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釹鐵硼氫破工序,具體涉及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釹鐵硼氫破工序的脫氫工藝,主要是氫破爐在吸氫完畢后,合上加熱罩,將氫破爐爐體加熱到560°C — 590°C,使爐中的釹鐵硼氫破粉進行富釹相脫氫,從而減少后續燒結工序過程中氫氣的排放量,減少產品因排氣所產生的應力通道。但事實上,釹鐵硼吸氫主要分為主相吸氫和富釹相吸氫兩個過程,脫氫也分別對應主相脫氫和富釹相脫氫兩種工藝。而目前行業內主要是只采用富釹相脫氫工藝,因此,脫氫不徹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脫氫更加徹底的釹鐵硼脫氫工藝方法,該方法能最大限度降低氫破粉中的氫含量。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是將氫破爐爐體以2— 3秒/圈的速度進行旋轉加熱到260°C—360°C,保溫2— 3小時進行加熱脫氫,這個過程主要是主相脫氫,當氫破爐內壓力小于80 pa時,主相脫氫結束,繼續加熱升溫到560°C—590°C,保溫3— 4小時進行加熱脫氫,這個過程主要是富釹相脫氫,當氫破爐內壓力小于80pa時,富釹相脫氫結束,即打開加熱罩,對氫破爐冷卻,出料,脫出的氫氣被與爐體相連的機械泵與羅茨泵抽走,達到加熱脫氫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脫氫更徹底,后續燒結過程放氣量減少,磁體的應力通道減少,從而提高釹鐵硼產品的韌性和抗彎強度,其中抗彎強度由260MPa提高到350MPa。本發明所采用的主相和富釹相雙相脫氫工藝方法在釹鐵硼磁性材料行業尚屬首次。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在釹鐵硼燒結之前,氫破粉中殘余的氫含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其次,釹鐵硼燒結過程中,氫氣放氣量能得到有效降低,可減少因放氣引起的應力通道;最后,應力通道的減少,可有效提高釹鐵硼磁體的韌性和抗彎強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是將氫破爐爐體以3秒/圈的速度進行旋轉加熱到360°C,保溫2小時進行加熱脫氫,這個過程主要是主相脫氫,當氫破爐內壓力小于80 pa時,主相脫氫結束,繼續加熱升溫到590°C,保溫3小時進行加熱脫氫,這個過程主要是富釹相脫氫,當氫破爐內壓力小于80pa時,富釹相脫氫結束,即打開加熱罩,對氫破爐冷卻,出料,脫出的氫氣被與爐體相連的機械泵與羅茨泵抽走,達到加熱脫氫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脫氫更徹底,后續燒結過程放氣量減少,磁體的應力通道減少,從而提高釹鐵硼產品的韌性和抗彎強度,其中抗彎強度由260MPa提高到350MPa。 實施例2
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是將氫破爐爐體以2秒/圈的速度進行旋轉加熱到260°C,保溫3小時進行加熱脫氫,這個過程主要是主相脫氫,當氫破爐內壓力小于80 pa時,主相脫氫結束,繼續加熱升溫到560°C,保溫4小時進行加熱脫氫,這個過程主要是富釹相脫氫,當氫破爐內壓力小于80pa時,富釹相脫氫結束,即打開加熱罩,對氫破爐冷卻,出料,脫出的氫氣被與爐體相連的機械泵與羅茨泵抽走,達到加熱脫氫的目的,這樣做的好處 就是脫氫更徹底,后續燒結過程放氣量減少,磁體的應力通道減少,從而提高釹鐵硼產品的韌性和抗彎強度,其中抗彎強度由260MPa提高到350MPa。
權利要求
1.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是將氫破爐爐體加熱到560°c飛90°C的溫度下保溫3—4小時,進行富釹相脫氫,當爐內壓力小于SOpa時脫氫結束,其特征在于該工藝是在富釹相脫氫之前,將氫破爐以2—3秒/圈的速度進行旋轉加熱到260°C ^360°C的溫度下保溫2-3小時,進行主相脫氫,當爐內壓力小于SOpa時,加熱升溫進行富釹相脫氫。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釹鐵硼雙相脫氫工藝方法,該方法是在富釹相脫氫之前,在260℃~360℃直接設置一個保溫脫氫段,先對主相進行脫氫,主相脫氫完成后,再在560℃~590℃進行常規富釹相脫氫。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脫氫更徹底,后續燒結過程放氣量減少,磁體的應力通道減少,從而提高釹鐵硼產品的韌性和抗彎強度。
文檔編號C21D3/06GK102888498SQ20121043034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明者馬躍華, 賈建偉, 崔學軍, 范正為, 賈建華 申請人:山西京宇天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