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自動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了。而位于電子產品內部的控制電路則是整個電子產品的核心。現在的家庭用電器,比如吊燈、臺燈、裝飾燈、電風扇等等,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實現多功能,生產制造商也開始將這些家庭用電器智能化,這便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控制電路來控制整個用電器。
[0003]電路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以及電子元器件組成的導電回路。電子元器件是較為精密的東西,為了保持電子元器件運作的穩定性,通常將它們以合成樹脂包覆封裝,以提高絕緣與保護不受環境的影響。然而電子元器件本身在工作時,也會產生一定的熱量,當電路的在工作狀態,整個電路上的電子元器件產生的熱量也較大,會對整個電路造成影響。
[0004]為了保證電路能夠長時間的正常工作,現會在一些電子元器件上增加散熱,常見的就是散熱片。散熱片是需要與電子元器件充分接觸才能達到散熱的效果。現一般采用讓工人通過粘膠、螺栓等方式來將散熱片與點自己元器件固定。但是使用這種方式工作量較大、工作效率低,且人工得到的產品難免會有一定的殘次品。
[0005]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CN201310121007.4中公開的一種散熱器全自動鎖螺絲機,包括機架及分別安裝在該機架上的散熱片上料機構、三極管上料機構、螺絲上料機構、鎖螺絲機構、用于檢測是否漏裝螺絲的螺絲檢測機構、成型機構、成型剪腳機構、卸料機構、多工位轉盤機構,散熱片上料機構、三極管上料機構、鎖螺絲機構、螺絲檢測機構、成型剪腳機構、卸料機構沿著多工位轉盤機構的轉盤轉向依次分布在該轉盤的周邊,并分別與該轉盤上的相應工位夾具進行有序配合,螺絲上料機構設在鎖螺絲機構的一側,并與該鎖螺絲機構相配合。上述發明專利解決了散熱片與三極管裝配連接自動化機械化問題,提高了裝配的工作效率。但其存在如下問題:1.上述發明包括多個機構,各個機構的部件組成復雜,所需要提供的動力繁復,這將導致整個散熱器全自動鎖螺絲機的造價成本較高。2、上述發明將散熱片與三極管依次上料,而在兩者通過螺絲固定之前,并沒有對兩者的位置進行固定,在通過轉盤傳送的過程中,容易導致兩者的位置發生變動,等到進行鎖螺絲的時候無法定位與加工。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實現機械化,提高了裝配的工作效率,造價成本較低,定位精準,不容易出現打偏螺絲的情況。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轉動的旋轉盤,所述的旋轉盤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安裝座,所述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依次環繞在旋轉盤的周圍,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氣栗,所述的打膠裝置包括第一安裝支架,所述的第一安裝支架上安裝有針筒狀的儲膠筒,所述的儲膠筒的底端開口且正對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的中心,所述的儲膠筒的上端通過氣管與氣栗連接,氣栗出氣推動儲膠筒內的膠水由儲膠筒底端滴落。
[0008]所述的第一上料裝置包括振動盤、臨近旋轉盤設置的上料滑座與導軌架,所述的振動盤與所述的上料滑座之間通過傾斜設置的滑道連通,所述的導軌架上安裝有與第一氣缸連接的推塊,所述的推塊在第一氣缸的作用下沿著上料滑座朝向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移動,所述的滑道上設置有與第一氣缸連接的傳感器。振動盤工作將振動盤內凌亂放置的散熱片規則排列并且運送至滑軌。而滑軌傾斜設置,散熱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上料滑座上,推塊在第一氣缸的作用下將散熱片從上料滑座推向安裝座。
[0009]所述的第二上料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第二安裝支架,所述的第二安裝支架的上平面水平設置在機架上方的圓盤,所述的圓盤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軸旋轉,所述的圓盤上均勻分布有多個貫通圓盤上下面的安裝槽口,所述的安裝槽口沿著圓盤的徑向設置,所述的安裝槽口與電子元器件的包裝條的結構相適應,所述的圓盤下方設置有弧形軌道,所述的弧形軌道的上端豎立且頂面開口正對所述圓盤上的安裝槽口,所述的弧形軌道的下端水平設置且端部設置有擋板。如三級管、二級管之類的電子元器件,在購買來之后,它的包裝就是以條形結構的包裝條進行包裝的。將電子元器件規則排列在包裝條內,并在兩端卡住。所以在使用第二上料裝置的時候,只需要將包裝條的一端拆開,然后垂直插入安裝槽口內,包裝條內的電子元器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會自由下落,落入弧形軌道內。
[0010]所述的第二安裝支架上豎直設置有第一滑軌與第二氣缸,所述的第一滑軌的側面設置有傳送組件,所述的傳送組件包括橫置的旋轉板件與豎立的旋轉柱,所述的旋轉板件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氣栗連接的吸頭,兩個吸頭分別與安裝座、弧形軌道的下端對應,所述的旋轉柱下端與旋轉板件固定,旋轉柱的上端為齒輪狀結構,所述的傳送組件與第一滑軌之間通過連接支架連接,所述的連接支架安裝在第一滑軌上,所述的第二氣缸與連接支架連接帶動連接支架沿著第一滑軌上下移動,所述的連接支架上還設置有旋轉氣缸,所述的旋轉氣缸通過皮帶與旋轉柱的上端連接。因為第二上料裝置是負責在散熱片的上方安置電子元器件的。但是如果采用如同安放散熱片一樣的方式去安置電子元器件,是不可行的。第一在安裝座上已經安置了散熱片,如果采用推放的方式,因為有散熱片的阻礙,會比較困難而且可能會影響散熱片。第二,為了保證電子元器件安置后與散熱片的位置固定,便于在下一步打螺絲,在電子元器件放置之前設置有打膠裝置,為了確保電子元器件放置的準確性,所以考慮從散熱片的上方放置電子元器件。采用吸頭吸附后旋轉,通過第二氣缸驅動,將電子元器件準確的放置在相應的位置與散熱片粘合。
[0011]所述的螺絲擰緊裝置包括第三安裝支架,所述的第三安裝支架上豎直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的第二滑軌上安裝有支板有限位板,所述的支板與第三氣缸連接,所述的第三氣缸帶動支板在第二滑軌上上下移動,所述的支板上安裝有豎立的氣動螺絲刀,所述的氣動螺絲刀包括旋轉刀頭,所述的限位板位于支板下方,所述的限位板上設置有供旋轉刀頭穿過的通孔,所述的限位板的下方設置有夾鉗組件,所述的夾鉗組件包括多塊彈性連接的夾鉗片,多塊夾鉗片包裹構成尖端朝下的類圓錐結構且尖端部在外力作用下可展開,所述的夾鉗組件位于通孔的下方且與限位板構成一個空腔。氣動螺絲刀安裝在支板上,由支板帶動其上下運動,運動更穩定。再由限位板進一步確定旋轉刀頭的位置,打螺絲的時候定位準確。
[0012]所述的機架上還設置有螺絲篩選裝置,所述的螺絲篩選裝置包括用于放入螺絲的料框,所述的料框的內底面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所述的料框的一內側面設置有傾斜安置的多個扇形葉片,扇形葉片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旋轉,所述的料框的兩側面之間通過限位槽連接,所述的限位槽位于多個扇形葉片的中心,所述的料框的另一內側面設置有與限位槽連通的通道,所述的通道上連接有管路,所述的管路與氣栗連接,所述的通道與管路之間設置有用于控制兩者之間聯通或者斷開的第四氣缸,所述的管路的一端與通道連接,所述的管路的另一端與夾鉗組件連接,所述的夾鉗組件的一側面設置有用于安裝管路的開口。傾斜安置的多個扇形葉片旋轉,散落的螺絲將卡在扇形葉片上并由扇形葉片帶到位置較高的點。在位置較高的點,螺絲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將沿著扇形葉片下落到限位槽內,并沿著限位槽進入到通道內。當第四氣缸處于頂出狀態,通道與管路斷開,螺絲被限制在通道內。當第四氣缸處于非頂出狀態,通道與管路連通,氣栗推動螺絲沿著管路運動到夾鉗組件內。因為管路的內徑限制了螺絲的運送,因此螺絲是保持正立的狀態落入夾鉗組件內。此時支板與限位板同步下落讓夾鉗組件靠近電子元器件,再推動氣動螺絲刀帶動螺絲抵在待打螺絲的位置,旋轉刀頭旋轉將螺絲打入螺紋孔內。
[0013]所述的第三安裝支架上還設置有固定夾緊裝置,所述的固定夾緊裝置設置在安裝座的一側,在啟動螺絲刀上的旋轉刀頭工作時,固定夾緊裝置移動將安裝座上的零部件固定在安裝座上。
[0014]所述的退料裝置包括第五氣缸,所述的第五氣缸與撥動板連接,所述的撥動板位于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的上方,第五氣缸帶動撥動板沿著安裝座向外撥,所述的撥動板的下方傾斜設置有漏斗。當一個安裝座由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運動到退料裝置時,安裝座上出現的是一個成品,此時只需要通過由第五氣缸帶動的撥動板工作,將位于安裝座上的成品撥動到漏斗上,成品會沿著傾斜設置的漏斗下落,離開本實用新型。
[0015]所述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退料裝置分別對應旋轉盤上的多個安裝座上的一個,所述的安裝座的上表面設置有沿著旋轉盤徑向延伸的安裝卡槽,所述的安裝卡槽呈階梯狀包括下卡槽與上卡槽,所述的上卡槽朝向旋轉盤中心延伸,下卡槽朝向旋轉盤外周延伸,所述的下卡槽的寬度大于上卡槽,所述的下卡槽的高度大于上卡槽,散熱片由推塊退入下卡槽并由上卡槽限位。安裝座的設置方便第一上料裝置將散熱片安置到安裝座上,并進行限位。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上料裝置來對散亂的散熱片進行排列并運動到安裝座上。設置打膠裝置,通過氣栗與儲膠筒配合,將膠水滴落在散熱片上,當電子元器件通過第二上料裝置安置到散熱片上,電子元器件與散熱片之間就完成了初步固定,在接下去的運送過程中,電子元器件與散熱片之間將不會再發生偏移,為接下去的螺絲擰緊裝置做好前期準備。螺絲擰緊裝置則是將螺絲穿過電子元器件與散熱片后進行固定擰緊,確保兩者之間固定連接。退料裝置將固定好后的電子元器件與散熱片從安裝座上退出,然后可以進行下一個散熱片的固定。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機械化,通過設置打膠裝置,實現定位精準,不容易出現打偏螺絲的情況。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8]圖2為第一上料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第二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螺絲擰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2]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包括機架I以及安裝在機架I上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機架I上設置有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轉動的旋轉盤2,旋轉盤2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安裝座3,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依次環繞在旋轉盤2的周圍,機架I上設置有氣栗,打膠裝置包括第一安裝支架4,第一安裝支架4上安裝有針筒狀的儲膠筒5,儲膠筒5的底端開口且正對旋轉盤2上的安裝座3的中心,儲膠筒5的上端通過氣管與氣栗連接,氣栗出氣推動儲膠筒5內的膠水由儲膠筒5底端滴落。
[0023]第一上料裝置包括振動盤21、臨近旋轉盤2設置的上料滑座22與導軌架23,振動盤21與上料滑座22之間通過傾斜設置的滑道24連通,導軌架23上安裝有與第一氣缸25連接的推塊,推塊在第一氣缸25的作用下沿著上料滑座22朝向旋轉盤2上的安裝座3移動,滑道24上設置有與第一氣缸25連接的傳感器。
[0024]第二上料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I上的第二安裝支架31,第二安裝支架31的上平面水平設置在機架I上方的圓盤32,圓盤32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軸旋轉,圓盤32上均勻分布有多個貫通圓盤32上下面的安裝槽口 33,安裝槽口 33沿著圓盤32的徑向設置,安裝槽口 33與電子元器件的包裝條的結構相適應,圓盤32下方設置有弧形軌道34,弧形軌道34的上端豎立且頂面開口正對所述圓盤32上的安裝槽口 33,弧形軌道34的下端水平設置且端部設置有擋板。
[0025]第二安裝支架31上豎直設置有第一滑軌41與第二氣缸42,第一滑軌41的側面設置有傳送組件,傳送組件包括橫置的旋轉板件43與豎立的旋轉柱44,旋轉板件4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氣栗連接的吸頭46,兩個吸頭46分別與安裝座3、弧形軌道34的下端對應,旋轉柱44下端與旋轉板件43固定,旋轉柱44的上端為齒輪狀結構,傳送組件與第一滑軌41之間通過連接支架45連接,連接支架45安裝在第一滑軌41上,第二氣缸42與連接支架45連接帶動連接支架45沿著第一滑軌41上下移動,連接支架45上還設置有旋轉氣缸47,旋轉氣缸47通過皮帶與旋轉柱44的上端連接。
[0026]螺絲擰緊裝置包括第三安裝支架51,第三安裝支架51上豎直設置有第二滑軌52,第二滑軌52上安裝有支板53有限位板54,支板53與第三氣缸56連接,第三氣缸56帶動支板53在第二滑軌52上上下移動,支板53上安裝有豎立的氣動螺絲刀57,氣動螺絲刀57包括旋轉刀頭,限位板54位于支板53下方,限位板54上設置有供旋轉刀頭穿過的通孔,限位板54的下方設置有夾鉗組件55,夾鉗組件55包括多塊彈性連接的夾鉗片,多塊夾鉗片包裹構成尖端朝下的類圓錐結構且尖端部在外力作用下可展開,夾鉗組件55位于通孔的下方且與限位板54構成一個空腔。
[0027]機架I上還設置有螺絲篩選裝置61,螺絲篩選裝置61包括用于放入螺絲的料框,料框的內底面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料框的一內側面設置有傾斜安置的多個扇形葉片,扇形葉片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旋轉,料框的兩側面之間通過限位槽連接,限位槽位于多個扇形葉片的中心,料框的另一內側面設置有與限位槽連通的通道,通道上連接有管路,管路與氣栗連接,通道與管路之間設置有用于控制兩者之間聯通或者斷開的第四氣缸,管路的一端與通道連接,管路的另一端與夾鉗組件55連接,夾鉗組件55的一側面設置有用于安裝管路的開口。
[0028]第三安裝支架51上還設置有固定夾緊裝置71,固定夾緊裝置71設置在安裝座3的一側,在啟動螺絲刀上的旋轉刀頭工作時,固定夾緊裝置71移動將安裝座3上的零部件固定在安裝座3上。
[0029]退料裝置包括第五氣缸81,第五氣缸81與撥動板82連接,撥動板82位于旋轉盤2上的安裝座3的上方,第五氣缸81帶動撥動板82沿著安裝座3向外撥,撥動板82的下方傾斜設置有漏斗。
[0030]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退料裝置分別對應旋轉盤2上的多個安裝座3上的一個,安裝座3的上表面設置有沿著旋轉盤2徑向延伸的安裝卡槽,安裝卡槽呈階梯狀包括下卡槽92與上卡槽91,上卡槽91朝向旋轉盤2中心延伸,下卡槽92朝向旋轉盤2外周延伸,下卡槽92的寬度大于上卡槽91,下卡槽92的高度大于上卡槽91,散熱片由推塊退入下卡槽92并由上卡槽91限位。
[0031]本實用新型啟動前,將散熱片放入振動盤21內,將購買來的電子元器件的包裝條的一端拆開后垂直插入卡槽內,將螺絲倒入螺絲篩選裝置61。然后啟動本實用新型,振動盤21工作將振動盤21內凌亂放置的散熱片規則排列并且運送至滑道24。散熱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落到上料滑座22上,推塊在第一氣缸25的作用下將散熱片從上料滑座22推向安裝座3。旋轉盤2旋轉,安置有散熱片的安裝座3運動到打膠裝置,通過氣栗與儲膠筒5配合,將膠水滴落在散熱片上。旋轉盤2繼續轉動,將涂有膠水的散熱片運送到第二上料裝置。
[0032]包裝條內的電子元器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會自由下落,落入弧形軌道34內。吸頭46將弧形軌道34內的電子元器件吸附后旋轉,通過第二氣缸42驅動,將電子元器件準確的放置在相應的位置與散熱片粘合。旋轉盤2旋轉,將上述安裝座3轉至螺絲擰緊裝置。螺絲沿著管路運動到夾鉗組件55內。此時支板53與限位板54同步下落讓夾鉗組件55靠近電子元器件,再推動氣動螺絲刀帶動螺絲抵在待打螺絲的位置,旋轉刀頭旋轉將螺絲打入螺紋孔內。
[0033]當安裝座3由運動到退料裝置時,安裝座3上出現的是一個成品,此時只需要通過由第五氣缸81帶動的撥動板82工作,將位于安裝座3上的成品撥動到漏斗上,成品會沿著傾斜設置的漏斗下落,離開本實用新型。
【主權項】
1.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轉動的旋轉盤,所述的旋轉盤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安裝座,所述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依次環繞在旋轉盤的周圍,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氣栗,所述的打膠裝置包括第一安裝支架,所述的第一安裝支架上安裝有針筒狀的儲膠筒,所述的儲膠筒的底端開口且正對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的中心,所述的儲膠筒的上端通過氣管與氣栗連接,氣栗出氣推動儲膠筒內的膠水由儲膠筒底端滴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料裝置包括振動盤、臨近旋轉盤設置的上料滑座與導軌架,所述的振動盤與所述的上料滑座之間通過傾斜設置的滑道連通,所述的導軌架上安裝有與第一氣缸連接的推塊,所述的推塊在第一氣缸的作用下沿著上料滑座朝向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移動,所述的滑道上設置有與第一氣缸連接的傳感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上料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第二安裝支架,所述的第二安裝支架的上平面水平設置在機架上方的圓盤,所述的圓盤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軸旋轉,所述的圓盤上均勻分布有多個貫通圓盤上下面的安裝槽口,所述的安裝槽口沿著圓盤的徑向設置,所述的安裝槽口與電子元器件的包裝條的結構相適應,所述的圓盤下方設置有弧形軌道,所述的弧形軌道的上端豎立且頂面開口正對所述圓盤上的安裝槽口,所述的弧形軌道的下端水平設置且端部設置有擋板。4.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安裝支架上豎直設置有第一滑軌與第二氣缸,所述的第一滑軌的側面設置有傳送組件,所述的傳送組件包括橫置的旋轉板件與豎立的旋轉柱,所述的旋轉板件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氣栗連接的吸頭,兩個吸頭分別與安裝座、弧形軌道的下端對應,所述的旋轉柱下端與旋轉板件固定,旋轉柱的上端為齒輪狀結構,所述的傳送組件與第一滑軌之間通過連接支架連接,所述的連接支架安裝在第一滑軌上,所述的第二氣缸與連接支架連接帶動連接支架沿著第一滑軌上下移動,所述的連接支架上還設置有旋轉氣缸,所述的旋轉氣缸通過皮帶與旋轉柱的上端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絲擰緊裝置包括第三安裝支架,所述的第三安裝支架上豎直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的第二滑軌上安裝有支板有限位板,所述的支板與第三氣缸連接,所述的第三氣缸帶動支板在第二滑軌上上下移動,所述的支板上安裝有豎立的氣動螺絲刀,所述的氣動螺絲刀包括旋轉刀頭,所述的限位板位于支板下方,所述的限位板上設置有供旋轉刀頭穿過的通孔,所述的限位板的下方設置有夾鉗組件,所述的夾鉗組件包括多塊彈性連接的夾鉗片,多塊夾鉗片包裹構成尖端朝下的類圓錐結構且尖端部在外力作用下可展開,所述的夾鉗組件位于通孔的下方且與限位板構成一個空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上還設置有螺絲篩選裝置,所述的螺絲篩選裝置包括用于放入螺絲的料框,所述的料框的內底面為向下凹陷的弧形面,所述的料框的一內側面設置有傾斜安置的多個扇形葉片,扇形葉片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旋轉,所述的料框的兩側面之間通過限位槽連接,所述的限位槽位于多個扇形葉片的中心,所述的料框的另一內側面設置有與限位槽連通的通道,所述的通道上連接有管路,所述的管路與氣栗連接,所述的通道與管路之間設置有用于控制兩者之間聯通或者斷開的第四氣缸,所述的管路的一端與通道連接,所述的管路的另一端與夾鉗組件連接,所述的夾鉗組件的一側面設置有用于安裝管路的開口。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安裝支架上還設置有固定夾緊裝置,所述的固定夾緊裝置設置在安裝座的一側,在啟動螺絲刀上的旋轉刀頭工作時,固定夾緊裝置移動將安裝座上的零部件固定在安裝座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料裝置包括第五氣缸,所述的第五氣缸與撥動板連接,所述的撥動板位于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的上方,第五氣缸帶動撥動板沿著安裝座向外撥,所述的撥動板的下方傾斜設置有漏斗。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退料裝置分別對應旋轉盤上的多個安裝座上的一個,所述的安裝座的上表面設置有沿著旋轉盤徑向延伸的安裝卡槽,所述的安裝卡槽呈階梯狀包括下卡槽與上卡槽,所述的上卡槽朝向旋轉盤中心延伸,下卡槽朝向旋轉盤外周延伸,所述的下卡槽的寬度大于上卡槽,所述的下卡槽的高度大于上卡槽,散熱片由推塊退入下卡槽并由上卡槽限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機構,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機架上設置有在動力裝置的作用下繞中心轉動的旋轉盤,旋轉盤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安裝座,第一上料裝置、打膠裝置、第二上料裝置、螺絲擰緊裝置與退料裝置依次環繞在旋轉盤的周圍,機架上設置有氣泵,打膠裝置包括第一安裝支架,第一安裝支架上安裝有針筒狀的儲膠筒,儲膠筒的底端開口且正對旋轉盤上的安裝座的中心,儲膠筒的上端通過氣管與氣泵連接,氣泵出氣推動儲膠筒內的膠水由儲膠筒底端滴落。本實用新型實現了機械化,通過設置打膠裝置,實現定位精準,不容易出現打偏螺絲的情況。
【IPC分類】B23P19/06, B23P19/00
【公開號】CN205386716
【申請號】CN201620205920
【發明人】潘富榮
【申請人】寧波長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