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用于快速的緊固和拆卸鉆頭等錐柄類裝配件,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工業的發展,用于機械加工的工具越來越精密,比如:數控車床、鉆具被廣泛的應用于機械行業的精密孔鉆取作業,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就需要不同的孔徑配置不同的鉆頭,即頻繁的更換鉆頭。在更換鉆頭或者絲錐時,傳統的方式為使用手錘敲打斜鐵進而撐開鉆頭和鉆褲之間的錐度配合,在操作過程重需用手接住鉆頭,而兩支手一手扶斜鐵,一手拿手錘,很難騰出手接鉆頭,特別容易造成脫落時鉆頭或絲錐斷裂和加工工件砸傷,同時造成現場操作工藝繁瑣,增加人工投入生產成本。
基于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也開發出快速拆卸鉆頭的方式,但是存在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等缺陷,且目前快速拆卸鉆頭具有單一性,僅適用于拆卸工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集拆卸、緊固功能于一體,同時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快捷方便,避免了多余的人工投入,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其整體結構為T型,包括水平臂和垂直臂,所述水平臂的一端為鉆頭緊固端,另一端為鉆頭拆卸端,鉆頭拆卸端的下表面為帶有拔模斜度的弧形面,鉆頭拆卸端的橫斷面為凸輪型,所述的凸輪型包括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凸輪型的中心點位于第一圓弧的圓心處,第一圓弧與第二圓弧之間通過圓角過渡,第一圓弧的半徑R1小于第二圓弧的半徑R2,所述垂直臂為可伸縮結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拔模斜度為1°~3°。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第二圓弧半徑R2與第一圓弧半徑R1之差為4mm。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鉆頭緊固端與水平臂之間為可拆卸結構,通過螺紋實現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垂直臂包括垂直臂第一段和垂直臂第二段,垂直臂第二段位于下部,且套設在垂直臂第一段內,其中垂直臂第一段包含距離為a的直孔,直孔帶有內螺紋結構,所述垂直臂第二段上部設置外螺紋,與垂直臂第一段的內螺紋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垂直臂表面設置防滑紋理。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技術進步是: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其整體結構為T型,水平臂的一端為鉆頭緊固端,另一端為鉆頭拆卸端,可以集拆卸、緊固功能于一體,避免更換鉆頭時攜帶過多的工具,增加了實用性。
鉆頭拆卸端的下表面設計為帶有拔模斜度的弧形面,其拔模斜度設置在1°~3之間,這樣既保證進入拆卸部位過程順利方便,同時也不會降低作用面的強度。
鉆頭拆卸端的橫斷面為凸輪型,利用了凸輪原理,在拆卸旋轉過程中增加了凸輪作用點至中心線的距離,撐開鉆頭和鉆褲之間的錐度配合,實現鉆頭的拆卸。同時,合理的設計了凸輪上下圓弧的半徑差,第二圓弧半徑R2與第一圓弧半徑R1之差為4mm。
進一步的,為了適應不同的鉆頭,將鉆頭緊固端與工具水平臂之間設計為可拆卸結構,通過螺紋實現活動連接,可以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鉆頭緊固端,擴大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
將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的垂直臂設計為可伸縮結構,利用了省力杠桿原理,通過調整垂直臂使力的作用點與支點之間距離,大于阻力點與支點之間距離,實現了省力的功能。
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的垂直臂表面設置防滑紋理,增加了垂直臂表面與操作者之間的摩擦力,使操作者更為方便的施加作用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水平臂斷面示意圖;
其中,1、水平臂,2、鉆頭緊固端,3、鉆頭拆卸端,4、垂直臂,4-1、垂直臂第一段,4-2、垂直臂第二段,5、第一圓弧,6、第二圓弧,7、防滑紋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用于緊固和拆卸鉆頭的工具,如圖1所示,其整體結構為T型,包括水平臂1和垂直臂4,水平臂1的一端為鉆頭緊固端2,另一端為鉆頭拆卸端3,其中鉆頭拆卸端3的下表面為帶有拔模斜度的弧形面,其拔模斜度設置在1°~3之間,這樣既保證進入拆卸部位過程順利方便,同時也不會降低作用面的強度。
鉆頭拆卸端3的橫斷面為凸輪型,所述的凸輪包括第一圓弧5和第二圓弧6,凸輪的中心點位于第一圓弧5的圓心處,第一圓弧5與第二圓弧6之間通過圓角過渡,第一圓弧5的半徑R1小于第二圓弧6的半徑R2,同時,合理的設計了凸輪上下圓弧的半徑差,第二圓弧半徑R2與第一圓弧半徑R1之差為4mm,在拆卸旋轉過程中增加了凸輪作用點至中心線的距離,撐開鉆頭和鉆褲之間的錐度配合,實現鉆頭的拆卸。
由于在不同的施工現場需要面臨不同尺寸的鉆頭,因此需要更換不同的緊固工具,這就造成攜帶過多的工具,會增加攜帶負擔,因此,本實用新型將鉆頭緊固端2與工具水平臂1之間設計為可拆卸結構,通過螺紋實現活動連接,可以通過更換不同尺寸的鉆頭緊固端,擴大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
垂直臂4為可伸縮結構,垂直臂4包括垂直臂第一段4-1和垂直臂第二段4-2,垂直臂第二段4-2位于下部,且套設在垂直臂第一段4-1內,其中垂直臂第一段包含距離為a的直孔,直孔帶有內螺紋結構,所述垂直臂第二段上部設置外螺紋,與垂直臂第一桿的內螺紋相配合,利用了省力杠桿原理,通過調整垂直臂使力的作用點與支點之間距離,大于阻力點與支點之間距離,實現了省力的功能,其中支點為水平臂1與垂直臂4的交點。
垂直臂4表面設置防滑紋理7,增加了垂直臂表面與操作者之間的摩擦力,使操作者更為方便的施加作用力。
工作原理或者使用方法:
拆卸過程如圖所示,將工具的拆卸端的拆卸作用面(帶撥模斜度)水平位于錐柄正上方,并使垂直臂向左偏斜與垂直線成25°角,方便操作者施加作用力,操作者旋轉垂直臂,使工具的拆卸端繞中心線旋轉至終點位置,隨著中心點至鉆頭錐柄接觸點位移的變化可達到拆卸鉆頭目的。
同時,當需要緊固鉆頭上的螺母時,就使用工具的另外一端的緊固端,實現工具的緊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