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壓輥機構,屬于機械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壓輥機構包括主動輥、從動輥和壓輥基板。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輥壓料的壓力大小的調節,有兩種方式:
1)主動輥和從動輥是不可以移動,它們之間變形僅僅依靠主動輥和從動輥各自的擾度,不能適應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輥壓料的壓力大小變化;
2)主動輥或從動輥可以整體移動,以拉開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的距離, 實現調節輥壓料的壓力大小變化,但是主動輥或從動輥整體移動又過大。
但是,申請人發現,對于用于軟質金屬壓制的壓輥機構來說,需要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進行實時微小移動以對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軟質金屬輥壓料的壓力大小進行實時調節,現有壓輥機構是不能實現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種可對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軟質金屬輥壓料的壓力大小進行實時調節的壓輥機構。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輥機構,包括主動輥、從動輥和壓輥基板,所述主動輥和從動輥相對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輥和從動輥的端部分別設有兩個位于壓輥基板上的安裝座,兩個安裝座相對設置并均通過一豎直的彈性桿件固定在壓輥基板上。
本發明通過設置主動輥、從動輥和壓輥基板,然后在壓輥基板上設有用于主動輥和從動輥的端部安置的安裝座,兩個安裝座相對設置并均通過一豎直的彈性桿件固定在壓輥基板上;壓制軟質金屬時,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軟質金屬輥壓料的壓力驅使兩個安裝座上的彈性桿件外擴,使得主動輥和從動輥彼此遠離,這樣僅僅通過從動輥和主動輥進行實時微小移動就可以對主動輥和從動輥之間軟質金屬輥壓料的壓力大小進行實時調節,整體結構簡單可靠。
上述技術方案的變化是:所述彈性桿件是金屬桿件,所述壓輥基板是金屬支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壓輥機構的架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壓輥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主動輥1、從動輥2和壓輥基板3,主動輥1和從動輥2相對設置,主動輥1和從動輥2的端部分別設有兩個位于壓輥基板3上的安裝座4,兩個安裝座4相對設置并均通過一豎直的彈性桿件5固定在壓輥基板3上。本實施例的彈性桿件5是金屬桿件,壓輥基板3是金屬支座。
壓制軟質金屬時,主動輥1和從動輥2之間軟質金屬輥壓料的壓力驅使兩個安裝座4上的彈性桿件5外擴,使得主動輥1和從動輥2彼此遠離,這樣僅僅通過從動輥2和主動輥1進行實時微小移動就可以對主動輥1和從動輥2之間軟質金屬輥壓料的壓力大小進行實時調節,整體結構簡單可靠。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