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基合金復合件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用合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鋼基合金復合件及其生產方法。背景技術:
鋼鐵事業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不銹鋼、合金鋼和特殊用鋼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以前生產這些鋼種對需加的鉻、鎳合金不好加工,特別是鎳板,切割很困難,煉鋼時還要同加廢鋼時一起加入轉爐內,碰到操作不正常和設備事故,還要補兌鐵水重新煉鋼,現在為提高生產效率,出現了一種新型 高強度合金鋼,在鋼基材料外復合一層鎳鉻材料,但是其制備過程要求相當嚴格,在溫度或空氣條件不達標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起孔、脫節等現象,最終影響產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制備簡單、生產成本的鋼基合金復合件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鋼基合金復合件,包括鋼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制元件外表面設置有一層合金層,鋼制元件為普通鋼。本發明在鋼制元件表面附著一層合金層,增強其強度和耐磨性,提高其使用性能,鋼制元件的原料成分本身效果也較通用的元件質量高,產品成本低,制備較為簡單。所述鋼基合金復合件的生產方法為:
生產模具內部采用水玻璃和石英砂交替壓注到模具中,制得符合規格的模具,在模具內表面涂覆合金層,將熔融的鋼制元件混合原料液體澆注到模具內,冷卻后形成表層附著合金層的鋼制元件。本發明改變以往使用樹脂材料作為模具內襯的生產方式,以水玻璃和石英砂壓注,實現石英砂的固結,這種模具內襯上易于涂覆合金層,且澆注混合原料液體后,合金層受熱與原料液體部分融合為一體,冷卻后在表面形成與鋼制兀件為一體的合金層,有效提高裝置的整體性。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應用靈活,合金層的附著效果好,不容易產生起孔、脫節現象,生產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鋼制元件,2合金層。具體實施例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該實施例包括鋼制元件I,所述鋼制元件I外表面設置有一層合金層2,鋼制元件I為普通鋼。上述鋼基合金復合件的生產方法為:
生產模具內部采用水玻璃和石英砂壓注,制得符合規格的模具,在模具內表面涂覆合金層2,將熔融的鋼制元件I混合原料液體澆注到模具內,冷卻后形成表層附著合金層2的鋼制兀件I。其中,鋼制元件的原料:30#`-45#普通鋼。
權利要求
1.一種鋼基合金復合件,包括鋼制元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制元件(I)外表面設置有一層合金層(2),鋼制元件(I)為普通鋼。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基合金復合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產模具內部采用水玻璃和石英砂壓注,制得符合規格的模具,在模具內表面涂覆合金層(2),將熔融的鋼制元件(I)混合原料液體澆注到模具內,冷卻后形成表層附著合金層(2)的鋼制元件(I)。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鋼用合金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鋼基合金復合件及其生產方法。該鋼基合金復合件,包括鋼制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制元件外表面設置有一層合金層,鋼制元件由錳、硅、碳和鐵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組成。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設計合理,應用靈活,合金層的附著效果好,不容易產生起孔、脫節現象,生產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B22C3/00GK103252474SQ20131020314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8日
發明者肖振橋, 肖德升, 龐慶森 申請人:肖振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