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珩磨機,尤其是涉及一種立式珩磨機的行程控制機構。
背景技術:
立式珩磨機廣泛應用于油缸缸體、發動機缸體及同類零件的珩磨加工中,用于長度較大的油缸缸體的珩磨加工時,立式珩磨機的行程長,需要使用長行程的升降油缸來驅動珩磨頭長距離的直線往復運動。目前,立式珩磨機的行程控制主要依靠控制升降油缸的行程來實現,控制系統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改進,提供一種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行程的控制調整簡便快捷,行程控制精度高。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包括安裝在立式珩磨機升降平臺上的支架,行程調整管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架,導向座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所述行程調整管滑套在所述導向座中;所述行程調整管為空心管,所述行程調整管的管壁上設有軸向的滑槽,上撞塊及下撞塊分別通過螺釘及吊緊塊固定連接在所述行程調整管的滑槽中,上行程開關及下行程開關分別通過開關座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進一步的:所述導向座中設有導向套,所述行程調整管滑套在所述導向套中。所述上行程開關的上側設有上極限行程開關,所述下行程開關的下側設有下極限行程開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行程的控制調整簡便快捷,行程控制精度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 — A處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安裝在立式珩磨機升降平臺上的支架1,行程調整管4的上端固定連接支架1,導向座6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行程調整管4滑套在導向座6中,在本實施例中,導向座6中設有導向套7,行程調整管4滑套在導向套7中,這樣可以防止導向座6及行程調整管4的磨損。行程調整管4為空心管,行程調整管4的管壁上設有軸向的滑槽5,上撞塊2及下撞塊3分別通過螺釘13及吊緊塊12固定連接在行程調整管4的滑槽5中,上行程開關10及下行程開關9分別通過開關座14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上行程開關10的上側設有上極限行程開關11,下行程開關9的下側設有下極限行程開關8。在使用時,行程調整管4隨立式珩磨機升降平臺作上下的直線往復運動,行程調整管4由導向座6作導向,當上撞塊2觸及上行程開關10時,通過立式珩磨機的控制系統控制升降平臺向下運動;當下撞塊3觸及下行程開關9時,通過立式珩磨機的控制系統控制升降平臺向上運動;松開螺釘13及吊緊塊12,可調整上撞塊2及下撞塊3在行程調整管4的滑槽5中的位置,從而可以調節立式珩磨機的行程。上極限行程開關11及下極限行程開關8可防止當上行程開關10及下行程開關9出現故障時,立式珩磨機升降平臺的上下行程無法控制而造成立式 行磨機損`壞。
權利要求1.種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立式珩磨機升降平臺上的支架,行程調整管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架,導向座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所述行程調整管滑套在所述導向座中;所述行程調整管為空心管,所述行程調整管的管壁上設有軸向的滑槽,上撞塊及下撞塊分別通過螺釘及吊緊塊固定連接在所述行程調整管的滑槽中,上行程開關及下行程開關分別通過開關座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
2.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座中設有導向套,所述行程調整管滑套在所述導向套中。
3.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程開關的上側設有上極限行程開關,所述下行程開關的下側設有下極限行程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立式珩磨機行程控制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立式珩磨機升降平臺上的支架,行程調整管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架,導向座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所述行程調整管滑套在所述導向座中;所述行程調整管為空心管,所述行程調整管的管壁上設有軸向的滑槽,上撞塊及下撞塊分別通過螺釘及吊緊塊固定連接在所述行程調整管的滑槽中,上行程開關及下行程開關分別通過開關座固定安裝在立式珩磨機的機架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行程的控制調整簡便快捷,行程控制精度高。
文檔編號B24B33/10GK202922385SQ20122066563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陳江峰 申請人:無錫諾憶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