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樓宇玻璃膜粘貼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樓宇玻璃膜粘貼技術,屬環護裝飾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檔辦公樓宇及豪宅大量增加,這些結構中大量使用玻璃,如落地窗、幕墻等。而大量玻璃的使用也帶來安全、隔熱、保護隱私等多種問題。
現有的解決辦法多采用纖維玻璃、有色玻璃、貼窗花紙或用窗簾等。但這些辦法效果均不理想。
PTE膜被廣泛用于汽車玻璃,均有比較好的效果。但由于汽車是運動體,而樓宇是固定體,加之樓宇的玻璃重量及厚度大、采用纖維玻璃等原因,直接按照常規方法貼PTE膜效果也不理想。
據發明人掌握的資料表明,未發現與本發明技術方案相同的公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操作簡便、效果佳的樓宇玻璃膜粘貼技術。
本發明利用AB膠、或雙管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陰陽離子結合后效果最佳的原理得到。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1、選擇市場購買的PTE膜,按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市場購買的鈦、鉻、鎳金屬按1∶1∶1的用量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0.03μm;2、再用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在市場銷售的AB膠中的A膠、或雙管膠中的一種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一種膠分別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0.03μm;3、粘貼時,用市場銷售的B膠、或雙管膠中的另一種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另一種膠分別按5∶100的比例與水混合,隨后將混合液體物抹在上玻璃上,再將上述所說的膜貼在玻璃上。
本發明具有操作簡便、其PTE膜可替代有色玻璃、窗花紙或窗簾,安全性高、隔熱效果及單向透視好等優點,可廣泛用于樓宇玻璃。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1、選擇市場購買的PTE膜,按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市場購買的鈦、鉻、鎳金屬按1∶1∶1的用量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μm;2、再用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在市場購買的AB膠中的A膠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μm;3、粘貼時,用市場購買的AB膠中的B膠按5∶100的比例與水混合,隨后將混合液體物抹在上玻璃上,再將上述所說的膜貼在玻璃上。
實施例21、選擇市場購買的PTE膜,按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市場購買的鈦、鉻、鎳金屬按1∶1∶1的用量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2μm;2、再用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在市場購買的雙管膠中的一種膠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2μm;3、粘貼時,用市場購買的雙管膠中的另一種膠按5∶100的比例與水混合,隨后將混合液體物抹在上玻璃上,再將上述所說的膜貼在玻璃上。
實施例31、選擇市場購買的PTE膜,按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市場購買的鈦、鉻、鎳金屬按1∶1∶1的用量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3μm;2、再用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在市場購買的哥兩好牌膠中的一種膠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3μm;3、粘貼時,用市場購買的的哥兩好牌膠中的另一種膠按5∶100的比例與水混合,隨后將混合液體物抹在上玻璃上,再將上述所說的膜貼在玻璃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樓宇玻璃膜粘貼技術,其特征在于該技術的步驟為a.選擇市場購買的PTE膜,按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市場購買的鈦、鉻、鎳金屬按1∶1∶1的用量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0.03μm;b.再用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在市場購買的AB膠中的A膠、或雙管膠中的一種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一種膠分別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0.03μm;c.粘貼時,用市場購買的B膠、或雙管膠中的另一種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另一種膠分別按5∶100的比例與水混合,隨后將混合液體物抹在上玻璃上,再將上述所說的膜貼在玻璃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樓宇玻璃膜粘貼技術,屬環護裝飾技術領域。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1.選擇市場購買的PTE膜,按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市場購買的鈦、鉻、鎳金屬按1∶1∶1的用量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0.03μm;2.再用常規的濺射工藝和磁控工藝將在市場購買的AB膠中的A膠、或雙管膠中的一種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一種膠分別電度在PTE膜上,電度層厚度為0.01-0.03μm;3.粘貼時,用市場購買的B膠、或雙管膠中的另一種膠、或哥兩好牌膠中的另一種膠分別按照5∶100的比例與水混合,隨后將混合液體物抹在上玻璃上,再將上述所說的膜貼在玻璃上。本發明具有操作簡便、其PTE膜可替代有色玻璃、窗花紙或窗簾,安全性高、隔熱效果及單向透視好等優點,可廣泛用于樓宇玻璃。
文檔編號C23C14/35GK1911847SQ20061004863
公開日2007年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3日
發明者張元川 申請人:張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