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壓鑄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一種壓鑄機,屬于擠壓鑄造、壓力鑄造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現在國內壓鑄行業的發展雖然較快,但現有的壓鑄機只能滿足普通壓鑄工藝生產,而采用普通壓鑄工藝制作的壓鑄件存在裂紋、冷縮和氣密性不達標及機械強度相對低等問題。另一方面擠壓壓鑄工藝能夠解決原有單純壓鑄工藝生產的壓鑄產品所存在的質量問題。而現有的普通壓鑄機沒有設置擠壓壓鑄模具應用功能,不能滿足擠壓壓鑄工藝的需求。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創造提供一種能夠滿足擠壓壓鑄工藝需求的新型壓鑄機;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新型壓鑄機,其特征在于在壓鑄機靜型板和動型板之間安裝擠壓壓鑄模具,所述的擠壓壓鑄模具由定模、動模兩部分組成,定模包括定模芯、定模板,定模芯與定模板連接,在定模板上安裝斜銷、楔緊塊,動模包括動模芯、動模板,動模芯與動模板連接,動模芯上設有側滑塊、擠壓芯,動模板與支架連接,支架位于側滑塊的外側,在支架上安裝擠壓油缸及擠壓活塞,在壓鑄機動型板上安裝擠壓換向閥;在壓鑄機的壓射架和壓射活塞連接板上安裝旋轉編碼器和光柵尺,旋轉編碼器與壓鑄機原有的可編程控制器連接。所述的光柵尺的拉桿前端與壓射活塞的連接板緊固連接在一起,在光柵尺的拉桿前端固定有限位擋塊,限位行程開關的底座固定在壓鑄機的壓射架上,旋轉編碼器的支座固定在壓鑄機的壓射架上。本發明創造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創造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增加擠壓壓鑄模具,對普通壓鑄工藝制作的壓鑄件的缺陷部位,進行局部擠壓補縮,實現普通壓鑄充型,擠壓壓鑄補縮的目的;在現有壓鑄機上加裝旋轉編碼器與光柵尺起到壓鑄增壓的作用,由可編程控制器控制旋轉編碼器,逐段控制壓鑄速度,增壓時段準確,實現擠壓補縮及時,防止鑄件飛邊產生的目的,采用本發明創造的新型壓鑄機,擠壓壓鑄最高的擠壓補縮比壓約為普通壓鑄壓射比壓的5-10倍,該新型壓鑄機的擠壓壓鑄模具可以在任何可容納的角度、空間設置擠壓油缸,確保壓鑄件在易產生氣孔、縮孔的部位得到有效的擠壓成型。
圖1是新型壓鑄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新型壓鑄機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旋轉編碼器及光柵尺部分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擠壓壓鑄模具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新型壓鑄機,在普通壓鑄機的基礎上,首先去除壓射部位上的原有行程開關,壓鑄機的壓射活塞11通過連接板5與旋轉編碼器和光柵尺機構連接,光柵尺2的拉桿前端與連接板5用備緊螺母6緊固連接在一起,在光柵尺2的拉桿前端固定有限位擋塊4及限位行程開關3,起到壓射回程限位和壓射起啟始點發信作用。限位行程開關3的底座8固定在壓鑄機的壓射架10上,旋轉編碼器1的支座7固定在壓鑄機的壓射架10上,旋轉編碼器1 與壓鑄機的可編程控制器連接。旋轉編碼器1的型號為XZ-550A型,光柵尺2的型號為 XZC-550A型,可編程控制器(PLC)型號為西門子公司生產的S7-300C型。
在壓鑄機靜型板M和動型板25之間安裝擠壓壓鑄模具I,擠壓壓鑄模具I主要由定模、動模兩部分組成,定模包括定模芯14、定模板12,定模芯14與定模板12連接,在定模板 12上安裝斜銷17、楔緊塊18,動模包括動模芯15、動模板13,動模芯15與動模板13連接, 動模芯15上設有側滑塊19、擠壓芯16,動模板13與支架21連接,支架21位于側滑塊19 的外側,在支架21上安裝擠壓油缸22及擠壓活塞20,在壓鑄機動型板25上安裝擠壓換向閥9。擠壓壓鑄模具的擠壓芯16、擠壓活塞20、擠壓油缸22作為局部擠壓補縮機構,通過擠壓換向閥9控制擠壓壓鑄模具上擠壓油缸的擠壓活塞20前移,在進行壓射增壓的同時,完成對模腔內已處于半固態壓鑄件的局部擠壓成型。本發明創造的工作原理
當壓射啟動開始時,限位擋塊4脫開限位行程開關3,慢壓射開始,連接在壓射活塞上的旋轉編碼器1連續檢測壓射位置,通過可編程控制器(PLC)逐段控制壓射速度。二級快壓射是在壓射位置到達設定位置時,啟動原壓鑄機上的二速驅動閥30,二速儲能器26供油,進行快壓射動作。三級增壓也是根據旋轉編碼器1連續測得的設定位置到達時,啟動原壓鑄機上的增壓驅動閥27,增壓儲能器觀供油,增壓啟動。與此同時,由可編程控制器(PLC)控制外置增壓換向閥,啟動擠壓壓鑄模具上的液壓擠壓油缸同步進行對鑄件的局部擠壓。擠壓壓鑄模具的工作原理當壓鑄機擠壓壓鑄模具處于合模狀態時,定模上的斜銷17將動模上的側滑塊19滑至圖4所示位置,并由楔緊塊18楔緊側滑19。這時動模芯3 與側滑塊19端之間,斜銷17與側滑塊19之間,楔緊塊18與側滑塊19之間均留有4一6毫米的間距。當可編程控制器(PLC)將擠壓壓鑄模具的擠壓信號通知擠壓換向閥9時,擠壓油缸22在壓射增壓的同時換向,擠壓活塞20前移,擠壓芯16實時對模具型腔內已形成半固態的鑄件23進行局部擠壓成型。機器保壓延時終了,擠壓油缸22換向,擠壓活塞20回程后機器開模,動模上的側滑塊19脫開楔緊塊18,斜銷17滑開側滑塊19,拉開擠壓芯16, 開模終了,壓鑄機的頂出缸四頂出鑄件23。至止,整個局部擠壓過程完成。
權利要求
1.新型壓鑄機,其特征在于在壓鑄機靜型板和動型板之間安裝擠壓壓鑄模具,所述的擠壓壓鑄模具由定模、動模兩部分組成,定模包括定模芯、定模板,定模芯與定模板連接, 在定模板上安裝斜銷、楔緊塊,動模包括動模芯、動模板,動模芯與動模板連接,動模芯上設有側滑塊、擠壓芯,動模板與支架連接,支架位于側滑塊的外側,在支架上安裝擠壓油缸及擠壓活塞,在壓鑄機動型板上安裝擠壓換向閥;在壓鑄機的壓射架和壓射活塞連接板上安裝旋轉編碼器和光柵尺,旋轉編碼器與壓鑄機原有的可編程控制器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壓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柵尺的拉桿前端與壓射活塞的連接板緊固連接在一起,在光柵尺的拉桿前端固定有限位擋塊及限位行程開關,限位行程開關的底座固定在壓鑄機的壓射架上,旋轉編碼器的支座固定在壓鑄機的壓射架上。
全文摘要
新型壓鑄機,屬于擠壓鑄造、壓力鑄造機械設備領域。其結構是在壓鑄機靜型板和動型板之間安裝擠壓壓鑄模具,擠壓壓鑄模具由定模、動模兩部分組成,定模芯與定模板連接,在定模板上安裝斜銷、楔緊塊,動模芯與動模板連接,動模芯上設有側滑塊、擠壓芯,動模板與支架連接,支架位于側滑塊的外側,在支架上安裝擠壓油缸及擠壓活塞,在壓鑄機動型板上安裝擠壓換向閥;在壓鑄機的壓射架和壓射活塞連接板上安裝旋轉編碼器和光柵尺,旋轉編碼器與壓鑄機原有的可編程控制器連接。本發明創造通過增加擠壓壓鑄模具,對普通壓鑄工藝制作的壓鑄件的缺陷部位,進行局部擠壓補縮,實現普通壓鑄充型,擠壓壓鑄補縮的目的。
文檔編號B22D17/22GK102274945SQ20111024609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5日
發明者崔洪庫 申請人:營口壓鑄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