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水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水口,具體說是一種鋼鐵連鑄中間包用的定徑水口,用來控制鋼水澆鑄流量。
背景技術:
中間包的鋼水澆鑄通道通常由上水口和下水口組成,上水口安裝在中間包的底部,下水口通過一快換機構與上水口連接,在澆鑄過程中鋼水會對上、下水口產生浸蝕使上、下水口擴徑,使鋼水的流量發生改變,當流量超出規定的范圍時可通過更換水口來控制流量,由于上水口不可更換,因此只能更換下水口 ;但上水口擴徑達極限時,中間包就不能使用,而此時中間包的使用壽命并未結束(中間包的使用壽命遠遠大于上水口的使用壽命),由此造成中間包的浪費,并且使鋼水連鑄時間受到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為彌補上水口不能更換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中水口可等效替代上水口的更換。本實用新型的中水口,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中水口本體I,中水口本體I大體形狀為長方形的板體,中水口本體I上沿長度方向均勻鑲嵌有多個讓鋼水流過的鋼水套2,所述的鋼水套2為由鋯質材料制成的套筒,鋼水套的兩端面與中水口本體I的頂部和底部齊平。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厚度為50mm,所述的鋼水套2的數量為2個。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厚度為30mm,所述的鋼水套2的數量為3個。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四角為圓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水口設置在上水口與下水口之間,中水口具有多個讓鋼水流過的鋼水套,當上水口擴徑達極限值時,可第次切換鋼水套,相對下水口而言鋼水套的功能與上水口等效。本實用新型彌補上水口不能更換的缺陷,大幅度提高中間包快換定徑水口的使用時間,延長了鋼水連鑄時間,提高了鋼水澆鑄效率。同時既能充分利用中間包的使用壽命避免浪費,也能為中間包工作壽命進一步提高改進提供技術支撐,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圖I、圖2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中水口,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中水口本體1,中水口本體I大體形狀為長方形的板體,為節約板體的耗材其四角可設置成圓角,中水口本體I上沿長度方向均勻鑲嵌有多個讓鋼水流過的鋼水套2,所述的鋼水套2為由鋯質材料制成的套筒,鋼水套的兩端面與中水口本體I的頂部和底部齊平。本中水口使用時,設置在上水口與下水口之間,中水口上的一個鋼水套與上水口和下水口組成鋼水澆鑄通道,當上水口擴徑達極限值時,可將另一個鋼水套切換進鋼水澆鑄通道,切換進鋼水澆鑄通道的鋼水套相對下水口而言為新的上水口,從而彌補了上水口不能更換的缺陷,能充分利用中間包的使用壽命避免浪費,同時延長了鋼水連鑄時間,提高了鋼水澆鑄效率。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為,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厚度為50mm,所述的鋼水套2的數量為2個。采用該結構可使中水口本體的長度較短,鋼水套切入鋼水澆鑄通道的定位裝 置設置簡單。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為,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厚度為30mm,所述的鋼水套2的數量為3個。采用該結構,相對第一實施例而言可使中水口的耗材減少,中水口的使用壽命加長,但鋼水套切入鋼水澆鑄通道的定位裝置設置較復雜。
權利要求1.一種中水口,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中水口本體(I),中水口本體(I)大體形狀為長方形的板體,中水口本體(I)上沿長度方向均勻鑲嵌有多個讓鋼水流過的鋼水套(2 ),所述的鋼水套(2)為由鋯質材料制成的套筒,鋼水套的兩端面與中水口本體(I)的頂部和底部齊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厚度為50mm,所述的鋼水套(2)的數量為2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水口,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水口本體(I)的厚度為30mm,所述的鋼水套(2)的數量為3個。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所述的任一項中水口,其特征是中水口本體(I)的四角為圓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水口,具體說是一種鋼鐵連鑄中間包用的定徑水口,用來控制鋼水澆鑄流量。它包括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中水口本體(1),中水口本體大體形狀為長方形的板體,中水口本體上沿長度方向均勻鑲嵌有多個讓鋼水流過的鋼水套(2),所述的鋼水套為由鋯質材料制成的套筒,鋼水套的兩端面與中水口本體的頂部和底部齊平。其有益效果是,中水口設置在上水口與下水口之間,中水口具有多個讓鋼水流過的鋼水套,當上水口擴徑達極限值時,可第次切換鋼水套,相對下水口而言鋼水套的功能與上水口等效。本實用新型彌補上水口不能更換的缺陷,能充分利用中間包的使用壽命避免浪費,同時延長了鋼水連鑄時間,提高了鋼水澆鑄效率。
文檔編號B22D41/50GK202779769SQ20122045785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高桂航 申請人:泰州市旺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