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機械零部件生產的改進技術,尤其是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背景技術:
米篩是碾米機上的重要零件之一,也是極易磨損的易損件。它是采用冷軋鋼板沖制成篩片再經熱處理加工而成。因此米篩的使用壽命主要取決于表面熱處理工藝。現有技術中,米篩都是采用表面化學熱處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表面淺層滲碳,二是氣體液體氮碳共滲;前者是以碳化硼為主要滲劑,滲碳溫度高達900-920°C,優點是比較耐磨,缺點是易變形,易破碎,成本高;后者的熱處理溫度較低560-600°C,優點是不易破碎, 不變形,缺點是不耐磨,正常使用下,不到一萬公斤就會磨穿破損。兩種方式生產的米篩使用壽命均較短,一方面米篩消耗量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頻繁更換篩片,造成停機,影響生產效率。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現有米篩使用壽命短,易變形,易破碎,不耐磨等缺點,提供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本發明的具體方案是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流程下料一沖孔一折彎成篩片一去油去銹一熱處理一空冷一成品包裝,其特征是上述熱處理工藝是將去油去銹后的篩片兩塊一組背靠背裝入加熱箱中,在加熱箱中,篩片分為若干層,在加熱箱的底層和頂層及篩片與篩片層之間鋪設有特制的滲劑粉末層,在每一層中,垂直放置有若干組篩片,兩兩篩片組之間有間距,間距中堆放有特制的滲劑粉末,在加熱箱頂部蓋上蓋板,并采用密封膠密封,采用電爐加熱,將電爐升溫至550°C后放入裝滿篩片的加熱箱,加溫至560°C后保溫6-8小時出爐空冷,至室溫開箱取出工件,最后經180-200°C回火完成熱處理;所述加熱箱內鋪設的滲劑粉末是由重量百分比為氯化稀土 10-20,脫水硼砂20-40,石墨粉15-20,尿素30-50,硫脲1-5,碳酸鈉1_3混合造粒而成。本發明中所述熱處理工序中采用的加熱箱為正方體結構。本發明中所述加熱箱中的滲劑粉末每層厚度> 20mm,每組篩片間距為 150-200mm。本發明中采用硼砂取代碳化硼,作為硼元素進行熱處理,使成本大幅度降低(硼砂為5元/公斤,碳化硼為100元/公斤),同時本發明中篩片背靠背放置于特制的滲劑中,使篩片的工作面得到滲劑的作用變得很硬耐磨,而篩片的背面則具有較好的韌性,不易破碎。 本發明不僅生產成本降低,而且采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篩片性能大幅提高,篩片的滲層淺、 耐磨性能極高,而心部組織韌性好,能抵抗較大壓力,不易破碎。實踐表明,本發明生產的篩片使用壽命比原有篩片提高了四倍以上。㈣
圖1是本發明中篩片在加熱箱中的布置圖。圖中1-蓋板,2-加熱箱,3-篩片,4-滲劑粉末。㈤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生產超強米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流程下料一沖孔一折彎成篩片一去油去銹一熱處理一空冷一成品包裝,特別是上述熱處理工藝是將去油去銹后的篩片3兩塊一組背靠背裝入加熱箱2中(參見圖1),在加熱箱2中,篩片3分為若干層,在加熱箱2 的底層和頂層及篩片3與篩片層之間鋪設有特制的滲劑粉末層,在每一層中,垂直放置有若干組篩片3,兩兩篩片組之間有間距,間距中堆放有特制的滲劑粉末4,在加熱箱2頂部蓋上蓋板1,并采用密封膠密封(使用水玻璃拌耐火泥封箱),采用電爐加熱,將電爐升溫至 550°C后放入裝滿篩片3的加熱箱2,加溫到560°C后保溫6_8小時出爐空冷,至室溫開箱取出工件,最后經180-200°C回火完成熱處理;所述加熱箱內鋪設的滲劑粉末4配方之一是由氯化稀土 10公斤(可采用上海茜億物資有限公司生產的氯化稀土),脫水硼砂20公斤,石墨粉15公斤,尿素50公斤,硫脲3公斤,碳酸鈉2公斤混合而成。本實施例中所述熱處理工序中采用的加熱箱2為正方體結構(長X寬X高 =500X500X500)。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箱2中的滲劑粉末4每層厚度> 20mm,具體為20mm,適當增厚是可行的,過多會造成材料浪費,效率降低。每組篩片3間距為150-200mm,具體為160mm。本發明中滲劑粉末的配方二是由氯化稀土 20公斤,脫水硼砂20公斤,石墨粉18 公斤,尿素40公斤,硫脲1公斤,碳酸鈉1公斤混合造粒而成。本發明滲劑粉末的配方三是由重量百分比為氯化稀土 12公斤,脫水硼砂25公斤,石墨粉20公斤,尿素35公斤,硫脲5公斤,碳酸鈉3公斤混合造粒而成。本發明滲劑粉末的配方四是由重量百分比為氯化稀土 12公斤,脫水硼砂40公斤,石墨粉15公斤,尿素30公斤,硫脲2公斤,碳酸鈉1公斤混合造粒而成。
權利要求
1.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流程下料一沖孔一折彎成篩片一去油去銹一熱處理一空冷一成品包裝,其特征是上述熱處理工藝是將去油去銹后的篩片兩塊一組背靠背裝入加熱箱中,在加熱箱中,篩片分為若干層,在加熱箱的底層和頂層及篩片與篩片層之間鋪設有特制的滲劑粉末層,在每一層中,垂直放置有若干組篩片,兩兩篩片組之間有間距,間距中堆放有特制的滲劑粉末,在加熱箱頂部蓋上蓋板,并采用密封膠密封,采用電爐加熱,將電爐升溫至550°c后放入裝滿篩片的加熱箱,加溫至560°C后保溫6-8小時出爐空冷,至室溫開箱取出工件,最后經180-200°C回火完成熱處理;所述加熱箱內鋪設的滲劑粉末是由重量百分比為氯化稀土 10-20,脫水硼砂20-40,石墨粉15-20,尿素30-50,硫脲 1-5,碳酸鈉1-3混合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熱處理工序中采用的加熱箱為正方體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加熱箱中的滲劑粉末每層厚度> 20mm,每組篩片間距為150-20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農產品加工機械零部件改進技術,是一種超強米篩的生產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藝流程下料→沖孔→折彎成篩片→去油去銹→熱處理→空冷→成品包裝,其特征是上述熱處理工藝是將去油去銹后的篩片兩塊一組背靠背間隔分層裝入加熱箱中,并在加熱箱中鋪設有特制的滲劑粉末層,再采用電爐加熱,將電爐升溫至550℃后放入裝滿篩片的加熱箱,加溫到560℃,保溫6-8小時出爐空冷,至室溫開箱取出工件,最后經180-200℃回火完成處理;本發明克服了現有米篩硬度低、耐磨性差、使用壽命短,加工成本高的問題,主要用于碾米機中。
文檔編號C23C8/68GK102337495SQ20111032521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4日
發明者李俊 申請人:黃梅縣金豐機篩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