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鏡面磨削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采用傳統的銑、車的方式對產品進行鏡面磨削存在以下不足磨削加工時間較長, 進行磨削加工的工件往往需要對其多個面進行磨削,采用銑、車加工方式進行磨削加工時間長,而且多面磨削工件需要重復進行相同的工序以完成加工,效率較低;采用銑、車的方式進行加工,需要預先對工件進行裝夾,在工件裝夾、送入過程中容易導致工件走位存在誤差,導致產品加工質量不穩定,從而影響成品率;此外,采用銑、車裝置進行加工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一邊觀察一邊操作,且工件加工過程中受力容易從夾具脫落或飛出,安全性存在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率較高、磨削質量高的鋁合金鏡面磨削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結構,包括送料機構、上托板、下托板、電動機,還包括左砂輪和右砂輪,其中上托板和下托板分別與送料機構連接,左砂輪和右砂輪分別與電動機的主軸連接,并置于上托板和下托板的左右兩側。作為優選,所述的左砂輪與右砂輪中心對稱,有利于提高雙面加工工件磨削質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采用一般的構件組成,取材廣泛;采用雙砂輪結構,有利于提高磨削效率,尤其雙面磨削工件,且兩砂輪轉向相反,有利于提高磨削的穩定性和質量;上下托板的設計,限制工件上下移動,磨削過程更為穩定,不斷地磨削多余的余量和改變粗糙度,達到產品質量要求,使且便于磨削的金屬碎屑的最后自動落入盛具中,便于收集和二次利用;相對于銑、車裝置,動力消耗低,更節能。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和圖2中所示,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結構,包括送料機構1、上托板2、下托板3、電動機4、左砂輪5和右砂輪6,其中上托板2和下托板3分別與送料機構1連接,并位于送料機構1的工件輸送口上下端,左砂輪5和右砂輪6分別與電動機4的主軸連接,并置于上托板和下托板的左右兩側,左砂輪5與右砂輪6中心對稱,對稱中心位于工件沿著托板輸送方向的中心線上。啟動送料機構1和電動機4,工件從送料機構出口送出,由于送料機構1的出口上下安裝有上托板2和下托板3,工件沿著托板輸送,并送入左砂輪5和右砂輪6之間,由于左砂輪5和右砂輪6轉向相反,工件兩磨削面加工時受力均勻,且在上下托板的引導下,由砂輪完成對工件的雙面磨削,此時工件在較為穩定的狀態下進行磨削,不斷地磨削多余的余量和改變粗糙度,有利于保障工件鏡面磨削質量,一次加工完成雙面磨削, 提高了加工效率,且工件直線輸送磨削,有利于減少磨削加工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金屬磨削碎屑從砂輪以及與上下托板的空隙中脫落,便于收集和二次利用,相對于銑、車磨削裝置,本裝置選用低功率的電動機即可實現加工,耗能低更節能,有利于提高投入產出比。在實際生產過程進行測試,本裝置的磨削速度根據不同需要,磨削速度范圍在 2. 5米/分鐘到10米/分鐘之間;產品質量好,平面度0. 01,雙端面平行度0. 01.,粗糙度 0. 4 - 0. 8,表面硬化硬度110HB以上,提高工件表面耐磨度,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動力消耗為車或銑的6096,人工成本為車或銑的20% ;磨削產生的金屬碎屑可二次回收利用,根據市場價格,機加鋁屑為8000元/噸,磨鋁屑削為400目以上鋁粉,可作為涂料、煙花等添加劑, 價格35000元/噸,價值不菲。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裝置,包括送料機構(1)、上托板(2)、下托板(3)、電動機(4),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左砂輪(5)和右砂輪(6),其中上托板(2)和下托板(3)分別與送料機構(1)連接,左砂輪(5)和右砂輪(6)分別與電動機(4)的主軸連接,并置于上托板和下托板的左右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砂輪(5) 與右砂輪(6)中心對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鋁合金鏡面磨削裝置,包括送料機構、上托板、下托板、電動機、左砂輪和右砂輪,其中上托板和下托板分別與送料機構連接,左砂輪和右砂輪分別與電動機的主軸連接,并置于上托板和下托板的左右兩側,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磨削工件速度塊,送料機構上下加裝托板有利于限制工件加工時上下移動影響磨削質量,磨削雙砂輪設計提高鏡面磨削效率和質量,工件沿直線輸送磨削,進一步減少磨削加工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金屬磨削碎屑從砂輪以及與上下托板的空隙中脫落,方便收集和利用,整體動力消耗較低,更節能。
文檔編號B24B7/10GK201950543SQ20112001036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何寧, 施建國 申請人:自貢市川力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