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夾具,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夾持設備。
背景技術:
1、機床夾具可以保證工件的加工精度,減少輔助工時,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還能擴大機床使用范圍,實現“一機多能”。
2、如公開號為cn219358727u的專利文件公開的一種機床復合夾具結構,該復合夾具包括夾具底座,夾具底座上設置有靜夾塊以及可進行靠近或者遠離靜夾塊運動的動夾塊,靜夾塊與動夾塊之間形成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夾緊空間,夾具底座的后側設置有用于動夾塊移動導向以及可移動至夾緊空間內用于工件抵接的后定位卡裝結構,工件通過動夾塊和靜夾塊對側面的夾持作用實現工件的夾緊。
3、雖然現有復合夾具通過動夾塊和靜夾塊的共同夾持可實現工件的穩固,但由于靜夾塊的位置為固定狀態,使得靜夾塊與動夾塊之間形成的夾緊空間較為固定,導致復合夾具的適應性較差,難以適應各類不同形狀的工件的夾持。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復合夾持設備,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復合夾持設備的適應性較差,難以適應各類不同形狀的工件的夾持的技術問題。
2、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復合夾持設備,包括:
3、夾持座,設置有夾持腔和工件安放口,所述工件安放口與所述夾持腔連通,所述夾持腔的內壁形成有第一夾持面以及與所述第一夾持面相鄰的第二夾持面;
4、第一夾持件,滑動連接于所述夾持座并與所述第一夾持面相對,用于通過朝所述第一夾持面方向的滑動與所述第一夾持面夾持工件;
5、第二夾持件,滑動連接于所述夾持座并與所述第二夾持面相對,用于通過朝所述第二夾持面方向的滑動與所述第二夾持面夾持工件。
6、進一步地,復合夾持設備還包括驅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與所述夾持座鉸接,所述第一驅動件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夾持件的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件可通過轉動帶動所述第一夾持件滑動。
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件與所述第一驅動件螺紋連接。
8、進一步地,所述驅動單元還包括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與所述夾持座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夾持件和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驅動件的轉動帶動所述第二夾持件滑動。
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驅動件靠近所述第二夾持件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二驅動件靠近所述第二夾持件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楔形面相抵的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可通過所述第二驅動件的滑動帶動所述第二夾持件滑動。
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夾持件包括桿體和夾持體,所述桿體沿所述夾持座的高度方向滑動連接于所述夾持座,所述夾持體的一側與所述桿體連接,所述夾持體的另一側延伸至所述夾持腔。
11、進一步地,所述夾持體靠近所述夾持腔的一側設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連接工件。
12、進一步地,所述夾持座設置有供轉腔,所述夾持體轉動連接于所述供轉腔,所述桿體靠近所述夾持體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弧形抵接面,所述夾持體靠近所述桿體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弧形抵接面,所述第二弧形抵接面與所述第一弧形抵接面相抵。
13、進一步地,所述供轉腔設置有供轉軸,所述夾持件設置有供轉直槽,所述夾持件通過所述供轉直槽套設于所述供轉軸。
14、進一步地,所述夾持座的內部設置有供滑腔,所述供滑腔朝所述夾持座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桿體滑動連接于所述供滑腔。
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復合夾持設備的有益效果包括:通過設置夾持座、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夾持座設置有夾持腔和工件安放口,工件安放口與夾持腔連通,待加工的工件可通過工件安放口放置于夾持腔,夾持腔的內壁形成有第一夾持面以及與第一夾持面相鄰的第二夾持面,第一夾持件滑動連接于夾持座并與第一夾持面相對,第二夾持件滑動連接于夾持座并與第二夾持面相對,在進行工件的夾持工作時,第一夾持件朝第一夾持面方向滑動,帶動工件與第一夾持面相抵,實現工件在一個方向上的夾持,第二夾持件朝第二夾持面方向滑動,帶動工件與第二夾持面相抵,實現工件在另一個方向上的夾持,進而實現工件的穩固,由于第一夾持件和第二夾持件均與夾持座滑動連接,進而可提升夾持設備的適應性能,可根據不同形狀及尺寸的工件滑動相應的距離,實現對不同形狀及尺寸的工件的夾持。
1.一種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復合夾持設備還包括驅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第一驅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與所述夾持座鉸接,所述第一驅動件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夾持件的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件可通過轉動帶動所述第一夾持件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持件與所述第一驅動件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還包括第二驅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與所述夾持座滑動連接,所述第二驅動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夾持件和所述第一驅動件連接,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驅動件的轉動帶動所述第二夾持件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件靠近所述第二夾持件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二驅動件靠近所述第二夾持件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楔形面相抵的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可通過所述第二驅動件的滑動帶動所述第二夾持件滑動。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持件包括桿體和夾持體,所述桿體沿所述夾持座的高度方向滑動連接于所述夾持座,所述夾持體的一側與所述桿體連接,所述夾持體的另一側延伸至所述夾持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體靠近所述夾持腔的一側設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連接工件。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座設置有供轉腔,所述夾持體轉動連接于所述供轉腔,所述桿體靠近所述夾持體的一端設置有第一弧形抵接面,所述夾持體靠近所述桿體的一端設置有第二弧形抵接面,所述第二弧形抵接面與所述第一弧形抵接面相抵。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轉腔設置有供轉軸,所述夾持件設置有供轉直槽,所述夾持件通過所述供轉直槽套設于所述供轉軸。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夾持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座的內部設置有供滑腔,所述供滑腔朝所述夾持座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桿體滑動連接于所述供滑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