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了一種可轉位數控銑刀片。
背景技術:
銑刀,是用于銑削加工的、具有一個或多個刀齒的旋轉刀具。工作時各刀齒依次間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銑刀主要用于在銑床上加工平面、臺階、溝槽、成形表面和切斷工件等。
現有技術中,在專利號為201410812365.4的中國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銑刀,包括一個柄部,其用于銑刀的裝夾、切削部和至少兩條槽體。切削部至少包括兩種刃部,刃部包括一段連續的曲線刃,在接近切削部的端面處設置曲線刃的起點。
由此可見,現有技術中的銑刀,通過包括了刀柄和刀刃,為了便于更換不同的刀刃,在刀刃與刀柄之間是通過卡接等可拆卸地連接方式連接在一起的,這種連接方式盡管可以方便更換刀刃,但也會造成銑削時產生的銑屑進入到刀柄與刀刃之間的縫隙中,影響刀柄的使用和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在保證刀柄與刀刃可以分離更換的基礎上確保銑屑不會進入到縫隙中,從而提高銑削精度的數控銑刀片。
所述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
一種可轉位數控銑刀片,包括了刀柄,所述刀柄為實心圓柱體,在所述刀柄的側壁上開設了卡槽,所述卡槽能卡接在外部的刀座上,在所述刀柄的端面上固定著刀具,所述刀具包括了連接端和銑切端,所述連接端呈圓柱狀,固定在所述刀柄的端面上,且所述連接端的直徑要小于所述刀柄的端面徑,在所述連接端內部中空開設了安裝腔,所述銑切端一端插接在所述安裝腔中,另一端延伸在外,在所述銑切端延伸在外的一端上沿周向開設有螺旋狀的銑切刀,在所述銑切端與所述安裝腔的內壁之間連接著兩根針狀軸承,在兩根針狀軸承之間連接著防塵罩,所述防塵罩被夾持在所述銑切端與所述安裝腔 的內壁之間,在所述銑切端的外壁與所述連接端的端面之間還設置密封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卡槽的槽底為一方形的平面,所述卡槽的兩面槽壁正對且垂直于所述槽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所述密封圈為O型密封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刀具的連接端和銑切端之間采用防塵罩與O型圈雙重防塵,防塵效果好,可以避免切屑進入內部損壞內部結構,從而提高刀片的使用與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轉位數控銑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轉位數控銑刀片,包括了刀柄1,該刀柄為實心圓柱體,在刀柄的側壁上開設了卡槽2,卡槽能卡接在外部的刀座上,卡槽的槽底21為一方形的平面,卡槽的兩面槽壁22正對且垂直于所述槽底。
在刀柄的端面上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著刀具3,刀具包括了連接端31和銑切端32,連接端呈圓柱狀,固定在刀柄的端面上,且連接端的直徑要小于刀柄的端面徑,在連接端內部中空開設了安裝腔,銑切端一端插接在所述安裝腔中,另一端延伸在外,在銑切端延伸在外的一端上沿周向開設有螺旋狀的銑切刀4,在銑切端與安裝腔的內壁之間連接著兩根針狀軸承5,在兩根針狀軸承之間連接著防塵罩6,防塵罩被夾持在銑切端與安裝腔的內壁之間,在銑切端的外壁與連接端的端面之間還設置O型密封圈7,通過在刀具的連接端和銑切端之間采用防塵罩與O型圈雙重防塵,防塵效果好,可以避免在銑削過程中產生的切屑進入到刀具的內部損壞內部結構,從而提高刀具的使用與加工精度。
以上所述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