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包括推進單元、導向單元和設置于所述的導向單元和推進單元之間的推進螺母,其中所述的導向單元設置于軸頭上,所述的推進單元套在所述導向單元的外部。所述的導向單元包括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右端設置有方形的擰緊塊。所述的推進單元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置有旋轉壓塊,所述的旋轉壓塊和軸承座之間設置有推力球軸承,所述軸承座的右端的端面上設置有端蓋。該工裝以安裝到軸頭上的第一絲桿為導向,并通過設置于第一絲桿上的推進螺母推動推進單元對零件施力,將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使零件受力平穩、均勻,有效的避免的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傾斜和零件損傷的現象。
【專利說明】
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工裝,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環形零件的安裝工裝。
【背景技術】
[0002]在設備的安裝和維修的過程中,環形的零部件通常是與軸相配合的,比較典型的,例如帶輪、齒輪、鏈輪等。但是這類零件在安裝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偏斜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這類零件在安裝的過程中一般常用敲擊的辦法。以皮帶輪為例,即把皮帶輪對準軸頭,敲擊皮帶輪,把皮帶輪裝入到軸上。敲擊皮帶輪時,皮帶輪受力不勻,便會發生受力傾斜的現象。此辦法費勁并且容易造成皮帶輪損傷,尤其是鑄鐵材質的皮帶輪有時會擊裂,使皮帶輪不能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該工裝以安裝到軸頭上的第一絲桿為導向,并通過設置于第一絲桿上的推進螺母推動推進單元對零件施力,將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使零件受力平穩、均勻,有效的避免的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傾斜和零件損傷的現象。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包括推進單元、導向單元和設置于所述的導向單元和推進單元之間的推進螺母,其中所述的導向單元設置于軸頭上,所述的推進單元套在所述導向單元的外部;
[0006]所述的導向單元包括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右端設置有方形的擰緊塊;
[0007]所述的推進單元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彼此連通且同軸布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且由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組成的臺階孔貫穿整個軸承座,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直徑依次增大;
[0008]所述軸承座的右端的端面上設置有端蓋,且所述的端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通孔相連通的第四通孔;
[0009]所述軸承座內由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旋轉壓塊,所述的旋轉壓塊和軸承座之間設置有推力球軸承;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旋轉壓塊從左到右依次包括首尾相連且同軸布置的第一軸、第二軸和第三軸,且所述第一軸和第三軸的直徑均小于所述第二軸的直徑;
[0011]所述的第一軸的外部套有推力球軸承,且所述推力球軸承的座圈的端面抵靠在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形成的第一定位面上,所述座圈的外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二通孔的圓弧面相接觸,所述推力球軸承的軸圈的端面抵靠在由第一軸和第二軸所形成的第二定位面上,且當所述的旋轉壓塊將推力球軸承壓緊在軸承座上時,所述推力球軸承的軸圈位于第三通孔內,所述推力球軸承的軸圈的內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一軸的外側圓弧面相接觸;
[0012]所述的第三軸穿過設置于所述端蓋上的第四通孔凸出于所述端蓋的外部;
[0013]所述旋轉壓塊的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用于容納導向單元的第五通孔。
[0014]進一步地,所述的端蓋與旋轉壓塊的第三定位面之間設置有緊定螺釘。
[0015]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座的左端還設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幾何中心的位置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導向單元的第六通孔。
[0016]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絲桿的左端設置有連接頭,所述的連接頭包括一個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左端設置有用于與軸頭上的第一螺紋孔相配合的第二絲桿,所述圓柱體的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與第一絲桿相配合的第二螺紋孔,所述圓柱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與扳手相配合的扁口。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實用新型以安裝到軸頭上的第一絲桿為導向,并通過設置于第一絲桿上的推進螺母推動推進單元對零件施力,將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使零件受力平穩、均勻,有效的避免的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傾斜和零件損傷的現象。
[0019]2、本實用新型可根據不同的軸頭尺寸選擇不同的連接頭和推力板,從而滿足不同的零件尺寸,使該工裝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0020]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安裝、拆卸均很方便。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22]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旋轉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圖4的俯視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軸承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7為應用本實用新型安裝皮帶輪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1-推進單元,11-軸承座,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13-第三通孔,114-第一定位面,12-推力球軸承,121-座圈,122-軸圈,123-滾動體,13-旋轉壓塊,131-第一軸,132-第二軸,133-第三軸,134-第二定位面,135-第三定位面,136-第五通孔,14-端蓋,141-第四通孔,15-緊定螺釘,16-推板,161-第六通孔,2-導向單元,21-第一絲桿,211-擰緊塊,22-連接頭,221-第二絲桿,222-第二螺紋孔,223-扁口,3-推進螺母,4-軸頭,5-皮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9]如圖1所示,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包括推進單元1、導向單元2和推進螺母3,工作時,所述的導向單元2設置于軸頭4上,所述的推進單元I套在所述導向單元2的外部,所述的推進螺母3設置于所述的導向單元2和推進單元I之間。
[0030]所述的導向單元2包括第一絲桿21,所述第一絲桿21的右端(以使用過程中靠近軸頭4的一端為左,下同)設置有方形的擰緊塊211。由于在對零件進行安裝時,用于安裝零件的軸頭4上的第一螺紋孔(圖中未標出)的尺寸不同,這樣就需要針對不同尺寸的第一螺紋孔準備不同尺寸的第一絲桿21,造成材料的浪費,為此,所述的第一絲桿21的左端設置有連接頭22。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的連接頭22包括一個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左端設置有用于與軸頭4上的第一螺紋孔相配合的第二絲桿221,所述圓柱體的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與第一絲桿21相配合的第二螺紋孔222,進一步地,為了方便安裝,所述圓柱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與扳手相配合的扁口 223。
[0031]所述的推進單元I包括軸承座11,如圖6所示,所述的軸承座11為截面呈T型的回轉體結構,且所述的軸承座11在沿回轉軸的方向上設置有臺階孔。為了方便描述,現從左到右將所述臺階孔的直徑不同的各個部分依次定義為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和第三通孔113,且所述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12和第三通孔113的直徑依次增大。所述軸承座11的直徑較小一端的端面上設置有端蓋14,且所述的端蓋14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通孔113相連通的第四通孔141。
[0032]如圖1所示,所述軸承座11內由第二通孔112和第三通孔113所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旋轉壓塊13,所述的旋轉壓塊13和軸承座11之間設置有推力球軸承12。
[0033]如圖3所示,所述的旋轉壓塊13的外表面呈臺階軸狀,其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用于容納導向單元2的第五通孔136。為了方便描述,現從左到右將所述臺階軸的直徑不同的各個部分依次定義為第一軸131、第二軸132和第三軸133,且所述的第二軸132的直徑大于第三軸133的直徑,第三軸133的直徑大于第一軸131的直徑。
[0034]其中所述的第一軸131的外部套有推力球軸承12,且所述推力球軸承12的座圈121的端面抵靠在由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12所形成的第一定位面114上,所述座圈121的外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二通孔112的圓弧面相接觸,優選的,所述座圈121的外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二通孔112的圓弧面之間的配合方式為過盈配合;所述推力球軸承12的軸圈122的端面抵靠在由第一軸131和第二軸132所形成的第二定位面134上,且當所述的旋轉壓塊13將推力球軸承12壓緊在軸承座11上時,所述推力球軸承12的軸圈122位于第三通孔113內,所述推力球軸承12的軸圈122的內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一軸131的外側圓弧面相接觸,優選的,所述軸圈122的內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一軸131的外側圓弧面之間的配合方式為過盈配合。
[0035]所述的第三軸133穿過設置于所述端蓋14上的第四通孔141凸出于所述端蓋14的外部,且所述第四通孔141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軸132的直徑。
[0036]進一步地,由于工作時旋轉壓塊13與端蓋14之間為相對轉動的運動關系,因此由所述的第二軸132和第三軸133所形成的第三定位面135與所述端蓋14之間必須保留一定的間隙,但是由于所述的推力球軸承12為一種分離形的軸承,這樣當不使用工裝時,由于推進單元I與導向單元2之間的相對位置不固定,此間隙的存在會使推力球軸承12的座圈121、軸圈122以及滾動體123分離,影響工裝使用時的可靠性,為此,所述的端蓋14與旋轉壓塊13的第三定位面135之間設置有緊定螺釘15。這樣,當不使用工裝時,通過擰緊緊定螺釘15,通過旋轉壓塊13壓緊推力球軸承12,時整個推進單元I成為一個穩定的整體,當使用該工裝安裝零件時,首先旋緊推進螺母3,使推進螺母3貼緊旋轉壓塊13,進而壓緊推力球軸承12,然后擰松緊定螺釘15,然后再旋動推進螺母3,對零件進行安裝即可。
[0037]進一步地,由于安裝的零件尺寸不同,為了能夠提高本工裝的廣泛適用性,如圖1所示,所述軸承座11的左端還設置有推板16,所述推板16的幾何中心的位置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導向單元2的第六通孔161。這樣安裝不同尺寸的零件時,只需要選擇合適尺寸的推板16即可。
[0038]為了能夠清楚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現以皮帶輪5為例,結合附圖對其工作過程進行描述。如圖7所示,安裝時,首先觀察軸頭4的端面上是否設置有第一螺紋孔,若有測量其尺寸,若沒有根據皮帶輪5的大小在軸頭4的端面上加工出合適尺寸的第一螺紋孔。然后將導向單元2安裝到軸頭4上。然后將皮帶輪5套到導向單元2上,使皮帶輪5的端面靠在軸頭4的端面上,并對準軸頭4。然后將推進單元I套到導向單元2上,是推板16的端面抵靠在皮帶輪5上。然后將推進螺母3擰到第一絲桿21上,并使推進螺母3貼緊推進單元I的旋轉壓塊13。然后擰松緊定螺釘15,然后通過旋動推進螺母3將皮帶輪5安裝到軸頭4上。該工裝安裝和拆卸簡單,便于安裝皮帶輪5,省時省力,受力均衡,在皮帶輪5裝過程中不會對皮帶輪5造成損害,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在皮帶輪5維修過程中,常規的安裝方法容易對部件造成損傷及維修時間長等缺陷。
【主權項】
1.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進單元、導向單元和設置于所述的導向單元和推進單元之間的推進螺母,其中所述的導向單元設置于軸頭上,所述的推進單元套在所述導向單元的外部; 所述的導向單元包括第一絲桿,所述第一絲桿的右端設置有方形的擰緊塊; 所述的推進單元包括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彼此連通且同軸布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且由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組成的臺階孔貫穿整個軸承座,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直徑依次增大; 所述軸承座的右端的端面上設置有端蓋,且所述的端蓋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通孔相連通的第四通孔; 所述軸承座內由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形成的空間內設置有旋轉壓塊,所述的旋轉壓塊和軸承座之間設置有推力球軸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壓塊從左到右依次包括首尾相連且同軸布置的第一軸、第二軸和第三軸,且所述第一軸和第三軸的直徑均小于所述第二軸的直徑; 所述的第一軸的外部套有推力球軸承,且所述推力球軸承的座圈的端面抵靠在由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形成的第一定位面上,所述座圈的外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二通孔的圓弧面相接觸,所述推力球軸承的軸圈的端面抵靠在由第一軸和第二軸所形成的第二定位面上,且當所述的旋轉壓塊將推力球軸承壓緊在軸承座上時,所述推力球軸承的軸圈位于第三通孔內,所述推力球軸承的軸圈的內側圓弧面與所述第一軸的外側圓弧面相接觸; 所述的第三軸穿過設置于所述端蓋上的第四通孔凸出于所述端蓋的外部; 所述旋轉壓塊的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用于容納導向單元的第五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蓋與旋轉壓塊的第三定位面之間設置有緊定螺釘。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座的左端還設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幾何中心的位置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導向單元的第六通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環形零件安裝的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絲桿的左端設置有連接頭,所述的連接頭包括一個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左端設置有用于與軸頭上的第一螺紋孔相配合的第二絲桿,所述圓柱體的內部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與第一絲桿相配合的第二螺紋孔,所述圓柱體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與扳手相配合的扁口。
【文檔編號】B23P19/02GK205703154SQ20162058219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3日
【發明人】胡小江, 劉健, 孫清泉, 李清強, 王福強, 曹文莉
【申請人】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