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測量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65616閱讀:14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測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如在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類型的測量設備,尤其是用 于在加工機床、尤其是磨床上在加工過程期間對試樣進行在線測量。
背景技術
在制造曲軸時需要將曲軸的曲軸連桿頸在磨床上磨削到尺寸。為了保證只要達 到所期望的尺寸就結束磨削過程,需要在在線測量方法的范圍內在加工過程期間連續地 檢驗曲軸連桿頸,尤其是在其直徑及其圓度方面。EP-A-0859689公開了一種相應的測量 設備。通過EP-A-1370391已知一種相關類型的測量設備,該測量設備用于在磨床上在 磨削過程期間在線測量曲軸連桿頸。該已知的測量設備具有測量頭,該測量頭通過連桿 繞第一樞轉軸能樞轉地與測量設備的基體連接。該已知的測量設備還具有用于將測量頭 擺入和擺出測量位置的裝置。為了在曲軸連桿頸上執行在線測量,使測量頭通過為其設 置的裝置擺入到測量位置,在該測量位置中測量頭例如利用測量棱形件貼靠在要被測量 的曲軸連桿頸上。在磨削過程期間,曲軸連桿頸執行繞曲軸旋轉軸的軌跡旋轉。在此, 砂輪保持與曲軸連桿頸接觸并且為此相對于曲軸的旋轉軸徑向活動地支承。為了保證在 整個磨削過程期間可以對曲軸連桿頸進行測量,使測量頭追隨曲軸連桿頸的運動。為 此,測量設備的基體與磨床的基體連接,由此使測量設備在磨削過程期間在曲軸的徑向 上與磨床的砂輪同步地運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給出一種在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類型的測量設備,該 測量設備在構造上簡單地且節省空間地構成。這個目的通過在權利要求1中給出的發明得以實現。本發明規定,所述連桿具有第一連桿元件和第二連桿元件,該第一連桿元件和 第二連桿元件繞第一樞轉軸能樞轉地設置。本發明還規定,第三連桿元件與第二連桿元 件的背離第一樞轉軸的端部繞第二樞轉軸能樞轉地連接,第四連桿元件與該第三連桿元 件的背離第二樞轉軸的端部繞第三樞轉軸能樞轉地連接,該第四連桿元件離開第三樞轉 軸地繞第四樞轉軸能樞轉地與第一連桿元件連接。由于連桿的按照本發明的設計方案, 該連桿在運動學特別有利的情況下在靜止位置與測量位置之間偏轉,在所述靜止位置中 測量頭從砂輪的區域退回,在所述測量位置中測量頭與要被測量的試樣、例如曲軸的曲 軸連桿頸接觸。通過所選擇的擺入運動的運動學,測量頭在測量頭接近試樣期間特別可 靠地貼靠在試樣上,而不存在測量頭與砂輪嵌接并由此損壞砂輪的危險。此外,按照本 發明規定的運動學在這些方面是特別有利的,即測量頭在測量過程期間至少在確定的范 圍上追隨試樣的運動、例如曲軸的曲軸連桿頸繞曲軸旋轉軸的轉動。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的另一優點是,該測量設備相對節省空間地構成。這尤其是鑒于在相應的測量設備集成到磨床中時的狹窄空間情況是有意義的。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的另一優點是,該測量設備在構造上是相對簡單的并由 此是維護友好的和健壯的。如果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例如用于測量曲軸的曲軸連桿頸,則測量頭在典型 的測量過程期間例如以-7°至+5°、即總共約12°的角度行程在曲軸連桿頸的圓周方向 上運動。測量頭在曲軸連桿頸圓周方向上的該相對運動可在評估借助測量探頭接收的測 量值時考慮。擺入或擺出按照本發明指的是測量頭在其靜止位置與測量位置之間的運動,在 該測量位置中測量頭貼靠在要被測量的試樣上,而與測量頭在其在靜止位置與測量位置 之間運動時所描述的軌跡曲線無關。測量頭尤其是可以沿著任意的、例如拋物面的軌跡 曲線在其靜止位置與其測量位置之間運動。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特別好地適合于在加 工機床上在加工過程期間在線測量試樣。但是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也適合于執行在加 工過程以外的測量。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的各連桿元件最好剛性地構成。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規定,第一連桿元件與第二連桿元件相互不平行 地設置。通過這種方式在測量頭在擺入或擺出期間以及在測量過程期間的運動學方面得 到特別有利的情況。為了進一步改善測量頭在其靜止位置與其測量位置之間運動時的運動學情況, 本發明的另一有利的改進方案規定,第一樞轉軸與第二樞轉軸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三樞轉 軸與第四樞轉軸之間的距離。原則上,測量頭可以直接與連桿的連桿元件之一連接。為了進一步提高在將 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集成在加工機床中時的空間自由度,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 案規定,測量頭設置在固定臂上,該固定臂與連桿元件之一、尤其是與第四連桿元件連 接。原則上,固定臂按照本發明可以活動地與配設的連桿元件連接。但是在按照本 發明的測量設備的一種盡可能簡單的構造的意義上有利的是,固定臂剛性地與連桿元件 之一連接,如同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規定的那樣。本發明的其他有利的改進方案規定,固定臂的將測量頭固定的自由端部朝向第 一樞轉軸是成角度的或彎曲的,和/或固定臂或固定臂的與配設的連桿元件連接的部分 與配設的連桿元件形成大于90°的角度。通過這種方式,在考慮按照本發明選擇的運動 學的情況下、在測量頭在其靜止位置與其測量位置之間運動時、在測量頭與試樣接觸方 面得到特別有利的情況。按照本發明,測量頭可以具有任意適合的測量探頭。在此,測量探頭的測量原 理可以根據相應的要求在寬的界限內選擇。例如可以使用無接觸式、尤其是光學式工作 的測量探頭。在特別簡單且也在加工過程期間的工藝情況下健壯的構造的意義上優選的 是,測量探頭是觸覺式工作的測量探頭。本發明的另一有利的改進方案就此規定,測量 頭具有至少一個能直線移動的測量探頭。為了保持所使用的測量探頭在測量過程期間與試樣保持嵌接,測量頭可以按任 意適合的方式構成。本發明的一種特別有利的改進方案就此規定,測量頭具有至少一
5個測量棱形件。在這個實施形式中,測量頭在測量探頭的測量位置中與試樣處于三點接 觸,即在測量棱形件的兩個位置處以及在圓周方向上在這兩個位置之間借助測量探頭。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可以具有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的驅動原理可以 在寬的界限內選擇。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就此規定,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 裝置具有至少一個包括能直線運動的輸出機構的直線驅動裝置和用于將輸出機構的直線 運動轉換成測量頭的樞轉運動的裝置。可以以任意適合的方式實現將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驅動力或驅動轉矩從用 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傳遞到測量頭上。一種在按照本發明設備的一種簡單構造的 意義上有利的改進方案就此規定,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作用于連桿上。根據相應的要求,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可以具有一個公共的擺入和擺 出器,或者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可以具有至少一個擺入器和至少一個分開的擺 出器,如同本發明的其他改進方案規定的那樣。按照本發明,根據相應的要求可以設置 一個公共的擺入和擺出器,或者一個分開的擺入器和一個分開的擺出器。可以以任意適合的方式施加對于擺入或擺出必需的力或必需的轉矩。本發明的 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就此規定,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具有彈簧機構,該彈簧機 構包括至少一個對測量頭加載的彈簧。在這個實施形式中,用于擺入或擺出測量頭的必 需的力或必需的轉矩通過彈簧機構施加。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一種特別簡單且尤其是在加 工過程期間的工藝條件下健壯且少維護的結構。為了進一步簡化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的結構,上述實施形式的一種改進方案 規定,彈簧設置在測量設備的基體與連桿的一個連桿元件或與之連接的部分之間。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如果至少一個所述連桿元件、尤其是第二連桿元件這樣地 具有一桿臂,即該桿臂與該連桿元件一起形成雙臂式的桿,其中彈簧作用于桿臂上,如 同本發明的另一改進方案規定的那樣,則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的結構能夠特別簡單且 少維護地構造。根據相應的要求,彈簧可以構成為拉力彈簧。但是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 案就此規定,彈簧構成為壓縮彈簧。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的特別節 省空間的結構。這在集成測量設備到加工機床、例如磨床中的方面對于執行在線測量方 法是特別有利的。本發明的另一改進方案規定,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具有至少一個液壓 缸,所述液壓缸與測量頭處于作用連接或者能進入作用連接,以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相 應的液壓缸作為相對簡單、成本有利和少維護的標準構件提供并且能夠實現精確地控制 擺入或擺出過程。按照本發明,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可以按照任意的驅動原理 工作,例如利用彈性力或利用至少一個液壓缸。此外,也可以使用其它的驅動原理,例 如氣動結構或至少一個電動驅動裝置。為了進一步簡化用于擺入和擺出的裝置,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改進方案規定, 為了擺出測量頭設有攜動件,該攜動件對測量頭或與該測量頭連接的部分、尤其是一個 連桿元件在擺出方向上松動地加載。在上述的實施形式中,攜動件有利地構成為繞樞轉軸能樞轉地支承的桿。具有攜動件的實施形式的另一有利的改進方案規定,攜動件與液壓缸處于作用連接。可以以任意適合的方式實現將驅動力從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的輸出機 構傳遞到攜動件上。為了就此而言相對簡單且少維護地設計結構,本發明的一種有利的 改進方案規定,攜動件通過桿結構與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的輸出機構處于作用 連接。為了使測量頭在測量頭的擺出或擺入運動開始或結束時的運動較緩慢,但是在 繼續的擺入或擺出運動進程中較快地構成,上述實施形式的一種改進方案規定,桿結構 具有肘桿。本發明的另一有利的改進方案設置用于檢測測量頭的各個位置的傳感器裝置。 在這個實施形式中可以在測量頭運動之前、期間或之后檢測測量頭的各個位置并且以所 期望的方式控制測量頭的位置。本發明的另一有利的改進方案設置用來控制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的裝置的控 制裝置,其中按照另一有利的改進方案,控制裝置與傳感器裝置處于作用連接。


下面借助強烈簡化的附圖詳細解釋本發明,在附圖中示出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 備的實施例。所有描述的、在附圖中示出的和在權利要求中要求保護的特征在此都可以 獨立地以及以任意的相互組合形成本發明的內容,與其在權利要求中的概括和其引用關 系無關并且與其描述或在附圖中的圖示無關。圖中圖1以強烈簡化的視圖示出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在測量頭的靜止位置的側視 圖,圖2A至2E示出按照圖1的測量設備的不同運動學階段,圖3以與圖1相同的視圖示出按照圖1的實施例處于在測量頭運動到測量位置中 期間,圖4A示出按照本發明的設備2的第二實施例,其中測量頭12處于測量位置,圖4B示出測量頭12處于已擺出的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2的一個實施例,該測量設備用于在磨床4上在 加工過程期間對試樣進行在線測量。該磨床4(為了簡化的原因只部分地示出)具有能繞 與機床固定的旋轉軸6旋轉的砂輪8,該砂輪用于加工試樣,該試樣在本實施例中由曲軸 的曲軸連桿頸10形成。測量設備2具有一測量頭12,該測量頭通過連桿14繞第一樞轉軸16能樞轉地與 測量設備2的基體18連接。測量設備2還具有用于將測量頭12擺入和擺出測量位置的裝置,進一步在下面 詳細地解釋所述裝置。首先借助于圖2A詳細解釋連桿14的結構。在圖2A-2E中,出于清晰的原因 去掉了用于將測量頭12擺入和擺出測量位置的裝置。連桿18具有第一連桿元件20和第二連桿元件22,該第一連桿元件和第二連桿元件繞第一樞轉軸16能樞轉地設置。第三 連桿元件26與第二連桿元件22的背離第一樞轉軸16的端部繞第二樞轉軸24能樞轉地連 接,第四連桿元件與該第三連桿元件的背離第二樞轉軸24的端部繞第三樞轉軸28能樞轉 地連接,該第四連桿元件離開第三樞轉軸28地繞第四樞轉軸能樞轉地與第一連桿元件20 連接。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連桿元件20和第三連桿元件26相互不平行地設置,其 中第一樞轉軸16與第二樞轉軸24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三樞轉軸28與第四樞轉軸32之間的距離。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連桿元件22這樣地具有一桿臂34,即該桿臂34與連桿 元件22 —起形成一個雙臂式的角形桿,進一步在下面詳細地解釋其功能。測量頭12在這個實施例中設置在一固定臂35上,該固定臂與第四連桿元件30 連接,該第四連桿元件超過第四樞轉軸32延長。在所示實施例中,固定臂34與第四連 桿元件30之間的連接剛性地構成。如由圖2A可見的那樣,在所示實施例中固定臂34的 將測量頭12固定的自由端部朝向第一樞轉軸16是成角度的,其中固定臂34的與第四連 桿元件40連接的部分與第四連桿元件30形成大于90°的角度。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測量頭12具有一能直線移動的測量探頭36,該測量探頭在 圖2A中通過虛線表示。測量頭12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還具有一測量棱形件38。如何利 用由一能直線移動的測量探頭36和一測量棱形件38組成的結構在試樣、尤其是曲軸的曲 軸連桿頸或其它圓柱形構件上進行圓度和/或直徑測量的方式和方法對于本領域技術人 員來說通常是已知的,并且因此在這里不再詳細解釋。測量設備2還具有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12的裝置,所述裝置作用于連桿14上 并且借助圖1對其進行詳細解釋。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12的裝置 具有一個擺入器40和一個分開的擺出器42。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擺入器40具有彈簧機構,該彈簧機構在這個實施例中具有 構成為壓縮彈簧的彈簧44,該彈簧通過連桿14沿在圖1中通過箭頭46用符號表示的擺入 方向對測量頭12加載。在這個實施例中,彈簧44構成為壓縮彈簧并且在其一個端部支 承在測量設備2的基體18上、而在其另一端部支承在桿臂34上,從而彈簧44在圖1中 沿逆時針方向對桿臂34加載并由此利用連桿14在擺入方向46上對測量頭12加載且試圖 使其運動。在這個實施例中,擺出器42具有一液壓缸48,該液壓缸的活塞在其自由端部上 與測量設備2的基體18連接。在這個實施例中構成為肘桿的桿結構42與液壓缸48的活 塞桿50連接,該肘桿的背離活塞桿50的自由端部相對于第一樞轉軸16偏心地與單臂式 的桿54連接,該單臂式的桿與樞轉軸16同軸地支承。桿54在其自由端部上具有延伸到 圖紙平面中的銷56,該銷松動地對第一連桿元件20加載,由此桿54在沿擺出方向(該擺 出方向在圖中對應于沿順時針方向的運動)運動時起用于第一連桿元件20的攜動件的作 用。為了檢測測量頭12的各個位置設有傳感器裝置,所述傳感器裝置與用于控制擺 入器40和擺出器42的控制裝置處于作用連接。利用評估計算機對在測量過程期間利用測量探頭36接收的測量值進行評估。如
8何評估相應測量值的方式和方法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通常是已知的,并且因此在這 里不再詳細解釋。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2的工作方式如下在圖1和圖2A所示的靜止位置中,測量頭12與曲軸連桿頸10脫離嵌接。在這 個靜止位置,液壓缸48處于靜止,因此在圖1中沿逆時針方向鎖止壓縮彈簧44試圖引起 的桿臂34的運動。為了使測量頭12在擺入方向46上擺入,這樣操縱液壓缸48,使得其活塞桿50 在圖1中向右伸出。在活塞桿50伸出時,彈簧44壓靠到桿臂34上,由此使桿臂34在 圖1中沿逆時針方向偏轉。因為桿臂34與第二連桿元件22抗旋轉地連接,所以在此使 第二連桿元件22并因而使整個連桿14在圖1中沿逆時針方向偏轉。圖2B示出測量頭12處于靜止位置與測量位置之間的位置。在達到給定的、在圖2C中所示的角度位置時,桿臂34運動到止擋56上,其中 在桿臂34撞到止擋56上時將控制信號傳遞給控制裝置,液壓缸48由于該控制信號被置 于靜止。圖2C示出測量頭12處于尋找位置,在該尋找位置測量頭還未與曲軸連桿頸10 接觸。圖2D示出測量頭12處于其測量位置,在該測量位置測量頭與曲軸連桿頸10接 觸。圖2E對應于圖2C,其中示出測量頭12相對于較大直徑的曲軸連桿頸10’處于 其尋找位置。圖3示出測量設備2處于測量頭12的尋找位置,它也在圖2C中示出。如由圖 1與圖3的比較得到的那樣,桿54利用桿結構42在液壓缸48的活塞桿50伸出時在圖1 中沿逆時針方向偏轉,直到到達桿54的在圖3所示的角度位置。如圖3所示,在這個角 度位置,滾子56在第一旋轉軸16的圓周方向上與第一連桿元件20間隔開,由此第一連 桿元件20并且由此整個連桿14在測量頭12包括固定臂35的重力和由彈簧44施加的壓 力的作用下可以自由運動。在測量位置(參見圖2D),測量頭12貼靠在曲軸連桿頸10 上,其中測量頭追隨曲軸連桿頸10繞曲軸在磨削過程期間的軌跡旋轉。為此,測量設備 2的基體18不可移動地(verschiebefest)與砂輪8的支架連接,因此測量設備2在旋轉軸 6的徑向方向上追隨砂輪8的平移運動。在測量頭12與曲軸連桿頸10接觸期間,測量探頭36接收測量值,借助所述測 量值在后置于測量探頭36的評估計算機中可以評價曲軸連桿頸的圓度和/或直徑。如果 例如達到確定的直徑尺寸,則使砂輪8與曲軸連桿頸10脫離嵌接。為了使測量頭12在結束測量以后逆著擺入方向46擺出,控制裝置這樣控制液壓 缸48,使得其活塞桿50在圖3中向左運動。在此,桿54利用桿結構42在圖3中沿順時 針方向偏轉。只要滾子56在第一樞轉軸16的圓周方向上與第一連桿元件20間隔開,測 量頭12就首先保留在測量位置。如果滾子56在桿54在圖3中沿順時針方向繞樞轉軸16 繼續偏轉時貼靠在第一連桿元件20上,則桿54在繼續沿順時針方向偏轉時起攜動件的作 用并且沿順時針方向攜動第一連桿元件20以及因此攜動整個連桿14,從而測量頭逆著擺 入方向46擺出,直到達到在圖1中所示的靜止位置。在測量過程期間,測量頭在曲軸連桿頸10的圓周方向上以一角度行程運動,該角度行程在所示的實施例中約為-7°至+5°,即總共為12°。按照本發明的測量設備2在結構上是相對簡單的以及健壯和維護友好的。由于 連桿14的按照本發明設置的結構,在測量頭12擺入和擺出時的運動學方面得到特別有利 的情況。在圖4A中示出按照本發明的設備2的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與按圖1或圖 2的實施例在擺出器42方面不同。擺出器42具有一液壓缸48,該液壓缸的活塞在其自 由端部與雙臂式的桿60的桿臂58連接,它繞樞轉軸62能樞轉地支承。雙臂式的桿16 的另一桿臂64在其自由端部上具有一銷66,該銷在連接板70的長孔68中可縱向移動地 被導引,該連接板的背離雙臂式的桿60的端部鉸接地與第一連桿元件20離開該第一連桿 元件的端部地連接。圖4A示出測量頭12處于測量位置,在該測量位置中測量頭12追隨曲軸連桿頸 10的運動并且在此執行繞第一樞轉軸16的樞轉運動,其中銷66在連接板70的長孔68中 滑動,由此測量頭可以繞第一樞轉軸16自由樞轉。為了擺出測量頭12,這樣控制液壓缸,使得其活塞桿在圖4A中向左運動。由 此使雙臂式的桿60在圖4A中繞樞轉軸62沿逆時針方向偏轉。在此,銷66貼靠在連接 板70的長孔68的面向桿60的端部上,由此使連接板70在桿60繼續樞轉運動時在圖4A 中向右運動。在此,第一連桿元件20繞第一樞轉軸16沿順時針方向偏轉,由此使測量 頭12擺出。圖4B示出測量頭12處于已擺出的位置。在各附圖中,相同或相應的構件設有相同的附圖標記。圖2A至2E示出按照圖 1和圖3的實施例的在結構上略微變化的方案,但是該方案在按照本發明的基本原理方面 與按照圖1和圖3的實施例一致。
10
權利要求
1.測量設備,尤其是用于在加工機床、尤其是磨床上在加工過程期間對試樣進行在 線測量,包括測量頭,該測量頭通過連桿繞第一樞轉軸能樞轉地與測量設備的基體連 接;以及用于使測量頭擺入和擺出測量位置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14)具有第 一連桿元件(20)和第二連桿元件(22),該第一連桿元件和第二連桿元件繞第一樞轉軸 (16)能樞轉地設置,第三連桿元件(26)與第二連桿元件(22)的背離第一樞轉軸(16)的 端部繞第二樞轉軸(24)能樞轉地連接,第四連桿元件(30)與所述第三連桿元件的背離第 二樞轉軸(24)的端部繞第三樞轉軸(28)能樞轉地連接,所述第四連桿元件離開第三樞轉 軸(28)地繞第四樞轉軸(32)能樞轉地與第一連桿元件(20)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桿元件(20)與第三連桿元件 (26)相互不平行地設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樞轉軸(16)與第二樞轉軸(24) 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三樞轉軸(28)與第四樞轉軸(32)之間的距離。
4.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頭(12)設置在 固定臂(34)上,該固定臂與連桿元件之一、尤其是與第四連桿元件(30)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4)剛性地與連桿元件 之一 (30)連接。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4)的將測量頭 (12)固定的自由端部朝向第一樞轉軸(16)成角度地或彎曲地延伸。
7.如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34)或所述 固定臂(34)的與配設的連桿元件(30)連接的部分與配設的連桿元件(30)形成大于90° 的角度。
8.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頭(12)具有至 少一個能直線移動的測量探頭(36)。
9.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頭(12)具有至 少一個測量棱形件(38)。
10.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擺入和擺出測 量頭(12)的裝置具有至少一個包括能直線運動的輸出機構的直線驅動裝置和用于將輸出 機構的直線運動轉換成測量頭(12)的樞轉運動的裝置。
11.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擺入和擺出測 量頭(12)的裝置作用于連桿(14)上。
12.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擺入和擺出測 量頭(12)的裝置具有一個公共的擺入和擺出器。
13.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擺入和擺出 測量頭(12)的裝置具有至少一個擺入器(40)和至少一個分開的擺出器(42)。
14.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擺入和擺出 測量頭(12)的裝置具有彈簧機構,該彈簧機構包括至少一個對測量頭(12)加載的彈簧 (44)。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44)設置在測量設備(2) 的基體與連桿(14)的一個連桿元件或與之連接的部分之間。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連桿元件、尤 其是第二連桿元件(22)這樣地具有一桿臂(34),即該桿臂(34)與連桿元件(22) —起形 成雙臂式的桿,并且所述彈簧(44)作用于桿臂(34)上。
17.如權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44)構成 為壓縮彈簧。
18.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擺入和擺出測 量頭(12)的裝置具有至少一個液壓缸(48),所述液壓缸與測量頭(12)處于作用連接或者 能進入作用連接,以擺入或擺出測量頭。
19.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為了擺出測量頭(12)設 有攜動件,該攜動件對測量頭(12)或與該測量頭連接的部分、尤其是一個連桿元件(20) 在擺出方向上松動地加載。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攜動件構成為繞第一樞轉軸 (16)能樞轉地支承的桿(54)。
21.如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攜動件與液壓缸(48)處 于作用連接。
22.如權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攜動件通過桿 結構(52)與用于擺入和擺出測量頭(12)的裝置的輸出機構處于作用連接。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桿結構(52)具有肘桿。
24.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設有用于檢測測量頭 (12)各個位置的傳感器裝置。
25.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設有用來控制用于擺入 和擺出測量頭(12)的裝置的控制裝置。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測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與傳感器裝置處于作 用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量設備,尤其是用于在加工機床、尤其磨床上在加工過程期間對試樣進行在線測量,該測量設備具有測量頭,該測量頭通過連桿繞第一樞轉軸能樞轉地與測量設備的基體連接,其中設有用于使測量頭擺入和擺出測量位置的裝置。按照本發明,所述連桿具有第一連桿元件和第二連桿元件,該第一連桿元件和第二連桿元件繞第一樞轉軸能樞轉地設置,其中第三連桿元件與第二連桿元件的背離第一樞轉軸的端部繞第二樞轉軸能樞轉地連接,第四連桿元件與該第三連桿元件的背離第二樞轉軸的端部繞第三樞轉軸能樞轉地連接,該第四連桿元件離開第三樞轉軸地繞第四樞轉軸能樞轉地與第一連桿元件連接。
文檔編號B24B49/04GK102019567SQ201010290440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2日
發明者Y·阿諾德 申請人:霍梅爾-埃塔米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彭水| 英德市| 葵青区| 松原市| 昆山市| 屯昌县| 祁连县| 平安县| SHOW| 安泽县| 卢氏县| 株洲县| 临沧市| 临夏市| 桓台县| 汶川县| 那坡县| 海淀区| 合作市| 甘洛县| 通渭县| 翼城县| 吉木萨尔县| 龙井市| 吉安市| 平陆县| 四川省| 西贡区| 鸡西市| 拉萨市| 黄山市| 阳高县| 房产| 富川| 库伦旗| 大兴区| 都兰县| 武鸣县| 铜陵市|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