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直線電機驅動的精密線拋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精密線拋光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適合對微孔拉絲模進行線拋光的精密加工裝置,屬于精密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拉絲是一種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屬強行通過模具,金屬橫截面被壓縮,并獲得所要求的橫截面形狀和尺寸的金屬加工方法。拉絲模是使金屬橫截面形狀和尺寸改變的工具。拉絲模的孔形由入口、潤滑、壓縮、定徑、倒錐、出口等多個具有不同角度和錐度的區域組成。其中,拉絲模的孔徑、孔形精度及光潔度的優劣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好壞。為了獲得孔形合格的拉絲模,通常需要對拉絲模進行整形和拋光等加工。線拋光加工裝置是生產拉絲模的必要設備之一。線拋光以特有的運行方式和運行 軌跡使工具絲與被加工模具產生相對摩擦,在磨料的作用下使模具孔形自然形成適合拔絲用途的流線型。因此拉絲模生產行業普遍使用線拋光裝置對拉絲模進行光整加工,以此得到優質的孔型。拉絲模線拋光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拉絲模固定在模座上做平面旋轉運動,工具絲穿過拉絲模的內孔與拉絲模做相對的上下運動,在工具絲上夾帶金剛石等超硬微粉對拉絲模的內孔進行磨削、拋光。工具絲的軸線與拉絲模的軸線之間的偏移量決定了定徑區的尺寸,拉絲模的軸線與工具絲的軸線之間一定角度的偏擺可以磨削、拋光壓縮區、倒錐區
坐寸ο與之相應的線拋光裝置主要包括兩部分帶動拉絲模模具旋轉的卡具旋轉機構和帶動工具絲上下運動的絲架往復運動機構。拉絲模模具和工具絲分別固定在卡具旋轉機構和絲架往復運動機構上,從而實現模具內孔的拋光。現有技術中,絲架往復運動機構主要通過旋轉電機驅動,加入偏心輪、曲柄連桿或絲杠等輔助機構使旋轉運動變成直線往復運動。如公告號為CN201205676Y的中國實用新型中公開的拉絲模自動拋光機,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該裝置中,包括機架、驅動電機、傳動機構、直線往復運動的導桿、設置在導桿上的支架、拋光帶;傳動機構包括連接在電機軸上的偏心輪、鉸接在偏心輪偏心軸上的曲柄;曲柄的另一端與導桿的一端鉸接;導桿通過一對同軸設置的導套連接在機架上;在導桿中部橫向連接有支架,拋光帶穿越拉絲模模孔連接在支架上。該裝置中通過曲柄連桿機構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轉化為導桿的直線往復運動,通過連接在導桿上相對于模孔做直線往復運動的拋光帶,實現了對模孔的拋光加工。但是此類裝置,由于在實現拋光工具(工具絲、拋光帶)的直線往復運動的傳動結構中,連接環節較多,綜合精度很難控制,加之往復運動的頻繁換向,運行過程很難達到高度平穩。這樣的運行方式對加工普通規格的拉絲模影響較小,但對于孔徑< O. 03mm的微孔拉絲模的加工,無法保證直線往復運行的平穩度,從而無法避免在加工微孔拉絲模的過程中折斷工具絲。在目前的拉絲模制造業中,為改變這一局面也曾對線拋光機進行改進。例如公開號為CN2419001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的拉絲模線研磨拋光機,對絲架往復運動機構進行了改進,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偏心輪采用了配重平衡,從而使絲架高、低速運行平穩,加工范圍增寬,加工精度提高,使加工小孔徑拉絲模具成為現實。又如在公開號為CN101367181A的中國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用于拉絲模線拋光機的支撐變向導輪,通過在現有的拉絲模線拋光機的模座上加裝支架,在支架的端部安裝支撐變向導輪,減小了拉絲模被加工表面的面積,增加了作用在加工表面的壓強,使得磨料更容易導入加工區,由此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上述改進都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線拋光裝置將旋轉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過程中帶來的不平穩性,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工具絲的折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精密線拋光裝置。該裝置由直線電機驅動,可以解決工具絲運行不穩定、容易折斷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精密線拋光裝置,用于加工微孔拉絲模,包括裝置底座、固定于所述裝置底座上的滑軌座,以及與所述滑軌座活動連接的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在所述線性往復運動機構的底部固定有定子,動子正對于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裝置底座的凹槽內,所述定子和所述動子組成直線電機。所述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包括滑軌運動體和絲架兩部分,所述絲架通過連接件安裝于所述滑軌運動體上,所述滑軌運動體與所述滑軌座活動連接。所述絲架由用于固定工具絲的前卡絲機構、張力調節機構、以及用于調節工具絲的偏擺角度的兩個分別位于工具絲前端和后端的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組成。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包括張力調節機構底座,在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底座的內部安裝有壓簧,所述壓簧的上端正頂于調節頂桿的底部,下端與穿過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底座的底壁通孔的調節旋鈕抵接,頂于所述調節旋鈕的調節桿上;所述調節頂桿的頂端與曲柄連接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曲柄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張力卡絲鎖緊旋鈕連接;所述曲柄連接桿的中部通過連接件可旋轉地固定在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底座上形成杠桿。所述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包括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偏心輪和用于鎖緊所述偏心輪的鎖緊手柄,所述偏心輪的偏心軸活動連接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上。所述精密線拋光裝置還包括卡具旋轉機構,所述卡具旋轉機構包括用于固定微孔拉絲模的彈性卡頭,用于與所述彈性卡頭相配合的旋轉卡具座,以及用于驅動所述旋轉卡具座旋轉的旋轉電機;所述旋轉卡具座活動連接于旋轉卡具連接板,所述旋轉卡具連接板通過連接件固定于所述裝置底座上。所述彈性卡頭和所述旋轉卡具座利用端部角度定位并壓緊固定,所述彈性卡頭端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微孔拉絲模的臺階;所述彈性卡頭上有由頂端延伸至尾部的十字切槽。所述卡具旋轉機構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旋轉卡具座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的角度調節機構,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指針、刻度盤和卡具調角度鎖緊手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由直線電機驅動的精密線拋光裝置。該裝置通過直線電機實現了直線運動的輸出,避免了旋轉電機提供驅動時,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過程中引入的誤差以及由此引起的工具絲運動的不平穩性,從根本上減少了工具絲折斷的風險。此夕卜,該裝置結合用于調節微孔拉絲模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的卡具旋轉機構、用于調節工具絲張力的張力調節機構,以及用于調節工具絲的偏擺角度的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和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實現了微孔拉絲模的不同區域的加工,尤其適合于加工孔徑< O. 03mm的微孔拉絲模。
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精密線拋光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精密線拋光裝置中,直線電機驅動的線性往復運動機構的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精密線拋光裝置中,張力調整機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精密線拋光裝置中,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精密線拋光裝置中,彈性卡頭與旋轉卡具座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線電機驅動的精密線拋光裝置。直線電機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換成直線運動機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間轉換機構的傳動裝置。在直線電機驅動的精密線拋光裝置中,省去了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的中間傳動機構,從而從根本上消除了中間傳動機構帶來的傳動誤差和不平穩性,減少了工具絲的折斷。如圖I所示,該精密線拋光裝置包括裝置底座1,固定于裝置底座I上的滑軌座2,用于固定工具絲和帶動工具絲做直線往復運動的線性往復運動機構。該線性往復運動機構與滑軌座2活動連接,該線性往復運動機構的底部固定有定子3,動子21固定于裝置底座I的凹槽內,動子21正對于定子3,且動子21與定子3之間留有間隙。動子21和定子3組成直線電機,在開啟電源時,定子3通過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帶動工具絲做線性往復運動。如圖2所示,該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包括滑軌運動體和絲架兩部分,定子3固定于滑軌運動體底部,開啟直線電機,定子3帶動滑軌運動體移動;絲架用于承載工具絲進行整體線性往復運動,絲架通過連接件安裝于滑軌運動體上。滑軌運動體由兩根滑軌光杠4和兩個光杠連接件6組成,兩個光杠連接件6分別用于連接滑軌光杠4的兩端。滑軌光杠4活動連接滑軌座2,滑軌座2用于限制滑軌光杠4的移動方向,保證滑軌光杠4的前后平穩移動。定子3的兩端分別與兩個光杠連接件6相連,定子3平行位于兩根滑軌光杠4之間,正對于位于裝置底座I凹槽中的動子21。絲架由張力調節機構、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和前卡絲機構18組成。結合圖I和圖2可知,工具絲的一端通過前卡絲機構18固定在絲架的前端,并通過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的偏心輪17和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中的偏心輪12的外圓繃緊,工具絲的另一端通過張力調節機構固定在絲架的末端。在絲架的前端和末端設置的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和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用于調節工具絲軸線相對于微孔拉絲模的中心軸線的偏擺角度。其中,偏心輪圓周上與偏心軸之間的最遠點、最近點以及兩點所包夾的圓弧上的各點均可與工具絲接觸,當工具絲與偏心輪的接觸點改變時,工具絲軸線與微孔拉絲模的中心軸線形成的角度就發生變化。[0028]如圖3所示,張力調節機構包括固定于光杠連接件6上的張力調節機構底座9,在張力調節機構底座9的內部安裝有壓簧,壓簧的上端正頂于調節頂桿23的底部,下端與穿過張力調節機構底座9的底壁通孔的調節旋鈕5抵接,頂于調節旋鈕5的調節桿上;調節頂桿23的頂端與曲柄連接桿8的一端活動連接,曲柄連接桿8的另一端與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連接;曲柄連接桿8的中部通過連接件可旋轉地固定在張力調節機構底座9上,曲柄連接桿8繞固定點旋轉,從而在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和調節頂桿23之間通過杠桿的作用產生張力。張力調節機構用于給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提供柔和、穩定的張力,張力的大小主要根據壓簧的參數確定,并可通過調節旋鈕5的作用進一步調節。圖3中給出了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位于兩個位置時的張力調節機構的示意圖,當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從實線所示的位置旋轉到虛線所示的位置,調節頂桿23向下壓緊壓簧,通過壓簧的彈性作用,張力調節機構可以給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提供柔和、穩定的張力;反之,壓簧釋放內部存儲的彈性勢能,給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提供柔和、穩定的張力。在加工過程中,當工具絲因工作原因產生變形抻長時,張力調節機構可以吸收變形部分,使工 具絲始終繃緊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而不會產生折彎或折斷的現象。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和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的作用、結構及形狀均相同,在此以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為例進行描述。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中包括通過連接件固定于光杠連接件6上的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11,偏心軸活動連接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11上的偏心輪12和用于鎖緊偏心輪12的鎖緊手柄10。如圖5所示,偏心輪12與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11活動連接,在調整好偏心輪12的位置后用鎖緊手柄10進行鎖緊固定。當偏心輪12缺口朝下、缺口邊緣水平時定義為中位,偏心輪12缺口朝左、缺口邊緣豎直為低位,偏心輪12缺口朝右、缺口邊緣豎直為高位。其中,偏心輪12和17同時位于中位是確定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的0°角度位置的基準。該精密線拋光裝置除包括帶動工具絲做直線往復運動的線性往復運動機構之外,還包括帶動微孔拉絲模旋轉的卡具旋轉機構,卡具旋轉機構通過連接件固定在裝置底座I上。卡具旋轉機構包括用于固定微孔拉絲模的彈性卡頭22,用于與彈性卡頭22相配合的旋轉卡具座14,以及用于驅動旋轉卡具座14旋轉的旋轉電機16。旋轉卡具座14通過軸承活動連接于旋轉卡具連接板13,旋轉卡具連接板13通過連接件固定于裝置底座I上。旋轉卡具座14位于前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之間,在旋轉電機16的帶動下作旋轉運動。圖5為本實施例中所用彈性卡頭22與旋轉卡具座14相配合的示意圖。彈性卡頭22與旋轉卡具座14利用端部角度定位并壓緊固定,彈性卡頭22的上端部外圓與旋轉卡具座14的內圓相應部位為一定角度的角度配合,例如實施例中為8°相配合;彈性卡頭22端部具有用于固定微孔拉絲模的臺階,彈性卡頭22端部的臺階與外圓整體加工,具有很高的形位精度;彈性卡頭22上有由頂端延伸至尾部的十字切槽,十字切槽使彈性卡頭22端部產生彈性。將微孔拉絲模放入彈性卡頭22端部的臺階內按平,以角度定位把彈性卡頭22與旋轉卡具座14壓緊固定。當需要拆卸微孔拉絲模時,只需按住彈性卡頭22的尾部稍用力,就可彈出彈性卡頭22,取出微孔拉絲模。這樣的裝夾機構和方法定位精度很高,操作十分簡便。此外,該卡具旋轉機構還包括用于調節旋轉卡具座14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的角度調節機構。此處的旋轉角度是指旋轉卡具座14中心軸線的工作位置與原始位置之間的偏移角度。該中心軸線的原始位置,是指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中的偏心輪17與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中的偏心輪12同時處于中位時,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對應的位置。將原始位置定義為0°角度的位置,以此作為調整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的基準。該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指針15、刻度盤20和卡具調角度鎖緊手柄19,卡具調角度鎖緊手柄19用于調節旋轉卡具座14的旋轉角度并進行固定,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偏移時,指針15發生偏轉,指針15指向刻度盤20的位置對應于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工作人員可以據此進行調節。當指針15在刻度盤20上指向“O”刻度時,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剛好與前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中的兩個偏心輪12和17同時位于中位時外圓承載的工具絲水平重合。通過旋轉卡具座14和工具絲的一定角度的偏轉,可以實現對微孔拉絲模模具中的不同區域的加工。具體的旋轉角度及相應的加工區域的舉例,參見下文中加工方法部分的說明。在加工微孔拉絲模時,根據微孔拉絲模的孔形確定旋轉卡具座14的旋轉角度后,通過調節偏心輪12和17的位置,可以實現對微孔拉絲模的內孔全方位的加工,或者也可以選擇重點需要加工的部位,避開不需要加工的部位,由此提高加工效率。下面,對利用上述精密線拋光裝置實現金剛石微孔拉絲模整形加工的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在開始加工之前,需要先調節工具絲和微孔拉絲模的相對角度并固定,確定微孔拉絲模待加工的區域;然后啟動直線電機和旋轉電機,對微孔拉絲模進行拋光。具體實現過程如下SlO :將穿好工具絲的微孔拉絲模裝卡在卡具旋轉機構上。實施例中,通過彈性卡頭22和旋轉卡具座14可以實現微孔拉絲模的裝卡和定位。將工具絲穿過待加工微孔拉絲模的模孔并拉出,將微孔拉絲模壓入彈性卡頭22的臺階內壓平,將彈性卡頭22的尾端放入旋轉卡具座14內,按住頂端推緊固定。S20:把工具絲的前端、后端固定,使工具絲拉直。通過前卡絲機構固定工具絲的前端,使工具絲繞過偏心輪12和17的外圓,并將其后端固定于張力調節機構上,用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將其卡住,使工具絲稍繃緊,并給繼續調整留有余量。S30 :調整微孔拉絲模和工具絲的相對角度,確定對微孔拉絲模進行加工的角度和位置;在此,通過調整旋轉夾具14的中心軸線的偏轉角度和前偏心輪17、后偏心輪12所處的位置(高位、低位、中位),實現對微孔拉絲模模具和工具絲的相對角度的調整。調整過程中,根據微孔拉絲模的孔形確定旋轉卡具座14的旋轉角度后,調節偏心輪12和17的位置。S40 :調整工具絲張力并固定。實施例中,通過調節張力調節機構中的張力調節旋鈕5和張力卡絲鎖緊旋鈕7調整工具絲張力并固定。S50 :加入磨料,開啟直線電機和旋轉電機,開始加工。其中,在上述步驟S20對工具絲固定的過程中,還包括以下步驟令工具絲的前端與前偏心輪17上端相切,由前卡絲機構18鎖緊;令工具絲的后端與后偏心輪12上端相切,將張力調節機構的卡絲鎖緊旋鈕7向上搬起全程的1/3,夾緊工具絲,使工具絲稍繃緊固定,并給繼續調整留有余量。在上述步驟S40對工具絲的張力調整的過程中,還包括以下步驟將張力調節機構的卡絲鎖緊旋鈕7向上搬起全程的2/3,使工具絲繃緊;通過操作張力調節旋鈕5,調整張力的大小。[0043]在加工過程中,通過調整步驟S 20中旋轉卡具座14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和工具絲的偏擺角度,實現微孔拉絲模不同區域(如定徑區、壓縮區、倒錐區)的加工。在加工結束時,推住彈性卡頭22尾部稍用力,將其彈出旋轉卡具座14,從彈性卡頭22上取出微孔拉絲模進行清洗、檢測,如加工不到位,可重復上述程序繼續加工直至完成。下面對本加工方法中,實現定徑區、壓縮區、倒錐區的加工過程予以舉例說明。所述實施例中的技術參數舉例,僅用于說明該精密線拋光裝置加工微孔拉絲模的過程,而非對該加工方法的限制。具體實現過程參見下述實施例。實施例I :加工微孔拉絲模的定徑區。在步驟S20中,將偏心輪12和17同時調至中位并固定;將旋轉夾具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調至0°角度固定;其他操作與上述基礎操作相同,可以實現對微孔拉絲模的定徑區的單獨加工。實施例2 :對微孔拉絲模的定徑區和壓縮區同時進行加工。在步驟S20中,將旋轉夾具座14的角度調至比微孔拉絲模壓縮區實際角度大1° ;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的偏心輪 17保持中位;調整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的偏心輪12,使微孔拉絲模后面的工具絲與旋轉夾具座14的現有中心軸線平行;其他操作與上述基礎操作相同。實施例3 :對微孔拉絲模的定徑區和倒錐區同時進行加工。在步驟S20中,將旋轉夾具座14的角度調至比微孔拉絲模倒錐區實際角度大1° ;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的偏心輪12位于中位;調整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的偏心輪17,使微孔拉絲模前面的工具絲與旋轉夾具座14的現有中心軸線平行;其他操作與上述基礎操作相同。實施例4:對微孔拉絲模的壓縮區、定徑區和倒錐區同時進行加工。在步驟S20中,將旋轉夾具座14的角度調至0°角度固定;調節偏心輪12和17同時處于高位或者低位,使得微孔拉絲模前面的工具絲與旋轉夾具座14的中心軸線形成的角度比微孔拉絲模壓縮區實際角度大1° ;微孔拉絲模后面的工具絲與旋轉夾具座14的中心軸線形成的角度比微孔拉絲模倒錐區實際角度大1°,工具絲形成“V”形;其他與上述基礎操作相同。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精密線拋光裝置。該裝置由直線電機驅動,其中動子固定于裝置底座的凹槽中,定子固定于線性往復運動機構的底部,與動子正對。該裝置通過直線電機實現了直線運動的直接輸出,避免了旋轉電機驅動時,將圓周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過程中引入的誤差以及由此引起的工具絲運動的不平穩性,從根本上減少了工具絲折斷的風險。通過結合用于調節微孔拉絲模的中心軸線的旋轉角度的卡具旋轉機構、用于調節工具絲張力的張力調節機構,以及用于調節工具絲的偏擺角度的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和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實現了微孔拉絲模不同區域的加工和加工過程中工具絲張力的柔和調節,尤其適合于加工孔徑< O. 03mm的微孔拉絲模。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加工微孔拉絲模的精密線拋光裝置的詳細說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實質精神的前提下對它所做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將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侵犯,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權利要求1.一種精密線拋光裝置,用于加工微孔拉絲模,包括裝置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密線拋光裝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裝置底座上的滑軌座,以及與所述滑軌座活動連接的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在所述線性往復運動機構的底部固定有定子,動子正對于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裝置底座的凹槽內,所述定子和所述動子組成直線電機。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包括滑軌運動體和絲架兩部分,所述絲架通過連接件安裝于所述滑軌運動體上,所述滑軌運動體與所述滑軌座活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絲架由用于固定工具絲的前卡絲機構、張力調節機構、以及用于調節工具絲偏擺角度的兩個分別位于工具絲前端和后端的工具絲調角度機構組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包括張力調節機構底座,在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底座的內部安裝有壓簧;所述壓簧的上端正頂于調節頂桿的底部,下端與穿過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底座的底壁通孔的調節旋鈕抵接,頂于所述調節旋鈕的調節桿上;所述調節頂桿的頂端與曲柄連接桿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曲柄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張力卡絲鎖緊旋鈕連接;所述曲柄連接桿的中部通過連接件可旋轉地固定在所述張力調節機構底座上形成杠桿。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包括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偏心輪和用于鎖緊所述偏心輪的鎖緊手柄,所述偏心輪的偏心軸活動連接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底座上。
6.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密線拋光裝置還包括卡具旋轉機構,所述卡具旋轉機構包括用于固定微孔拉絲模的彈性卡頭,用于與所述彈性卡頭相配合的旋轉卡具座,以及用于驅動所述旋轉卡具座旋轉的旋轉電機;所述旋轉卡具座活動連接于旋轉卡具連接板,所述旋轉卡具連接板通過連接件固定于所述裝置底座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性卡頭和所述旋轉卡具座利用端部角度定位并壓緊固定,所述彈性卡頭端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微孔拉絲模的臺階;所述彈性卡頭上有由頂端延伸至尾部的十字切槽。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精密線拋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具旋轉機構還包括用于調節所述旋轉卡具座的中心軸線旋轉角度的角度調節機構,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指針、刻度盤和卡具調角度鎖緊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采用旋轉電機驅動的線拋光裝置,將旋轉運動轉化成直線往復運動時帶來工具絲運行不穩定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由直線電機驅動的精密線拋光裝置。該裝置包括裝置底座、固定于裝置底座上的滑軌座以及與滑軌座活動連接的線性往復運動機構,在該線性往復運動機構的底部固定有定子,動子正對于定子固定于裝置底座的凹槽內定子和動子組成直線電機。此外,該裝置結合卡具旋轉機構、張力調節機構、前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和后工具絲調角度機構,實現了微孔拉絲模不同區域的加工,尤其適合于加工孔徑≤0.03mm的微孔拉絲模。
文檔編號B24B29/04GK202684713SQ20122034807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曹鳳國, 黃建宇, 胡絳梅 申請人:北京迪蒙吉意超硬材料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