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擋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爐煉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擋壩。
背景技術:
在現代高爐煉鐵生產中,如圖1所示,需要在高爐出鐵口處設置流鐵溝5,較為普遍應用的是單鐵口高爐流鐵溝5。但是,單鐵口高爐流鐵溝5每次出鐵量較大,需要數個鐵水罐來共同盛放,不同鐵水罐之間的更換是關系到安全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為此,有些大中型企業采用擺動流鐵溝5方式,有些中小型企業采用在流鐵溝5中設置擋壩6的方式,即通過沿線設置擋壩6,導流鐵水流向,當一個鐵水罐滿后,搗毀相應擋壩6使鐵水流向下一個鐵水罐。擋壩6的截流面與流鐵溝5的橫截面相一致為倒梯形,為了使擋壩更穩固,將擋壩6與流鐵溝5內溝幫緊密接觸的截面設置為正梯形。對于中小型企業中流鐵溝5中的擋壩6所采用的耗材多是河沙。河沙的主要成分是SiO2,極易生成額外的爐渣,增加了流鐵溝 5內鐵水中的含渣量,爐渣很容易在流鐵溝內5的溝幫產生粘結,會使流鐵溝5內的溝幫受到嚴重的的侵蝕,進而縮短了流鐵溝5的使用壽命。同時,對流鐵溝5內的爐渣往往是采用人工方式進行撇渣等清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綜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種減少鐵水中的含渣量,減輕對流鐵溝5內的溝幫的侵蝕, 進而提高流鐵溝5的使用壽命的擋壩,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擋壩,減少鐵水中的含渣量,減輕對流鐵溝內的溝幫的侵蝕,進而提高流鐵溝的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擋壩,包括由河沙制作而成的沙壩支撐體,所述沙壩支撐體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支撐體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擋焦層,所述擋焦層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擋焦層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所述擋焦層未與鐵水接觸的側面與所述沙壩支撐體靠近鐵水的側面緊密接觸。優選的,所述沙壩支撐體包括沙壩基座和沙壩擋體,所述沙壩基座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基座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擋體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擋體底面與所述沙壩基座頂面緊密接觸。優選的,所述擋焦層局部緊密坐落在所述沙壩基座頂面上。優選的,所述沙壩基座靠近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45°,所述沙壩基座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45°。優選的,所述沙壩擋體靠近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65°,所述沙壩擋體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45°。
優選的,所述擋焦層與鐵水接觸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65° -45°,所述擋焦層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105° -115°。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擋壩,包括由河沙制作而成的沙壩支撐體,所述沙壩支撐體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支撐體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擋焦層,所述擋焦層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擋焦層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所述擋焦層未與鐵水接觸的側面與所述沙壩支撐體靠近鐵水的側面緊密接觸。所述擋壩與現有的流鐵溝中的擋壩主要區別在于,所述擋壩中與鐵水接觸的面為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的擋焦層,干焦粉遇鐵水燃燒且不生成額外的爐渣,有效地減少鐵水中的含渣量,減輕了對流鐵溝內的溝幫的侵蝕,進而提高流鐵溝的使用壽命。這樣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且未燃燒的干焦粉隨鐵水進入鐵水罐后,對鐵水有一定的保溫作用,減少了保溫劑的用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現有技術中提供的擋壩與流鐵溝位置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流鐵溝截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2中局部A放大示意圖。其中,上圖1-圖3中1沙壩支撐體、2擋焦層、3沙壩基座、4沙壩擋體、5流鐵溝、6擋壩。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擋壩,以達到減少鐵水中的含渣量,減輕對流鐵溝5內的溝幫的侵蝕,進而提高流鐵溝5的使用壽命的目的。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請參考附圖1-圖3,其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提供的擋壩與流鐵溝位置示意圖;圖 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流鐵溝截面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圖2中局部A放大示意圖。該擋壩包括緊密接觸的沙壩支撐體1和擋焦層2,其中,沙壩支撐體1由河沙制作而成,沙壩支撐體1的兩側面與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底面與流鐵溝5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擋焦層2由干焦粉制作而成,擋焦層2的兩側面與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底面與流鐵溝5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擋壩與現有的流鐵溝5中的擋壩6主要區別在于,該擋壩中與鐵水接觸的面為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擋焦層2,干焦粉遇鐵水燃燒且不生成額外的爐渣,有效地減少鐵水中的含渣量,減輕了對流鐵溝5內的溝幫的侵蝕,進而提高流鐵溝5的使用壽命。這樣也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且未燃燒的干焦粉隨鐵水進入鐵水罐后,對鐵水有一定的保溫作用,減少了保溫劑的用量。其中,為了合理的利用干焦沙的量,將上述擋壩由上述沙壩支撐體1和上述擋焦層2組成,上述沙壩支撐體1的底面和上述擋焦層2的底面都與上述流鐵溝5的底平面緊密接觸,上述沙壩支撐體1的兩側面和上述擋焦層2的兩側面都與上述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且上述擋焦層2未與鐵水接觸的側面與上述沙壩支撐體1靠近鐵水的側面緊密接觸。還可將上述沙壩支撐體1分成幾部分,如沙壩基座3、沙壩擋體4和沙壩頂端等。本發明實施例中優先選用將上述沙壩支撐體1由沙壩基座3和沙壩擋體4兩部分組成。具體的,上述沙壩基座3兩側面與上述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底面與上述流鐵溝5內底平面緊密接觸,上述沙壩擋體4兩側面與上述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底面與上述述沙壩基座3頂面緊密接觸。其中,為了更好的穩固上述擋焦層2,本發明實施例中將上述擋焦層2局部緊密坐落在上述沙壩基座3的頂面上。這樣可有效地減少在上述擋焦層2受到鐵水沖刷時干焦粉產生脫落現象的發生。其中,上述沙壩基座3的尺寸根據高爐出的鐵水的量而定,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多時,上述沙壩基座3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比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少時,上述沙壩基座3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要大,上述沙壩基座3和上述沙壩擋體4 的高度也隨高爐出的鐵水的量的增加而增高。上述沙壩基座3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可為400mm、420mm或450mm等,上述沙壩基座3的高度可為30mm、40mm或50mm 等。本發明實施例中優先選用將上述沙壩基座3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設為 400mm,將上述沙壩基座3的高度設為30mm。其中,上述沙壩擋體4的尺寸根據高爐出的鐵水的量而定,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多時,上述沙壩擋體4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比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少時,上述沙壩擋體4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要大,上述沙壩擋體4的高度也隨高爐出的鐵水的量的增加而增高。上述沙壩擋體4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可為 320mm、350mm或400mm等,上述沙壩擋體4的高度可為500mm、490mm或450mm等。本發明實施例中優先選用將上述沙壩基座3靠近鐵水面和遠離鐵水面之間的寬度設為320mm,將上述沙壩基座3的高度設為500mm。其中,上述擋焦層2的尺寸根據高爐出的鐵水的量而定,一般以鐵水罐出的鐵水完畢時上述擋焦層2基本消耗完畢為準。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多時,上述擋焦層2與鐵水接觸面和不與鐵水接觸的面之間的寬度比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少時,上述擋焦層2與鐵水接觸面和不與鐵水接觸的面之間的寬度要大。不論高爐出的鐵水的量是多還是少,上述擋焦層 2的高度與上述沙壩擋體4所在的高度一致。在上述沙壩基座3前的上述擋焦層2與鐵水接觸面和不與鐵水接觸的面之間的寬度可為80mm、90mm或IOOmm等,上述擋焦層2與上述沙壩基座3頂面緊密接觸的寬度可為80mm、90mm或IOOmm等,而上述擋焦層2的總高度可以為530mm、550mm或600mm等。本發明實施例中優先選用將上述沙壩基座3前的上述擋焦層2與鐵水接觸面和不與鐵水接觸的面之間的寬度設為80mm,將上述擋焦層2與上述沙壩基座3頂面緊密接觸的寬度設為80mm,且上述擋焦層2的總高度設為530mm。
其中,根據高爐出的鐵水的量和上述流鐵溝5的橫截面情況,將上述擋壩的外形尺寸設計的更合理,可將上述沙壩基座3靠近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設為75° -45°,將上述沙壩基座3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設為75° -45°。將上述沙壩擋體4靠近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設為75° -65°,將上述沙壩擋體4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設為 75° -45°。將上述擋焦層2與鐵水接觸的側面所在的梯角設為65° -45°,將上述擋焦層 2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設為105° -115°。上述擋壩造價低廉,砌筑和搗毀都很方便,能根據高爐出的鐵水的生產要求,方便快捷地調換鐵水罐。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 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擋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河沙制作而成的沙壩支撐體(1),所述沙壩支撐體(1)兩側面與流鐵溝( 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支撐體(1)底面與流鐵溝(5)內底平面緊密接觸;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擋焦層O),所述擋焦層( 兩側面與流鐵溝( 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擋焦層( 底面與流鐵溝(5)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所述擋焦層( 未與鐵水接觸的側面與所述沙壩支撐體(1)靠近鐵水的側面緊密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壩,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壩支撐體(1)包括沙壩基座(3) 和沙壩擋體G),所述沙壩基座C3)兩側面與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基座 (3)底面與流鐵溝(5)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擋體(4)兩側面與流鐵溝(5)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所述沙壩擋體(4)底面與所述沙壩基座( 頂面緊密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壩,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焦層( 局部緊密坐落在所述沙壩基座⑶頂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壩,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壩基座C3)靠近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45°,所述沙壩基座C3)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4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壩,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壩擋體(4)靠近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65°,所述沙壩擋體(4)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75° -45°。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壩,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焦層( 與鐵水接觸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65° -45°,所述擋焦層(2)遠離鐵水的側面所在的梯角為105° -1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擋壩,屬于高爐煉鐵技術領域。擋壩包括由河沙制作而成的沙壩支撐體,沙壩支撐體兩側面與流鐵溝內溝幫緊密接觸,沙壩支撐體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擋焦層,擋焦層兩側面與流鐵溝內的溝幫緊密接觸,擋焦層底面與流鐵溝內底平面緊密接觸,擋焦層未與鐵水接觸側面與沙壩支撐體靠近鐵水側面緊密接觸。該擋壩與現有流鐵溝中擋壩主要區別在于,該擋壩中與鐵水接觸的面為由干焦粉制作而成的擋焦層,干焦粉遇鐵水燃燒不生成額外爐渣,有效地減少鐵水中含渣量,減輕對流鐵溝內溝幫的侵蝕,提高流鐵溝使用壽命。這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未燃燒干焦粉隨鐵水進入鐵水罐后,對鐵水有一定保溫作用,減少保溫劑用量。
文檔編號C21B7/14GK102534080SQ2012100010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4日
發明者侯繼寶, 孫建設, 張故見, 徐春玲, 李強, 楊軍, 田遠峰, 趙洪雨 申請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