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被覆鋸絲用的基底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鋸床所使用的鋸絲,詳細地說,是涉及切斷金屬和陶瓷等的工件時,向鋸絲噴吹磨粒而進行使用的鋸絲用的基底絲。
背景技術:
金屬和陶瓷等的工件,由安裝有鋸絲的鋸床切斷。鋸絲沿一個方向或雙方向(往返方向)運行,通過使該鋸絲與工件接觸,工件被以任意的寬度切割。一邊對鋸絲噴射含有磨粒(以下,稱為游離磨粒。)的溶液,一邊切斷工件。噴射的溶液所含的游離磨粒被卷入工件和鋸絲之間,工件的磨耗被促進,工件被切斷。作為一邊噴射含有游離磨粒的溶液一邊切斷工件時所使用的鋸絲,專利文獻I公 開有一種鋸絲,其以帶磨粒樹脂皮膜被覆高碳鋼絲等的鋼絲的外周面。其中記述,如果使用該鋸絲,則游離磨粒侵入帶磨粒樹脂皮膜,能夠在鋸絲和工件接觸的部分穩定卷入游離磨粒。先行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6-179677號公報上述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鋸絲,鋼絲的外周面由帶磨粒樹脂皮膜直接被覆。因此,若帶磨粒樹脂皮膜從鋼絲剝離,則鋼絲自身露出,由于在工件切斷時所供給的游離磨粒導致鋼絲的磨耗劇烈進行,鋼絲斷線。另外,若以帶磨粒樹脂皮膜發生了剝離的鋼絲切斷工件,則被切斷的工件的表面精度變差,工件的品質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這樣的狀況而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表面形成有機皮膜的被用于被覆鋸絲的基底絲,其能夠抑制有機皮膜的剝離。另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優異的被覆鋸絲。能夠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的基底絲,是在表面具有有機皮膜的被覆鋸絲用的基底絲,其特征在于,具有鋼絲和形成于所述鋼絲的表面的鍍層。作為上述鍍層,可列舉例如含有Cu和/或Zn的層。上述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優選為0. 2 y m以下。附著在上述鍍層的表面的油,優選每Ig基底絲70 y g以下。附著在上述鍍層的表面的附著物的碳成分優選為每Im基底絲15ii g以下。本發明的被覆鋸絲,其特征在于,具有被覆上述基底絲的表面的有機皮膜。在本發明中,也包括提高述被覆鋸絲噴射磨粒,以所述被覆鋸絲將工件切斷成切斷體的切斷體的制造方法。本發明的基底絲,具有鋼絲和形成于鋼絲的表面的鍍層,在該鍍層的表面形成有機皮膜。鍍層發揮著提高鋼絲和有機皮膜的密接性的作用,能夠提高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使用上述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被覆鋸絲切斷工件時,有機皮膜從鋼絲的表面剝離,造成鋸絲的斷線和工件的表面的面精度不良。本發明者們對于其原因進行研究時判明,在鋼絲的表面生成的鐵氧化物使鋼絲和有機皮膜的密接性劣化,由此導致有機皮膜容易從鋼絲的表面剝離。因此本發明者們為了改善鋼絲和有機皮膜的密接性而反復銳意研究。其結果是,本發明者們發現,如果在鋼絲和有機皮膜之間形成鍍層,則使鋼絲和有機皮膜的密接性提高,能夠改善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從而完成了本發明。S卩,本發明的基底絲,被賦予特征的是,在鋼絲的表面具有鍍層。通過在鋼絲的表面形成鍍層,能夠提高鋼絲和有機皮膜的密接性。上述鍍層,只要是由比鋼絲柔軟、延展性優異的金屬構成的鍍層,則什么鍍層都可以。例如,可列舉含有從Cu、Zn和Ni所構成的群中選擇的至少I種的鍍層。這些元素之中,優選含有Cu和/或Zn的鍍層。因為Ni是比較昂貴的金屬,所以含有Ni的鍍層成為高。作為含有Cu的鍍層,能夠例示Cu鍍層、Cu-Sn合金鍍層等。作為含有Zn的鍍層, 能夠例示Zn鍍層等,作為含有Ni的鍍層,能夠例示Ni鍍層等。作為含有Cu和Zn的鍍層,能夠例示黃銅(brass)鍍層等。作為含有Cu和Ni的鍍層,能夠例示Cu-Ni合金鍍層,Cu-Ni-Sn合金鍍層等。最終拉絲而成為被覆鋸絲時,上述鍍層的厚度,例如為0. I 0. 5 ii m(優選為0.2 0.4 ym,更優選為0.25 0.35 ym)即可。若鍍層過薄,則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得不到充分地改善。但是,鍍層過厚,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提高效果也是飽和,另外制造困難。上述鍍層的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優選為0. 2 y m以下。若鍍層的表面過于粗糙,則在工件切斷時時應力集中,有機皮膜容易剝離。因此,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優選為0. 2 ii m以下,更優選為0. 15 ii 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0. I y m以下。還有,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下限沒有特別限定,但Ra過小時,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改善效果飽和,并且制造困難。因此,Ra的下限例如為0. 01 u m,優選為0. 03 u m,更優選為0. 05 u m。上述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例如能夠用激光顯微鏡以倍率1000倍進行觀察來測量。上述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可以通過調整例如鍍敷的種類、鍍敷的厚度、拉絲時所使用的模具的表面精度、拉絲時的拉絲速度、拉絲時所使用的潤滑劑的種類或潤滑劑的溫度等進行控制。作為表面形成有上述鍍層的鋼絲,例如,能夠使用不銹鋼鋼絲和高碳鋼絲等。作為不銹鋼鋼絲,能夠使用SUS301、SUS304、SUS310、SUS316、SUS321、SUS347等的奧氏體系不銹鋼鋼絲,SUS405、SUS430等的鐵素體系不銹鋼鋼絲,SUS403、SUS410等的馬氏體系不銹鋼鋼絲,SUS329J1等的二相不銹鋼鋼絲(奧氏體/鐵素體系不銹鋼鋼絲),SUS630等的析出固化系不銹鋼鋼絲等。作為高碳鋼絲,例如能夠使用含有C為0.5 1.2%的高碳鋼絲。作為該高碳鋼絲,例如,能夠使用JISG3502所規定的鋼琴絲。本發明的基底絲,如上述,在鋼絲的表面具有鍍層。通過在這一本發明的基底絲的表面形成有機皮膜,能夠得到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優異的被覆鋸絲。作為上述有機皮膜,能夠使用熱固化性樹脂或熱可塑性樹脂。這樣的樹脂之中,能夠適用的有如下等酚醛樹脂、酰胺系樹脂、酰亞胺系樹脂,聚酰胺酰亞胺、環氧樹脂,聚氨酯、聚乙烯醇縮甲醛、ABS樹脂、氯乙烯,聚酯。特別是能夠適用聚氨酯或聚酰胺酰亞胺。上述有機皮膜的膜厚,優選為例如0. 05 15 ii m。若有機皮膜過薄,則在切斷時的初期階段,有機皮膜磨耗消失或有機皮膜從基底剝離,從而導致基底絲自身露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難以穩定切斷工件。因此,有機皮膜的膜厚優選為0. 05y m以上,更優選為0. 5u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2 ii m以上。但是,若有機皮膜過厚,則有機皮膜在被覆鋸絲整體中所占的比例變得過大,因此被覆鋸絲整體的強度降低。因此,為了提高生產率而增大金屬絲的線速時,金屬絲有容易斷線的傾向。因此,有機皮膜的膜厚優選為15pm以下,更優選為13 ii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IOiim以下。被覆鋸絲整體的線徑沒有特別限定,但通常為100 300 ii m左右(優選為100 150 u m)。接著,對于制造本發明的基底絲的方法,和在所得到的基底絲上被覆有機皮膜來 制造被覆鋸絲的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對于制造本發明的基底絲的方法進行說明。為了制造本發明的基底絲,對于遵循通常的方法得到的軋制線材實施熱處理之后,進行一次拉絲,其次在熱處理之后,實施鍍敷,之后進行二次拉絲,脫脂。一次拉絲前的熱處理(拉絲后退火)條件、一次拉絲的條件、一次拉絲后的熱處理(拉絲后退火)條件、鍍敷條件沒有特別限定,可以是通常的方法。鍍敷后的二次拉絲的拉絲速度優選為I 30m/秒。若拉絲速度脫離這一范圍,則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超過0. 2 y m,因此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有劣化的傾向。其拉絲速度優選為2 20m/秒,更優選為3 18m/秒。在二次拉絲時,為了將鍍層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抑制在0. 2 y m以下而使用潤滑劑。作為潤滑劑,可以使用市場銷售的油性或水溶性油的潤滑劑。該潤滑劑的油溫優選為20 70°C。潤滑劑的油溫更優選為25 60°C,進一步優選為30 50°C。二次拉絲后,需要在形成有機皮膜之前進行脫脂,除去潤滑劑。在本發明中,推薦充分進行該脫脂。若在鍍層的表面附著潤滑劑(油),則如后述的實施例所證實的,有機皮膜容易剝離。因此在本發明中,通過盡可能降低附著在鍍層表面的油,能夠進一步提高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脫脂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列舉用與潤滑劑有親和性的有機溶剤(例如,丙酮和己烷等)清洗上述基底絲的方法,和在還原性氣氛中進行加熱的光亮退火等。附著在脫脂后的上述鍍層的表面的油,優選基底絲每Ig為70y g以下,更優選為60ug以下,進一步優選為40y g以下。優選附著在上述鍍層的表面的油盡可能少。作為附著在上述鍍層的表面的油量的測量方法,例如,能夠采用在脫脂前后測量基底絲的質量的方法。或者能夠采用以溶劑(例如,己烷和四氯化碳等)萃取附著在基底絲的表面的油,使用紅外分光光度計(IR)和傅里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FT-IR)定量萃取物所含的油量的方法等。附著在脫脂后的上述鍍層的表面的油量,也能夠通過定量附著在脫脂后的上述鍍層表面的附著物所含的碳成分進行評價。附著在鍍層表面的附著物所含的碳成分,基底絲每Im優選為15 y g以下,更優選為13 y g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 y g以下。附著在上述鍍層的表面的附著物所含的碳成分量,優選盡可能少。
附著在上述鍍層的表面的附著物的碳成分量,例如,能夠使用碳硫分析裝置通過燃燒紅外線吸收法進行測量。本發明的被覆鋸絲,如上述,能夠通過在經過脫脂而得到的基底絲的表面被覆有機皮膜來制造。為了形成上述有機皮膜,在上述基底絲的表面,涂布市場銷售的清漆并加熱。作為清漆,能夠使用由東特涂料株式會社銷售的琺瑯線用清漆和由京瓷株式會社銷售的電線用清漆等。作為上述琺瑯線用清漆,例如能夠使用如下。聚氨酯清漆(“TPUF1”、“TPUF2-NC”、“TPUF2-NCA”、“TPU6200”、“TPU5100”、“ TPU5200 ”、“ TPU5700 ”、“ TPUK5132”、“ TPU3000K”、“ TPU3000EA” 等,東特涂料株式會社制的
商品。)聚酯清漆(“LIT0N2100S,,、“LIT0N2100P,,、“LIT0N3100F,,、“LIT0N3200BF,,、“LIT0N3300”、“LIT0N3300KF”、“LIT0N3500SLD”、“Neoheat 8200K2” 等,東特涂料株式會社
制的商品。)聚酰胺酰亞胺清漆(“Neoheat AI-00C”等,東特涂料株式會社制的商品。)聚酷酸亞胺清漆(“Neoheat8600A,,、“Neoheat 8600AY,,、“Neoheat8600,,、“Neoheat 8600H3”、“Neoheat 8625”、“Neoheat 8600E2”等,東特涂料株式會社制的商品。)作為上述電線用清漆,例如,能夠使用耐熱聚氨酯銅線用清漆(“TVE5160-27”等,環氧改性聚乙烯醇縮甲醛樹脂)、聚乙烯醇縮甲醛銅線用清漆(“TVE5225A”等,聚乙烯醇縮甲醛樹脂),耐熱聚乙烯醇縮甲醛銅線用清漆(“TVE5230-27”等,環氧改性聚乙烯醇縮甲醛樹脂)、聚酯銅線用清漆(“TVE5350系列”,聚酯樹脂)等(均為京瓷株式會社制的商品° ) O如此得到的本發明的被覆鋸絲,例如,在切斷金屬、陶瓷、硅、水晶、半導體構件、磁性體材料等的工件(切片加工)制造切斷體時使用。由鋸床進行的切斷,一邊向被覆鋸絲噴射含有磨粒的溶液一邊進行。這是由于,噴射的溶液所含的游離磨粒被卷入被覆鋸絲和工件之間,有助于一邊使工件磨耗一邊進行切斷。含有磨粒的溶液可以是公知的。作為磨粒,例如可使用碳化硅磨粒(SiC磨粒)和金剛石磨粒等。以下,列舉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當然不受下述實施例制限,在能夠符合前/后述的宗旨的范圍內,當然可以適當加以變更實施,這些均包含在本發明的技術的范圍內。實施例本實施例,使用在表面具有有機皮膜的被覆鋸絲,對該被覆鋸絲噴射磨粒而切斷單晶硅時,調查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下述實驗例1,就基底絲的表面性狀與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的關系進行調查,下述實驗例2、3,就基底絲的脫脂條件和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的關系進行調查。[實驗例I]準備JISG3502所規定的鋼琴絲(A線,含有C :0. 82質量%、Si :0. 19質量%、Mn :0.49質量%,余量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的軋制線材(直徑5. 5mm)。對于進行熱處理(以550°C進行鉛淬火處理(LP))后,進行一次拉絲至直徑0. 88mm,再進行熱處理(以550°C進行鉛淬火處理(LP))。然后,形成下述表I所示的鍍層,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接著進行脫脂,由此制造基底絲。作為鍛層,可形成Cu-Zn鍛層、Cu鍛層或Zn鍛層的任思一種。Cu-Zn鍛層,成分組成為Cu :63質量%、Zn :37質量%,通過電鍍形成。鍍Cu和鍍Zn通過電鍍形成。形成的鍍層的種類如下述表I所示。還有,表I的No. I和No. 2是不形成鍍層的例子。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時的拉絲速度為I. 70m/秒或3. 30m/秒。拉絲速度如下述表I所示。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時,使用油性的潤滑劑(共榮社化學株式會社制的“ ^ r 商品名)”)或水溶性油的潤滑劑(ADEKA > S力 > 寸4株式會社制的“ 二 7
^ 'J工一(商品名)”)。潤滑劑的種類如下述表I所示。 潤滑劑的油溫,油性的潤滑劑時為25°C,水溶性油的潤滑劑時為25°C或40°C。油溫如下述表I所示。二次拉絲后的脫脂,是在丙酮中浸潰24小時后,進行超聲波清洗之后使之干燥而進行。以激光顯微鏡( > 一開'一 f、y夕社制“1LM21W”,倍率1000倍)觀察所得到的基底絲的表面,由此測量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粗糙度Ra,是在基底絲的中央部縱向50 u mX縱長方向100 u m的面進行測量。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測量結果如下述表I所示。另外,附著在基底絲的表面的油量,由傅里葉變換紅外分光光度計(FT-IR)進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具體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基底絲被切斷成長度I 2cm,測量其質量后,放入容量IOOml的燒杯。其中加入四氯化碳30ml進行超音波萃取后,以四氯化碳定容成50ml,由此調整試樣。經定容的試樣,放入光程長IOOml的石英皿,使用FT_IR(日本電子株式會社制,“ JIR-5500型”),通過透射法,以分解能4CHT1,累計次數100次進行測量。作為坯料(blank)只進行四氯化碳的測量,從上述試樣的測量結果減去坯料的測量結果,基于亞甲基的C-H結合的基于2927CHT1部分的吸光度,定量試樣所含的油量。油量的定量,根據對于二次拉絲時所使用的潤滑劑預先制成的檢量線進行。將油量的定量結果換算成每Ig基底絲的結果,顯示在下述表I中。還有,作為潤滑劑使用水溶性油時,油量不進行測量。另外,所得到的基底絲的表面附著物的碳成分,通過燃燒紅外線吸收法,以碳硫分析裝置(堀場制作所制,“EMIAU510”)進行測量。測量具體按以下步驟進行。首先,基底絲被切斷成長度80cm,測量其質量后放入磁性板。將其加熱到燃燒溫度600°C,測量表面附著物的碳成分量。碳成分量的測量結果換算成每Im基底絲,所得到的結果顯示在下述表I中。其次,對于進行脫脂所得到的基底絲的表面,以各種厚度被覆由聚氨酯或聚酰胺酰亞胺構成有機皮膜,由此制造被覆鋸絲。具體來說,被覆鋸絲是通過如下方式制作對于在上述基底絲的表面,將清漆分成4 10次進行涂布,對其加熱而使之固化。有機皮膜的原材和厚度顯示在下述表I。在下述表I所示的No. I 8中,使用JISC2351所規定的聚氨酯線用清漆“W143”(東特涂料株式會社制,琺瑯線用清漆“TPUF1 (商品名)”,烘焙后的涂膜組成為聚氨酯)。下述表I所示的No. 9、10中,使用聚酰胺酰亞胺線用清漆(東特涂料株式會社制,琺瑯線用清漆“Neoheat AI_00C(商品名)”,烘焙后的涂膜組成為聚酰胺酰亞胺)。還有,觀察所得到的被覆鋸絲的斷面的結果是,鍍層的厚度為0. 3pm。接著,對于所得到的被覆鋸絲進行搓捻試驗,據此評價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搓捻試驗通過如下方式進行從被覆鋸絲上提取長200mm的試驗片,使卡盤間距離(標點間距離)為50_,施加屈服點以下的張力而進行。測量有機皮膜直至剝離的搓捻次數(次),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倍率20倍)觀察有機皮膜的剝離狀態。采用根據使試驗片的直徑標準化的下式計算出的搓捻值(100D換算),評價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評價標準如下,評價結果顯示在下述表I中。搓捻值(100D換算)=搓捻次數X (試驗片的直徑/卡盤間距離)X 100 《評價標準》〇(合格)搓捻值為25次以上A (合格):搓捻值為20次以上,低于25次X (不合格)搓捻值低于20次根據表I能夠進行如下考察。No. 1、2是使用不滿足本發明所規定的要件基底絲制造的被覆鋸絲的例子,鋼絲與有機皮膜之間沒有形成鍍層,因此有機皮膜容易剝離。另一方面可知,No. 3 10是使用滿足本發明規定的要件的基底絲制造被覆鋸絲的例子,在鋼絲與有機皮膜之間形成鍍層,因此能夠提高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另外,在No. 3 10中,若比較基底絲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則Ra越小,搓捻值越大,讀取到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有得到進一步改善的傾向。另外,在No. 3 10中,附著在基底絲的表面的油量為每Ig基底絲70 ii g以下,表面附著物的碳成分為每Ig基底絲15 ii g以下。還有,No. 2所使用的基底絲被二次拉絲成直徑0. 132mm時的拉絲速度小至I. 70m/秒。因此,No. 2所使用的基底絲,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達到0. 2 y m以下,但因為在鋼絲與有機皮膜之間沒有形成鍍層,所以不能改善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表I
—I 一一 I~ :: I II表 SL I 丄~FTTTTl m I —牲
Ki0 拉一速度浙滑劑 _溫鍍敷m目g方法Ru糖度油 碳成分I—"Igre. "TTT31
Ne。(m/f^ _ (T)麵她方法Sm)廁(fg搓競評價
~ Tittam Ir===- -^=,Ta
21,70 油性 25 無兩酮24h+M聲波臟評燥__0.183 56__16聚氨籠6 19 X
3.3025 K-Zn.............................0.083............................25j'""""""聚氮葡 5-g .....~T~ ........3^30-.....漏—………1 ..............Cu..................—~ — 0-079 31 ~ ——..~ ■氨能 7 " 35 ~Q~
53—30- "40' ~u'…11…11…聲波燥—'Hl _ -J1..........................................7 33 - ^■■■.
63.30 水溶性油 25 Cu 芮|S24h+超聲波清洗仔S__0.084 -8聚___7 33 Q
3.30雞 25 - . .........仔燥 ~08^...............33.....一 .............I—聚氮蘸 6 29 ~ Q
ft3,30油性 25 Zn 爾_h+超聲波滑洗評燥 0.095 35__8
93.30 滴性 25 Cu............................................0.081 —29——' 7 聚観胺酰亞胺 6 "……38―…"15~"
JO I3.30I 水祝l.rST二j 0:085 f -I........... iiiiiS= 6....................................35 O[實驗例2]與上述實驗例I同樣,將軋制線材一次拉絲成直徑0.88mm后,再進行熱處理(以550°C進行鉛淬火處理(LP)),之后形成Cu鍍層后,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接著進行脫月旨,由此制造基底絲。
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時,使用油性的潤滑劑(共榮社化學株式會社制的“ ^ r^ ^ (商品名)”)。潤滑劑的油溫為25°C,拉絲速度為3. 30m/秒。在實驗例2中,脫脂通過下述的條件進行。下述表2所示的No. 21,是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后,不進行脫脂的基底絲的例子。No. 22是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后,在丙酮中浸潰8小時后使之干燥,由此經脫脂而得到的基底絲的例子。No. 23是二次拉絲至直徑0. 132mm后,在丙酮中浸潰24小時后,進行超聲波清洗,接著使之干燥,由此經脫脂而得到的基底絲的例子。以與上述實驗例I相同的條件,用激光顯微鏡對于所得到的基底絲的表面進行觀察,由此測量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算術平均粗糙度Ra的測量結果顯示在下述表2中。另外,以與上述實驗例I相同的條件,以FT-IR定量分析附著在基底絲的表面的油量。將油量的定量結果換算成每Ig基底絲的,所得到的結果顯示在下述表2中。另外,基底絲r表面附著物的碳成分,以與上述實驗例I相同的條件,通過燃燒紅外線吸收法由碳硫分析裝置進行測量。將碳成分量的測量結果換算成每Im基底絲的,將所得到的結果顯示在下述表2中。接著,在經脫脂而得到的基底絲的表面,以與上述實驗例I相同的條件,被覆厚7um的聚氨酯(有機皮膜),由此制造被覆鋸絲。還有,觀察被覆鋸絲的斷面的結果,鍍層的厚度為0. 3iim。接著,對于所制作的被覆鋸絲,以與上述實驗例I相同的條件進行搓捻試驗,據此評價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評價結果顯示在下述表2中。No. 21 23是使用滿足本發明所規定的要件的基底絲制造的被覆鋸絲的例子,在鋼絲與有機皮膜之間形成有鍍層,因此可提高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由表2可知,附著在基底絲表面的油量越降低,搓捻值越大,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有得到進一步改善的傾向。表2
權利要求
1.一種基底絲,是在表面上具有有機皮膜的被覆鋸絲用的基底絲,其具有鋼絲和形成在所述鋼絲的表面上的鍍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底絲,其中,所述鍍層含有Cu和/或Zn。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底絲,其中,所述鍍層的表面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在0.2 u m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基底絲,其中,附著在所述鍍層的表面上的油為每Ig基底絲在70 ii g以下。
5.根據權利要求I 4中任一項所述的基底絲,其中,附著在所述鍍層的表面上的表面附著物的碳成分為每Im基底絲在15 ii g以下。
6.一種被覆鋸絲,其具有被覆權利要求I 5中任一項所述的基底絲的表面的有機皮膜。
7.一種切斷體的制造方法,其中,向權利要求6所述的被覆鋸絲噴射磨粒,用所述被覆鋸絲將工件切斷成切斷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在表面具有有機皮膜的被覆鋸絲所使用的基底絲,其能夠抑制有機皮膜的剝離。另外,本發明提供有機皮膜的耐剝離性優異的被覆鋸絲。在本發明中,在表面具有有機皮膜的被覆鋸絲用的基底絲,具有鋼絲和形成于鋼絲的表面的鍍層。
文檔編號B24D11/00GK102770237SQ201180010400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23日
發明者吉川一男, 家口浩, 浦塚昭典 申請人:株式會社鋼臂功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