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領域技術,特別是一種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
背景技術:
據2014-2020年中國滑臺行業預測及投資分析報告指出,國內機械滑臺的用量目前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對滑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更長的行程、更大的輸出力、更高的自動化控制。
常規的機械滑臺是組合機床、對頭銑床、以及其他專用機床的主體床身。機械滑臺工作原理是滑板在床身上做縱向運動,因其絲杠傳動,再加上變速箱的作用。可獲得快慢等多種運行速度。在機械滑臺上安裝工件后做往復運動,也可在滑臺上安裝動力頭等相關附件后,通過滑臺的運動,對工件進行各種切削、鉆削、鏜削運動。用多個不同規格的滑臺組合可進行復雜零部件的加工或進行批量生產。
但是,現有技術的各種滑臺,尤其是液壓滑臺和機械滑臺,都存在著一個滑臺的油缸,只能控制滑臺體在油缸本身的控制行程內動作,尚未有可以控制滑臺體超越油缸本身的控制行程的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一個滑臺的油缸只能控制滑臺體在油缸本身的控制行程內動作的技術問題;進一步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包括可以達到輸出力大、行程長、速度快、運行穩、適應能力高、擴展能力強、性價比高的有益效果。
為了實現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包括控制器、滑臺體、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均包括驅動塊、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滑臺座、直線導軌、驅動油缸、左傳動機構、右傳動機構;
其中,控制器用以接收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的信號,并控制驅動油缸的動作;
滑臺機構的結構均為:驅動油缸、直線導軌均設置在滑臺座的底部,左傳動機構、右傳動機構分別固定在滑臺座的左右兩側;驅動油缸為左右雙向輸出液壓油缸,左右輸出端同向運動;
左傳動機構即為左滑輪組單元,包括拉索、定滑輪、動滑輪;拉索一端固定在滑臺座的左側,另一端依次繞過動滑輪、定滑輪,帶動驅動塊左側或者左驅動塊;左滑輪組單元的動滑輪設置在驅動油缸的左輸出端;左滑輪組單元的定滑輪固定在滑臺座的左端頭;定滑輪固定在滑臺座的左側;拉索一端連接驅動塊左側,拉索另一端連接驅動油缸的左端;
右傳動機構即為右滑輪組單元,與左傳動機構對稱設置;
驅動塊設置在直線導軌上,并可以沿直線導軌左右移動;驅動塊設置有滑槽,用以和直線導軌互相配合;驅動塊上設置有伸縮式固定機構;更具體的,伸縮式固定機構為彈出裝置,彈出裝置包括對接銷控制機構、對接銷,對接銷控制機構控制對接銷的彈出和回縮;相應的對接機構為對接銷的插入孔;
滑臺體設置在直線導軌上,并可沿直線導軌滑動;滑臺體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一個驅動塊的伸縮式固定機構的對接結構,用以使得伸縮式固定機構可以控制滑臺體的運動;
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的滑臺座采用端頭對接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一個滑臺體;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的直線導軌位于同一直線并互相接觸連接。
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設置在滑臺座上。
進一步具體的,所述的直線導軌為多個,各個直線導軌平行分布;驅動塊與滑臺體設置在不同的直線導軌上。
為了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可以在滑臺座的左端頭和/或右端頭設置拉索張緊器,拉索通過拉索張緊器固定在該滑臺座的左端頭和/右端頭。
本專利的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其工作方式為:
本專利的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通過采用滑輪組機構的傳動原理,在雙向推桿油缸的兩端分別帶動一個動滑輪,動滑輪通過拉索與定滑輪組合成滑輪組共同帶動驅動塊,驅動塊與滑臺體相連并帶動滑臺體,從而實現整個滑臺結構的聯動。通過驅動油缸分別以速度V帶動滑輪組中的動滑輪行走 L ,依據滑輪組原理,每個動滑輪都將帶動兩股拉索以行走L,兩股拉索的行程通過靜滑輪匯總疊加后帶動驅動塊以速度2V行走2L,從而實現速度與行程的雙倍放大;
以伸縮式固定機構為彈出裝置,且彈出裝置設置在驅動塊的情形為例,由于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的滑臺座采用端頭對接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一個滑臺體,滑臺體先由驅動塊帶動在第一滑臺機構的滑臺座上行走至第二滑臺機構的滑臺座上,在行走至第一限定位置時,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接受滑臺體位置信號,將信號傳輸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的彈出裝置,控制對接銷彈出,這時,滑臺體運動速度受到第一滑臺機構的驅動塊控制;當第二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的彈出裝置的對接銷的完全彈出后,即與相應的對接結構結合,滑臺體即受到第一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第二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的共同作用,這時,滑臺體繼續運動至第二限定位置時,控制器控制對接銷控制機構,進而控制第一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的彈出裝置的對接銷的收回,從而使得滑臺體脫離第一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的控制,受第二滑臺機構的驅動塊的單獨作用,使得滑臺體可以在第二滑臺機構的直線導軌上動作。通過這一過程實現兩個滑座對滑臺體的驅動力轉換,從而實現滑臺體的跨區作業。 在整個對接過程中通過電控實現兩個油缸驅動力轉換過程中速度基本恒定,保證滑臺進給過程穩定可靠。
本專利較常規液壓滑臺實現同樣的行程和進給速度可以使油缸長度縮短一倍,活塞進給速度縮小一倍,大大降低了驅動油缸工藝參數,節約成本,輕量化產品結構,另外油缸的使用壽命也將大幅提高。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改變滑輪組的組合方式,可以實現油缸行程和速度三倍和多倍的放大。
這些技術方案,包括改進的技術方案也可以互相組合或者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專利的技術方案,結構形式比較簡單,便于加工和安裝,制造成本低,采用高精度直線導軌,傳輸精度高,尤其是本發明具有常規滑臺不具備的多個產品對接拓展使用的功能,這一功能目前在國內還處于空白狀態。
對接功能可以使本專利的技術方案本身的優點更加放大化,通過這一過程實現兩個滑座對滑臺體的驅動力轉換,從而實現滑臺體的跨區作業。 在整個對接過程中通過電控實現兩個油缸驅動力轉換過程中速度基本恒定,保證滑臺進給過程穩定可靠。通過驅動油缸通過滑輪組,分別以速度V帶動滑輪組中的動滑輪行走 L,帶動驅動塊以速度2V行走2L,從而實現速度與行程的雙倍放大;驅動油缸通過帶動驅動塊,從而實現速度與行程的雙倍放大。
由于其本身就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造價低,組裝速度快等優點,通過行程機構的對接后,該發明將具備更廣的應用空間,以低成本,多功能的優點可以廣泛應用于實驗室,礦山,石化,機械加工等常規和特殊領域,填補國內這一方面的空白。對接組合后可以作為實驗室,精密裝配線領域的輸送裝置使用,可以實現大行程,高精度的輸送功能。給本發明配備上通用的車削頭,鏜削頭,銑削頭,線切割,焊接手等加工單位后利用其高精度和大行程的特點可用來加工各種特大型,異性零件,適用于航空、船舶、風電、礦山等特殊領域;尤其可用于各種通用、專用機床領域替代傳統的液壓滑臺,節省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本專利的技術方案,具有的輸出力大、行程長、速度快、運行穩、適應能力高、擴展能力強、性價比高這些優勢,在市場上競爭力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的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專利的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的第一滑臺機構或者第二滑臺機構的左視示意圖。
圖4到圖6是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的對接示意圖。
圖中,1-滑臺體,2-驅動塊,3-定滑輪,4-鋼絲繩張緊器,5-動滑輪,6-滑臺座,7-驅動油缸,8-動滑輪,9-定滑輪,10-鋼絲繩,11-直線導軌,12-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3-驅動塊,14-滑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進一步解釋說明。但本專利的保護范圍不限于具體的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專利的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包括控制器、滑臺體1、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均包括驅動塊、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2、滑臺座6、直線導軌11、驅動油缸7、左傳動機構、右傳動機構。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2設置在滑臺座6上。直線導軌11為多個,各個直線導軌11平行分布;驅動塊與滑臺體1設置在不同的直線導軌11上。
其中,控制器用以接收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2的信號,并控制驅動油缸7的動作;滑臺機構的結構均為:驅動油缸7、直線導軌11均設置在滑臺座6的底部,左傳動機構、右傳動機構分別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右兩側;驅動油缸7為左右雙向輸出液壓油缸,左右輸出端同向運動。
左傳動機構為左滑輪組單元,包括拉索10、定滑輪3、動滑輪5;拉索10一端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側,另一端依次繞過動滑輪5、定滑輪3,帶動驅動塊2;左滑輪組單元的動滑輪5設置在驅動油缸7的左輸出端;左滑輪組單元的定滑輪3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端頭;定滑輪3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側;拉索10一端連接驅動塊2左側,拉索10另一端連接驅動油缸7的左端。在滑臺座6的左端頭設置拉索張緊器4,拉索10通過拉索張緊器4固定在該滑臺座6的左端頭。
右傳動機構即為右滑輪組單元,與左傳動機構對稱設置。
驅動塊設置在直線導軌11上,并可以沿直線導軌11左右移動;驅動塊設置有滑槽,用以和直線導軌11互相配合;驅動塊上設置彈出裝置,彈出裝置包括對接銷控制機構、對接銷,對接銷控制機構控制對接銷的彈出和回縮;相應的對接機構為對接銷的插入孔。
滑臺體1設置在直線導軌11上,并可沿直線導軌11滑動;滑臺體1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一個對接銷的插入孔,用以使得驅動塊可以控制滑臺體1的運動。
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的滑臺座6采用端頭對接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一個滑臺體1;第一滑臺機構、第二第二滑臺機構的直線導軌11位于同一直線并互相接觸連接。
實施例2
可雙倍速移動的雙臺串聯式組合滑臺,包括控制器、滑臺體1、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均包括驅動塊、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2、滑臺座6、直線導軌11、驅動油缸7、左傳動機構、右傳動機構。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2設置在滑臺座6上。直線導軌11為多個,各個直線導軌11平行分布;驅動塊與滑臺體1設置在不同的直線導軌11上。
其中,控制器用以接收滑臺體位置感應裝置12的信號,并控制驅動油缸7的動作。
滑臺機構的驅動油缸7、直線導軌11均設置在滑臺座6的底部,左傳動機構、右傳動機構分別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右兩側;驅動油缸7為左右雙向輸出液壓油缸,左右輸出端同向運動。
左傳動機構即為左滑輪組單元,包括拉索10、定滑輪3、動滑輪5;拉索10一端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側,另一端依次繞過動滑輪5、定滑輪3,帶動驅動塊2;左滑輪組單元的動滑輪5設置在驅動油缸7的左輸出端;左滑輪組單元的定滑輪3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端頭;定滑輪3固定在滑臺座6的左側;拉索10一端連接驅動塊2左側,拉索10另一端連接驅動油缸7的左端。
右傳動機構即為右滑輪組單元,與左傳動機構對稱設置。
驅動塊設置在直線導軌11上,并可以沿直線導軌11左右移動;驅動塊設置有滑槽,用以和直線導軌11互相配合;驅動塊上設置有伸縮式抱緊機構,伸縮式抱緊機構的設置有可以夾緊的摩擦面;相應的對接機構為滑臺體1的夾持面。
滑臺體1設置在直線導軌11上,并可沿直線導軌11滑動;滑臺體1在左右兩端的底部分別設置一個夾持面,用以使得伸縮式抱緊機構可以控制滑臺體1的運動。
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的滑臺座6采用端頭對接的形式組合在一起,共同使用一個滑臺體1;第一滑臺機構、第二滑臺機構的直線導軌11位于同一直線并互相接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