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螺旋冷卻通道的砂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砂輪,尤其涉及一種帶有螺旋冷卻孔的砂輪。
背景技術:
磨削工藝在機械加工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主要利用砂輪做高速旋轉并使其與工件發生交互作用,移除工件表面上的微量材料從而獲得精密幾何形狀及表面特性。但是,由于砂輪在高速旋轉磨削中,磨削區會積蓄大量的熱能,導致砂輪磨粒高溫氧化及擴散,造成砂輪磨粒磨損及砂輪磨削特性降低,進而造成工件的熱損傷。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螺旋冷通道的砂輪,從砂輪內部進行冷卻,保證砂輪磨削質量。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帶有螺旋冷卻通道的砂輪,砂輪本體和砂輪軸,所述砂輪本體通過軸孔與砂輪軸安裝在一起,所述砂輪本體上設有螺旋冷卻通道,所述螺旋冷卻通道從砂輪本體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所述砂輪軸包括安裝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設有進液通道,所述進液通道的出液端突出于固定端的底部,砂輪軸通過所述安裝端與砂輪本體的軸孔安裝在一起時進液通道的出液端插入位于砂輪本體上端面的螺旋冷卻通道內與之形成連通。為了保證砂輪內部冷卻的效果,所述砂輪本體上的螺旋冷卻通道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砂輪軸固定端上的進液通道數量與砂輪本體上的螺旋冷卻通道的數量匹配。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的砂輪相比,其顯著特點是砂輪上設有上下端面貫通的螺旋冷卻通道,并通過 砂輪軸的進液通道向砂輪內部輸送冷卻液,從砂輪內部冷卻砂輪,而且冷卻通道的螺旋設計增加冷卻液的流量,能進一步保證冷卻效果,進而保證砂輪磨削質量。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砂輪本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砂輪軸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帶有螺旋冷卻通道的砂輪,包括砂輪本體I和砂輪軸2,砂輪本體I通過軸孔11與砂輪軸2安裝在一起,砂輪本體I上設有兩條螺旋冷卻通道12,螺旋冷卻通道12從砂輪本體I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砂輪軸2包括安裝端21和固定端22,固定端22上設有兩條進液通道22a,進液通道22a的出液端突出于固定端22的底部,砂輪軸2通過安裝端21與砂輪本體I的軸孔11安裝在一起時進液通道22a的出液端插入位于砂輪本體I上端面的螺旋冷卻通道12內與之形成連通。通過砂輪軸2的進液通道22a向砂輪本體I的螺旋冷卻通道12內輸送冷卻液,從砂輪內部冷卻砂輪,冷卻通道螺旋的設計增加冷卻液的流量,能進一步保證冷卻效果,進而保證砂輪磨削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螺旋冷卻通道的砂輪裝置,包括砂輪本體(I)和砂輪軸(2),所述砂輪本體(1)通過軸孔(11)與砂輪軸(2)安裝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本體(I)上設有螺旋冷卻通道(12),所述螺旋冷卻通道(12)從砂輪本體(I)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所述砂輪軸(2)包括安裝端(21)和固定端(22),所述固定端(22)上設有進液通道(22a),所述進液通道(22a)的出液端突出于固定端(22 )的底部,砂輪軸(2 )通過所述安裝端(21)與砂輪本體(I)的軸孔(11)安裝在一起時進液通道(22a)的出液端插入位于砂輪本體(I)上端面的螺旋冷卻通道(12)內與之形成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螺旋冷卻孔的砂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本體(I)上的螺旋冷卻通道(12)數量至少為兩個,所述砂輪軸(2)固定端(22)上的進液通道(22a)數量與砂輪本體( I)上的螺旋冷卻通道(12)的數量匹配。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有螺旋冷卻通道的砂輪,包括砂輪本體和砂輪軸,所述砂輪本體通過軸孔與砂輪軸安裝在一起,所述砂輪本體上設有螺旋冷卻通道,所述螺旋冷卻通道從砂輪本體的上端面延伸到下端面,所述砂輪軸包括安裝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設有進液通道,所述進液通道的出液端突出于固定端的底部,砂輪軸通過所述安裝端與砂輪本體的軸孔安裝在一起時進液通道的出液端插入位于砂輪本體上端面的螺旋冷卻通道內與之形成連通。本發明的優點是砂輪上設有上下端面貫通的螺旋冷卻通道,并通過砂輪軸的進液通道向砂輪內部輸送冷卻液,從砂輪內部冷卻砂輪,而且冷卻通道的螺旋設計增加冷卻液的流量,能進一步保證冷卻效果,進而保證砂輪磨削質量。
文檔編號B24D7/10GK103213076SQ2013101470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5日
發明者邵國良 申請人:常熟市巨力砂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