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使用于滾動組件中使鋼珠和鋼珠間不相互碰撞的滾珠連結鏈條,特別是關于該鏈條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圖1為一種滾珠連結鏈條的正視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該滾珠連結鏈條1具有多數的間隔體11,各間隔體11的兩側各被一連接帶12連結而成一個列狀排列的型態,相鄰的兩間隔體11間用以存置一鋼珠2,及各間隔體11鄰接鋼珠2的端面成一凹面111,112,使各鋼珠2可自由于間隔體11間滾動而不和其它鋼珠2碰撞。通常一個滾珠連結鏈條上會設計有數十個間隔體11,以使一個滾珠連結鏈條可以把數十個鋼珠整列成串,但為了圖面上的方便呈現及說明,本發明說明書中的實施例皆只繪出四個間隔體11來表現。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中的滾珠連結鏈條可以包含三個或四個間隔體11,也可以包含更多的間隔體11,其方法是相同的。
常知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為使用多數的鋼珠做為射出成型的模心,配合模具的上模及下模,將滾珠連結鏈條1射出成型后,再分離模具的上模及下模,此時做為射出成型的模心用的鋼珠仍和滾珠連結鏈條1保持接合,最后還要設法將做為射出成型的模心用的鋼珠與滾珠連結鏈條1分離(日本專利公報特開平5-52217號)。現有技術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由于使用鋼珠為模心,而一個滾珠連結鏈條通常會包含數十個間隔體,也就是需要數十個鋼珠做為模心,因此常知的方法使模具的數量過大,制造困難,實有進一步改良的必要。
其后的設計者,雖有提議使用單獨的上模及下模方式來制造滾珠連結鏈條,并于模具脫模時使用強制脫模方式將上模和滾珠連結鏈條分離,但是因為模具和滾珠連結鏈條的干涉量很大,滾珠連結鏈條在脫模后會產生嚴重變形(成品被拉長而變形);而假如關心模心用的鋼珠對間隔體的干涉量,而減少該干涉量,又會衍生鋼珠間隔效果不佳的問題。
所以,常知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在制造困難度及滾珠連結鏈條的間隔效果兩大問題上,一直無法同時獲得解決,故常知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實有待再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使可以同時解決制造的困難度及滾珠連結鏈條的間隔效果兩大問題。
由于球面上的每一個點到球心的距離都相等,故使用一個通過球心的平面,并且使球體的半邊沿平面的法線方向脫模,即可以避免球面在脫模時干涉的情形。
而滾珠連結鏈條具有多數之間隔體,各間隔體之兩側各被一連接帶連結而成列狀排列,相鄰的兩間隔體間用以存置一鋼珠,及各間隔體鄰接鋼珠的端面成一凹面,使各鋼珠可自由于間隔體間滾動而不和其它鋼珠碰撞。為達到本發明的發明目的,降低制造的困難度及避免滾珠連結鏈條的間隔效果,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包含使用射出成型之方法;射出成型之模具包含一上模及一下模,而不以鋼珠為模心;先將上模及下模貼合,其中上模具有一配合前述連接帶上表面的輪廓,及一配合間隔體的一前述的凹面的凸輪廓,下模具有一配合前述連接帶下表面的輪廓,及一配合間隔體的另一端的前述的凹面的凸輪廓;將材料射入前述上模及下模的輪廓間;將前述上模及下模沿一和連結帶成傾斜的方向脫模。
傾斜脫模的傾斜角度小于60度。
上模的凸輪廓上具有凸出的肋條,以使射出成型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凹面中具有油溝。
下模的凸輪廓上具有凸出的肋條,以使射出成型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凹面中具有油溝。
肋條型成方向和脫模傾斜的角度一致,以利脫模。
一凸輪廓中心具有一凸塊,兩凸塊在上模和下模貼合時相接觸,以使射出成型后的滾珠連結鏈條之間隔體具有一連接兩端面的信道。
信道為錐形信道。
兩凸塊的貼觸面和連結帶的夾角大于前述傾斜脫模的傾斜角度。
兩凸塊在上模和下模貼合時組合成一四方柱。
所述的凹面為一球曲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由于球面上的每一個點到球心的距離都相等,故使用一個通過球心的平面,并且使球體的半邊沿平面的法線方向脫模,即可以避免脫模時干涉的情形。本發明即以一個過圓心的平面使球體的半邊沿該平面脫模的原理,使用傾斜的脫模方式,使可以同時解決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困難度及滾珠連結鏈條的間隔效果兩大問題。
圖1為一種滾珠連結鏈條的正視2為圖1的A-A’部視3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4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的上模及下模貼合后的剖面示意5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的上模及下模脫模的剖面示意6為傾斜角度對包覆角度關系7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在凸輪廓上設置肋條的第一應用實施例圖8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在凸輪廓上設置肋條的第二應用實施例圖9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在凸輪廓上設置凸塊的第一應用實施例圖10為圖9的B-B’剖視11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在凸輪廓上設置凸塊的第二應用實施例符號說明1滾珠連結鏈條11間隔體111凹面 1111,1112油溝112凹面 1121,1122油溝113方形信道 114錐形信道12連接帶 2鋼珠4上模41連接帶配合輪廓42凸輪廓 421,422肋條423,424凸塊 43間隔體輪廓44合模面 5下模51連接帶配合輪廓 52凸輪廓521,522肋條 523,524凸塊53間隔體輪廓 54合模面55頂出孔 56頂出銷
θ1傾斜角度θ2包覆角度θ3最大半角θ4凸塊脫模角θ5半錐角為方便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詳細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說明,然而此實施例及圖式僅供說明及參考用,而非用以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制。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3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圖中除了滾珠連結鏈條1以外,包含一上模4及一下模5。其中的滾珠連結鏈條1具有多數的間隔體11(圖中為使簡化,只繪出四個間隔體11,但實際制造上的間隔體11可以為數十個),各間隔體11的兩側各被一連接帶12連結而成列狀排列,相鄰的兩間隔體間11間用以存置一鋼珠(未顯示),及各間隔體11鄰接鋼珠的端面成一凹面111,112,使各鋼珠可自由于間隔體11間滾動而不和其它鋼珠碰撞,而凹面111,112一般為一球曲面。其中的上模具有一連接帶配合輪廓41以配合連接帶12上表面的輪廓,及一凸輪廓42以配合間隔體12的一個凹面111;而下模5則具有一連接帶配合輪廓51以配合連接帶12下表面的輪廓,及一凸輪廓52以配合間隔體11的另一端的凹面112。圖中上模4的間隔體輪廓43及下模5的間隔體輪廓53則共同組合成間隔體11的外徑輪廓。而合模面44及合模面54分別為上模4及下模5合模用的接合面。在分離上模4及下模5時,上模4沿一傾斜角度θ1脫模,以避免脫模時的干涉情形。圖中下模5設有數個頂出孔55,頂出孔55中各設有頂出銷56,頂出銷56用以分離滾珠連結鏈條1及下模5。
圖4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的上模及下模貼合后的剖面示意圖。圖中可看到將上模4及下模5貼合后,上模4的間隔體輪廓43、凸輪廓42和下模5的間隔體輪廓53、凸輪廓52共同組合成一個和間隔體11相同輪廓的空穴,用以成型滾珠連結鏈條1的間隔體11。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制造方法使用射出成型的方法來制造滾珠連結鏈條1,其射出成型的模具包含一上模4及一下模5,制造時首先將上模4及下模5貼合(如圖4所示);其次將射出成型的材料射入前述上模4及下模5之間;最后使上模和下模分離,其分離的方式使上模4及下模5沿一和連結帶12成傾斜的方向脫模。圖5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的上模及下模脫模的剖面示意圖。其中上模4及下模5沿著一傾斜角度θ1脫模,其中傾斜角度θ1的值應小于60度,以使間隔體11包覆鋼珠的區域達到鋼珠的60度;其最佳情形為傾斜角度θ1等于45度,此時間隔體11包覆鋼珠的區域可達到鋼珠的90度范圍。在上模4及下模5分離后,使用頂出孔55中的頂出銷56向上頂出,使滾珠連結鏈條1和下模5分離,以取出滾珠連結鏈條1。
請參閱圖6為傾斜角度對包覆角度關系圖,當圖5中的上模4的凸輪廓42沿傾斜角度θ1脫模時,為使凸輪廓42不和已射出成型之間隔體11干涉,包覆角度θ2的半角需小于最大半角θ3,而最大半角θ3等于90度減傾斜角度θ1;故當傾斜角度θ1為60度時,最大半角θ3等于30度,而包覆角度θ2不大于60度;而當傾斜角度θ1為45度時,最大半角θ3為45度,而包覆角度θ2最大可達90度。如果包覆角度θ2為60度,則鋼珠的左右兩側各有60度的區域被限制住,即相當于一個正六邊形的兩個對稱邊被限制,如此的結構已有很好的間隔效果;而當傾斜角度θ1為45度時,包覆角度θ2最大可達90度,此時鋼珠圓周的一半和間隔體11接觸,此時的鋼珠限制效果最佳。
延續使用沿傾斜角度θ1脫模的原理,在凸輪廓42及凸輪廓52上也可以設置一些凸出的肋條或凸塊。圖7至圖11為本發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在凸輪廓42及凸輪廓52上的肋條或凸塊的應用實施例。在圖7的實施例中,在凸輪廓42上設有肋條421,而凸輪廓52上設有肋條521,因此在射出成型時,可使間隔體11之凹面111,112上形成油溝1111,1121,油溝1111,1121可以保存少量的潤滑油脂,降低凹面111,112和鋼珠間的潤滑阻力。而由于本發明的肋條421及肋條521的型成方向和脫模的傾斜角度θ1一致,故不會造成脫模時的干涉。為方便于剖視圖的表現,圖7中的肋條421及肋條521沿橫向延伸設置,但是肋條421及肋條521也可以沿貫向或其它方向延伸設置。
在圖8的實施例中,在凸輪廓42上設有肋條422,而凸輪廓52上設有肋條522,因此在射出成型時,可使間隔體11的凹面111,112上形成油溝1112,1122,油溝1112,1122可以保存少量的潤滑油脂,降低凹面111,112和鋼珠間的潤滑阻力。而由于本發明之肋條422及肋條522之設計之脫模方向也和傾斜角度θ1一致,故不會造成上模4相對于下模5沿傾斜角度θ1脫模時的干涉。
此外,為了方便潤滑油可以在各鋼珠間流動,因此在間隔體11中間設一個通孔,將可改善潤滑油在各鋼珠間流動性。在圖9及圖10的實施例中,在凸輪廓42上設有凸塊423,而凸輪廓52上設有凸塊523,由于凸塊423及凸塊523在上模4及下模5貼合時相接觸而共同形成一四方柱狀,故在射出成型時會使間隔體11上形成一連接兩端面的方型信道113參照圖十之B-B’剖視圖,方型信道113可以方便潤滑油在各鋼珠間流動。為使上模4相對于下模5脫模時,凸塊423和凸塊523的接觸面不相互發生干涉,凸塊脫模角θ4應不小于傾斜角度θ1。其中的凸塊脫模角θ4指兩凸塊423,523的貼觸面和連結帶12的夾角。
圖11的設計也是為了使滾珠連結鏈條1射出成型后,可使滾珠連結鏈條1之間隔體11上形成一連接兩端面的信道,以方便潤滑油在各鋼珠間流動。圖11中的凸輪廓42上設有凸塊424,而凸輪廓52上設有凸塊524,其中凸塊424及凸塊524各呈錐狀,可以為角錐或圓錐狀;由于凸塊424及凸塊524在上模4及下模5貼合時相接觸,而使射出成型時間隔體11上會形成一連接兩端面的錐形信道114,錐形信道114可以方便潤滑油在各鋼珠間流動。為使上模4相對于下模5脫模時,凸塊424及凸塊524不和滾珠連結鏈條1發生干涉,凸塊424及凸塊524的錐度的半錐角θ5應大于傾斜角度θ1。
綜上所述,本案經由結構及空間上的設計,考慮射出成型的脫模限制,改善現有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的缺點,使創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可以同時解決制造的困難度及滾珠連結鏈條的間隔效果兩問題,更可方便于間隔體的信道制造,以提升潤滑效果。不只方法的結構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且從制造方法的基本上跳脫原先制造方法的限制,并能較現有技術增進上述多項功效,應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的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準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滾珠連結鏈條具有多數的間隔體,各間隔體的兩側各被一連接帶連結而成列狀排列,相鄰的兩間隔體間用以存置一鋼珠,及各間隔體鄰接鋼珠的端面成一凹面,使各鋼珠可自由于間隔體間滾動而不和其它鋼珠碰撞,前述的制造方法包含使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射出成型的模具包含一上模及一下模;先將上模及下模貼合,其中上模具有一配合前述連接帶上表面的輪廓,及一配合間隔體的一前述的凹面的凸輪廓,下模具有一配合前述連接帶下表面的輪廓,及一配合間隔體的另一端的前述的凹面的凸輪廓;將材料射入前述上模及下模的輪廓間;將前述上模及下模沿一和連結帶成傾斜的方向脫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傾斜脫模的傾斜角度小于6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模的凸輪廓上具有凸出的肋條,以使射出成型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凹面中具有油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模的凸輪廓上具有凸出的肋條,以使射出成型后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凹面中具有油溝。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肋條型成方向和脫模傾斜的角度一致,以利脫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凸輪廓中心具有一凸塊,兩凸塊在上模和下模貼合時相接觸,以使射出成型后的滾珠連結鏈條之間隔體具有一連接兩端面的信道。
7.根擾權昨要求6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信道為錐形信道。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兩凸塊的貼觸面和連結帶的夾角大于前述傾斜脫模的傾斜角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兩凸塊在上模和下模貼合時組合成一四方柱。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面為一球曲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方式,由于球面上的每一個點到球心的距離都相等,故使用一個通過球心的平面,并且使球體的半邊沿平面的法線方向脫模,即可以避免脫模時干涉的情形,滾珠連結鏈條的上模及下模各具有一包含球面的凸輪廓,并使上模及下模相對沿一傾斜的方向脫模,避免脫模時凸輪廓和成品間的干涉,使用傾斜的脫模方式,同時解決滾珠連結鏈條的制造困難度及滾珠連結鏈條的間隔效果兩大問題。
文檔編號B22D25/00GK101024244SQ200610007828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7日
發明者郭長信 申請人: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