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硅鋼退火爐碳套輥密封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行業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應用在硅鋼熱處理機組中碳套輥軸承及其傳動機構中的碳套輥密封塊。
背景技術:
硅鋼熱處理機組中的輻射管加熱爐以及其他冷卻段爐子中的傳動裝置采用碳套輥傳動,爐輥在爐內托著帶鋼運動,三相異步電動機安裝在爐傳動側,并于爐輥用萬向聯軸器連接,爐輥兩側上安裝深溝球軸承、軸承座、爐輥安裝板。為保證帶鋼表面質量以及高溫情況下的防護,爐輥表面安裝有碳套。但由于加熱段爐內溫度過高,原有密封塊隔熱效果不好導致部分軸承過熱,甚至還有出現損壞的情況,此外由于爐輥轉動過程中干油泵需要向爐輥軸承油杯打油,打油壓力控制不穩時,干油容易從密封塊與軸承座之間的間隙流入爐內,從而破外爐內氣氛,影響帶鋼表面質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效果明顯,提高設備運行的使用壽命并保證正常生產的連續性的新型硅鋼退火爐碳套輥密封塊。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硅鋼退火爐碳套輥密封塊,其特征在于:密封塊為環形結構套裝在軸承座與碳套輥結合處,并密封軸承座與碳套輥,密封塊的表面設置有環形突起,密封塊內部設有空腔,空腔內塞滿陶瓷纖維棉,密封塊外端安裝有密封塊蓋板,密封塊蓋板通過外面彈簧壓緊在密封塊上面,密封塊與碳套輥配合面設有凹凸面為機加工面。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密封塊的環形突起上還設置有定位密封片,軸承座在內部開有凹槽,凹槽里面鋪設有陶瓷纖維棉,定位密封片插入凹槽中,對密封塊起定位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解決了干油從密封塊位置向爐內漏油問題。2.內部填充纖維棉隔熱材料增強了隔熱性能,避免了軸承過熱損壞的問題。3.密封塊更加穩定,不受爐輥轉動偏離中心位置。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密封塊與碳套輥配合關系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密封塊結構剖面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密封塊結構左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密封塊結構VI放大詳圖;圖中:1,軸承座,2密封塊蓋板,3密封塊,4陶瓷纖維棉,5定位密封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的新型硅鋼退火爐碳套輥密封塊,密封塊3為環形結構套裝在軸承座I與碳套輥結合處,并密封軸承座I與碳套輥,密封塊3的表面設置有環形突起,密封塊3內部設有空腔,空腔內塞滿陶瓷纖維棉4,密封塊3外端安裝有密封塊蓋板2,密封塊蓋板2通過外面彈簧壓緊在密封塊3上面,密封塊3與碳套輥配合面設有凹凸面為機加工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密封塊3的環形突起上還設置有定位密封片5,軸承座I在內部開有凹槽,凹槽里面鋪設有陶瓷纖維棉4,定位密封片5插入凹槽中,對密封塊3起定位作用。為了更加方便地使用本實用新型裝置,下面將闡述其具體使用和實施方法;由圖4可見在安裝好的碳套輥軸承座I開槽中塞入陶瓷纖維棉4。然后把密封塊3內腔中塞滿陶瓷纖維棉4,并根據定位密封片5的位置安裝密封塊3,使定位密封片5完全伸入軸承座I的凹槽內并且要與陶瓷纖維棉4壓緊。通過外部彈簧使密封塊蓋板2壓緊密封塊3,完成安裝。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密封塊3中增加了隔熱材料從而很大程度上使軸承阻隔了熱源,進而也減少了爐內熱損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密封塊3與軸承座I插入安裝,并且凹槽內有纖維棉從而阻隔了少部分干油從此泄露入爐,提高了密封性能。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內,則本實用新型的意圖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在內。
權利要求1.新型硅鋼退火爐碳套輥密封塊,其特征在于:密封塊為環形結構套裝在軸承座與碳套輥結合處,并密封軸承座與碳套輥,密封塊的表面設置有環形突起,密封塊內部設有空腔,空腔內塞滿陶瓷纖維棉,密封塊外端安裝有密封塊蓋板,密封塊蓋板通過外面彈簧壓緊在密封塊上面,密封塊與碳套輥配合面設有凹凸面為機加工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硅鋼退火爐碳套輥密封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塊的環形突起上還設置有定位密封片,軸承座在內部開有凹槽,凹槽里面鋪設有陶瓷纖維棉,定位密封片插入凹槽中定位密封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在硅鋼熱處理機組中碳套輥軸承及其傳動機構中的碳套輥密封塊。密封塊為環形結構套裝在軸承座與碳套輥結合處,并密封軸承座與碳套輥,密封塊的表面設置有環形突起,密封塊內部設有空腔,空腔內塞滿陶瓷纖維棉,密封塊外端安裝有密封塊蓋板,密封塊蓋板通過外面彈簧壓緊在密封塊上面,密封塊與碳套輥配合面設有凹凸面為機加工面。此裝置結構簡單,密封效果明顯,能夠提高設備運行的使用壽命并保證正常生產的連續性。
文檔編號C21D1/26GK202989214SQ20122069195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歐陽成剛, 曹萍 申請人:中冶南方(武漢)威仕工業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