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縫鋼管軋管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
背景技術:
軋管機是無縫鋼管生產中的重要設備,一般情況軋管機加料方式多采用尾端加料,加料時軋機芯棒固定,芯棒尾部設計多為錐形頭,與打油裝置對接并且對外密封,每次上料(裝需要軋制的毛管)時,將打油裝置抬起,鋼管通過尾錐順芯桿裝入,上料完畢后內壁噴油裝置落下并且與芯棒接觸繼續向變形區注油,從而實現毛管從芯棒尾端處被推料裝置軸向推進到待軋制區域。
鋼管軋制過程中,芯棒導入裝置固定住預穿芯棒后的毛管,將其喂入軋管機,軋輥旋轉將穿在芯棒上的毛管軋制、延伸,芯棒導入是在軋制過程中對芯棒加以控制,也需要根據毛管的長度調節芯棒進入軋制機的長促。而且芯棒多為懸空狀態或采用固定支撐,當芯棒長度較長時,芯棒懸空會使其撓度加大,加大了鋼管的內徑偏差,所以芯棒導入軋管機需要精確而且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提高工作效率且更加精確穩定的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旋轉螺絲、滑動桿孔,上部懸臂、滑動對接臂和芯棒,其中整個裝置安裝在軋管機上,裝置右側開有上下并排的兩個滑動桿孔,裝置下部為和軋管機對接的滑動對接臂,所述的固定旋轉螺絲在裝置最右側,上部懸臂在裝置的上部,芯棒固定在上部懸臂靠近軋管機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整個裝置的下部分為軋管機組件,其中所述的軋機前臺為整個軋管機的底部支座部分,V型托槽安裝在軋機前臺的上部位置,并且在軋管機裝有和滑動桿孔位置對應的兩個滑動桿,還裝有和滑動對接臂對應的下部滑動對接臂。
優選地,所述的芯棒可以穿入毛管內孔,且與V型托槽配合可以完成對毛管的軋制。
優選地,所述的V型托槽通過銑削形成的,為90度的V形槽。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該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結構相對簡單,設置在靠近軋機軋輥附近,可以起到有效的導入且穩定芯棒作用,且易于調整和維護,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軋管機芯棒結構斷面圖。
其中1.固定旋轉螺絲,2.滑動桿孔,3.上部懸臂,4.滑動對接臂,5.芯棒,6.V型托槽,7.軋機前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實施例。
結合圖1-圖3所示,一種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旋轉螺絲1、滑動桿孔2,上部懸臂3、滑動對接臂4和芯棒5,其中整個裝置安裝在軋管機上,裝置右側開有上下并排的兩個滑動桿孔2,可供軋管機上對應位置的兩個滑動桿2a穿過,裝置下部為和軋管機對接的滑動對接臂4,軋管機上也有對應的下部滑動對接臂,這樣通過兩個滑動桿2a和滑動對接臂4,整個裝置就可以固定在軋管機上,而且能在軋管機上根據毛管的長短左右滑動。
所述的固定旋轉螺絲1在裝置最右側,通過旋轉該固定旋轉螺絲1,可以將整個裝置固定在軋管機上。上部懸臂在裝置的上部,芯棒5固定在上部懸臂靠近軋管機的一端,當芯棒5預先穿過毛管時,滑動整個裝置,旋好固定旋轉螺絲1固定好裝置,即可對毛管進行軋制。
優選地,所述整個裝置的下部分為軋管機組件,其中所述的軋機前臺7為整個軋管機的底部支座部分,V型托槽6安裝在軋機前臺7的上部位置,并且在軋管機裝有和滑動桿孔2位置對應的兩個滑動桿2a,還裝有和滑動對接臂4對應的下部滑動對接臂。
優選地,所述的芯棒5可以穿入毛管內孔,且與V型托槽配合可以完成對毛管的軋制。
優選地,所述的V型托槽6通過銑削形成的,為90度的V形槽。
當軋管機開始工作時,根據來料毛管的長短,決定整個裝置的停放位置,旋好固定旋轉螺絲1固定好裝置,芯棒5穿入紅熱毛管內孔后,即可將紅鋼推入軋管機通過與V型托槽配合可以完成對毛管的軋制。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該軋管機芯棒導入裝置結構相對簡單,設置在靠近軋機軋輥附近,可以起到有效的導入且穩定芯棒作用,且易于調整和維護,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