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分割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79377閱讀:355來源:國知局
分割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割設備。



背景技術:

工業生產中,經常需要采用分割設備來對一些工件或者材料進行分割。而分割設備一般包括分割輪、驅動件以及把手,所述分割輪轉動裝設于所述把手的一端,所述驅動件連接于所述分割輪上,用以驅動所述分割輪旋轉。當需要分割時,所述驅動件驅動所述分割輪旋轉,握持把手并將所述分割輪按壓于工件上,即刻實現對工件的分割。然而,所述分割設備容易在分割過程中產生振動,從而使得分割輪分割到其他物品。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實現準確分割且振動較小的分割設備。

一種分割設備,包括底座,滑動組件以及分割組件,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模座,所述模座上凸設有兩個引導塊,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形成有分割空間,所述底座上凸設有兩個導軌,所述兩個導軌分別位于所述模座的兩側,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支撐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體兩側的兩個滑塊,所述兩個滑塊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兩個導軌上,所述支撐體朝向所述模座的一側凸伸有兩個滑動部,所述兩個滑動部分別滑動地支撐于所述兩個引導塊上,所述分割組件包括分割輪、第一驅動件及第二驅動件,所述分割輪轉動地穿設于所述支撐體上并凸伸于所述分割空間中,所述第一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支撐體上并與所述分割輪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與所述支撐體連接;所述底座上還設置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圍繞框以及多個定位柱,所述圍繞框位于所述兩個導軌之間,所述圍繞框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模座設置于所述圍繞框中,所述多個定位柱鄰近所述進料口設置并分別抵持于所述模座的側壁上,所述模座上設置有擋設塊,所述擋設塊處于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并鄰近所述引導塊的端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來料組件,所述來料組件包括鄰近所述底座設置的支撐架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的承載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支撐架包括多個支撐柱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柱上的移動框。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移動框包括兩個橫桿以及設置于所述兩個橫桿之間的多個滾動桿。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多個滾動桿共同形成滾動通道,所述承載件支撐于所述滾動通道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承載件上開設有多個置物腔,所述多個置物腔相互間隔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置物腔為矩形腔體。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置物腔的底面上設置有承載墊。

由于所述擋設塊的設置,使得所述分割輪不會移動至所述底座外側而分割到其他物品,而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圍繞框,因此可以利用所述圍繞框對所述模座進行定位,使得所述模座不易滑動,減小所述分割設備的振動。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分割設備的剖視圖。

圖2為一實施例的分割輪的側視圖。

圖3為一實施例的分割設備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4為一實施例的底座、承接臺以及模座的剖視圖。

圖5為一實施例的底座、承接臺以及模座的橫截面的示意圖。

圖6為圖5中VI處的局部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割設備。所述分割設備包括底座,滑動組件以及分割組件,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模座,所述模座上凸設有兩個引導塊,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形成有分割空間,所述底座上凸設有兩個導軌,所述兩個導軌分別位于所述模座的兩側,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支撐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體兩側的兩個滑塊,所述兩個滑塊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兩個導軌上,每個導軌上滑動設置一個滑塊;例如,所述支撐體朝向所述模座的一側凸伸有兩個滑動部,所述兩個滑動部分別滑動地支撐于所述兩個引導塊上,每個引導塊上滑動地支撐一個滑動部;所述分割組件包括分割輪、第一驅動件及第二驅動件,所述分割輪轉動地穿設于所述支撐體上并凸伸于所述分割空間中,所述第一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支撐體上并與所述分割輪連接。例如,所述第二驅動件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與所述支撐體連接;所述底座上還設置定位組件,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圍繞框以及多個定位柱,所述圍繞框位于所述兩個導軌之間,所述圍繞框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模座設置于所述圍繞框中。例如,所述多個定位柱鄰近所述進料口設置并抵持于所述模座的側壁上,所述模座上設置有擋設塊,所述擋設塊處于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并鄰近所述引導塊的端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還包括來料組件,所述來料組件包括鄰近所述底座設置的支撐架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的承載件。

請參閱圖1,一種分割設備100,包括底座10,滑動組件20以及分割組件30,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模座41,所述模座上凸設有兩個引導塊411,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形成有分割空間412,所述底座上凸設有兩個導軌13,所述兩個導軌分別位于所述模座的兩側,所述滑動組件包括支撐體21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體兩側的兩個滑塊23,所述兩個滑塊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兩個導軌上,所述支撐體朝向所述模座的一側凸伸有兩個滑動部24,所述兩個滑動部分別滑動地支撐于所述兩個引導塊上,所述分割組件包括分割輪31、第一驅動件32及第二驅動件33,所述分割輪轉動地穿設于所述支撐體上并凸伸于所述分割空間中,所述第一驅動件設置于所述支撐體上并與所述分割輪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設置于所述底座上并與所述支撐體連接。

當所述分割設備工作時,將條狀工件定位于所述模座的兩個引導塊之間,所述第一驅動件能夠驅動所述分割輪旋轉,以對所述分割空間中的工件進行分割作業。而所述第二驅動件則能夠通過所述支撐體帶動所述分割輪平移,從而實現對所述工件整體長度方向上的分割。因此,所述分割設備能夠實現分割作業的自動化,極大地提高了分割效率,而且由于所述第二驅動件能夠帶動所述分割輪平移,對于較長的工件也能夠進行分割,提高了所述分割設備的適用范圍。

例如,為了便于裝設所述分割輪,所述分割空間的底面開設有定位槽413,所述支撐體中部開設有穿設狹槽211,穿設狹槽亦可稱為狹槽或者穿槽,其穿設所述支撐體中部;所述分割輪穿設于所述穿設狹槽中并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體上,所述分割輪凸伸于所述模座的定位槽中。請一并參閱圖2,所述分割輪包括主體部311以及環繞所述主體部周緣的多個分割齒312,所述分割齒的頂部形成有分割尖部3121;或者,所述分割齒的頂部設置有分割尖部。由于所述分割空間的底面設置有定位槽,因此便于對工件進行定位。而所述分割輪設置于所述支撐體的穿設狹槽中,使得所述分割輪暴露于所述分割設備外側的體積較小,有利于減小所述分割設備的整體體積。而所述支撐體可以對分割過程中爆出的火花進行擋設,防止火花濺射造成火災或傷及他人,提高所述分割設備的安全性能。另外,所述分割空間形成于所述模座與所述支撐體之前,能夠較大程度地隔絕分割過程產生的噪音。

例如,為了便于提高分割效率,所述主體部為圓盤形。所述主體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分割齒的厚度。所述分割尖部為三角狀。所述分割尖部的頂角為80度-125度,例如,所述分割尖部的頂角為80度、90度、100度或125度。所述分割尖部的表面設置有耐磨涂層。所述耐磨涂層的厚度為0.2毫米-0.5毫米,例如,所述耐磨涂層的厚度為0.2毫米、0.3毫米、0.4毫米或0.5毫米。所述主體部中開設有轉動孔3111,所述轉動孔中嵌設有驅動軸3112,所述驅動軸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驅動件上。由于所述分割尖部的頂角設置有80度-125度,且所述分割尖部上設置有耐磨涂層,因此能夠在提高所述分割輪分割效率的同時,防止所述分割尖部的破損。

例如,為了便于帶動所述支撐體相對所述模座移動,所述支撐體的底部凸設有安裝部25,所述安裝部設置于所述滑動部的一側,所述分割組件還包括履帶34,所述履帶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與所述安裝部,所述第二驅動件包括驅動本體以及設置于所述驅動本體上的卷繞桿,例如,所述履帶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的卷繞桿與所述安裝部,例如,所述卷繞桿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卷繞肋片,所述履帶部分卷繞于所述卷繞桿上。由于所述卷繞桿上設置有履帶,因此所述第二驅動件能夠通過所述履帶拉動所述支撐體相對所述模座移動,提高所述支撐體的移動平穩性。而且所述支撐體的滑塊與滑動部同時滑動配合于所述模座與所述底座上,使得所述支撐體的滑動更為穩定。

例如,為了便于收容所述履帶,所述履帶的長度小于所述引導塊的長度。所述履帶包括兩個連接條以及設置于所述兩個連接條之間的履帶部。所述履帶部上形成有多個狹長槽,所述卷繞桿上的多個卷繞肋片分別插設于所述多個狹長槽中。所述卷繞肋片的長度小于所述狹長槽的長度。所述卷繞肋片的長度為所述狹長槽的長度的0.8-0.9倍,例如所述卷繞肋片的長度為所述狹長槽的長度的0.8倍或0.9倍。所述底座上還開設有滑動槽,所述滑動槽設置于所述導軌的一側,所述履帶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滑動槽中。所述滑動槽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導軌的長度方向平行。由于所述底座上開設有滑動槽,而所述滑動槽鄰近所述導軌設置,因此便于利用所述滑動槽收容所述履帶。

請一并參閱圖3,例如,為了便于定位所述模座,所述底座上還設置定位組件60,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圍繞框61以及多個定位柱63,所述圍繞框位于所述兩個導軌之間,所述圍繞框的一側開設有進料口611,例如,進料口具有圓形、橢圓形或矩形的截面或形狀;所述模座設置于所述圍繞框中,所述多個定位柱鄰近所述進料口設置,并且,各定位柱分別抵持于所述模座的側壁上,所述模座上設置有擋設塊42,所述擋設塊處于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并鄰近所述引導塊的端部。即,所述兩個引導塊之間設置有所述擋設塊,并且,所述擋設塊鄰近所述引導塊的端部。由于所述擋設塊的設置,使得所述分割輪不會移動至所述底座外側而分割到其他物品,而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圍繞框,因此可以利用所述圍繞框對所述模座進行定位,使得所述模座不易滑動。

例如,為了方便來料,所述分割設備還包括來料組件70,所述來料組件包括鄰近所述底座設置的支撐架71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架上的承載件72例如,所述支撐架包括多個支撐柱以及設置于所述支撐柱上的移動框713,各支撐柱一端用于連接機架或地面,各支撐柱另一端分別連接移動框,以分別支撐移動框,從而使移動框設置于各所述支撐柱上。所述移動框包括兩個橫桿7131以及設置于所述兩個橫桿之間的多個滾動桿7133。所述多個滾動桿共同形成滾動通道,所述承載件支撐于所述滾動通道上。所述承載件上開設有多個置物腔721,所述多個置物腔相互間隔設置。所述置物腔為矩形腔體。所述置物腔的底面上設置有承載墊。通過所述多個滾動桿的滾動,方便所述承載件的移動。工件可以收容于所述承載件的置物腔中。當所述工件抵靠所述底座時,僅需要將工件推入所述圍繞框的進料口,并進入所述模座的定位槽中,即可實現對工件的定位,使得所述工件的定位較為方便。

例如,為了冷卻工件并帶走分割留下的廢料顆粒,所述模座底部開設有第一排渣槽以及多個第一冷卻槽,所述多個冷卻槽平行設置。所述第一排渣槽與所述多個排屑狹槽連通,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承接臺,所述承接臺上開設有第二排渣槽與多個第二冷卻槽。所述模座設置于所述承接臺上,所述第一排渣槽與所述第二渣槽對應閉合并形成排渣通道,所述多個第一冷卻槽與所述多個第二冷卻槽對應閉合并形成多個冷卻通道。所述多個冷卻通道中充滿冷卻液體。所述排渣通道的截面為圓形,所述冷卻通道的截面為圓形。所述排渣通道與所述冷卻通道均為圓形通道。所述排渣通道的直徑大于所述寬度,同時,所述排渣通道的直徑大于所述冷卻通道的直徑。所述定位槽的中部開設有排屑狹槽,所述排屑狹槽與所述排渣通道的側面垂直相通。所述排渣通道沿直線延伸。所述排渣通道的中心線與所述第二模座的距離逐漸變化,所述排渣通道相對所述底座傾斜設置,所述承接臺的一側設置有承接斗,所述承接斗設置于所述排渣通道的末端,所述模座的一側設置有供液泵,所述供液泵設置于所述排渣通道遠離所述承接斗的一端。所述承接臺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模座的底面及所述承接臺的表面均為斜面,所述承接臺的一側凸伸形成延伸部,所述第二排渣槽延伸至所述延伸部上以形成深度排渣槽,所述多個第二冷卻槽延伸至所述延伸部上以形成深度冷卻槽。所述深度排渣槽的深度沿遠離所述第二排渣槽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深度冷卻槽的深度沿遠離所述第二冷卻槽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模座上的第一排渣槽與所述延伸部上的深度排渣槽對應閉合并形成所述排渣通道,所述模座上的第一冷卻槽與所述深度冷卻槽對應閉合并形成所述冷卻通道。所述承接臺的一側設置有調節組件,所述調節組件包括電機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機上的拉桿,所述拉桿的端部連接所述承接臺,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多個定位桿,所述多個定位桿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兩側,所述模座的周緣開設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多個定位桿分別穿設于所述多個定位孔中,所述定位孔的周緣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定位桿的周緣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定位桿的外螺紋與所述定位孔的內螺紋相互螺合,所述模座的底部周緣還設置有多個支撐桿,所述多個支撐桿固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延伸部的兩側設置有齒條部,所述定位桿的底部設置有齒輪部,所述齒輪部鄰近所述外螺紋設置,所述齒輪部與所述齒條部相互嚙合。所述模座的底部間隔設置有兩個凸條,所述第一排渣槽與所述第一冷卻槽均位于所述兩個凸條之間,所述延伸部上間隔設置有兩個凹槽,所述深度排渣槽與所述深度冷卻槽均位于所述兩個凹槽之間。所述模座的兩個凸條分別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兩個凹槽中。所述凹槽的側壁上設置有擠壓潤滑部,所述擠壓潤滑部為囊體狀,所述擠壓潤滑部中收容有潤滑油。所述擠壓潤滑部的表面開設有多個潤滑微孔。所述凹槽的側壁還開設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貫通所述延伸部的側壁,所述通油孔的一端連接所述擠壓潤滑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的側壁表面,所述延伸部的側壁表面上設置有滲油層。所述滲透層封閉于所述通油孔的端部。所述排查通道及冷卻通道能夠及時排出所述模座中的廢料顆粒且對所述分割輪實現冷卻,而且通過所述承接臺及所述延伸部的移動,可以調整所述排渣通道與所述冷卻通道的截面尺寸,可以更為方便地排出廢料顆粒。而所述擠壓潤滑部的設置,使得所述承接臺及所述延伸部相對所述模座的滑動更為順暢。

為了進一步描述所述模座、承接臺以及所述延伸部的具體結構及有益效果,請參閱圖4及圖5,所述模座底部開設有第一排渣槽12以及多個第一冷卻槽,所述多個冷卻槽平行設置。所述定位槽的底面開設有排屑狹槽,所述第一排渣槽與所述多個排屑狹槽連通,所述底座上設置有承接臺15,所述承接臺上開設有第二排渣槽151與多個第二冷卻槽。所述模座設置于所述承接臺上,所述第一排渣槽與所述第二渣槽對應閉合并形成排渣通道152,所述多個第一冷卻槽與所述多個第二冷卻槽對應閉合并形成多個冷卻通道153。所述多個冷卻通道中充滿冷卻液體。所述排渣通道的截面為圓形,所述冷卻通道的截面為圓形。例如,所述排渣通道與所述冷卻通道均為圓形通道。所述排渣通道可用于將所述分割輪下來的廢料顆粒排出,而所述冷卻通道則可以對所述模座整體進行冷卻,以防止所述模座中的工件受熱變形,影響分割精度。由于所述所述排渣通道及所述冷卻通道是由所述承接臺與所述模座合并形成的,因此即使所述排渣通道與所述冷卻通道中堵塞時,也可以通過將所述模座從所述承接臺拆下,從而進行疏通。例如,為了便于排走所述排渣通道中的廢料顆粒,所述排渣通道的直徑大于所述排屑狹槽的寬度,同時,所述排渣通道的直徑大于所述冷卻通道的直徑。所述多個排屑狹槽與所述排渣通道的側面垂直相通。由于所述排渣通道的直徑大于所述排屑狹槽的寬度,因此所述排渣通道能夠容納所述排屑狹槽中落下的廢料顆粒,不易造成廢料顆粒堵塞。例如,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排出廢料顆粒,所述排渣通道沿直線延伸。例如,所述排渣通道的中心線與所述分割輪的距離逐漸變化,即所述排渣通道相對所述底座傾斜設置,具體地,所述排渣通道一端高,另一端低,從而方便所述廢料顆粒在所述排渣通道中利用自身重力滑出。例如,所述承接臺的一側設置有承接斗154,所述承接斗設置于所述排渣通道的末端,用于承接所述排渣通道中滑落的廢料顆粒。為了給廢料顆粒提供排出動力,所述模座的一側設置有供液泵155,所述供液泵設置于所述排渣通道遠離所述承接斗的一端。所述供液泵用于向所述排渣通道中提供壓力流體,從而將所述排渣通道中的廢料顆粒排出。例如,所述供液泵供應的液體壓力僅能使流體從所述排渣通道的底部流出,而不會從所述多個排屑狹槽中噴出。

例如,為了改變所述排渣通道的深度,所述承接臺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模座的底面及所述承接臺的表面均為斜面,所述承接臺的一側凸伸形成延伸部16,所述第二排渣槽延伸至所述延伸部上以形成深度排渣槽,所述多個第二冷卻槽延伸至所述延伸部上以形成深度冷卻槽。所述深度排渣槽的深度沿遠離所述第二排渣槽的方向逐漸增大,所述深度冷卻槽的深度沿遠離所述第二冷卻槽的方向逐漸增大。當所述模座從所述承接臺滑動至所述延伸部上時,所述模座上的第一排渣槽與所述延伸部上的深度排渣槽對應閉合并形成所述排渣通道,所述模座上的第一冷卻槽與所述深度冷卻槽對應閉合并形成所述冷卻通道。此時,將所述模座固持于所述延伸部上,所述排渣通道與所述冷卻通道的截面尺寸增大,從而便于使所述排渣通道中的液體流動以及使所述冷卻通道的冷卻液流動,從所述排渣通道中流出的廢液經由所述承接臺上的第二排渣槽流入所述承接斗內。

例如,為了便于所述分割輪的對準,所述模座相對所述支撐體的位置保持不變,而僅移動所述承接臺及所述延伸部,而為了便于移動所述延伸部及所述承接臺,所述承接臺的一側設置有調節組件50,所述調節組件包括電機51以及設置于所述電機上的拉桿53,所述拉桿的端部連接所述承接臺,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通過所述拉桿拉動所述承接臺及所述延伸部相對所述模座移動,從而改變所述排渣通道與所述冷卻通道的深度。同時,所述模座相對所述底座的高度也增大了,此時僅需要調節所述支撐體的分割距離,即可重新進行分割作業。請一并參閱圖6,例如,為了便于對所述模座進行定位,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多個定位桿17,所述多個定位桿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兩側,所述模座的周緣開設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多個定位桿分別穿設于所述多個定位孔中,從而使得所述承接臺移動時,所述模座并不移動,進而保持所述模座與所述支撐體的相對位置。例如,為了使得所述模座重新固定,所述定位孔的周緣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定位桿的周緣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定位桿的外螺紋與所述定位孔的內螺紋相互螺合,進而將所述模座固定于所述延伸部上,以提高所述模座的定位效果。

例如,為了便于旋轉所述定位桿,以調節所述模座的高度,所述模座的底部周緣還設置有多個支撐桿415,所述多個支撐桿固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延伸部的兩側設置有齒條部161,所述定位桿的底部設置有齒輪部171,所述齒輪部鄰近所述外螺紋設置,所述齒輪部與所述齒條部相互嚙合。當所述電機拉動所述延伸部移動時,所述齒條部能夠帶動所述齒輪部旋轉,進而使得所述多個定位桿旋轉以驅動所述模座上下移動,從而調整所述模座的高度。例如,為了便于所述模座與所述延伸部的相對移動,所述模座的底部間隔設置有兩個凸條416,所述第一排渣槽與所述第一冷卻槽均位于所述兩個凸條之間,所述延伸部上間隔設置有兩個凹槽163,所述深度排渣槽與所述深度冷卻槽均位于所述兩個凹槽之間。所述模座的兩個凸條分別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延伸部的兩個凹槽中。為了便于對所述兩個凸條進行潤滑,所述凹槽的側壁上設置有擠壓潤滑部1631,所述擠壓潤滑部為囊體狀,所述擠壓潤滑部中收容有潤滑油。所述擠壓潤滑部的表面開設有多個潤滑微孔。當所述擠壓潤滑部受到所述凸條的擠壓時,氣能夠滲透出潤滑油,例如機油,以對所述凸條進行潤滑。例如,為了便于同時潤滑所述定位桿,所述凹槽的側壁還開設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貫通所述延伸部的側壁,所述通油孔的一端連接所述擠壓潤滑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延伸部的側壁表面,所述延伸部的側壁表面上設置有滲油層。所述滲透層封閉于所述通油孔的端部。因此,當所述延伸部相對所述底座滑動時,所述滲油層能夠接觸所述多個定位桿,并在所述多個定位桿的擠壓下滲透出潤滑油,從而利用潤滑油以對所述多個定位桿進行潤滑。

本發明的其它實施例還包括上述各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相互組合所形成的能夠實施的技術方案。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泉市| 成武县| 阿拉善右旗| 治县。| 平乡县| 南华县| 从江县| 大竹县| 梅河口市| 泗阳县| 灵武市| 文山县| 长子县| 灵川县| 昌黎县| 安庆市| 华坪县| 广灵县| 崇礼县| 桦川县| 汨罗市| 兴义市| 金平| 河曲县| 丹阳市| 湘阴县| 广丰县| 海口市| 乌兰县| 囊谦县| 双流县| 洛扎县| 彭水| 乐亭县| 永胜县| 田林县| 色达县| 会泽县| 平昌县| 武鸣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