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墻體隔板內加強筋的防錯整理設備,屬于建筑材料生產輔助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墻體隔板,既作承重構件,又作房間的隔斷,是居住建筑中最常用且較經濟的結構形式。目前,墻板結構多用于住宅、公寓、也可用于辦公樓、學校等公用建筑。墻板結構的承重墻可用磚、砌塊、預制或現澆混凝土做成。其中用于室內隔斷的內墻板分為有橫墻板、縱墻板和隔墻板三種。橫墻板與縱墻板均為承重墻板,隔墻板為非承重墻板。對于非承重墻板來說,應當具有隔聲與防火的功能。
其中,內墻板一般采用水泥、砂漿和尾礦粉制成,又分為實心與空心兩種,而對于空心結構的墻板來說,需要在墻板成型時加入例如鋼絲一類韌性較好的加強筋,以提高空心墻板的結構強度。普通鋼絲類加強筋采用人工牽引布置,費時費力,并且由于一次成型的墻板長度較長,鋼絲在預鋪設環節容易產生沾染灰塵、表面生銹以及局部區域彎折等問題,從而導致成型空心墻板可靠性降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墻體隔板內加強筋的防錯整理設備,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墻體隔板內加強筋的防錯整理設備,包括放線機構和整理機構;所述放線機構上固定設置有敞開式放線盤,所述放線盤側邊設置有出線孔;所述整理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設置有行走輪,所述底座兩側設置有對稱的理線板,所述理線板上均勻分布有理線孔;所述兩側理線板之間的理線孔上貫穿有加強筋,所述整理機構移動并從放線機構的放線盤上牽引出加強筋并加以整理。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鄰接到理線板的擋板,所述兩側的擋板與理線板圍合成加強筋整理區,所述加強筋整理區內設置有整理墊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整理墊層上壓合有配重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整理墊層采用海綿制成,所述整理墊層上浸漬有清洗液。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清洗液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過氧化氫2份~5份以及鹽酸5份~7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座一側邊緣向上引出有扶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放線機構包括人字形支架,所述人字形支架之間設置有調節桿,所述放線盤固定設置在調節桿上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放線盤的數目為多個,均勻分布在調節桿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人字形支架下端設置有萬向輪,所述每側人字形支架下端的萬向輪數目為兩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人字形支架上靠近調節桿的位置設置有支撐腿。
上述技術方案中放線機構對加強筋進行卷繞,通過出線孔逐步牽引放線,并與整理機構共同對加強筋進行扭曲矯正處理,其中出線孔起到一次矯直,而兩側理線板上均勻分布有理線孔則分別起到二次矯直和三次矯直,但是,該扭曲矯正操作主要依靠理線板上均勻分布有理線孔進行,當加強筋從放線機構中通過時,其扭曲部分在將逐漸捋直,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和顯著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新型墻體隔板內加強筋的防錯整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整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放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墻體隔板內加強筋的防錯整理設備,包括放線機構20和整理機構10;所述放線機構20上固定設置有敞開式放線盤21,所述放線盤21側邊設置有出線孔22;所述整理機構10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底部設置有行走輪13,所述底座12兩側設置有對稱的理線板17,所述理線板17上均勻分布有理線孔18;所述兩側理線板17之間的理線孔18上貫穿有加強筋30,所述整理機構10移動并從放線機構20的放線盤21上牽引出加強筋30并加以整理,其中加強筋30可以是鋼絲,或者韌性好的碳纖維結構。
上述方案中,放線盤21可以采用敞開式圓盤結構,而加強筋30則卷繞到放線盤21中心的繞組上,讓加強筋30受拉牽引后,繞組轉動并不斷進行放線操作;出線孔22的規格可以參照加強筋30的直徑進行適度放量,使其能夠供筆直的加強筋30通過,而彎折程度較大的加強筋30則可進行矯直;其中行走輪13的作用是輔助整理機構10移動。
該技術方案中放線機構20對加強筋30進行卷繞,通過出線孔22逐步牽引放線,并與整理機構10共同對加強筋30進行扭曲矯正處理,其中出線孔22起到一次矯直,而兩側理線板17上均勻分布有理線孔18則分別起到二次矯直和三次矯直,但是,該扭曲矯正操作主要依靠理線板17上均勻分布有理線孔18進行,當加強筋30從放線機構20中通過時,其扭曲部分在將逐漸捋直。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2上還設置有鄰接到理線板17的擋板14,所述兩側的擋板14與理線板17圍合成加強筋整理區,所述加強筋整理區內設置有整理墊層15,該優選方案中整理墊層15的作用是對從理線板17指間穿過的加強筋30進行表面光潔處理,其中整理墊層15可以采用軟質耐磨材料制成。
更進一步的,整理墊層15上壓合有配重塊16,該配重塊16能夠覆壓到整理墊層15上,防止加強筋30經過時將整理墊層15帶亂。
在例如鋼絲類表面易氧化和上銹的加強筋30經過時,為了能夠使鋼絲表面的氧化層和銹層去除,可以將整理墊層15采用海綿制成,整理墊層15上浸漬有清洗液,其中清洗液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數為:過氧化氫2份~5份以及鹽酸5份~7份。其中過氧化氫采用質量分數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鹽酸采用質量分數為30%的鹽酸溶液,兩者混合均勻。
上述方案中,之所以采用過氧化氫和鹽酸,是因為其在自然放置下均能夠揮發,在取出鋼絲上的氧化層后,不易殘留在鋼絲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2一側邊緣向上引出有扶手11,該扶手能夠方便使用者推動整理機構10行走,使用更加方便。
如圖3所示,所述放線機構20包括人字形支架23,所述人字形支架23之間設置有調節桿24,所述放線盤21固定設置在調節桿24上端該調節桿24能夠根據與整理機構10配合,當底層的調節桿24上的放線盤21上抽出的加強筋30完成時,將其與其他位置的調節桿24調換位置,確保與整理機構10對應的放線盤21始終位于與整理機構10的理線板17相平齊的位置。
放線盤21的數目為可以是多個,均勻分布在調節桿24上,其數目可以與成型工藝中單層需要的加強筋30數目對應;所述人字形支架23下端設置有萬向輪25,所述每側人字形支架23下端的萬向輪25數目為兩個,該萬向輪25能夠方便對放線機構20的位置進行移動;所述人字形支架23上靠近調節桿24的位置設置有支撐腿26,該支撐腿26可以采用可與地面預設的地腳螺栓鎖緊的配合機構,從而在放線過程中提高放線機構20的穩定性。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明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