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及專用的中頻電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還涉及該工藝中所專用的中頻電爐。
背景技術:
在鋼鐵冶煉中,經常采用的設備是中頻電爐,該電爐包括爐體和位于爐體側壁的出鋼槽,在對鋼鐵進行冶煉時,將原料置于中頻電爐中,原料熔化成鋼液時,鋼液表面會產生一層鋼渣,這層鋼渣隔離了空氣和鋼液,保護中頻電爐中的鋼液免受空氣的氧化。以上的冶煉方式具有成分控制準確,溫度可調的優點,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鑄造等行業。這種冶煉方法的缺點是,不能進行氣體保護操作,被氧化的鋼渣進而會氧化鋼液,在鋼渣少甚或無渣的情況下,冶金體系被氧化,夾雜物隨之增多,損害冶煉質量。能避免這種劣勢的方法是使這種中頻爐附加真空脫氣裝備,通常稱為真空中頻爐,具有真空保障作用,但是這種真空爐的缺點是投入大,配套設備復雜,維護困難,因而成本增加;真空中頻爐還有噸位小產量低,澆注環節薄弱等不足之處。因此需要針對上述的冶煉方式和冶煉設備進行改進,使冶煉出來的鋼鐵具有更高的品質。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該工藝中采用惰性氣體對鋼液進行保護,隔絕了空氣的進入,從而減少了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夾雜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以上冶煉方式中專用的中頻電爐,通過該電爐可以往爐體中通入惰性氣體,以保護鋼液免受空氣的氧化,從而提供鋼鐵的品質。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該工藝包括下述的步驟原料在中頻電爐中熔化成鋼液的過程中,向相對密封的中頻電爐中通入保護性氣體,使保護性氣體充滿于中頻電爐的液面上方,所述的保護性氣體為惰性氣體或者是不與鋼液反應并能隔絕氧氣的氣體。優選的,上述的保護性氣體為氬氣或氮氣。更優選的,上述的保護性氣體為氬氣;氮氣作為一種排除氧氣的氣體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選用,在具體的工藝中,可以根據情況來選擇。上述的中頻電爐包括爐體和位于爐體側壁的出鋼槽,中頻電爐還包括與爐體相配合的密封蓋,密封蓋上有供惰性氣體進入的通氣孔,密封蓋上還有觀察孔,該觀察孔有與之相配合的塞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的冶煉方式和專用的中頻電爐來對鋼鐵冶煉,在冶煉的過程中通入了保護鋼液免受空氣氧化的惰性氣體,從而減少了鋼鐵中夾雜物的含量,提聞了鋼鐵的品質。
圖I為本發明的中頻電爐其結構示意 圖2為本發明的中頻電爐的工作狀態的示意 圖中,I-爐體,2-密封蓋,3-通氣孔,4-觀察孔,5-塞子,6-出鋼槽,7-鋼洛,8-鋼液。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對本發明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發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發明。實施例I
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該工藝包括下述的步驟原料在中頻電爐中熔化成鋼液的過程中,向相對密封的中頻電爐中通入氬氣,使氬氣充滿于中頻電爐的液面上方。
在以上工藝中所用到的中頻電爐包括爐體I和位于爐體I側壁的出鋼槽6,中頻電爐還包括與爐體I相配合的密封蓋2,密封蓋2上有供氬氣進入的通氣孔3,密封蓋2上還有觀察孔4,該觀察孔4有與之相配合的塞子5,工作人員可以透過觀察孔4觀察到爐體I內部的鋼液熔化情況。鋼液8在熔化過程中,鋼渣7浮在鋼液8上方,鋼渣7上方充滿著氬氣,隔絕鋼液8與氧氣接觸,從而提聞鋼的品質。實施例2
與實施例I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氣體為氮氣,其余的完全一樣。
權利要求
1.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原料在中頻電爐中熔化成鋼液的過程中,向相對密封的中頻電爐中通入保護性氣體,使保護性氣體充滿于中頻電爐的液面上方,所述的保護性氣體為惰性氣體或者是不與鋼液反應并能隔絕氧氣的氣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性氣體為氬氣或氮氣。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性氣體為IS氣。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中專用的中頻電爐,所述的中頻電爐包括爐體和位于爐體側壁的出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頻電爐還包括與爐體相配合的密封蓋,所述的密封蓋上有供惰性氣體進入的通氣孔,所述的密封蓋上還有觀察孔,該觀察孔有與之相配合的塞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及專用的中頻電爐。一種采用保護性氣體煉鋼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原料在中頻電爐中熔化成鋼液的過程中,向相對密封的中頻電爐中通入保護性氣體,使保護性氣體充滿于中頻電爐的液面上方,所述的保護性氣體為惰性氣體或者是不與鋼液反應并能隔絕氧氣的氣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的冶煉方式和專用的中頻電爐來對鋼鐵冶煉,在冶煉的過程中通入了保護鋼液免受空氣氧化的惰性氣體,從而減少了鋼鐵中夾雜物的含量,提高了鋼鐵的品質。
文檔編號C21C5/52GK102796844SQ20121033591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明者苗釗, 趙培建, 楊舒拉, 張瑞堂, 尹衛平, 李波濤, 李義林, 張洪志 申請人:濟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