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氬封透氣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節能降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氬封透氣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外部套有吹氣氬封,所述吹氣氬封上設有吹氣口。本發明有方便使用、拆卸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氬封透氣磚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節能降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氬封透氣磚。
【背景技術】
[0002]透氣磚是一種高壽命節能降耗新產品,結構設計合理,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抗沖刷性、耐侵蝕性、和抗滲透性,具吹通率高,操作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0003]大型精煉鋼包用剛玉-尖晶石質透氣磚的研制與使用:為滿足大型精煉鋼包對透氣磚的要求,通過配方優化、高溫燒成等技術手段,成功開發了性能和使用效果優于傳統鉻剛玉質透氣磚的剛玉-尖晶石質透氣磚.該透氣磚以板狀剛玉為顆粒料,以電熔白剛玉為細粉,并加入6%純鋁酸鈣水泥、5%活性α-Α1203微粉和8%尖晶石,另外加入適量氧化鉻和減水劑,經振動成型、干燥后于1500°C保溫3h以上燒成.該透氣磚在大型精煉鋼包上使用,取得了滿意的使用效果。
[0004]現有的氬封透氣磚拆卸、使用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拆卸方便的透氣磚,即一種氬封透氣磚。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種IS封透氣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底部設有底座,所述磚體外部套有吹氣IS封,所述吹氣氬封底部設有凸起。
[0008]所述底座呈圓柱形,半徑為90mm,高度為50mm。
[0009]所述磚體與所述吹氣氬封間設有鋼管。
[0010]所述鋼管厚度為1mm。
[0011]所述鋼管環形設置有36根。
[0012]所述磚體呈倒圓臺形,上圓半徑為270mm,下圓半徑為90mm。
[0013]所述吹氣IS封呈倒圓臺環形,上圓半徑為320mm,下圓半徑為150mm,與所述磚體相適配。
[0014]所述凸起呈倒圓臺環形,上圓半徑為120mm,下圓半徑為115mm
[0015]所述氬封透氣磚的理論單重為21kg。
[00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吹氣氬封套在漏斗磚外部,使用、拆卸方便,可循環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發明的材質理化指標圖;[0021]圖中,1、磚體,2、吹氣氬封,3、鋼管,4、底座,5、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3]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氬封透氣磚,包括磚體I,磚體I底部設有底座4,磚體I外部套有吹氣氬封2,吹氣氬封2底部設有凸起5。
[0024]底座4呈圓柱形,半徑為90mm,高度為50mm。
[0025]磚體I與所述吹氣氬封2間設有鋼管3。
[0026]鋼管3厚度為1mm。
[0027]鋼管3環形設置有36根。
[0028]磚體I呈倒圓臺形,上圓半徑為270mm,下圓半徑為90mm。
[0029]吹氣IS封2呈倒圓臺環形,上圓半徑為320mm,下圓半徑為150mm,與磚體I相適配。
[0030]凸起5呈倒圓臺環形,上圓半徑為120mm,下圓半徑為115mm
[0031]氬封透氣磚的理論單重為21kg。
[003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氬封透氣磚,包括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底部設有底座,所述磚體外部套有吹氣氬封,所述吹氣氬封底部設有凸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圓柱形,半徑為90mm,高度為50_。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與所述吹氣氬封間設有鋼管。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厚度為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環形設置有36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磚體呈倒圓臺形,上圓半徑為270mm,下圓半徑為9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氬封呈倒圓臺環形,上圓半徑為320mm,下圓半徑為150mm,與所述磚體相適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倒圓臺環形,上圓半徑為120mm,下圓半徑為115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氬封透氣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氬封透氣磚的理論單重為21kg。
【文檔編號】B22D41/58GK103586448SQ201310513986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李占春, 曲景春, 吳磊 申請人:江蘇聯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