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像頭焊接載條及載具,可用于手機攝像頭激光焊接操作中對手機攝像頭的固定。
背景技術:
現在的手機攝像頭像素越來越高,體積和焊點越來越小,各大手機品牌產的攝像頭品種類也越來越多,而激光焊接對每一種產品的焊接工藝各不相同,尤其是攝像頭的擺角各不相同,傳統的攝像頭焊接載具一般是對每種產品單獨做載具,固定角度,兼容性低,成本巨大,且使用十分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攝像頭焊接載條及載具,至少可解決現有技術的部分缺陷。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攝像頭焊接載條,包括載條本體,在所述載條本體的至少一側面上開設有多個安置槽,每側的各所述安置槽沿所述載條本體長度方向間隔排列;
各所述安置槽均具有一作為攝像頭焊接面基準靠面的頂壁,各所述頂壁均平行于所述載條本體長度方向,且各所述頂壁沿所述載條本體長度方向的尺寸均不小于待焊接攝像頭的焊接面的尺寸,各所述安置槽的槽深均小于待焊接攝像頭的厚度;
每一所述安置槽對應配置有一用于將待焊接攝像頭固定在該安置槽內的固定機構。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固定機構均包括一磁鐵,各所述安置槽均具有一垂直于所述頂壁且平行于所述載條本體長度方向的底壁,每一所述底壁上鄰近于對應的所述頂壁開設有一收容孔,各所述磁鐵分別嵌裝于對應的各所述收容孔內。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安置槽均貫通所述載條本體上下兩端,于所述載條本體頂端固定有一限位板,每一所述安置槽的頂壁均為所述限位板朝向對應所述安置槽的表面。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限位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載條本體頂端。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攝像頭焊接載具,包括外框及至少一組如上所述的攝像頭焊接載條,各所述載條本體均安裝于所述外框上。
作為實施例之一,每一所述載條本體均可轉動安裝于所述外框上,且各所述載條本體的轉軸均沿對應的所述載條本體的長度方向延伸;
所述攝像頭焊接載具還包括調節各所述頂壁與水平方向的角度的擺角調節機構。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載條本體平行布置;
所述擺角調節機構包括調節單元和用于使各所述載條本體同步轉動的同步單元,各所述載條本體均與所述同步單元連接,所述調節單元與其中一所述載條本體連接。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同步單元包括一連桿,各所述載條本體均與所述連桿鉸接,且各鉸接軸軸向均平行于各所述載條本體的長度方向。
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調節單元包括調節環及用于在調節到位時限制所述調節環轉動的鎖緊結構,所述調節環與其中一所述載條本體的轉軸固連。
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頂壁與水平方向的角度在0°~120°范圍內可調。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施例提供的載條及載具對攝像頭的兼容性較高,一套載條及載具即可滿足現有的各類攝像頭的焊接裝載需求,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載具,通過設置各載條可轉動安裝,且通過擺角調節機構調節各載條本體的轉動角度,可滿足現有的各類攝像頭的焊接擺角需求,進一步提高本載具的兼容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機攝像頭焊點分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載條裝載多個攝像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載具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手機攝像頭1的焊點可能分布在圖中的A邊部、B邊部、C邊部或D邊部,該四個邊部所對應的尺寸也可能會由于不同的手機攝像頭1產品(如品牌、型號等)而有所差異。
如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攝像頭焊接載條2,包括載條本體201,在所述載條本體201的至少一側面上開設有多個安置槽202,每側的各所述安置槽202沿所述載條本體201長度方向間隔排列;其中,如圖3所示,該載條本體201優選為呈長方體結構,具有頂面、底面、兩端面及兩側面,其中,兩端面為垂直于該載條本體201長度方向的兩個面部,該兩側面即為上述開設有安置槽202的側面;本實施例中,僅在其中一個側面上開設安置槽202,用于安置待焊接的手機攝像頭1。相鄰兩安置槽202的間距可相同,也可不同,本實施例中,優選為采用相同間距的形式,便于激光焊接裝置工作。
本實施例提供的載條2適用性廣,可滿足目前各種尺寸的手機和平板的攝像頭1(OIS攝像頭1)焊接裝載要求;即:各安置槽202的槽寬應不小于目前最大尺寸規格的手機攝像頭1的焊接面的長度(即A邊部、B邊部、C邊部或D邊部的長度),以保證各種攝像頭1均可安置于上述各安置槽202中。上述安置槽202的槽寬指的是該安置槽202沿載條2長度方向的尺寸。
根據量產需要,為便于各安置槽202內安置攝像頭1,各安置槽202具有一定位面,該定位面作為攝像頭1焊接面的基準靠面,一方面便于攝像頭1焊接面的定位,提高攝像頭1裝載效率,另一方面保證各安置槽202工作位與激光焊接頭之間的間距恒定,避免激光焊接頭頻繁調整焦深。具體地,上述定位面位于各安置槽202的頂部,即各所述安置槽202均具有一作為攝像頭1焊接面基準靠面的頂壁,各所述頂壁均平行于所述載條本體201長度方向,且各所述頂壁沿所述載條本體201長度方向的尺寸均不小于待焊接攝像頭1的焊接面的尺寸。進一步地,為便于焊接操作,保證攝像頭1裝載在安置槽202內后焊接面部分凸出于該安置槽202外,即:各安置槽的槽深均小于待焊接攝像頭1的厚度;其中,上述待焊接攝像頭1的厚度指的是沿其鏡頭軸向方向的尺寸,也即平行于其A邊部、B邊部、C邊部或D邊部方向的尺寸。根據量產需要,各安置槽202的規格優選為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槽寬、槽深及槽長,各安置槽202的頂壁優選為位于同一高度,以便于激光焊接裝置焊接操作,避免其重復調焦。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上述各頂壁采取如下結構:各所述安置槽202均貫通所述載條本體201上下兩端,于所述載條本體201頂端固定有一限位板204,每一安置槽202的頂壁均為所述限位板204朝向對應安置槽202的表面;即:在載條本體201的對應側面上開設多個貫通槽,各貫通槽均貫通該載條本體201的上下兩端(頂面和底面),在該載條本體201的頂面固定一上述限位板204,該限位板204固定于各貫通槽正上方,與各貫通槽配合圍設形成上述安置槽202;其中,上述限位板204優選為可拆卸固定于所述載條本體201頂端。上述結構一方面便于安置槽202的加工,另一方面,上述限位條可根據需要(如損壞或為適配不同規格的攝像頭1等)進行更換,便于操作。
如圖2,實際生產中,可采用上述頂壁作為攝像頭1焊接面的基準靠面,另外還可采用安置槽202的其中一側壁(即該安置槽202的垂直于載條本體201長度方向的壁面)作為攝像頭1的定位靠面,以提高攝像頭1裝載的效率,同時可保證相鄰兩攝像頭1之間的間距相同,便于激光焊接操作的控制。本實施例中,為便于操作及避免攝像頭1元件的損壞,優選為適用于以攝像頭1的上端面(對應于圖1中的C邊部,也即該攝像頭1的遠離線路連接板101連接端的邊部)作為焊接面的情況,但是也不限于此,對于采用柔性線路連接板101的情況,本實施例提供的載條2基本不受上述限制,對于采用硬板或軟硬板結合式的線路連接板101,可相應增加相鄰兩安置槽202之間的間距即可,保證相鄰兩攝像頭1的焊接操作不相互影響即可。
另外,每一所述安置槽202對應配置有一用于將待焊接攝像頭1固定在該安置槽202內的固定機構,該固定機構的結構可以有多樣,如將攝像頭1夾緊在安置槽202內的夾具結構等,本實施中,采取如下優選的結構,對攝像頭1的元件影響較小:作為實施例之一,各所述固定機構均包括一磁鐵205,各所述安置槽202均具有一垂直于所述頂壁且平行于所述載條本體201長度方向的底壁,每一所述底壁上鄰近于對應的所述頂壁開設有一收容孔203,各所述磁鐵205分別嵌裝于對應的各所述收容孔203內。即通過磁鐵205將攝像頭1吸附在對應的安置槽202內,達到固定攝像頭1的目的,使得攝像頭1的安裝、拆卸工作都較為簡單,且避免對攝像頭1的元件造成損壞,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及設備安全。當然,并不限于上述吸附式結構,如采取真空吸附等方式也可,此處不一一例舉。
實施例二
如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攝像頭焊接載具,包括外框3及至少一組如上述實施例一所提供的攝像頭焊接載條2,各所述載條本體201均安裝于所述外框3上。如圖4,該外框3可采用矩形結構的框架,各攝像頭焊接載條2兩端分別安裝在該外框3的正對的兩框板上。根據量產需要,一般地,可設置多根上述載條2。
由于不同手機品牌的攝像頭1的擺角可能不同,焊接操作所需的攝像頭1的定位角度則可能隨之變化,因此,優選為設置各載條本體201均為可轉動安裝在該外框3的正對的兩框板上,且各載條本體201的轉軸均沿對應載條本體201的長度方向延伸;如圖4,可轉動方式為:在載條本體201的兩端分別固定有一轉軸,在框板的對應位置處開孔并嵌裝軸承,上述各轉軸對應穿設在各軸承內,實現良好的轉動配合結構。對應地,為便于各攝像頭1的定位角度的調節,進一步設置有用于調節各載條本體201轉動角度的擺角調節機構,也即用于調節各頂壁與水平方向的角度。其中,各載條本體201的轉動角度可各自獨立調節,使得本載具可同時進行不同類型的攝像頭1的焊接操作;實際生產中,為便于量產需要,優選為設置各載條本體201的轉動角度相同,即實現同步轉動。可通過如下結構實現:
如圖4,各所述載條本體201平行布置;所述擺角調節機構包括調節單元和用于使各所述載條本體201同步轉動的同步單元,各所述載條本體201均與所述同步單元連接,所述調節單元與其中一所述載條本體201連接。其中,上述同步單元的結構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如在相鄰兩轉軸上均套裝齒輪,通過該相鄰兩轉軸上的齒輪嚙合實現該兩轉軸的同步傳動;本實施例中,采取如下結構的同步單元:
如圖4,作為實施例之一,所述同步單元包括一連桿4,各所述載條本體201均與所述連桿4鉸接,且各鉸接軸軸向均平行于各所述載條本體201的長度方向。其中,各載條本體201分別通過一擺角連接件5與該連桿4鉸接,該擺角連接件5與對應的載條本體201的未設置安置槽202的側面固連;上述連桿4的兩端可懸空,也可滑動設置在上述外框3的對應側框板內。
如圖4,為保證各載條本體201轉動一定角度后的定位結構穩定,以便于焊接操作的穩定化,上述調節單元在調節各載條本體201的轉動角度后應具有自鎖能力,本實施例中,該調節單元包括調節環6及用于在調節到位時限制所述調節環6轉動的鎖緊結構,所述調節環6與其中一所述載條本體201的轉軸固連。上述調節環6的鎖緊可以采取多種結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現有技術容易得知的,以下列舉一具體實施例:如圖4,上述鎖緊結構可采用鎖緊環7,上述鎖緊環7的內環直徑與上述調節環6的外環直徑相同,從而可相互嵌套,該鎖緊環7的內環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卡槽,在調節環6的外環圓周面上對應設有多個凸出的卡齒;該鎖緊環7固定在外框3的對應位置處,該調節環6的內端面通過一彈性結構(彈簧等)與外框3的對應位置連接,通過該彈性結構,該調節環6可靠近外框3或遠離外框3,靠近外框3時,其與鎖緊環7相互嵌套并通過上述卡齒與卡槽配合實現鎖緊,遠離外框3時,上述卡齒與卡槽脫離,從而調節環6可自由旋轉,進行載條本體201轉動調節;對應地,該調節環6的內端面可通過一伸縮桿與對應的載條本體201的轉軸固連。
接續上述結構,一般地,攝像頭1焊接擺角范圍在0°~90°范圍內,本實施例中,通過上述擺角調節機構,實現各所述頂壁與水平方向的角度在0°~120°范圍內可調,滿足大部分的攝像頭1焊接的要求。進一步可在上述調節環6上設置角度標刻數據,便于操作人員直觀獲知各載條本體201的轉動角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