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盤條在線磷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軋盤條直接磷化工藝。
背景技術:
盤條又叫線材,盤條也叫線材,通常指成盤的小直徑圓鋼。盤條的直徑在5-19毫米范圍內,其下限值是熱軋鋼材斷面的最小尺寸,在金屬制品生產過程中,由于盤條表面氧化鐵皮的存在,影響鋼絲后續拉拔,因此去除氧化鐵皮是金屬制品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目前盤條生產工藝復雜,沒有統一標準,造成生產的盤條質量參差不齊,現有盤條表面處理工藝都需要先經過酸洗處理,酸洗工序中會產生大量廢酸和酸洗水的排放,每生產一噸鋼絲要產生30多公斤的廢酸和4噸廢酸洗水,此外酸洗時產生的酸氣等都會污染環境,另一方面是其他化學藥劑的排放也會遭成污染,如何不經過酸洗直接對盤條進行表面處理成為行業內重點研究的課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熱軋盤條直接磷化工藝,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酸洗工序產生大量廢酸和廢氣污染環境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熱軋盤條直接磷化工藝,原料盤條經過剝殼、表面調節、磷化、皂化烘干和拉拔處理得到黑鋼絲,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上料盤條,將盤條通過大料架送至剝殼機中;
(2)剝殼,盤條在剝殼機中去掉表層氧化皮;
(3)表面調節,使用循環泵將膠肽表調液附著在盤條表面,增加盤條表面活性,膠肽表調液溫度控制在70~85℃之間;
(4)磷化,再將盤條送至磷化池中,在盤條表面覆蓋磷化膜,磷化池總酸濃度為200~220g/L,游離酸濃度32-38g/L,磷化溫度控制在75~85℃之間;
(5)皂化烘干,經過磷化的盤條送至皂液池中,皂液池溫度控制在70~80℃之間,然后烘干;
(6)拉拔,烘干的盤條再經過拔絲模拉拔成黑鋼絲,然后再經過收線機收攏。
上述盤條在整個工藝中的送料線速控制在1000米/分。
本發明工藝先對盤條進行剝殼從而代替酸洗處理,再通過表面調節、磷化、皂化烘干和拉拔處理,實現了盤條的物理處理工藝過程,明顯地簡化了盤條表面處理工序,降低了盤條處理成本,避免了酸洗供需產生的大量環境污染廢物,同時也提高了盤條處理效率,具有經濟環保、運行方便和成本低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例1
一種熱軋盤條直接磷化工藝,原料盤條送料線速控制在1000米/分,經過剝殼、表面調節、磷化、皂化烘干和拉拔處理得到黑鋼絲,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上料盤條,將盤條通過大料架送至剝殼機中;
(2)剝殼,盤條在剝殼機中去掉表層氧化皮;
(3)表面調節,使用循環泵將膠肽表調液附著在盤條表面,增加盤條表面活性,膠肽表調液溫度控制在70℃;
(4)磷化,再將盤條送至磷化池中,在盤條表面覆蓋磷化膜,磷化池總酸濃度為200g/L,游離酸濃度38g/L,磷化溫度控制在85℃;
(5)皂化烘干,經過磷化的盤條送至皂液池中,皂液池溫度控制在70℃,然后烘干;
(6)拉拔,烘干的盤條再經過拔絲模拉拔成黑鋼絲,然后再經過收線機收攏。
例2
一種熱軋盤條直接磷化工藝,原料盤條送料線速控制在1000米/分,經過剝殼、表面調節、磷化、皂化烘干和拉拔處理得到黑鋼絲,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上料盤條,將盤條通過大料架送至剝殼機中;
(2)剝殼,盤條在剝殼機中去掉表層氧化皮;
(3)表面調節,使用循環泵將膠肽表調液附著在盤條表面,增加盤條表面活性,膠肽表調液溫度控制在85℃;
(4)磷化,再將盤條送至磷化池中,在盤條表面覆蓋磷化膜,磷化池總酸濃度為220g/L,游離酸濃度32g/L,磷化溫度控制在75℃;
(5)皂化烘干,經過磷化的盤條送至皂液池中,皂液池溫度控制在80℃,然后烘干;
(6)拉拔,烘干的盤條再經過拔絲模拉拔成黑鋼絲,然后再經過收線機收攏。
例3
一種熱軋盤條直接磷化工藝,原料盤條送料線速控制在1000米/分,經過剝殼、表面調節、磷化、皂化烘干和拉拔處理得到黑鋼絲,具體工藝步驟如下:
(1)上料盤條,將盤條通過大料架送至剝殼機中;
(2)剝殼,盤條在剝殼機中去掉表層氧化皮;
(3)表面調節,使用循環泵將膠肽表調液附著在盤條表面,增加盤條表面活性,膠肽表調液溫度控制在74℃;
(4)磷化,再將盤條送至磷化池中,在盤條表面覆蓋磷化膜,磷化池總酸濃度為210g/L,游離酸濃度36g/L,磷化溫度控制在82℃;
(5)皂化烘干,經過磷化的盤條送至皂液池中,皂液池溫度控制在74℃,然后烘干;
(6)拉拔,烘干的盤條再經過拔絲模拉拔成黑鋼絲,然后再經過收線機收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