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海綿鈦生產的反應器上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色金屬冶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生產海綿鈦用反應器的上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海綿鈦行業還原蒸餾普遍采用倒“U”型爐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反應器筒體、反應器大蓋組裝后,成為一套完整的反應器。反應器大蓋在反應器工作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密封作用。由于倒“U”型爐產量大,反應器直徑大,因此,反應器大蓋直徑相應變大,另外,在還原階段,利用液鎂還原四氯化鈦,生產海綿鈦,反應器內溫度最高可達iooo°c,這就對反應器蓋結構要求非常嚴格。受熱變形,將導致焊口開焊,縮短使用壽命,反應器進氣,產品氧化,對產品質量是一個重大威脅。現有技術的反應器大蓋,例如申請號為CN200620109550. 8 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鎂法生產海綿鈦的反應罐大蓋》,它由筒體、面板、底板構成大蓋,在大蓋上安裝抽真空管、加料管、蒸餾過道接管,此大蓋的底板為平面形狀,大蓋面板和筒體、底板之間構成的焊縫在還原過程中抗彎、變形能力差,很容易發生焊縫開裂,造成大蓋漏氣,影響產品質量。另外,該大蓋保溫腔體充填漿狀耐火材料、且腔體高度有限,隔熱效^^^ 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防止本體焊縫開裂、變形的反應器大蓋。上述目的是通過下述方案實現的
一種生產海綿鈦用的反應器大蓋,其包括抽真空管(1)、蒸餾過道接管(2)、加料管 (3)、內加熱器(4)、面板(5)、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蓋還包括中板(6),所述面板(5) 與所述中板(6)之間與環板焊接,共同圍成所述大蓋的上腔體,所述中板(6)和所述底板 (7)之間與環板焊接,共同圍成所述大蓋的下腔體;所述抽真空管(1)、蒸餾過道接管(2)和加料管(3)安裝在所述大蓋上,并貫穿所述大蓋的面板(5)、中板(6)和底板(7)。根據上述反應器大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體和下腔體內均填充有保溫材料。根據上述反應器大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與面板、中板、底板之間均進行焊接;所述內加熱器(4)的腔體與面板(5)之間焊接,與中板(6)之間形成內外焊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因增加了中板,形成上下兩層大蓋內腔,大蓋面板距離底板之間的隔熱腔體體積增加,取得了更好的保溫效果。從而使反應器大蓋面板的溫度降低,也因此解決了反應器大蓋面板溫度降低,不易變形,威脅焊口,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的生產海綿鈦用的反應器大蓋包括抽真空管1、蒸餾過道接管2、 加料管3、內加熱器4、面板5、中板6和底板7, 面板5與中板6之間與環板8焊接,共同圍成大蓋的上腔體,中板6和底板7之間與環板9焊接,共同圍成大蓋的下腔體;抽真空管1、 蒸餾過道接管2和加料管3安裝在大蓋上,并貫穿大蓋的面板5、中板6和底板7。上腔體和下腔體內均填充有保溫材料,起到了更好的隔熱效果。加料管3與面板、中板、底板之間均進行焊接,保證了三重密封效果;內加熱器4的腔體與面板5之間焊接,與中板6之間形成內外焊接,也達到三重密封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海綿鈦用的反應器大蓋,其包括抽真空管(1)、蒸餾過道接管(2)、加料管 (3)、內加熱器(4)、面板(5)、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蓋還包括中板(6),所述面板(5) 與所述中板(6)之間與環板焊接,共同圍成所述大蓋的上腔體,所述中板(6)和所述底板 (7)之間與環板焊接,共同圍成所述大蓋的下腔體;所述抽真空管(1)、蒸餾過道接管(2)和加料管(3)安裝在所述大蓋上,并貫穿所述大蓋的面板(5)、中板(6)和底板(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大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體和下腔體內均填充有保溫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大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管(3)與面板、中板、底板之間均進行焊接;所述內加熱器(4)的腔體與面板(5)之間焊接,與中板(6)之間形成內外焊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產海綿鈦用的反應器大蓋,其包括抽真空管、蒸餾過道接管、加料管、內加熱器、面板、底板,大蓋還包括中板,面板與中板之間與環板焊接,共同圍成大蓋的上腔體,中板和底板之間與環板焊接,共同圍成所述大蓋的下腔體;抽真空管、蒸餾過道接管和加料管安裝在大蓋上,并貫穿大蓋的面板(5)、中板(6)和底板(7)。本發明因增加了中板,形成上下兩層大蓋內腔,大蓋面板距離底板之間的隔熱腔體體積增加,取得了更好的保溫效果。從而使反應器大蓋面板的溫度降低,也因此解決了反應器大蓋面板溫度降低,不易變形,威脅焊口,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文檔編號C22B34/12GK102242281SQ201110192078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1日
發明者呂濤, 田忠元, 秦為濤, 管鶴 申請人:金川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