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加工中心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輪轂加工中心機床排屑裝置。
背景技術:
排屑是鋁輪轂加工行業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特別是鋁輪轂鉆孔工序會產生大量卷狀長鋁屑,堆積在加工中心機的接水盤內。傳統的排屑方案采用前后坡度很小的底座接水盤,堆積的鋁屑無法自動排出,必需每隔一段時間停機一次,使用人工清理的方法排出機床內部的切屑。傳統排屑方案會導致以下問題:1)機床經常停機清理積屑,影響生產線節拍,降低鋁輪轂生產效率;2)人工清理切屑,費時費力,增加生產成本;3)切屑堆積后,會進入機床導軌、絲杠等部位,對機床關鍵零部件產生損傷,降低機床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輪轂加工中心機床排屑裝置。該裝置采用大坡度底座接水盤和強力沖刷裝置相結合的方式,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切屑立即排出到排屑器中,避免了切屑在機床內部的堆積。加工過程中,不再需要停機清理積屑,減少了停機時間,也節省了人工,從而實現了鋁輪轂的高速高效加工。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種輪轂加工中心機床排屑裝置,包括左接水盤、右接水盤、強力冷卻液泵、膠管和噴頭,所述左接水盤和右接水盤均由底板、側板和后板三個部分滿焊拼接為一體,底板固定在機床底座上,底板的后端高于前端,坡度為6°~10°,側板的外端高于里端,坡度為25°~35°,后板與水平面成90°,左、右接水盤的前側設置出屑口,底板作為排屑通道;接水盤后板的上沿安裝若干噴頭,噴水方向可調,強力冷卻液泵固定在機床的水箱上面,強力冷卻液泵與噴頭通過軟管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噴頭為魚眼噴頭。
進一步地,所述出屑口寬為0.5米。
綜上,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專利的排屑裝置可以有效解決技術背景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的接水盤側板和底板都有很大的坡度,整體向出屑口方向傾斜,使加工產生的切屑很難發生堆積。同時強力冷卻液泵輸出大量切削液經過接水盤后側的噴頭噴出,將掉落的切屑及時沖刷到出屑口,落入排屑器中。本專利的排屑裝置可以及時有效的將鋁輪轂鉆孔加工中產生的切屑順暢排出,避免了積屑問題的產生,避免了用戶停機清理積屑,節省了人工,同時有效的提高了鋁輪轂加工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輪轂加工中心機排屑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輪轂加工中心機排屑裝置的正視圖;
圖4為圖2A-A處的剖視圖。
圖中:
1.側板,2.底板,3.后板,4.強力冷卻液泵,5.膠管,6.噴頭,7.出屑口、8左接盤,9右接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1-4對本發明的特征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圖4所示,該發明包括左接水盤8、右接水盤9、強力冷卻液泵4、膠管5、噴頭6。兩個接水盤采用大坡度設計,均由底板2、側板1、后板3三個部分滿焊拼接為一體。接水盤底板的后端高于前端,坡度為6°~10°,側板的外端高于里端,坡度為25°~35°,后板與水平面成90°,接水盤前側設置0.5米寬的出屑口7,這樣接水盤的底板就形成了一條非常通暢的排屑通道。接水盤通過底板上的安裝孔固定在機床底座上。接水盤后板的上沿安裝3~6個魚眼噴頭,可自由調整噴水方向。強力冷卻液泵固定在機床的水箱上面。水泵與噴頭通過軟管連接。
本專利的排屑裝置可以有效解決技術背景中存在的問題,本專利的接水盤側板和底板都有很大的坡度,整體向出屑口方向傾斜,使加工產生的切屑很難發生堆積。同時強力冷卻液泵輸出大量切削液經過接水盤后側的噴頭噴出,將掉落的切屑及時沖刷到出屑口,落入排屑器中。本專利的排屑裝置可以及時有效的將鋁輪轂鉆孔加工中產生的切屑順暢排出,避免了積屑問題的產生,避免了用戶停機清理積屑,節省了人工,同時有效的提高了鋁輪轂加工的效率。
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