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鍍膜的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屬于機電領域。
背景技術:
在真空環境中,將材料加熱并鍍到基片上稱為真空蒸鍍,或叫真空鍍膜。蒸鍍是將待成膜的物質置于真空中進行蒸發或升華,使之在工件或基片表面析出的過程。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低效能的傳統太陽能集熱管已經不能滿足目前快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為此,新的太陽能集熱管制造技術產生了,新技術的集熱管主要是通過在傳統的集熱管真空腔內壁涂敷上一層很薄的光亮的反射膜層,通過反射層可以使集熱管的背光部分也能充分吸收太陽光。傳統的鍍膜機工作效率低,而且感應的靈敏度差,機箱內部沒有對水電進行隔離,容易造成設備內部的漏電現象出現,同時機箱內如果產生的漏水沒有進行收集,易導致設備內部的電器元件受到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該鍍膜的設備能耗低、效率高、膜層均勻、感應靈敏度高,通過對設備內部的水電隔離,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并且機箱內加裝有集水槽可將機箱內盛的水直接流到機箱外,使得該設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 包括機箱,所述機箱內設置有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所述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互相連接。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單路控制裝置、濾波裝置、整流裝置、逆變裝置、匹配隔離裝置、 輔助電源裝置、輸出裝置,所述單路控制裝置設置在機箱上,且與控制系統連接,所述單路控制裝置、濾波裝置、整流裝置以及匹配隔離裝置均與逆變裝置連接,匹配隔離裝置與輸出裝置連接,所述輸出裝置一端設置在機箱上,另一端設置在機箱外部。所述單路控制裝置、逆變裝置均與輔助電源裝置連接。所述機箱內設置有兩端與機箱內壁固定的擋板,所述擋板設置在逆變裝置與匹配隔離裝置之間。所述機箱內設置有托盤,所述托盤設置在匹配隔離裝置下端,所述托盤一端與擋板固定,另一端與機箱內壁固定。所述機箱內設置有集水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鍍膜的設備能耗低、效率高、膜層均勻、感應靈敏度高,通過對設備內部的水電隔離,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并且機箱內加裝有集水槽可將機箱內盛的水直接流到機箱外,使得該設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 一擋板;2—逆變裝置;3—濾波裝置;4一單路控制裝置;5—整流裝置;6—輔助電源裝置;7—托盤;8—匹配隔離裝置;9一輸出裝置; 10—控制系統;11一機箱;12—集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包括機箱11,所述機箱11 內設置有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10,所述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10互相連接。為提高工作效率,設計為二十個工位構成一套真空鍍膜設備。每兩個工位由一個感應加熱電源模塊構成, 單個感應加熱電源模塊設計功率為20KW,真空鍍膜設備設計總功率為200KW。其中功率器件采用IGBT、匹配變壓器采用隔離式設計。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由雙極型三極管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組成的復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單路控制裝置4、濾波裝置3、整流裝置5、逆變裝置2、匹配隔離裝置8、輔助電源裝置6、輸出裝置9,所述單路控制裝置4設置在機箱11上,且與控制系統 10連接,所述單路控制裝置4、濾波裝置3、整流裝置5以及匹配隔離裝置8均與逆變裝置2 連接,匹配隔離裝置8與輸出裝置9連接,所述輸出裝置9 一端設置在機箱11上,另一端設置在機箱11外部。其中濾波裝置3采用大容量電解電容串并聯的形式進行濾波、逆變裝置 2的功率器件采用IGBT、匹配隔離裝置8采用次級諧振的方式進行匹配及隔離、單路控制裝置4采用微處理器進行控制及通信、輸出裝置9采用雙工位感應器的方式;整體控制采用主從方式控制(即集中控制系統對用戶設定的信息進行處理并對相應模塊進行通信使相應模塊執行,并收集各模塊的相關數據反饋給用戶)。輸出裝置9即可以設置在機箱11外部也可以設置在機箱11內部,具體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進行調整。所述單路控制裝置4、逆變裝置2均與輔助電源裝置6連接。輔助電源裝置6給它們提供電源。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兩端與機箱11內壁固定的擋板1,所述擋板1設置在逆變裝置2與匹配隔離裝置8之間。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托盤7,所述托盤7設置在匹配隔離裝置8下端,所述托盤7 一端與擋板1固定,另一端與機箱11內壁固定。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集水槽12。通過圖1所示的擋板1和托盤7,進行對設備內的水電進行隔離,并且機箱11內加裝有集水槽12可將機箱11內盛的水直接流到機箱11 外,使得該設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較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機箱(11),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10),所述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10 )互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模塊包括單路控制裝置(4)、濾波裝置(3)、整流裝置(5)、逆變裝置(2)、匹配隔離裝置(8)、輔助電源裝置(6)、輸出裝置(9),所述單路控制裝置(4)設置在機箱(11)上,且與控制系統(10)連接,所述單路控制裝置(4)、濾波裝置(3)、整流裝置(5)以及匹配隔離裝置(8)均與逆變裝置(2)連接,匹配隔離裝置(8)與輸出裝置(9)連接,所述輸出裝置(9) 一端設置在機箱(11)上,另一端設置在機箱(11)外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路控制裝置(4)、逆變裝置(2 )均與輔助電源裝置(6 )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兩端與機箱(11)內壁固定的擋板(1),所述擋板(1)設置在逆變裝置(2)與匹配隔離裝置(8)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托盤(7),所述托盤(7)設置在匹配隔離裝置(8)下端,所述托盤(7)—端與擋板(1)固定,另一端與機箱(11)內壁固定。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11)內設置有集水槽(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太陽能集熱管鍍膜的設備,包括機箱,所述機箱內設置有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所述電源模塊和控制系統互相連接。該鍍膜的設備能耗低、效率高、膜層均勻、感應靈敏度高,通過對設備內部的水電隔離,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并且機箱內加裝有集水槽可將機箱內盛的水直接流到機箱外,使得該設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文檔編號C23C14/54GK202322986SQ20112040027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0日
發明者曾德勝, 胡成建 申請人:成都多林電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