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線材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金屬線材制作棒材的裝置。
背景技術:
金屬線材制作成直棒一般要經過校直切斷,但校直會造成棒材內應力分布不均勻,影響后續(xù)的使用,特別是在做后續(xù)強化熱處理時造成彎曲。在現(xiàn)有技術中,步驟一般為:圈線-拉伸-校直切斷-精校-強化熱處理。在校直和精校過程中均會產生分布不均勻的內應力,直接影響到后續(xù)的操作工序。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旨在解決金屬線材制作成直棒在需要校直切斷時,內應力分布不均勻的情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以及應力均勻的金屬線材制作棒材的裝置。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金屬線材制作棒材的裝置,它包括:圈線坯和圈線,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直拉車模具架,直拉車床身,拉伸小車,切割裝置,張力校直裝置,拉伸長度限位器和夾具,所述的直拉車床身的一端設有直拉車模具架,直拉車模具架的進料端設有夾具,直拉車床身內設有切割裝置和軌道,軌道上置有拉伸小車,拉伸小車上安裝有張力校直裝置,拉伸長度限位器固定在張力校直裝置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直拉車模具架上設有拉伸減徑模具,通過調整拉伸減徑模具的尺寸從而與不同直徑的圈線相適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拉伸小車上設有的小車鉗口用于固定圈線,圈線穿過夾具和直拉車模具架然后固定在拉伸小車上的小車鉗口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直拉車床身內設有的切割裝置和直拉車模具架之間的距離為10mm~20mm,當切割裝置將圈線剪斷后留有圈線的余量露在直拉車模具架的外側,以便于拉伸小車返回至直拉車模具架2的一側后,圈線余量可以固定在小車鉗口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夾具為氣動夾具或液壓夾具,通過模具進料端的夾具夾住圈線,拉伸小車繼續(xù)對圈線進行拉伸,能夠對已拉出部分進行張力校直,使得線材的應力均勻。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所述的拉伸小車、切割裝置、張力校直裝置、拉伸長度限位器和夾具與PLC電路相連,從而使自動化生產和控制成為可能,可操作性強,改善工作環(huán)境,減少勞動強度。
工作原理:將圈線坯上的圈線穿過夾具和直拉車模具架并固定在拉伸小車上的小車鉗口上,拉伸小車沿著軌道向右行駛,此時的圈線在拉伸小車的拉力作用下持續(xù)通過夾具,拉伸小車向右行駛至限定位置后由位置傳感器將信號發(fā)送至PLC電路,PLC電路控制拉伸小車暫停行駛,此時的拉伸長度限位器向發(fā)出PLC電路發(fā)出信號,PLC電路收到信號后控制夾具對圈線夾緊,夾具完成對圈線夾緊工序后向PLC電路發(fā)出信號,PLC電路控制拉伸小車持續(xù)向右行駛,拉伸小車繼續(xù)拉伸的長度是圈線已被拉出長度的0.2%~1%,張力校直工序完成后,然后再由PLC電路控制切割裝置對圈線進行切割,切割完成后松開小車鉗口,將切割完成的圈線堆放至指定位置即可。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金屬線材制作棒材的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點:
1、把圈線坯的一端通過拉伸小車將圈線拉至所要長度后,再由夾具夾住圈線坯,拉伸小車繼續(xù)拉伸,能夠對已拉出部分進行張力校直,應力均勻;
2、通過在拉伸小車上加設張力校直裝置和拉伸長度限位器,從而保證拉伸小車每次對圈線拉伸操作的有效性,避免因拉伸動作過大而導致精度降低等情況,工作效率高;
3、通過PLC電路控制拉伸小車、切割裝置、張力校直裝置、拉伸長度限位器和夾具的開或關,實現(xiàn)全程的自動化控制,可操作性強,改善工作環(huán)境,減少勞動強度;
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工作穩(wěn)定可靠,適宜大批量生產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圈線坯,11、圈線,2、直拉車模具架,3、拉伸減徑模具,4、直拉車床身,5、小車鉗口,6、拉伸小車,7、切割裝置,8、張力校直裝置,9、拉伸長度限位器,10、夾具,12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金屬線材制作棒材的裝置,它包括:圈線坯1,圈線11,直拉車模具架2,直拉車床身4,拉伸小車6,切割裝置7,張力校直裝置8,拉伸長度限位器9和夾具10。
直拉車床身4的一端設有直拉車模具架2,直拉車模具架2的進料口設有氣動或液壓夾具10,直拉車床身4內設有切割裝置7和軌道12,軌道12上置有拉伸小車6,拉伸小車6上安裝有張力校直裝置8,拉伸長度限位器9固定在張力校直裝置8上。
實施例
一種金屬線材制作棒材的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圈線坯1上的圈線11穿過夾具10和直拉車模具架2并固定在拉伸小車6上的小車鉗口5上;
步驟二:拉伸小車6沿著軌道12向右行駛,此時的圈線11在拉伸小車6的拉力作用下持續(xù)通過夾具10,拉伸小車6向右行駛至限定位置后由位置傳感器將信號發(fā)送至PLC電路,PLC電路控制拉伸小車6暫停行駛;
步驟三:此時的拉伸長度限位器9向發(fā)出PLC電路發(fā)出信號,PLC電路收到信號后控制夾具10對圈線11夾緊;
步驟四:夾具10完成對圈線11夾緊工序后向PLC電路發(fā)出信號,PLC電路控制拉伸小車6持續(xù)向右行駛,拉伸小車6繼續(xù)拉伸的長度是圈線11已被拉出長度的0.2%~1%;
步驟五:張力校直工序完成后,然后再由PLC電路控制切割裝置7對圈線11進行切割,切割完成后松開小車鉗口5,將切割完成后的圈線11堆放至指定位置即可;
步驟六:拉伸小車6在PLC電路的控制下空車返回至直拉車模具架2的一側,圈線11被切割裝置7切割后留下的余量被固定在小車鉗口5上,然后重復上述工作即可。
拉伸小車6上設置有的張力校直裝置8,保證每次拉伸操作的有效性,避免因拉伸動作過大而導致精度降低等情況,使得線材的應力均勻,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內應力分布不均勻的問題。
上述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讓熟悉該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出的等同變換或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