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屬于鐵水預處理領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憑借專用脫磷噴槍將鈍化石灰粉噴入鐵水罐中的鐵水內,再輔以氧槍面吹氧,是典型、通用的鐵水罐脫磷方法。整個脫磷過程經過噴槍噴入的粉劑數量大,流量依靠噴粉調節閥控制,為防止該閥被灰粉卡住,通常程序中預置了最小開度值(20-30%),這就導致了連續不間斷噴灰,實際噴吹速率為20-70kg/min,在達到脫磷目標之前,即便堿度符合理論要求了,也不能停下來,最終熔渣堿度失控,消耗增加。另外,以上方法只能噴入粉狀鈍化石灰(價格昂貴),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通過在脫磷過程中兩種脫磷模式的靈活切換,實現精確控制脫硅、脫磷渣堿度,穩定操作過程、降低生產成本,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在脫磷過程中設置兩種脫磷模式進行切換操作,即在鐵水罐內交替使用“噴灰模式”和“吹氣模式”進行脫磷;所述的噴灰模式利用噴槍以N2為載體向鐵水液面以下1. 5-2m位置噴入鈍化石灰+面吹氧+氧化鐵皮;所述的吹氣模式利用同一根噴槍向鐵水液面以下1. 5-2m位置單獨吹入N2+皮帶輸送粒度5 30_石灰+面吹氧+氧化鐵皮,此時吹入N2只起攪拌作用;技術參數如下
N2 流量:2. 5 3. 0m3/min鈍化石灰加入量30 35kg/min氧化鐵皮加入量20 23kg/噸鐵面吹氧流量20 23m3/min。所述的皮帶輸送粒度5 30mm石灰,是不經過噴槍,直接加入鐵罐,用于替代鈍化石灰;5 30mm石灰加入量根據鐵水含娃量、預置換的鈍化石灰量、預期洛堿度確定。處理過程的前10分鐘為脫硅期,要求渣堿度較低,按0. 8控制,該階段采取“吹氣模式”,粒度5 30mm石灰加入量(kg)=鐵水噸數X1000X (鐵水含硅百分含量-0. 02%) X 0.8X2. 14+粒度5 30mm石灰CaO百分含量;脫硅期結束后進入脫磷期,堿度按3. 5控制,該階段“噴灰模式”與“吹氣模式”相結合,使用“噴灰模式”按30 35kg/min的流量噴入15 17kg/噸鐵鈍化石灰后,轉入“吹氣模式”,3分鐘后處理過程結束。本發明技術用于定義
粒度5 30mm石灰是經簡單篩分后產生的粒度5 30mm石灰,價格相對便宜,稱之為小塊石灰。
鈍化石灰是由上述小塊石灰經過破碎、鈍化處理的石灰,價格昂貴。面吹氧即氧槍噴頭位于鐵水液面以上位置進行吹氧。本發明技術特點(I)穩定操作過程、提高效率。適宜的熔渣堿度粘度低、流動性良好,可避免罐口粘渣,也可減輕噴濺現象,同時適宜的堿度可使脫硅、脫磷率達到最高;另外,“吹氣模式”可保持對管路的經常性吹掃,使噴灰時更加通暢穩定。(2)降低生產成本,避免無謂的鈍化石灰噴入和利用一部分粒度5 30_石灰替代鈍化石灰,都會促使生產成本降低。本發明有益效果本方法根據管路直徑及動力學條件,實現了噴槍在鐵水液面以下兩種模式間靈活切換,避免了鐵水倒灌堵槍、穩定了噴吹,可縮短處理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噴吹系統 圖中噴粉快切閥1、噴粉調節閥2、掃氣快切閥3、載氣調節閥4、噴吹罐5 ;
圖2為本發明脫硅率與堿度的關系曲線;
圖3為本發明堿度對CaO系渣脫磷的影響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中,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噴灰量
根據原始鐵水成分、計劃加入的粒度5 30_石灰量和期望的爐渣堿度以及粒度5 30mm石灰CaO含量、鈍化石灰CaO含量,計算得出需噴入的鈍化灰數量;
(2)噴吹控制系統過程
①在控制電腦的屏幕上,噴吹控制畫面增加“噴灰”和“吹氣”兩個按鈕。②從“噴灰模式”轉到“吹氣模式”,點擊“吹氣”按鈕,噴粉快切閥I關閉,載氣調節閥 4 流量由1. 5Nm3/min 增至 2. 5Nm3/min ;
③從“吹氣模式”轉到“噴灰模式”,點擊“噴灰”按鈕,載氣調節閥4流量由2.5Nm3/min降至2. ONmVmin,噴粉快切閥I打開,3秒后載氣調節閥4降至1. 5Nm3/min ;
④從處理開始到處理結束,掃氣快切閥3處于常開狀態;
⑤噴吹結束、噴槍上升過程中,防粉塵擴散的氣封應先于載氣調節閥4關閉,防止氣封氣體將順噴槍外表面流下的渣鐵吹入噴孔。本發明與背景技術的技術參數、效果對比如下
背景技術脫磷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脫磷過程中設置兩種脫磷模式進行切換操作,即在鐵水罐內交替使用“噴灰模式”和“吹氣模式”進行脫磷;所述的噴灰模式利用噴槍以N2為載體向鐵水液面以下1. 5-2m位置噴入鈍化石灰+面吹氧+氧化鐵皮;所述的吹氣模式利用同一根噴槍向鐵水液面以下1. 5-2m位置單獨吹入N2+皮帶輸送粒度5 30_石灰+面吹氧+氧化鐵皮,此時吹入N2只起攪拌作用;技術參數如下N2 流量:2· 5 3. 0m3/min鈍化石灰加入量30 35kg/min氧化鐵皮加入量20 23kg/噸鐵面吹氧流量20 23m3/mi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帶輸送粒度5 30mm石灰,是不經過噴槍,直接加入鐵罐,用于替代鈍化石灰;5 30mm石灰加入量根據鐵水含硅量、預置換的鈍化石灰量、預期渣堿度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其特征在于處理過程的前10分鐘為脫硅期,要求渣堿度較低,按O. 8控制,該階段采取“吹氣模式”,粒度5 30mm石灰加入量(kg) =鐵水噸數X 1000X (鐵水含硅百分含量-O. 02%)XO. 8X2. 14 +粒度5 30mm石灰CaO百分含量;脫硅期結束后進入脫磷期,堿度按3. 5控制,該階段“噴灰模式”與“吹氣模式”相結合,使用“噴灰模式”按30 35kg/min的流量噴入15 17kg/噸鐵鈍化石灰后,轉入“吹氣模式”,3分鐘后處理過程結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鐵水罐內施行的雙模式脫磷方法,屬于鐵水預處理領域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在脫磷過程中設置兩種脫磷模式進行切換操作,即在鐵水罐內交替使用“噴灰模式”和“吹氣模式”進行脫磷;所述的噴灰模式利用噴槍以N2為載體向鐵水液面以下1.5-2m位置噴入鈍化石灰+面吹氧+氧化鐵皮;所述的吹氣模式利用同一根噴槍向鐵水液面以下1.5-2m位置單獨吹入N2+皮帶輸送粒度5~30mm石灰+面吹氧+氧化鐵皮,此時吹入N2只起攪拌作用。本發明有益效果本方法根據管路直徑及動力學條件,實現了噴槍在鐵水液面以下兩種模式間靈活切換,避免了鐵水倒灌堵槍、穩定了噴吹,可縮短處理周期、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C21C1/02GK103014236SQ20121054001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王郢, 郭鍵, 潘光忠, 常志強, 張永昶, 張秀堂, 葉凡新, 雷學東, 曹洪波, 賈育華 申請人: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