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雙料檢測裝備。
背景技術:
對于很多鈑金沖壓機械手自動加工生產線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雙料檢測裝置有電子式雙料檢測和機械卡鉗式雙料檢測。電子式雙料檢測主要通過電磁感應、超聲波或電磁渦流等微量變化形成不同的電流或電壓信號,控制處理后轉化成數字信號,從而對板材的厚度進行檢測,在經過控制器對比預設厚度計算出板材張數,并顯示在顯示屏上;機械卡鉗式雙料檢測原理是機械卡鉗夾持輸送過來的板材后,通過卡鉗張開的角度的大小經過傳感器轉化成電流信號,在經過處理器計算出板材厚度,與預設的板材厚度進行比較計算出板材數量,這兩種技術中信號處理流程較多,有發信號、轉換電流信號、轉換數字信號、計算張數、輸出對自動線的控制信號到自動線的PLC,共5個節點。由于該技術裝備是通過信號的微量變化進行信息處理和轉化,轉換次數過多,加上板材的厚度存在偏差,以及受電子產品質量問題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會存在檢測失誤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料檢測裝備,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控制信號轉換次數過多而發生檢測失誤的隱患;解決微電流信號轉換過程中受電子硬件質量問題而存在檢測失誤的隱患。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的雙料檢測裝備,包括機械卡鉗和用于帶動機械卡鉗往復運動的氣缸,所述機械卡鉗與氣缸相連接,所述機械卡鉗的鉗口與單層板料的厚度相適應,所述氣缸上設有用于感應板料與機械卡鉗位置關系的感應器。
優選的,所述氣缸包括氣缸缸筒、活塞和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穿過氣缸缸筒的一端與與活塞固定連接,所述活塞在氣缸缸筒內往復運動;
所述感應器包括磁簧開關和磁環,所述磁環設置在活塞內部,所述磁簧開關連接在氣缸缸筒靠近機械卡鉗的一端;
所述機械卡鉗固定連接在所述活塞桿上,所述機械卡鉗的鉗口朝向與活塞的運動方向相一致。
優選的,所述機械卡鉗的鉗口的深度大于磁簧開關的感應距離。
優選的,所述單層板料的厚度<所述機械卡鉗的鉗口的高度<所述雙層板料的厚度。
優選的,所述機械卡鉗的鉗口的高度為板料厚度的1.1倍。
優選的,所述機械卡鉗的下端設有螺栓孔,螺栓通過所述螺栓孔將機械卡鉗與活塞桿連接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氣缸為雙杠氣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的雙料檢測裝備能夠通過磁簧開關將機械運動轉換成開關信號,避免了傳統檢測方法中信號處理流程過多,容易出現檢測失誤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包括:
工作臺,所述工作臺包括依次排列的料垛、精準定位臺和沖床,所述精準定位臺上設有用于精準定位板料的精準定位卡塊和如上所述的雙料檢測裝備,所述機械卡鉗的鉗口與位于所述精準定位卡塊內的板料相適配;
機械手,所述工作臺上方設有機械手滑軌,所述機械手通過伸縮桿連接在所述機械手滑軌上并沿所述機械手滑軌往復運動;
控制器,所述機械手、磁簧開關、活塞、伸縮桿均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精準定位卡塊內的板料完全嵌合在機械卡鉗的鉗口內時,所述磁環與磁簧開關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通過雙杠氣缸帶動新型的機械卡鉗在板材進入模具之前判定,并及時對自動生產線進行制動,降低雙料檢測失誤率,從而減少模具損壞的隱患,降低模具維修成本,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雙料檢測裝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械卡鉗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機械卡鉗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雙料檢測裝備的初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雙料檢測裝備的檢測到1塊板料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雙料檢測裝備的檢測到2塊板料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的雙料檢測裝備,包括機械卡鉗1和用于帶動機械卡鉗1往復運動的氣缸2,所述機械卡鉗1與氣缸2相連接,所述機械卡鉗1的鉗口11與單層板料的厚度相適應,所述氣缸2上設有用于感應板料與機械卡鉗1位置關系的感應器。
所述氣缸2包括氣缸缸筒21、活塞22和活塞桿23,所述活塞桿23穿過氣缸缸筒21的一端與活塞22固定連接,所述活塞22在氣缸缸筒21內往復運動;
所述感應器包括磁簧開關25和磁環24,所述磁環24設置在活塞22內部,所述磁簧開關25連接在氣缸缸筒21外側靠近機械卡鉗的一端;
所述機械卡鉗1固定連接在所述活塞桿23上,所述機械卡鉗1的鉗口11走向與活塞22的運動方向相一致。
所述機械卡鉗1的鉗口11的深度大于磁簧開關25的感應距離。
所述單層板料的厚度<所述機械卡鉗1的鉗口11的高度<雙層板料的厚度。
所述機械卡鉗1的鉗口11的高度為板料厚度的1.1倍。
所述機械卡鉗1的下端設有螺栓孔,螺栓通過所述螺栓孔將機械卡鉗1與活塞桿23連接在一起。
所述氣缸2為雙杠氣缸。
使用時,氣缸帶動卡鉗前進,如果為1件料,則板料能伸進卡鉗口的根部,氣缸活塞推到氣缸的頂部,安裝在活塞上的磁環會作用在安裝在氣缸外側的磁簧開關上,使得磁簧開關的狀態變為“連接”;反之如果為兩件料時,則板料不能伸進卡鉗口,氣缸活塞無法推到氣缸的頂部,安裝在活塞上的磁環不會作用在安裝在氣缸外側的磁簧開關上,使得磁簧開關的狀態仍為“斷開”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鈑金沖壓自動生產線,包括:
工作臺,所述工作臺包括依次排列的料垛3、精準定位臺4和沖床5,所述精準定位臺4上設有用于精準定位板料的精準定位卡塊41和如實施例1所述的雙料檢測裝備,所述機械卡鉗1的鉗口與位于所述精準定位卡塊41內的板料相適配;
機械手6,所述工作臺上方設有機械手滑軌7,所述機械手6通過伸縮桿連接在所述機械手滑軌7上并沿所述機械手滑軌7往復運動;
控制器,所述機械手6、磁簧開關25、活塞22、伸縮桿均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感應器包括磁簧開關25和磁環24,所述精準定位卡塊41內的板料完全嵌合在機械卡鉗1的鉗口11內時,所述磁環24與磁簧開關25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使用時,機械手將料垛上的毛料抓起并放到精準定位臺進行精準定位后,固定在氣缸上的機械卡鉗通過氣缸運動進行對精準定位臺上的板材進行雙料檢測,然后機械卡鉗必須退回,否則卡鉗會和機械手抓取板材放到模具的運動方向干涉,因此機械卡鉗必須裝在氣缸上可進行往復運動。氣缸優先采用雙杠氣缸,卡鉗安裝在單杠氣缸的話容易旋轉,效果不佳;在雙杠氣缸的外側(上方)安裝磁簧開關,磁簧開關外接(串聯)在控制器,磁簧開關的初始狀態為“斷開”,機械卡鉗通過螺母固定在氣缸桿的頭部,氣缸推動機械卡鉗來加料判定是1件料還是2件料,1件料能插進卡鉗,2件料則不能插進卡鉗,氣缸活塞上的磁環無法達到磁簧開關的有效位置,磁簧開關的狀態為“斷開”,這時控制器沒有接收到運動信號,自動線就會發出警報。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