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型殼澆鑄冒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澆鑄結構,具體涉及ー種型殼澆鑄冒ロ。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中常見的型殼澆鑄冒ロ,在澆鑄本體上部設有的澆鑄體和通氣體通常為矩形柱狀體結構,澆鑄體和通氣體之間的連接體的長度一般比較長,兩者內部之間設有的鋼水通道長度也較長,同時,此種結構形式,導致鋼水通道截面積也比較大,因此,在操作過程中,鋼水溶液的用量比較大,鋼水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多,不符合節能減排的國家政策。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現有的型殼澆鑄冒ロ結構進行改進,提供ー種鋼水溶液利用率高、成本低、節能環保的型殼澆鑄冒ロ。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型殼澆鑄冒ロ,包括澆鑄本體,在澆鑄本體上部設有澆鑄體和通氣體,澆鑄體和通氣體之間設有鋼水通道,所述通氣體呈圓球狀結構,且通過連接體與澆鑄體相連。本實用新型進ー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澆鑄體呈圓柱狀結構,或為圓球狀結構。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歩的改進方案是,所述連接體呈圓柱狀結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型殼澆鑄冒ロ結構形式進行優化設計,將通氣體結構改進為圓球狀結構,減少了澆鑄體和通氣體之間的連接體的長度,以及澆鑄體和通氣體內部鋼水通道的截面積,從而減少了鋼水溶液的用量,提高原料利用率,節約資源,降低成本。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ー種型殼澆鑄冒ロ,如圖I、2所示,包括澆鑄本體I,在澆鑄本體I上部設有澆鑄體2和通氣體3,其中所述澆鑄體2呈圓柱狀結構,或為圓球狀結構,其和通氣體3之間設有鋼水通道5 ;所述通氣體3呈圓球狀結構,且通過連接體4與澆鑄體2相連;所述連接體4呈圓柱狀結構。
權利要求1.ー種型殼澆鑄冒ロ,包括澆鑄本體(I ),在澆鑄本體(I)上部設有澆鑄體(2)和通氣體(3),澆鑄體(2)和通氣體(3)之間設有鋼水通道(5),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體(3)呈圓球狀結構,且通過連接體(4 )與澆鑄體(2 )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型殼澆鑄冒ロ,其特征在于所述澆鑄體(2)呈圓柱狀結構,或為圓球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型殼澆鑄冒ロ,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4)呈圓柱狀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型殼澆鑄冒口,包括澆鑄本體,在澆鑄本體上部設有澆鑄體和通氣體,澆鑄體和通氣體之間設有鋼水通道,所述通氣體呈圓球狀結構,且通過連接體與澆鑄體相連。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型殼澆鑄冒口結構形式進行優化設計,將通氣體結構改進為圓球狀結構,減少了澆鑄體和通氣體之間的連接體的長度,以及澆鑄體和通氣體內部鋼水通道的截面積,從而減少了鋼水溶液的用量,提高原料利用率,節約資源,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22C9/08GK202639228SQ20122026657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明者劉其兵 申請人:濱海康源精密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