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驅動機構,特別是一種鋁板分切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鋁板是指用鋁錠軋制加工而成的矩形板材,分為純鋁板,合金鋁板,薄鋁板,中厚鋁板花紋鋁板。鋁板材質較輕并且能夠在材料外側生成氧化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因此,鋁板在照明燈飾、太陽能反射片、建筑外觀、室內裝潢的天花板、墻面等地方都具有廣泛的應用。鋁板在制造的時候,首先將鋁錠進行熔融,然后將熔融后的鋁水通過壓制冷卻形成薄板,然后將薄板卷繞成卷輸送至下道工序進行加工,卷繞成卷到需要的大小時,需要將鋁板截斷取下。鋁板加工成型后需要進行分切,由于分切輥之間轉軸間距較大,而直接進行驅動需要較大的齒輪箱,這樣就加大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并且能夠用小齒輪箱驅動分切機構的鋁板分切驅動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鋁板分切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鋁板分切驅動機構包含機架、上分切輥、下分切輥、第一齒輪、第二齒輪、電機、齒輪箱和傳動機構,所述上分切輥和下分切輥水平設置并且相互平行,上分切輥和下分切輥上下相鄰設置并且兩端轉動設置在兩側機架上,所述第一齒輪固定在上分切輥一端,第二齒輪固定在下分切輥一端,并且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相互嚙合,所述齒輪箱固定在機架上并且與電機連接由電機驅動,所述齒輪箱輸出端為兩個并且轉動方向相反,所述齒輪箱兩個輸出端通過傳動機構分別與上分切輥和下分切輥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傳動機構包含第一支架、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傳動桿、第三轉軸、第四轉軸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轉軸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轉軸垂直于第一轉軸轉動設置在第一轉軸中間,所述傳動桿一端通過第二轉軸鉸接在第一轉軸上,所述第四轉軸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三轉軸垂直于第四轉軸轉動設置在第四轉軸中間,傳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三轉軸鉸接在第四轉軸上。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兩端通過法蘭與上分切輥、下分切輥和齒輪箱兩個輸出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鋁板分切驅動機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電機帶動齒輪箱從而通過齒輪箱兩個輸出端驅動傳動機構來驅動上分切輥和下分切輥反向轉動,這樣通過傳動機構斜向進行驅動,從而能夠通過較小的齒輪箱完成對較大間距的上分切輥和下分切輥進行驅動,達到了良好的驅動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鋁板分切驅動機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鋁板分切驅動機構的傳動機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鋁板分切驅動機構包含機架1、上分切輥2、下分切輥3、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電機6、齒輪箱7和傳動機構8,上分切輥2和下分切輥3水平設置并且相互平行,上分切輥2和下分切輥3上下相鄰設置并且兩端轉動設置在兩側機架1上,第一齒輪4固定在上分切輥2一端,第二齒輪5固定在下分切輥3一端,并且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相互嚙合,齒輪箱7固定在機架1上并且與電機6連接由電機6驅動,齒輪箱7輸出端為兩個并且轉動方向相反,齒輪箱7的兩個輸出端通過傳動機構8分別與上分切輥2和下分切輥3的另一端連接,傳動機構8包含第一支架9、第一轉軸10、第二轉軸11、傳動桿12、第三轉軸13、第四轉軸14和第二支架15,第一轉軸10轉動設置在第一支架9上,第二轉軸11垂直于第一轉軸10轉動設置在第一轉軸10中間,傳動桿12一端通過第二轉軸11鉸接在第一轉軸10上,第四轉軸14轉動設置在第二支架15上,第三轉軸13垂直于第四轉軸14轉動設置在第四轉軸14中間,傳動桿12的另一端通過第三轉軸13鉸接在第四轉軸14上。通過這樣的結構,電機6驅動齒輪箱7的兩個輸出端進行反向轉動,兩個輸出端通過傳動機構8分別與上分切輥2和下分切輥3連接分別對上分切輥2和下分切輥3進行驅動,傳動機構8通過特定的結構,兩端均能夠向任意反向彎曲,這樣繼續擰傾斜傳動的時候也能夠完全不受影響,從而實現了使用小齒輪箱7對上分切輥2和下分切輥3的驅動,這樣不僅減小了設備的體積,同時降低了整個設備的成本。
傳動機構8兩端通過法蘭16與上分切輥2、下分切輥3和齒輪箱7的兩個輸出端連接。通過法蘭16連接,這樣保證了連接部位穩定和牢固,同時拆卸也十分方便,便于維護。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