明】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發動機的點火線圈是用于向發動機的火花塞提供高電壓,在現在的汽車行業中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而在生產點火線圈外殼時,現在還是普遍使用人工進行沖壓制作而成,在制作的過程中,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工作勞動強度高,而且,通過人工進行搬運到沖壓機上時,比較危險,安全系數低,在沖壓成型的時候也容易產生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在沖壓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動上料、自動下料與搬運,有效的解決了人工上料、搬運與沖壓的問題,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精確度高,勞動強度低,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0004]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包括沖壓機、設在沖壓機上的三組沖壓模、對稱設在沖壓機兩側的五組導桿,所述一側的導桿上設有一個搬運機構,所述搬運機構包括移動底座、固定在中間一根導桿上用于驅動移動底座左右移動的驅動電機、三個設在移動底座上與三組沖壓模對應配合使用用于搬運產品的搬運裝置、設在移動底座進料端用于提取產品的上料機構。
[0005]作為優選,所述移動底座上設有一條與驅動電機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上下對稱設有兩根齒條,所述驅動電機與齒條之間采用齒輪連接的方式驅動,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移動方便,通過控制驅動電機的正反轉動,使驅動電機通過與齒條的齒輪配合控制移動底座沿著滑槽左右移動,從而達到控制搬運裝置和上料機構左右移動,以達到將搬運裝置和上料機構的加工產品進行左右搬運的過程,通過驅動電機與齒條齒輪配合的方式進行工作,在移動底座移動的過程中搬運力度更大,在移動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打滑現象,精確度更高,使用更加安全,同時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成本也更低,維修更加方便。
[0006]作為優選,所述搬運裝置包括固定在移動底座上的推動氣缸、設在推動氣缸上采用舵機驅動的機械手,所述機械手上設有兩個與產品匹配的機械臂,所述機械臂包括用于驅動的后機械臂、設在后機械臂前端用于抓取產品的圓弧形的前機械臂,所述前機械臂上設有兩根長條形的調節槽、所述后機械臂與前機械臂之間通過穿接在調節槽內的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推動氣缸采用三活塞式推動氣缸,結構簡單,操作簡便,搬運方便,機械手在非抓取狀態時,兩只機械臂處于左右張開狀態,當產品沖壓完成后,通過移動底座將搬運裝置移動到準確的位置,然后控制機械手上的條機械臂合攏從而對產品進行抓取,當抓取住產品后,通過推動氣缸將機械手向上推動,從而使產品從下模上脫離,然后通過移動底座將產品移動到下一道工序進行沖壓或者輸送,機械臂上的調節槽能夠對前機械臂進行一定距離的調整,使其能夠準確牢固的抓取住產品,推動氣缸采用三活塞式推動氣缸則能夠有效的保證產品有效的與下模產生分離,不會出現機械臂無法將產品從下模拔出的現象發生,采用舵機驅動的機械手能夠使抓取更加方便,在抓取的過程中不會對生產產生影響。
[0007]作為優選,所述前機械臂的內側設有橡膠墊,當對產品進行抓取時,通過橡膠墊與產品進行接觸,有效的保證了產品表面的光潔度,同時也能對產品與機械臂之間起到一個緩沖作用,有效的避免了機械臂在搬運的過程中對產品出現夾緊變成的現象出現。
[0008]作為優選,所述上料機構包括通過氣動控制的吸盤、設在移動底座上的固定塊、插接在固定塊上用于支撐吸盤的支撐桿,所述吸盤通過卡座套接在支撐桿,所述卡座與支撐桿之間通過兩個螺母固定,所述固定塊上設有若干個高度不等用于插接支撐桿的插孔,結構簡單、操作簡便、適用范圍廣,吸盤采用橡膠材質制作而成,當對片狀的加工點火線圈外殼原料進行提取時,通過氣泵控制吸盤對其進行抓取,抓取更加方便、而且抓取過程中不會對產品表面產生影響,制作成本低,而通過卡座則可以將吸盤沿著支撐桿進行移動,使調節更加方便,通過插孔則有效的解決了吸盤的高度位置問題,并且固定更加牢固,在使用的過程中支撐桿不會出現左右晃動的現象。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通過控制吸盤對沖壓機進行上料,然后通過搬運裝置對沖壓模上的產品進行移動上料和下料,通過驅動電機和移動底座的配合對產品進行移動,在沖壓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動上料、自動下料與搬運,有效的解決了人工上料、搬運與沖壓的問題,在對產品進行沖壓成型的過程中,工作效率更高,操作更加安全,工作效率更高,而且成本低,所需的操作人員少,勞動強度低,在生產的過程中不會對產品表面產生影響,沖壓完成后產品的光潔度更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搬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包括沖壓機10、設在沖壓機10上的三組沖壓模11、對稱設在沖壓機10兩側的五組導桿13,所述一側的導桿13上設有一個搬運機構8,所述搬運機構8包括移動底座7、固定在中間一根導桿13上用于驅動移動底座7左右移動的驅動電機9、三個設在移動底座7上與三組沖壓模11對應配合使用用于搬運產品的搬運裝置12、設在移動底座7進料端用于提取產品的上料機構5 ;所述移動底座7上設有一條與驅動電機9配合使用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上下對稱設有兩根齒條15,所述驅動電機9與齒條15之間采用齒輪連接的方式驅動;所述搬運裝置12包括固定在移動底座7上的推動氣缸22、設在推動氣缸22上采用舵機驅動的機械手21,所述機械手21上設有兩個與產品匹配的機械臂19,所述機械臂19包括用于驅動的后機械臂20、設在后機械臂20前端用于抓取產品的圓弧形的前機械臂17,所述前機械臂17上設有兩根長條形的調節槽18、所述后機械臂20與前機械臂17之間通過穿接在調節槽18內的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推動氣缸22采用三活塞式推動氣缸;所述前機械臂17的內側設有橡膠墊16 ;所述上料機構5包括通過氣動控制的吸盤2、設在移動底座7上的固定塊6、插接在固定塊6上用于支撐吸盤2的支撐桿4,所述吸盤2通過卡座3套接在支撐桿4,所述卡座3與支撐桿4之間通過兩個螺母固定,所述固定塊6上設有若干個高度不等用于插接支撐桿4的插孔1。
[0014]實際工作時,吸盤2位于產品原料的提取處,三個搬運裝置12則與三個沖壓模11相對應,通過搬運裝置12對與其對應的沖壓模11上的產品進行下料,然后再將所搬運的產品放置到下一道沖壓模11內進行沖壓,在加工前,先將吸盤2通過調節卡座3和支撐桿4后設置在合適的位置,使其便于提取產品原料,同時通過調節槽18對機械臂19進行調整,使其在抓取產品的時候更加方便穩定,在對產品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通過氣泵控制吸盤2對片狀的加工點火線圈外殼原料進行提取進行吸取,同時機械臂19合攏,此時,由于沖壓模11上沒有產品,所以機械臂19做空運行,然后控制驅動電機9正轉,通過驅動電機9與齒條15的配合使移動底座7向右移動設定的距離,移動到設定的位置時,吸盤2上的原料剛好位于第一道沖壓模11上,搬運裝置12則依次向右移動一個工位,通過氣泵控制吸盤2放掉,使產品原料放置到第一道沖壓模11上,同時機械臂19張開,沖壓機10啟動使沖壓模11對產品進行沖壓處理,在沖壓的過程中,通過驅動電機9反轉,使吸盤2和搬運裝置12向左移動一個工位,當沖壓完成后,通過吸盤2對第二個產品原料進行吸取,同時,搬運裝置12啟動,與第一道沖壓模11配合使用的機械臂19對沖壓模11上的產品進行抓取,然后通過推動氣缸22對機械手16進行向上移動,使被機械臂19抓取的產品從沖壓模11上脫離,然后通過驅動電機9正傳,帶動移動底座7右移動一個工位,此時,吸盤2上的產品原料放置到第一道沖壓模11上,原機械臂19上的產品原料剛好位于下一道沖壓模11上,通過推動氣缸22向下移動,使產品放置到沖壓模11內,從而實現對產品的一次搬運與沖壓,在加工的過程中,最右端的搬運裝置12則是對產品進行下料,使沖壓完成的產品脫離沖壓機10,在沖壓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自動上料、自動下料與搬運,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精確度高,勞動強度低,操作安全,工作效率高,成本低,在生產的過程中不會對產品表面產生影響。
[001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沖壓機(10)、設在沖壓機(10)上的三組沖壓模(11)、對稱設在沖壓機(10)兩側的五組導桿(13),所述一側的導桿(13)上設有一個搬運機構(8),所述搬運機構(8)包括移動底座(7)、固定在中間一根導桿(13)上用于驅動移動底座(7)左右移動的驅動電機(9)、三個設在移動底座(7)上與三組沖壓模(11)對應配合使用用于搬運產品的搬運裝置(12)、設在移動底座(7)進料端用于提取產品的上料機構(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7)上設有一條與驅動電機(9)配合使用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上下對稱設有兩根齒條(15),所述驅動電機(9)與齒條(15)之間采用齒輪連接的方式驅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運裝置(12)包括固定在移動底座(7)上的推動氣缸(22)、設在推動氣缸(22)上采用舵機驅動的機械手(21),所述機械手(21)上設有兩個與產品匹配的機械臂(19),所述機械臂(19)包括用于驅動的后機械臂(20)、設在后機械臂(20)前端用于抓取產品的圓弧形的前機械臂(17),所述前機械臂(17)上設有兩根長條形的調節槽(18)、所述后機械臂(20)與前機械臂(17)之間通過穿接在調節槽(18)內的螺母進行固定,所述推動氣缸(22)采用三活塞式推動氣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機械臂(17)的內側設有橡膠墊(1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點火線圈外殼生產設備自動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機構(5)包括通過氣動控制的吸盤(2)、設在移動底座(7)上的固定塊¢)、插接在固定塊(6)上用于支撐吸盤(2)的支撐桿(4),所述吸盤(2)通過卡座(3)套接在支撐桿(4),所述卡座(3)與支撐桿(4)之間通過兩個螺母固定,所述固定塊(6)上設有若干個高度不等用于插接支撐桿(4)的插孔(I)。
【文檔編號】B21D53/84GK204052705SQ20142054120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董葉根, 陸敏偉, 徐永良 申請人:海鹽縣愛建汽車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州市| 政和县| 岗巴县| 大理市| 曲阜市| 双辽市| 峨眉山市| 祁东县| 英山县| 开鲁县| 阿图什市| 旬邑县| 明水县| 泌阳县| 西乡县| 东辽县| 敖汉旗| 西丰县| 双牌县| 久治县| 通化市| 临猗县| 迁西县| 玉环县| 孟津县| 桐梓县| 哈密市| 河津市| 射阳县| 绥化市| 建湖县| 仪征市| 霸州市| 舟山市| 淮北市| 苍山县| 江门市| 阳江市| 桂东县| 惠东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