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噴涂工藝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處防止軸電流產生的噴涂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大中型電機運行時,由于負載和溫度的變化,引起不同的撓度,因而采用自動調心軸承。運行時,由于磁阻變化,脈動磁通通過切割轉軸時,軸的兩端產生軸電流,再加上各繞組及分布電容等所形成的感應電壓,對此電壓若不加以絕緣或者絕緣不好,將有較大的軸電流產生,這將對電機構成傷害,大大降低電機的效率和壽命。
目前,電機制造廠方為了防止此種軸電流的產生以至損壞電機,采用的方法是在軸承座的內球體表面配合處,粘有0.3-0.6毫米厚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來防止軸電流的產生。粘貼薄膜存在的缺點是1)由于大中型電機轉子較重,軸瓦的球面經常自行調心,將薄膜擠壓或磨損而遭到破壞。2)軸承球面和薄膜平面粘結后,會出現皺折,表面不光滑,影響球面軸瓦自行調心,也影響電機軸瓦正常運行,產生發熱和振動現象。3)球面軸瓦在檢修安裝過程中,薄膜粘在軸瓦的球面上被損壞。4)當軸電壓和軸瓦溫度升高到一定值時,局部絕緣強度下降或被擊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突破現有貼膜技術的無污染、機械性能優、絕緣性能好、操作簡單易行的噴涂工藝,該工藝用于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噴涂工藝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有防止軸電流產生的涂層。
所述的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軸承座內球面表面預處理;火焰噴涂前,其內球面表面采用噴砂、磷化、酸洗的方法進行除污、除銹、除毛刺處理;
2)軸承座預熱;預熱到涂層材料熔點的正負20~50℃的溫度;3)噴涂工藝參數噴涂材料為尼龍粉末時,粒度為0.07~0.18粒度/mm;工件預熱溫度150~220℃;氧氣壓力為0.2MPa;乙炔壓力為0.1MPa;保護氣體壓力為0.3~0.4MPa;;噴涂距離為100~150mm;送粉量為4.5~5.5kg/h;4)噴涂后涂層的處理;噴涂后若要提高涂層的韌性,則對涂層進行急冷處理;若要改善涂層內應力狀態和提高耐腐蝕性,則對涂層進行保溫或緩冷處理;5)涂層的質量檢查;a)涂層表面不得有裂紋、焦化現象,不得有剝離、鼓泡現象;b)其厚度應均勻在0.5~1.0mm;用于耐腐蝕的涂層,最低絕緣值應大于104ΩM;c)噴涂時,每遍最大厚度不超過0.2mm,然后多次來回均勻噴涂,直到達到所需的厚度為止;6)涂層的切削加工;選擇能加工硬度為40HR的刀具或硬質合金刀具YC10。
所使用的噴涂材料,可選擇尼龍、塑料、陶瓷粉末或其它噴涂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突破了現有的粘膜工藝,使用噴涂工藝可有效防止軸電流的產生,工藝簡單易行、涂層厚度均勻可控、涂層與基體附著力強、涂層的機械性能、絕緣性能都優良、無需潤滑材料、耐磨損、噪音小、無污染。
圖1是電機調心軸承座與軸的配合示意圖。
1-軸承座2-涂層3-軸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見圖1,噴涂工藝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的應用,在電機調心軸承座1內表面噴有防止軸電流產生的涂層2。
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涂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軸承座內球面表面預處理;火焰噴涂前,其內球面表面采用噴砂、磷化、酸洗的方法進行除污、除銹、除毛刺處理;2)軸承座預熱;預熱到涂層材料熔點的正負20~50℃的溫度;3)噴涂工藝參數噴涂材料為尼龍1010粉末時,粒度為0.07~0.18粒度/mm;工件預熱溫度150~220℃;氧氣壓力為0.2MPa;乙炔壓力為0.1MPa;保護氣體壓力為0.3~0.4MPa;;噴涂距離為100~150mm;送粉量為4.5~5.5kg/h;4)噴涂后涂層的處理;噴涂后若要提高涂層的韌性,則對涂層進行急冷處理;若要改善涂層內應力狀態和提高耐腐蝕性,則對涂層進行保溫或緩冷處理;5)涂層的質量檢查;a)涂層表面不得有裂紋、焦化現象,不得有剝離、鼓泡現象;b)其厚度應均勻在0.5~1.0mm;用于耐腐蝕的涂層,最低絕緣值應大于104ΩM;c)噴涂時,每遍最大厚度不超過0.2mm,然后多次來回均勻噴涂,直到達到所需的厚度為止;6)涂層的切削加工;選擇能加工硬度為40HR的刀具或硬質合金刀具YC10。
實施例2使用的噴涂材料選擇塑料時,上述工藝步驟3)的噴涂工藝參數噴涂材料為塑料時,粒度為150-300目;工件預熱溫度100~120℃;氧氣壓力為0.3-0.4MPa;乙炔壓力為0.03MPa;保護氣體壓力為3MPa;;噴涂距離為220~250mm;送粉量為4.0~5kg/h。
其它工藝步驟同實施例1。
實施例3使用的噴涂材料選擇陶瓷時,上述工藝步驟3)的噴涂工藝參數噴涂材料為陶瓷時,粒度為350-400目;工件預熱溫度80~90℃;氫氣壓力為0.4MPa;氬氣壓力為0.5MPa;壓縮空氣0.2MPa;噴涂距離為160~180mm;送粉量為2~3kg/h。
其它工藝步驟同實施例1。
實施例4用于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使用的噴涂工藝,其噴涂材料還可以選用其它噴涂材料,噴涂工藝參數參照噴涂技術領域選擇相應的數據。
權利要求
1.噴涂工藝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有防止軸電流產生的涂層。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軸承座內球面表面預處理;火焰噴涂前,其內球面表面采用噴砂、磷化、酸洗的方法進行除污、除銹、除毛刺處理;2)軸承座預熱;預熱到涂層材料熔點的正負20~50℃的溫度;3)噴涂工藝參數噴涂材料為尼龍粉末時,粒度為0.07~0.18粒度/mm;工件預熱溫度150~220℃;氧氣壓力為0.2MPa;乙炔壓力為0.1MPa;保護氣體壓力為0.3~0.4MPa;;噴涂距離為100~150mm;送粉量為4.5~5.5kg/h;4)噴涂后涂層的處理;噴涂后若要提高涂層的韌性,則對涂層進行急冷處理;若要改善涂層內應力狀態和提高耐腐蝕性,則對涂層進行保溫或緩冷處理;5)涂層的質量檢查;a)涂層表面不得有裂紋、焦化現象,不得有剝離、鼓泡現象;b)其厚度應均勻在0.5~1.0mm;用于耐腐蝕的涂層,最低絕緣值應大于104ΩM;c)噴涂時,每遍最大厚度不超過0.2mm,然后多次來回均勻噴涂,直到達到所需的厚度為止;6)涂層的切削加工;選擇能加工硬度為40HR的刀具或硬質合金刀具YC10。
3.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噴涂材料,可選擇尼龍、塑料、陶瓷粉末、或其它噴涂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處防止軸電流產生的噴涂工藝技術領域,噴涂工藝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的應用,在電機調心軸承座內表面噴涂有防止軸電流產生的涂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突破了現有的粘膜工藝,使用噴涂工藝可有效防止軸電流的產生,工藝簡單易行、涂層厚度均勻可控、涂層與基體附著力強、涂層的機械性能、絕緣性能都優良、無需潤滑材料、耐磨損、噪音小、無污染。
文檔編號C23C4/18GK1900543SQ20061004710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3日
發明者藤長寬, 王聰, 張為勛 申請人:藤長寬, 王聰, 張為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