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15561閱讀:402來源:國知局
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作業,屬于菱形金屬網編織的機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



背景技術:

菱形金屬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下的圍欄、礦山與道路的邊坡防護以及采煤假頂支護等地方。菱形金屬網由專用的編織機制造,分為半自動菱形金屬網編織機與全自動菱形金屬網編織機,不論是半自動菱形金屬網編織機、還是全自動菱形金屬網編織機,扁螺旋鋼絲的成型過程是相同的。

一次一根的扁螺旋鋼絲成型機理為,在菱形金屬網編織機的主軸上同軸安裝一個成型導板,成型導板的成型部分長度為扁螺旋鋼絲螺距的2.5倍,成型導板非成型部分的長度安裝在主軸里,其長度約為100mm,成型導板的寬度為菱形金屬網眼縱向尺寸的0.48倍左右,成型導板的厚度為菱形金屬網內側厚度的0.95倍左右,主軸與成型導板一起做斷續轉動,轉動的圈數由菱形金屬網的寬度確定,成型導板外面安裝一個單螺旋的螺旋套,單螺旋套外面安裝一個定位的約束套,單螺旋套與約束套都固定不轉,當一根鋼絲繞入單螺旋套中時,主軸帶動成型導板轉動,于是,一根扁螺旋鋼絲被成型出來。為了使扁螺旋鋼絲轉角以外的部分具有較好的直線性,鋼絲在繞入單螺旋套中時被拉緊,由張力機構實現規定的拉力。為了獲得規定的圈數,由控制單元實現主軸的轉動與停止;為了獲得規定的剪切方位,由定位機構實現主軸在兩個規定的位置停止。

一次兩根扁螺旋鋼絲的成型機理與一次一根的扁螺旋鋼絲成型機理相同, 不同的是成型導板外面安裝一個雙螺旋的螺旋套,當兩根鋼絲繞入雙螺旋套中時,主軸帶動成型導板轉動,于是,兩根扁螺旋鋼絲被成型出來。

扁螺旋鋼絲的基本參數為,鋼絲的直徑為d,扁螺旋的螺距為P,扁螺旋網眼的寬度為b,b=(0.65~1.25)P,扁螺旋的內側厚度為h,h=(2~3)d;鋼絲的屈服極限σs≤400N/mm2,剪切單根鋼絲的剪切力Fc≤(πd2/4)σs=(π×42/4)×400=5026N,F為扁螺旋成型時需要的張力,由塑性能轉化為拉力能的張力機構實現,α為實現正剪切的正剪切面與導板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α=arctan[b/(0.5P)],50°≤α≤70°。以60°為中截面,α的變化范圍Δα為–10°≤Δα≤10°。

顯然,當同時成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時,兩根扁螺旋鋼絲的規格(b×S×h)是相同的,當成型另一規格(b1×S1×h1)的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時,兩根扁螺旋鋼絲的規格(b1×S1×h1)也是相同的,但是,規格(b×S×h)與(b1×S1×h1)對應的兩個正剪切面與導板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α是不同的,為了使用同一個剪切機構完成該項任務,兩把剪刀的兩個正剪切面應是可以調節的。

專利文獻CN91230726.9(公開日:1992-07-29)提供了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裝置,最適用于金屬編網機編織網的剪刀。它采用平面機構,以一個動力源分路傳動,驅動兩套豎直中心線完全對稱的運動機構。機構內設置有曲柄滑塊機構、剪切機構和調節剪刀預壓力機構,它能同時完成兩根呈空間狀態互繞的扁螺旋鋼絲的剪切。由于兩套機構左右完全對稱,自平衡了內力,水平分量,垂直分量也不形成扭矩,其結構緊湊,穩定性高,壽命長,沖擊力小,是理想的螺旋鋼絲剪切裝置。

本實用新型人在申請此專利后,覺得此專利具有以下缺點:

一是不可以剪切變螺距變寬度的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二是采用曲柄滑塊 機構,使得占據的空間較大;三是采用了彈簧對運動副進行力預緊并利用彈簧力實現復位過程。

本實用新型人在此基礎上做了如下改進:

一是可以剪切變螺距變寬度的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過去的沒有這一功能;

二是改進了輸入端的傳動機構,過去的是采用曲柄滑塊機構(占據的空間較大),現在采用偏心圓盤凸輪機構(占據的空間較小);

三是采用球面副以實現刀具的變角度調節,過去的為圓柱副;

四是采用了彈簧對運動副的力預緊并實現復位過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種可以剪切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機構,用于菱形金屬網編織機在成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時,對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分別同時實施正剪切作業,從而獲得鋼絲的正剪切面而不是帶尖角的斜剪切面,在后續的加工、運輸與使用中不易傷人,當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規格改變時,兩把剪刀的正剪切面可以調節到正剪切狀態。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它包括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左側外端連桿機構,左側中間變胞機構,左側右部剪切機構,右側左部剪切機構,右側中間變胞機構,右側外端連桿機構,彈簧復位機構,機架;所述的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的兩個輸出端分別與左側外端連桿機構的輸入端、右側外端連桿機構的輸入端通過兩個銷軸分別連接,所述的左側外端連桿機構的輸出端與左側中間變胞機構的輸入端通過球面副連接,所述的左側中間變胞機構的輸出端與左側右部剪切機構的輸入端既通過兩個銷軸分別連接又通過兩套彈簧組件彈性連接,所述的右側外端連桿機構的輸出端與右側中 間變胞機構的輸入端通過球面副連接,所述的右側中間變胞機構(6)的輸出端與右側左部剪切機構的輸入端既通過兩個銷軸分別連接又通過兩套彈簧組件彈性連接。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包括凸輪輸入軸,偏心圓凸輪,擺桿,擺桿支撐銷軸,彈簧下銷軸,擺桿右銷軸,滾子,擺桿左銷軸,機架;所述的凸輪輸入軸與偏心圓凸輪固定連接,所述的擺桿通過擺桿支撐銷軸與機架組成擺動連接,滾子通過擺桿左銷軸與擺桿組成轉動連接,滾子與偏心圓凸輪形成高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左側外端連桿機構包括左第一連桿,左第一銷軸,左第二連桿,左第二銷軸,左第三連桿,左滑塊組件,機架;所述左第一連桿、左第二連桿、左第三連桿通過左第一銷軸連接在一起,所述左第二銷軸將左第二連桿連接于機架,所述的左滑塊組件與機架上的圓柱孔組成圓柱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左側中間變胞機構包括左第三銷軸,左第四連桿,左側角度調節螺釘,左側鎖緊螺母,左第四銷軸,左導向銷軸,左壓力彈簧,左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左第五銷軸,左第六銷軸,左第五連桿,左剪刀第一片,左剪刀第二片,左剪刀銷軸,左剪刀支座,左滑塊組件,機架;所述的左導向銷軸的左段有外螺紋右端有臺肩,所述的左導向銷軸與左滑塊上部的軸向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左導向銷軸的右段與左剪刀支座上部的軸向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左壓力彈簧套裝在左導向銷軸上,所述的左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安裝在左導向銷軸的左端用于使左壓力彈簧產生需要的預緊力,所述的左第五連桿的左下端安裝在左第三銷軸上,左第三銷軸與左滑塊下部的偏心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左第五連桿的右上端通過左第五銷軸與左剪刀第一片的左端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左第四連桿的左上端安裝在左第四銷軸上,所述的左第四銷軸 與左滑塊上部的偏心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左第四連桿的下右端通過左第六銷軸與左剪刀第二片的左端組成轉動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左側右部剪切機構包括左剪刀第一片,左剪刀第二片,左剪刀銷軸;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左剪刀第二片通過左剪刀銷軸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左剪刀銷軸與左剪刀支座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的左端通過左第五銷軸與左第五連桿的右上端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左剪刀第二片的左端通過左第六銷軸與左第四連桿的下右端組成轉動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右側外端連桿機構包括右第一連桿,右第一銷軸,右第二連桿,右第二銷軸,右第三連桿,右滑塊組件,機架;所述的右滑塊組件與機架上的圓柱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右第三連桿的左下端與右滑塊組件的右端軸線位置組成球面副,所述的右第一連桿、右第二連桿、右第三連桿通過右第二銷軸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第二連桿通過右第一銷軸與機架在右端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第一連桿的下端通過擺桿右銷軸與擺桿的右端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半球面支座同軸安裝在右滑塊右側的圓柱孔中,所述的右半球面支座中的內半球面與右四分之一球面壓蓋組成具有約束作用的內球面,所述的右四分之一球面壓蓋右面壓有右壓蓋墊片,所述的右壓蓋螺釘穿過右壓蓋墊片與右滑塊組成螺紋連接,所述的右第三連桿下端的外球面與右半球面支座右側的內球面組成球面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右側中間變胞機構包括右第三銷軸,右第四連桿,右側角度調節螺釘,右側鎖緊螺母,右第四銷軸,右導向銷軸,右壓力彈簧,右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右第五銷軸,右第六銷軸,右第五連桿,右剪刀第一片,右剪刀第二片,右剪刀銷軸,右剪刀支座,右滑塊組件,機架;所述的右導向銷軸的左段與右剪刀支座上部的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右導向銷軸的右段 與右滑塊上部的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右壓力彈簧套裝在右導向銷軸上,所述的右導向銷軸的左端有臺肩,所述的右導向銷軸的右段有外螺紋,所述的右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安裝在右導向銷軸的右段,從而使右剪刀支座與右滑塊既能相互靠近又獲得需要的外張力并限制兩者之間的最大分離距離,所述的右剪刀支座與機架上的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右滑塊與機架上的孔組成圓柱副,所述的右第五連桿的上左端通過右第五銷軸與右剪刀第一片的右端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第五連桿的下右端通過右第三銷軸與右滑塊的左下部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第四連桿的左下端通過右第六銷軸與右剪刀第二片的右下端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第四連桿的右上端通過右第四銷軸與右滑塊的左上部組成轉動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右側左部剪切機構包括右剪刀第一片,右剪刀第二片,右剪刀銷軸;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右剪刀第二片與右剪刀銷軸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剪刀銷軸與右剪刀支座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通過右第五銷軸與右第五連桿組成轉動副,所述的右剪刀第二片通過右第六銷軸與右第五連桿組成轉動副。

進一步限定,所述的彈簧復位機構包括擺桿,擺桿支撐銷軸,銷軸座,上銷軸,拉力彈簧,下銷軸,機架;上銷軸安裝在機架的一個階梯孔中,下銷軸安裝在擺桿右邊的孔中,拉力彈簧的上端掛在上銷軸上,拉力彈簧的下端掛在下銷軸上,所述的擺桿通過擺桿支撐銷軸與機架下右部的孔組成轉動副,所述的擺桿右下邊通過下銷軸與拉力彈簧的下端組成轉動連接,所述的拉力彈簧的上端通過上銷軸與銷軸座組成轉動連接,所述的銷軸座與機架右下邊的孔組成過盈連接。

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的使用方法,本實用新型用于菱形金屬網編織機在成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時對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分 別同時實施正剪切作業。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作為該剪切機構的輸入機構,凸輪每次只轉一圈,由控制單元實現,凸輪轉0~180°對應剪刀的剪切行程,凸輪轉180°~360°對應剪刀的讓位行程;當凸輪轉0~180°時,推桿左端的擺動被用于驅動左側外端連桿機構,左側外端連桿機構的輸出為左滑塊組件的位移;推桿右端的擺動被用于驅動右側外端連桿機構,右側外端連桿機構的輸出為右滑塊組件的位移;左滑塊組件的位移驅動左側中間變胞機構,借助于彈簧的預壓力與最大長度的限制,使左剪刀支座獲得進位與退位運動,左剪刀的剪切與張口運動;右滑塊組件的位移驅動右側中間變胞機構,借助于彈簧的預壓力與最大長度的限制,使右剪刀支座獲得進位與退位運動,右剪刀的剪切與張口運動;采用球面副連接使左滑塊組件與左剪刀支座可以相對于機架做角度調節,調節過程由左螺釘組件完成;采用球面副連接使右滑塊組件與右剪刀支座可以相對于機架做角度調節,調節過程由右螺釘組件完成;使用左螺釘組件、右螺釘組件即可分別調節左剪刀達到對左邊扁螺旋鋼絲的正剪切與右剪刀達到對右邊扁螺旋鋼絲的正剪切;當凸輪轉180°~360°時,由彈簧復位機構完成左剪刀的張口與退位、右剪刀的張口與退位。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是該剪切機構的輸入機構,所述的偏心圓凸輪的一轉運動變換為所述的擺桿的往復擺動。它的輸出有兩個,一個用于驅動左側外端連桿機構,獲得左邊扁螺旋鋼絲剪切動作需要的位移與動力,另一個用于驅動右側外端連桿機構,獲得右邊扁螺旋鋼絲做剪切動作需要的位移與動力。

所述的左側外端連桿機構在得到所述的擺桿的一個擺動輸入后,通過連桿的變換與傳遞,交給所述的左滑塊組件,左滑塊組件既做往復移動,又可以相對于機架做角度調節,以便獲得左邊扁螺旋鋼絲的正剪切所需要的姿態。

在所述的左滑塊組件獲得需要的位移后,通過所述的左導向銷軸、左壓力彈簧、左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將運動和力傳遞給所述的左剪刀支座,實現所述的左剪刀支座的進位與退位運動;通過所述的左第五連桿與兩端的銷軸將運動和力傳遞給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通過所述的左第四連桿與兩端的銷軸將運動和力傳遞給所述的左剪刀第二片,從而實現剪切與剪刀的張口運動;通過所述的左側角度調節螺釘、左側鎖緊螺母調節所述的左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的方位,從而實現剪刀達到對左邊扁螺旋鋼絲的正剪切;所述的左滑塊組件上有一個球面副,為所述的左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調節方位創造條件,所述的左滑塊組件上有一個滑槽,在左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移動的同時又為左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調節方位提供幾何約束;所述的左滑塊組件將獲得的運動分兩個階段、三路輸出,兩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階段,所述的左剪刀支座獲得進位與退位運動,第二個階段,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所述的左剪刀第二片獲得剪切與剪刀的張口運動,三路輸出分別是,一路是輸出給所述的左剪刀支座,第二路是輸出給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第三路是輸出給所述的左剪刀第二片。

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左剪刀第二片、左剪刀銷軸組成剪切機構,安裝在所述的左剪刀支座中,所述的左剪刀支座相對于機架做進位與退位的移動,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左剪刀第二片之間的相對擺動實現剪切與剪刀的張口運動。

為剪切機構在剪切之后的復位提供運動和動力。

在得到所述的擺桿的另一個擺動輸入后,通過連桿的變換與傳遞,交給所述的右滑塊組件,右滑塊組件既做往復移動,又可以相對于機架做角度調節,以便獲得右邊扁螺旋鋼絲的正剪切所需要的姿態。

在所述的右滑塊組件獲得需要的位移后,通過所述的右導向銷軸、右壓力彈簧、右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將運動和力傳遞給所述的右剪刀支座,實現所 述的右剪刀支座的進位與退位運動;通過所述的右第五連桿與兩端的銷軸將運動和力傳遞給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通過所述的右第四連桿與兩端的銷軸將運動和力傳遞給所述的右剪刀第二片,從而實現剪切與剪刀的張口運動;通過所述的右側角度調節螺釘、右側鎖緊螺母調節所述的右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的方位,從而實現剪刀達到對右邊扁螺旋鋼絲的正剪切;所述的右滑塊組件上有一個球面副,為所述的右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調節方位創造條件,所述的右滑塊組件上有一個滑槽,在右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移動的同時又為右滑塊組件相對于機架調節方位提供幾何約束;所述的右滑塊組件將獲得的運動分兩個階段、三路輸出,兩個階段分別是,第一個階段,所述的右剪刀支座獲得進位與退位運動,第二個階段,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所述的右剪刀第二片獲得剪切與剪刀的張口運動,三路輸出分別是,一路是輸出給所述的右剪刀支座,第二路是輸出給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第三路是輸出給所述的右剪刀第二片。

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右剪刀第二片、右剪刀銷軸組成剪切機構,安裝在所述的右剪刀支座中,所述的右剪刀支座相對于機架做進位與退位的移動,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右剪刀第二片之間的相對擺動實現剪切與剪刀的張口運動。

本實用新型是菱形金屬網編織中的一個部件,菱形金屬網編織的完整構成是,一臺電機,V型帶傳動,變速與分動器,主軸與傳感器系統,主軸上位定位系統,主軸下位定位系統,扁螺旋鋼絲的螺距數設置與控制單元,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成型結構,第一根鋼絲繞入成型導板前的張力機構,第二根鋼絲繞入成型導板前的張力機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機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成網機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成網后的步進機構,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成網后并步進后的打捆機構。

分動器的第一路輸出通過第一電磁離合器帶動或分離所述的圖36中的主軸 1b,分動器的第二路輸出通過第二電磁離合器與聯軸器帶動或分離圖2中的凸輪輸入軸1–1,該聯軸器連接獨立制造的第二電磁離合器與獨立制造的主軸1b的輸入端,可避免制造誤差與裝配誤差帶來的有害效應,主軸1b轉的圈數由霍爾傳感器記數,控制單元通過第一電磁離合器實現對主軸1b的驅動與分離,控制單元通過主軸上位定位系統實現導板的上位定,控制單元通過主軸下位定位系統實現導板的下位定,控制單元通過第二電磁離合器帶動或分離圖2中的凸輪輸入軸1–1,通過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機構,實現對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

張力機構中的輪組位置由彈塑性力學計算,在結構設計上位置可調節,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成型結構由裝在主軸上的成型導板2b,第一根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3b,第二根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4b,用于扁螺旋鋼絲成型的螺旋套5b,螺旋套被定位的約束套6b,使約束套固定的定位銷7b組成,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方便制造、調節與更換易于磨損的螺旋套。

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剪切機構通過底部左右對稱的四根螺栓與整個機器的底座連接。

α為實現正剪切的正剪切面與導板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由α=arctan[b/(0.5P)]計算后調節,調節后固定左側鎖緊螺母3–4與右側鎖緊螺母6–4即可。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可以剪切變螺距變寬度的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占據的空間較小,自動復位。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的主視圖;

圖3是左側外端連桿機構的主視圖;

圖4是左側中間變胞機構的主視圖;

圖5是左側右部剪切機構的主視圖;

圖6是左側右部剪切機構的俯視圖;

圖7是左彈簧變行程機構的主視圖;

圖8是彈簧復位機構的主視圖;

圖9是右側外端連桿機構的主視圖;

圖10是右側中間變胞機構的主視圖;

圖11是右彈簧變行程機構的主視圖;

圖12是右側左部剪切機構的主視圖;

圖13是右側左部剪切機構的俯視圖;

圖14是左滑塊組件與機架的部件主視圖;

圖15是左滑塊組件的E–E截面圖;

圖16是左滑塊的A向視圖;

圖17是左滑塊的B向視圖;

圖18是左滑塊的C向逆時針轉60°視圖;

圖19是左滑塊的C向視圖;

圖20是左滑塊的D向順時針轉60°視圖;

圖21是左滑塊的D向視圖;

圖22是左剪刀支座的E向視圖;

圖23是左剪刀支座的左視順時針轉60°視圖;

圖24是左剪刀支座的左視圖;

圖25是右滑塊組件與機架的部件主視圖;

圖26是右滑塊組件E–E的截面圖;

圖27是右滑塊的C向逆時針轉60°視圖;

圖28是右滑塊的C向視圖;

圖29是右滑塊的D向順時針轉60°視圖;

圖30是右滑塊的D向視圖;

圖31是右剪刀支座的A向視圖;

圖32是右剪刀支座的D向順時針轉60°視圖;

圖33是右剪刀支座的D向視圖。

圖34是菱形金屬網的圖片;

圖35是一根扁螺旋鋼絲的成型結構圖;

圖36是二根扁螺旋鋼絲的成型結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圖中,(1)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1–1)凸輪輸入軸;(1–2)偏心圓凸輪;(1–3)擺桿;(1–4)擺桿支撐銷軸;(1–5)彈簧下銷軸;(1–6)擺桿右銷軸;(1–7)滾子;(1–8)擺桿左銷軸;

(2)左側外端連桿機構;(2–1)左第一連桿;(2–2)左第一銷軸;(2–3)左第二連桿;(2–4)左第二銷軸;(2–5)左第三連桿;(2–6)左滑塊組件;左滑塊(2–61);左半球面支座(2–62);左四分之一球面壓蓋(2–63);左壓蓋螺釘(2–64);左壓蓋墊片(2–65);

(3)左側中間變胞機構;(3–1)左第三銷軸;(3–2)左第四連桿;(3–3)左側角度調節螺釘;(3–4)左側鎖緊螺母;(3–5)左第四銷軸;(3–6)左導向銷軸;(3–7)左壓力彈簧;(3–8)左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3–9)左 第五銷軸;(3–10)左第六銷軸;(3–11)左第五連桿;(4–1)左剪刀第一片;(4–2)左剪刀第二片;(4–3)左剪刀銷軸;(4–4)左剪刀支座;(2–6)左滑塊組件;

(4)左側右部剪切機構;(3–9)左第五銷軸;(3–10)左第六銷軸;(4–1)左剪刀第一片;(4–2)左剪刀第二片;(4–3)左剪刀銷軸;

(5)右側左部剪切機構;(6–9)右第五銷軸;(6–10)右第六銷軸;(5–1)右剪刀第一片;(5–2)右剪刀第二片;(5–3)右剪刀銷軸;

(6)右側中間變胞機構;(6–1)右第三銷軸;(6–2)右第四連桿;(6–3)右側角度調節螺釘;(6–4)右側鎖緊螺母;(6–5)右第四銷軸;(6–6)右導向銷軸;(6–7)右壓力彈簧;(6–8)右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6–9)右第五銷軸;(6–10)右第六銷軸;(6–11)右第五連桿;(5–1)右剪刀第一片;(5–2)右剪刀第二片;(5–3)右剪刀銷軸;(5–4)右剪刀支座;(7–6)右滑塊組件;

(7)右側外端連桿機構;(7–1)右第一連桿;(7–2)右第一銷軸;(7–3)右第二連桿;(7–4)右第二銷軸;(7–5)右第三連桿;(7–6)右滑塊組件;

(8)彈簧復位機構;(1–3)擺桿;(1–4)擺桿支撐銷軸;(8–1)銷軸座;(8–2)上銷軸;(8–3)拉力彈簧;(8–4)下銷軸;

(9)機架;

(S1)左滑塊連接的球面副;(S2)右滑塊連接的球面副;(H0)左滑塊組件向剪切對稱中心的位移;(H1)左剪刀支座向剪切對稱中心的位移;(P1)左剪刀支座向右運動的限位面;(P2)右剪刀支座向左運動的限位面;(FS1)左扁螺旋鋼絲;(FS2)右扁螺旋鋼絲;(O)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垂直于圖面旋轉軸線 的投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它包括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1,左側外端連桿機構2,左側中間變胞機構3,左側右部剪切機構4,右側左部剪切機構5,右側中間變胞機構6,右側外端連桿機構7,彈簧復位機構8,機架9,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繞關于O點的軸線轉動,停止時,左邊一根扁螺旋鋼絲,右邊一根扁螺旋鋼絲,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高度處于垂直狀態;

結合圖2所示,所述的擺動滾子推桿盤形凸輪機構,所述的凸輪輸入軸1–1上固連偏心圓凸輪1–2,凸輪輸入軸1–1與機架9組成轉動連接,偏心圓凸輪1–2與滾子1–7組成高副,擺桿1–3通過擺桿支撐銷軸1–4與機架9組成轉動連接,擺桿1–3的左端通過擺桿左銷軸1–8安裝滾子1–7,擺桿1–3的右端安裝有彈簧下銷軸1–5,擺桿1–3的右部安裝有擺桿右銷軸1–6;

結合圖3所示,所述的左側外端連桿機構,所述的左第一連桿2–1與擺桿左銷軸1–8組成轉動連接,左第一連桿2–1、左第二連桿2–3、左第三連桿2–5與左第一銷軸2–2組成轉動連接,左第二連桿2–3通過左第二銷軸2–4與機架9組成轉動連接,左第三連桿2–5與左滑塊組件2–6組成球面連接,左滑塊組件2–6與機架9組成圓柱副,球面連接與圓柱副使左滑塊組件2–6相對于機架9既可以做相對移動,又可以做相對角度調節,該機構將滾子1–7的擺動輸入轉化為左滑塊組件2–6的移動輸出;

結合圖4、圖7、圖14所示,所述的左側中間變胞機構,所述的左第四連 桿3–2通過左第四銷軸3–5與左滑塊2–61組成轉動連接,左第四連桿3–2通過左第六銷軸3–10與左剪刀支座4–4組成轉動連接,左第五連桿3–11通過左第三銷軸3–1與左滑塊2–61組成轉動連接,左第五連桿3–11通過左第五銷軸3–9與左剪刀支座4–4組成轉動連接,左剪刀第一片4–1通過左剪刀銷軸4–3與左剪刀第二片4–2組成轉動連接,左剪刀銷軸4–3與左剪刀支座4–4組成轉動連接,左剪刀第一片4–1通過左第五銷軸3–9與左第五連桿3–11組成轉動連接,左剪刀第二片4–2通過左第六銷軸3–10與左第四連桿3–2組成轉動連接,左滑塊組件2–6的行程為H0,左剪刀支座4–4的行程為H1,H1為左剪刀支座即左剪刀的進位與退位行程,H0–H1為左剪刀的剪切與剪刀的張口行程,兩套左導向銷軸3–6、左壓力彈簧3–7、左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3–8的作用是使左滑塊組件2–6與左剪刀支座4–4在彈簧的壓力作用下能同步行程H1,當左滑塊組件2–6再H0–H1時,左剪刀支座4–4在機架9的圓柱孔中靜止不動,H0–H1成為驅動左剪刀作剪切與張口的行程,導向銷軸3–6與左滑塊2–61以及左剪刀支座4–4組成圓柱副,左壓力彈簧3–7套裝在導向銷軸3–6上,左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3–8為左壓力彈簧3–7提供初始壓力,該初始壓力足以克服左剪刀支座4–4與機架9之間的摩擦力,左半球面支座2–62安裝在左滑塊2–61中,左半球面支座2–62的半內球面與左第三連桿2–5的一端的外球面組成球面副,左四分之一球面壓蓋2–63確保形成四分之三的球面副,以便可以承受壓力與拉力,左壓蓋螺釘2–64與左壓蓋墊片2–65為四分之三的球面副提供力約束;

結合圖5、圖6所示,所述的左側右部剪切機構,所述的左剪刀第一片4–1通過左剪刀銷軸4–3與左剪刀第二片4–2組成轉動連接,來自左第五銷軸3–9與左第六銷軸3–10的推力使左剪刀閉口剪切,來自左第五銷軸3–9與左 第六銷軸3–10的拉力使左剪刀張口;

結合圖8所示,所述的彈簧復位機構,所述的擺桿1–3通過擺桿支撐銷軸1–4與機架9組成擺動連接,擺桿1–3通過下銷軸8–4與拉力彈簧8–3的下拉鉤相連,拉力彈簧8–3的上拉鉤通過上銷軸8–2與銷軸座8–1相連,銷軸座8–1安裝在機架9的一個孔中,當凸輪在推程時,拉力彈簧8–3被拉長儲存能量,當凸輪在回程時,拉力彈簧8–3縮短釋放能量,驅動剪切機構完成空程運動;

結合圖9所示,所述的右側外端連桿機構,所述的右第一連桿7–1、右第二連桿7–3、右第三連桿7–5通過右第二銷軸7–4組成轉動連接,右第二連桿7–3通過右第一銷軸7–2與機架9組成擺動連接,右第三連桿7–5一端的外球面與右滑塊組件7–6的內球面組成球面副,右滑塊組件7–6與機架9組成圓柱副,球面連接與圓柱副使右滑塊組件7–6相對于機架9既可以做相對移動,又可以做相對角度調節,該機構將擺桿右銷軸1–6的擺動輸入轉化為右滑塊組件7–6的移動輸出;

結合圖10、圖11、圖25所示,所述的右側中間變胞機構,所述的右第四連桿6–2通過右第六銷軸6–10與右剪刀第二片5–2組成轉動連接,右第四連桿6–2通過右第四銷軸6–5與右滑塊7–61組成轉動連接,右第五連桿6–11通過右第五銷軸6–9與右剪刀第一片5–1組成轉動連接,右第五連桿6–11通過右第三銷軸6–1與右滑塊7–61組成轉動連接,右剪刀第一片5–1、右剪刀第二片5–2通過右剪刀銷軸5–3與右剪刀支座5–4組成轉動連接,右滑塊組件7–6與機架9組成圓柱副,右剪刀支座5–4與機架9組成圓柱副,右滑塊組件7–6相對于機架9中孔的行程為H0,右剪刀支座5–4的行程為H1,H1為右剪刀支座即右剪刀的進位與退位行程,H0–H1為右剪刀的剪切與剪刀 的張口行程,兩套右導向銷軸6–6、右壓力彈簧6–7、右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6–8的作用是使右滑塊組件7–6與右剪刀支座5–4在彈簧的壓力作用下能同步行程H1,當右滑塊組件7–6再H0–H1時,右剪刀支座5–4在機架9的圓柱孔中靜止不動,H0–H1成為驅動右剪刀作剪切與張口的行程,右導向銷軸6–6與右滑塊7–61以及右剪刀支座5–4組成圓柱副,右壓力彈簧6–7套裝在右導向銷軸6–6上,右導向銷軸長度限定螺母6–8為右壓力彈簧6–7提供初始壓力,該初始壓力足以克服右剪刀支座5–4與機架9之間的摩擦力,右半球面支座7–62安裝在右滑塊7–61中,右半球面支座7–62的半內球面與右第三連桿7–5的一端的外球面組成球面副,右四分之一球面壓蓋7–63確保形成四分之三的球面副,以便可以承受壓力與拉力,右壓蓋螺釘7–64與右壓蓋墊片7–65為四分之三的球面副提供力約束;

結合圖12、圖13所示,所述的右側左部剪切機構,所述的右剪刀第一片5–1通過右剪刀銷軸5–3與右剪刀第二片5–2組成轉動連接,來自右第五銷軸6–9與右第六銷軸6–10的推力使右剪刀閉口剪切,來自右第五銷軸6–9與右第六銷軸6–10的拉力使右剪刀張口;

其中,結合圖14、圖15,所述的左滑塊組件2–6,所述的左滑塊2–61與機架9組成圓柱副,左半球面支座2–62安裝在左滑塊2–61的幾何中心,左半球面支座2–62與左四分之一球面壓蓋2–63形成四分之三內球面,左壓蓋螺釘2–64與左壓蓋墊片2–65確保四分之三內球面能夠承受推力與拉力;

其中,結合圖16至圖21,所述的左滑塊2–61為空間關系復雜的結構,需要既表達其空間關系,又表達其安裝狀態,圖16是所述的左滑塊2–61的A向視圖,圖17是所述的左滑塊2–61的B向視圖,圖18是所述的左滑塊2–61的C向逆時針轉60°視圖,圖19是所述的左滑塊2–61的C向視圖,圖20是所 述的左滑塊2–61的D向順時針轉60°視圖,圖21是所述的左滑塊2–61的D向視圖;

其中,結合圖22至圖24,所述的左剪刀支座4–4,圖22是所述的左剪刀支座4–4的E向視圖,圖23是所述的左剪刀支座4–4的左視順時針轉60°視圖,圖24是所述的左剪刀支座4–4的左視圖;

其中,結合圖25、圖26,所述的右滑塊組件7–6,所述的右滑塊7–61與機架9組成圓柱副,右半球面支座7–62安裝在右滑塊7–61的幾何中心,右半球面支座7–62與右四分之一球面壓蓋7–63形成四分之三內球面,右壓蓋螺釘7–64與右壓蓋墊片7–65確保四分之三內球面能夠承受推力與拉力;

其中,結合圖27至圖30,圖27是所述的右滑塊7–61的C向逆時針轉60°視圖,圖28是所述的右滑塊7–61的C向視圖,圖29是所述的右滑塊7–61的D向順時針轉60°視圖,圖30是所述的右滑塊7–61的D向視圖;

其中,結合圖31至圖33,圖31是所述的右剪刀支座5–4的A向視圖,圖32是所述的右剪刀支座5–4的D向順時針轉60°視圖,圖33是所述的右剪刀支座5–4的D向視圖。

該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屬于菱形金屬網編織的機械技術領域,涉及機構設計與制造范疇。在設計時,根據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的空間尺寸,首先確定兩把剪刀及其支座的進位與退位行程H1,H1≈b/4+1.5d–h/2,H1也是左剪刀支座組件、右剪刀支座組件的行程,其次,確定兩把剪刀的剪切與張口行程H2,H2≈H1/3,另一對滑塊組件的行程H0=H1+H2,然后,逐步設計其余構件的縱向尺寸,以剪切力為最初參數,再逐步設計其余構件的橫向尺寸,根據正剪切面需要的角度調節范圍,再設計角度調節結構。繪制裝配圖、必要的組件圖與每一個零件的零件圖,尺寸公差選7~8級精度, 具有相對運動的轉動連接配合精度取為H8/f7,具有相對運動的移動連接配合精度取為H8/f7,編寫每一個零件的加工工藝卡,通過機械制造的方法制造出來,所有的桿與軸采用45鋼制造,剪刀采用碳素工具鋼制造,彈簧為外購件,機架采用ZG310–570制造。

結合圖34,所述的菱形金屬網,鋼絲的直徑為d,扁螺旋的螺距為P,扁螺旋網眼的寬度為b,兩端的P/4部分用于鎖邊,斷口與斷口處的鋼絲軸線垂直以防傷人;

結合圖35,所述的一根扁螺旋鋼絲成型,由斷續轉動規定圈數的主軸1a,安裝在主軸上的成型導板2a,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3a,用于扁螺旋鋼絲成型的螺旋套4a,螺旋套被定位的約束套5a,使約束套固定的定位銷6)組成,C1為扁螺旋鋼絲定長正剪切的剪切面,即剪切面與被剪切扁螺旋鋼絲處的軸線垂直,J為扁螺旋鋼絲定長正剪切的剪刀的刀刃部分,當主軸轉動規定的圈數、對應規定的長度時,主軸停止在規定的方位上,由剪切機構中的剪刀對扁螺旋鋼絲實施切斷作業,為此,獲得了規定長度的一根扁螺旋鋼絲;

結合圖36,所述的兩根扁螺旋鋼絲成型,由斷續轉動規定圈數的主軸1b,安裝在主軸上的成型導板2b,第一根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3b,第二根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4b,用于扁螺旋鋼絲成型的螺旋套5b,螺旋套被定位的約束套6b,使約束套固定的定位銷7b組成,C1為第一根扁螺旋鋼絲定長正剪切面,C2為第二根扁螺旋鋼絲定長正剪切面,J1為第一根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3b定長正剪切的第一把剪刀的刀刃部分,J2為第二根被成型的扁螺旋鋼絲4b定長正剪切的第二把剪刀的刀刃部分,當主軸轉動規定的圈數、對應規定的長度時,主軸停止在規定的方位上,即成型導板位于垂直狀態,由剪切機構的兩把剪刀分別同時對兩根扁螺旋鋼絲實施切斷作業,為此,獲得規定長度的兩根扁螺旋鋼絲。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變螺距變寬度兩根互繞扁螺旋鋼絲剪切機構及其使用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安市| 沂南县| 通榆县| 宝山区| 许昌县| 萝北县| 高淳县| 桃江县| 乐清市| 板桥市| 大荔县| 利辛县| 沙河市| 浮梁县| 红河县| 云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吉县| 灵山县| 卓资县| 永德县| 岱山县| 五莲县| 元谋县| 隆德县| 阿拉善盟| 正阳县| 万山特区| 健康| 翼城县| 丰镇市| 万荣县| 湖州市| 云和县| 栾城县| 司法| 深泽县| 平塘县| 巫山县| 洪湖市|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