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件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
背景技術:
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機生產的各種注塑產品的統稱,包括各種部件、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多種有機溶劑后制成。注塑生產過程中,澆口尺寸及位置、塑化量、機臺鎖模力、量筒溫度等因素稍有控制不當,會使得注塑產品產生缺陷,如注塑件表面產生圓形小凸起。而這種小凸起將影響注塑件的后續使用,例如某些注塑件使用時,會在注塑件的表面貼上一層薄膜,此時小凸起的存在將會刺穿薄膜,影響注塑件的使用效果,同時影響注塑件的銷售。因此,切除注塑件的小凸起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和經濟意義。
目前,許多中小注塑企業都采用手動切除的加工方式,即工人使用刀具手動切除注塑件表面的小凸起。考慮到成本問題,多數中小企業所使用的刀具是市場上常見的裁紙刀片。而使用這種刀具存在以下缺陷:1、效率低,每次只能加工一個注塑件;2、刀具較薄,易磨損;3、刀具是長直型,易誤切、過切注塑件;4、手動加工波動大,切口深淺不一、不規則。有鑒于此,如何設計一種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以解決上述問題是業內人士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同時可加工多個注塑件,效率高,刀具不易磨損,避免過切、誤切的現象,機械代替人工操作,切口標準統一。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包括刀軸,刀軸為階梯圓柱形,刀軸中部為1級圓柱結構,1級圓柱結構兩端分別為2級圓柱結構,1級圓柱結構兩端依次設有圓盤銑刀和套筒,套筒兩側另設圓盤銑刀,內帶螺紋的墊圈分別嵌入圓盤銑刀內側并與刀軸相連,兩端的圓盤銑刀外側分別由螺母并排固定在刀軸上。
前述的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所述2級圓柱結構外徑小于1級圓柱結構外徑,2級圓柱結構外表面設有螺紋。
前述的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所述圓盤銑刀和墊圈之間設置鍵槽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注塑件加工組合刀具,該刀具刀軸設計為階梯圓柱形結構,配合不同尺寸的套筒可實現對不同注塑件的加工;另外,該組合刀具采用圓盤銑刀進行加工,配合標準機械設備,可對注塑件進行精確加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 的A-A剖面圖;
圖3是圖1的B-B剖面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刀軸,2-套筒,3-墊圈,4-圓盤銑刀,5-六角螺母,6-1級圓柱,7-2級圓柱,8-鍵槽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一種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軸1,刀軸1為階梯圓柱形,刀軸1中部為1級圓柱6結構,1級圓柱結構6兩端分別為2級圓柱結構7,1級圓柱6結構兩端依次設有圓盤銑刀4和套筒2,套筒2兩側另設圓盤銑刀4,內帶螺紋的墊圈3分別嵌入圓盤銑刀4內側并與刀軸1相連,兩端的圓盤銑刀4外側分別由螺母5并排固定在刀軸1上。
所述2級圓柱7結構外徑小于1級圓柱6結構外徑,2級圓柱7結構外表面設有螺紋。
所述圓盤銑刀4和墊圈3之間設置鍵槽結構8。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注塑件的加工組合刀具,刀軸1為階梯圓柱形,1級圓柱6結構外徑大于2級圓柱7結構外徑,2級圓柱7結構外表面設有螺紋,1級圓柱6結構兩端依次設有圓盤銑刀4和套筒2,套筒是一個臂厚4mm的長圓柱筒,其長度根據注塑模具的尺寸進行設計,套筒2中間及兩端設有四個內帶螺紋的墊圈3。墊圈3的外徑與圓盤銑刀4的內徑相同,避免了圓盤銑刀4出現晃動,圓盤銑刀4通過墊圈3固定在軸上,兩端的圓盤銑刀4分別由兩個六角螺母5固定在軸上。圓盤銑刀內徑18mm,外徑40mm,厚度5mm,齒數40,且刀刃呈圓弧狀,并通過墊圈與刀軸相連。圓盤銑刀4和墊圈3之間設有鍵槽結構8,有效解決了兩者之間平滑連接導致的松現象。裝配時,根據生產模具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套筒2,然后刀軸1兩端先根據實際需求固定刀軸1上一端六角螺母5的位置,再依次裝入墊圈3、圓盤銑刀4以及、套筒2以及六角螺母5,最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即可;這樣可使裝配方便,速度快,同時還可避免再次調整組合刀具的位置。使用時,一端通過軸承固定,另一端通過聯軸器與電機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