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屬于一種液壓工具,特指一種增壓式環壓工具
背景技術:
近幾年,卡壓式管件在國內的眾多醫療機構和星級酒店工程被率先使用,大量的工程安裝和反復的試驗結果表明,卡壓式管件的安裝中的壓接環節尤為重要。壓接模具是否能壓接到位、模具是否會因磨損而變形等因素直接影響卡壓式管件的密封性能和抗拉拔性能。管件壓接不到位,管件容易發生泄漏。目前市場上的管件規格多樣,現行的環壓工具大多是有壓力上限的,一般而言,一把環壓工具只適用一個規格范圍內的管件壓接,如若換成另外一種規格的管件,就需要替換成另外一種適用的環壓工具,這就造成了工人在一次工作中需要攜帶多把壓力規格的工具,不僅攜帶比較不方便,而且購入成本也相對較高;另外市場上存在的另外種壓接工具電動液壓管件通過電動機的正轉和反轉來實現夾鉗的夾緊或松開,在夾緊時電動機一直處于工作的狀態,不能夠實現讓油缸保壓的功能,使用時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給使用帶來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具有較大的壓力范圍,并且壓力范圍可控,能夠保壓的通用型增壓式環壓工具。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增壓式環壓工具,包括前端與環壓模具相連接的油缸及和油缸一體成型的油泵體、內部具有儲油腔的儲油囊,油泵體內設置有能連通上述油缸內腔和所述儲油腔的輸油通道,輸油通道內設置有單向閥組,所述油泵體的后端向外延伸出一段具有工作腔的儲油接頭,所述儲油囊以密封的方式連接在儲油接頭的外周,所述工作腔內設置有加壓吸油組件,所述儲油接頭的尾端套設有連接頭,連接頭上滑動連接有推桿,推桿的前端伸入儲油接頭與加壓吸油組件的尾端相連并帶動其在工作腔內做軸向運動。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加壓吸油組件包括依次設置在工作腔內的柱塞彈簧座、復位彈簧一和柱塞,所述柱塞彈簧座設置在工作腔的前端,所述柱塞設置在工作腔的尾端,所述復位彈簧一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柱塞彈簧座和柱塞上相對的兩側面相抵靠。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柱塞彈簧座設有能對復位彈簧一限位的擋沿一及對復位彈簧一起導向的圓柱體一,所述柱塞設有能對復位彈簧一限位的凹槽一及對推桿定位的凹槽二,所述復位彈簧一的一端套設在圓柱體一上并抵靠在擋沿一上,另一端設置并抵靠在凹槽一內;所述連接頭設有對柱塞限位及對推桿導向的擋沿二。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儲油接頭從儲油囊前端伸入并從其尾端穿出,所述儲油囊的前端與油泵體的端部連接形成密封,所述儲油囊的尾端與儲油接頭的尾端連接形成密封,所述儲油接頭的外壁與儲油囊的內壁形成儲油腔。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輸油通道包括開設于油泵體內的進油油路和出油油路,所述進油油路分別與儲油腔和工作腔相連通,所述出油油路分別與工作腔和油缸內腔相連通,所述單向閥組包括分別安裝在進油油路和出油油路內的進油單向閥和出油單向閥。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加壓吸油組件包括依次設置在工作腔內的柱塞彈簧座、復位彈簧一和柱塞,所述柱塞彈簧座設置在工作腔的前端,所述柱塞設置在工作腔的尾端,所述復位彈簧一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柱塞彈簧座和柱塞上相對的兩側面相抵靠,所述柱塞彈簧座設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分別與工作腔、進油油路和出油油路相連通。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出油單向閥包括與出油油路固定連接的閥座一及連接在閥座一尾端的密封件一,所述閥座一內從左至右依次連接有復位彈簧二和復位件一,所述復位件一和密封件一通過鋼球一密封,所述鋼球一在復位彈簧二和復位件一的作用下有向密封件一靠緊的趨勢;所述進油單向閥包括與進油油路固定連接的閥座二及連接在閥座二前端的密封件二,所述閥座二內從右至左依次連接有復位彈簧三和復位件二,所述復位件二和密封件二通過鋼球二密封,所述鋼球二在復位彈簧三和復位件二的作用下有向密封件二靠近的趨勢。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的油缸包括缸體、設置于缸體后端的活塞、固連于缸體前端的連接座以及設置于活塞和連接座之間的復位彈簧四,所述的復位彈簧四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活塞和連接座上相對的兩側面相抵靠,所述連接座上沿其軸向貫穿開設有一柱狀導向腔,所述活塞上連接有活塞桿,活塞桿的前端伸出導向腔,并且活塞桿與導向腔形成滑動密封。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活塞上連接有彈簧擋圈,彈簧擋圈成型有固定連接活塞桿的凹槽三及對復位彈簧四導向的圓柱體二,所述復位彈簧四一端套設在圓柱體二上并抵靠在彈簧擋圈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連接座的端部。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油泵體內還開設有回油油路,回油油路與所述出油油路和儲油腔相連通,所述回油油路內設置有能阻斷回油油路的鋼球三,所述油泵體上還螺紋連接有一回油開關,回油開關的內端伸入所述油泵體內與所述鋼球三相抵觸。
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回油開關的側壁上還具有環狀的凸肩,油泵體上固定連接有一限位件,該限位件能在上述回油開關沿螺紋旋出時與上述凸肩的外側面相抵靠。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的加壓吸油組件往前推的過程中,工作腔內的油通過出油單向閥進入到油缸的內腔中驅動活塞桿往前運動對管件進行環壓,加壓吸油組件在被推桿推動的過程可以不斷對內腔內加油,并且內腔里的油不會發生倒流,可以有效保壓,這樣就可以根據管件實際的規格,來適應性的對活塞桿進行加壓,極大增強了該環壓工具的通用性。
2.本發明的加壓吸油組件由柱塞彈簧座、復位彈簧一和柱塞組成,這樣柱塞在往前運動時就能將工作腔里的油往油缸的內腔里面推,當柱塞往回運動時,工作腔內又形成負壓,從儲油腔內將油吸回,并且復位彈簧一在每次柱塞被往前推之后會對其施加力促使其回到初始位置。
3.本發明通過凹槽一、圓柱體一和擋沿一對復位彈簧一的位置進行定位,并對彈簧的運動起導向作用,并且通過凹槽二對推桿進行定位固定,擋沿二起到對柱塞位置的限定及對推桿運動的導向作用。
4.本發明的儲油囊設在儲油接頭的外周,從安裝方式上減小了環壓工具的體積,對材料及制造成本有較大的節省。
5.本發明通過在柱塞彈簧座內設置的軸向通孔,增大工作腔內油的導通力度,使油的流入和流出都更加方便。
6.本發明的進油單向閥和出油單向閥均通過復位件、鋼球和復位彈簧實現,鋼球抵在復位件上與密封件形成密封,復位彈簧抵在閥座和復位件上,該單向閥結構能夠增長復位彈簧的壽命,降低維修成本。
7.本發明的油缸內通過復位彈簧四在回油開關打開后將油缸內腔的油泄壓至平衡的過程中會促使活塞桿回到初始位置。
8.本發明通過彈簧擋圈上的凹槽三可以對活塞桿起到定位作用,通過圓柱體二可以起到對復位彈簧四的導向作用。
9.本發明通過回油油路和回油開關可以實現對油缸內腔的油快速泄壓的過程。
10.本發明通過限位件的設置,使得回油開關不會在使用過程中意外拔出,避免了油自回油開關處泄漏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增壓式環壓工具的結構剖面圖。
圖2為油缸及油泵體的結構剖面圖。
圖3為進油單向閥的剖面視圖。
圖4為出油單向閥的剖面視圖。
圖5為增壓式環壓模具與電動驅動工具安裝順序圖。
圖6為管件環壓過程第一步示意圖。
圖7為管件環壓過程第二步示意圖。
圖8為管件環壓過程第三步示意圖。
1-環壓模具,2-油缸,2a-缸體,2b-活塞,2c-連接座,2d-復位彈簧四,2e-導向腔,2f-活塞桿,2g-內腔,3-油泵體,4-儲油囊,4a-儲油腔,5-輸油通道,5a-進油油路,5b-出油油路,6-單向閥組,61-進油單向閥,61a-閥座二,61b-密封件二,61c-復位彈簧三,61d-復位件二,61e-鋼球二,62-出油單向閥,62a-閥座一,62b-密封件一,62c-復位彈簧二,62d-復位件一,62e-鋼球一,7-儲油接頭,7a-工作腔,8-防護套,9-加壓吸油組件,91-柱塞彈簧座,91a-擋沿一,91b-圓柱體一,91c-軸向通孔,92-復位彈簧一,93-柱塞,93a-凹槽一,93b-凹槽二,10-連接頭,10a-擋沿二,11-推桿,12-彈簧擋圈,12a-凹槽三,12b-圓柱體二,13-回油油路,14-鋼球三,15-回油開關,15a-凸肩,16-限位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增壓式環壓工具,包括前端與環壓模具1相連接的油缸2及和油缸2一體成型的油泵體3、內部具有儲油腔4a的儲油囊4,油泵體3內設置有能連通上述油缸2內腔2g和所述儲油腔4a的輸油通道5,輸油通道5內設置有單向閥組6,所述油泵體3的后端向外延伸出一段具有工作腔7a的儲油接頭7,所述儲油囊4以密封的方式連接在儲油接頭7的外周,所述工作腔7a內設置有加壓吸油組件9,所述儲油接頭7的尾端套設有連接頭10,連接頭10上滑動連接有推桿11,推桿11的前端伸入儲油接頭7與加壓吸油組件9的尾端相連并帶動其在工作腔7a內做軸向運動。推桿11往前推動加壓吸油組件9時,加壓吸油組件9將工作腔7a內的油壓入油缸2的內腔2g中,油缸2內腔2g里的油持續增壓將活塞2b往前推;施壓工具每次按一下加壓按鈕,推桿11就會進行一次加壓動作,相對的,油缸2內腔2g里的油就會增壓一次,同時環壓模具1對管件施加的壓力就會更大,這樣根據管件實際規格,操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對施壓工具上的加壓按鈕施壓來使環壓模具1具有對應的壓力去對管件進行環壓,另外,增壓式環壓工具油缸2內腔2g的油壓是恒定保壓的,只有在有新的油進入油缸2內腔2g或回油開關15打開的情況下,油壓才會發生變化。
如圖1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儲油接頭7外側還套設有防護套8,防護套8將所述儲油囊4包覆在內。防護套8可以保護儲油囊4,增加其使用壽命。
如圖2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加壓吸油組件9括依次設置在工作腔7a內的柱塞彈簧座91、復位彈簧一92和柱塞93,所述柱塞彈簧座91設置在工作腔7a的前端,所述柱塞93設置在工作腔7a的尾端,所述復位彈簧一92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柱塞彈簧座91和柱塞93上相對的兩側面相抵靠。該加壓吸油組件9由柱塞彈簧座91、復位彈簧一92和柱塞93組成,該結構除了有利于油的加壓以外,當柱塞93在復位彈簧一92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的過程中,工作腔7a內形成負壓,促使儲油腔4a內的油進入工作腔7a內。使工具內油的流動呈一個內循環的過程。
如圖2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柱塞彈簧座91設有能對復位彈簧一92限位的擋沿一91a及對復位彈簧一92起導向的圓柱體一91b,所述柱塞93設有能對復位彈簧一92限位的凹槽一93a及對推桿11定位的凹槽二93b,所述復位彈簧一92的一端套設在圓柱體一91b上并抵靠在擋沿一91a上,另一端設置并抵靠在凹槽一93a內;所述連接頭10設有對柱塞93限位及對推桿11導向的擋沿二10a。通過擋沿一91a和凹槽一93a有利于復位彈簧一92的定位及位置限定,圓柱體一91b則對復位彈簧一92的運動起導向作用,這幾處結構設計使復位彈簧一92的運動及柱塞93的運動都更加可靠,降低故障發生的可能性。
如圖2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儲油接頭7從儲油囊4前端伸入并從其尾端穿出,所述儲油囊4的前端與油泵體3的端部連接形成密封,所述儲油囊4的尾端與儲油接頭7的尾端連接形成密封,所述儲油接頭7的外壁與儲油囊4的內壁形成儲油腔4a。儲油囊4套設在儲油接頭7的外壁上,并通過儲油囊4的內壁和儲油接頭7的外壁形成儲油腔4a,降低了環壓工具的空間占有率,使結構設計更加緊湊,使用性更加輕巧方便,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減少了材料及加工費用。
如圖2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輸油通道5包括開設于油泵體3內的進油油路5a和出油油路5b,所述進油油路5a分別與儲油腔4a和工作腔7a相連通,所述出油油路5b分別與工作腔7a和油缸2內腔2g相連通,所述單向閥組6包括分別安裝在進油油路5a和出油油路5b內的進油單向閥61和出油單向閥62。所述加壓吸油組件9包括依次設置在工作腔7a內的柱塞彈簧座91、復位彈簧一92和柱塞93,所述柱塞彈簧座91設置在工作腔7a的前端,所述柱塞93設置在工作腔7a的尾端,所述復位彈簧一92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柱塞彈簧座91和柱塞93上相對的兩側面相抵靠,所述柱塞彈簧座91設有軸向通孔91c,軸向通孔91c分別與工作腔7a、進油油路5a和出油油路5b相連通。所述出油單向閥62包括與出油油路5b固定連接的閥座一62a及連接在閥座一62a尾端的密封件一62b,所述閥座一62a內從左至右依次連接有復位彈簧二62c和復位件一62d,所述復位件一62d和密封件一62b通過鋼球一62e密封,所述鋼球一62e在復位彈簧二62c和復位件一62d的作用下有向密封件一62b靠緊的趨勢;所述進油單向閥61包括與進油油路5a固定連接的閥座二61a及連接在閥座二61a前端的密封件二61b,所述閥座二61a內從右至左依次連接有復位彈簧三61c和復位件二61d,所述復位件二61d和密封件二61b通過鋼球二61e密封,所述鋼球二61e在復位彈簧三61c和復位件二61d的作用下有向密封件二61b靠近的趨勢。柱塞彈簧座91上的軸向通孔91c使進油油路5a、出油油路5b及工作腔7a之間油的導通更加通暢。進油單向閥61和出油單向閥62的結構設計使鋼球是抵在復位件上,這樣復位彈簧就不會因為直接跟鋼球相抵接,導致復位彈簧的抵接面被撐開,使彈簧失效,降低其使用壽命,并且需要經常維修。
如圖2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的油缸2包括缸體2a、設置于缸體2a后端的活塞2b、固連于缸體2a前端的連接座2c以及設置于活塞2b和連接座2c之間的復位彈簧四2d,所述的復位彈簧四2d的兩端分別與上述活塞2b和連接座2c上相對的兩側面相抵靠,所述連接座2c上沿其軸向貫穿開設有一柱狀導向腔2e,所述活塞2b上連接有活塞桿2f,活塞桿2f的前端伸出導向腔2e,并且活塞桿2f與導向腔2e形成滑動密封。所述活塞2b上連接有彈簧擋圈12,彈簧擋圈12成型有固定連接活塞桿2f的凹槽三12a及對復位彈簧四2d導向的圓柱體二12b,所述復位彈簧四2d一端套設在圓柱體二12b上并抵靠在彈簧擋圈12的端部,另一端抵靠在連接座2c的端部。通過復位彈簧四2d在回油開關15打開后將油缸2內腔2g的油泄壓至平衡的過程中會促使活塞桿2f回到初始位置,通過彈簧擋圈12上的凹槽三12a可以對活塞桿2f起到定位作用,通過圓柱體二12b可以起到對復位彈簧四2d的導向作用。
如圖2所示,在上述的增壓式環壓工具中,所述油泵體3內還開設有回油油路13,回油油路13與所述出油油路5b和儲油腔4a相連通,所述回油油路13內設置有能阻斷回油油路13的鋼球三14,所述油泵體3上還螺紋連接有一回油開關15,回油開關15的內端伸入所述油泵體3內與所述鋼球三14相抵觸。所述回油開關15的側壁上還具有環狀的凸肩15a,油泵體3上固定連接有一限位件16,該限位件16能在上述回油開關15沿螺紋旋出時與上述凸肩15a的外側面相抵靠。通過回油油路13和回油開關15可以實現對油缸2內腔2g的油快速泄壓的過程,通過限位件16的設置,使得回油開關15不會在使用過程中意外拔出,避免了油自回油開關15處泄漏的情況。
如圖1-圖8所示,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拔出環壓模具1的活動銷,打開環壓模具1的固定壓模,將待加工的管件放入到固定壓模內,將固定壓模合上,插好活動銷,關閉環壓工具的回油開關15,將施壓工具連接在環壓工具的推桿11上,施壓工具對推桿11進行施壓,推桿11往前運動,帶動柱塞93對工作腔7a內的油進行壓縮,工作腔7a內的油經過出油單向閥62進入到油缸2的內腔2g中,油缸2內的油壓不斷增大,活塞2b被不斷增大的油壓往前推,帶動活塞桿2f的運動,活塞桿2f帶動環壓模具1對管件進行環壓,當柱塞93被推桿11推至前端時,柱塞93在復位彈簧一92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此時,工作腔7a內形成負壓,儲油腔4a內的油經進油單向閥61進入到工作腔7a內,將工作腔7a內的油補滿,反復的,施壓工具繼續對推桿11進行施壓,直到達到完成管件環壓需要的壓力,當管件環壓完成后,打開回油開關15,油缸2內腔2g的油經回油油路13重新進入到儲油腔4a內。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發明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