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找平工具,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
背景技術:
在高爐耐材施工中,爐底炭素搗打料平整度直接影響塊體耐材的砌筑磚縫質量、高爐壽命和使用安全,因此爐底炭素搗打料平整度是高爐施工過程中重要的控制環節。常規的平板找平器由于與炭素搗打料粗找表面接觸較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遇到凸起部分易發生翹起現象,造成找平器整體不穩,導致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時間延長,勞動強度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平板找平器施工不穩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能夠保證找平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加快施工進度。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包括由鋼板制成的、前端具有切頭的切刀,所述切刀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所述切刀后端下部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包括滾筒外殼,所述滾筒外殼的兩端設置有軸承,軸承之間安裝有滾軸,所述滾軸兩端通過連接板固定于所述切刀,所述切刀表面對稱設置有兩個用于連接振搗棒的插筒,所述切刀中間連接有扶手,所述扶手通過加固連接桿固定于所述切刀。所述插筒 與水平面呈45°夾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使用靈活輕便,整體穩定性好,在不影響找平效果基礎上,能夠減少找平器與碳素搗打料表面的接觸面積,保證找平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力口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費用,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找平工具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找平工具中滾筒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切刀;2,插筒;3,扶手;4,滾筒;41,滾軸;42,滾筒外殼;43,軸承;5,連接板;6,加固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特點及效果,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主要由切刀1、插筒2、扶手3、滾筒4組成。切刀I是由一塊1200mmX 350mmX 25mm的鋼板制成,其前端加工成切頭。切刀I
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前端切頭接觸底面,后端下部設置有滾筒2。結合圖3所示,滾筒2包括滾軸41、滾筒外殼42和軸承43。滾筒外殼41由48X3.5mm的鋼管制成,其彎曲度和表面平整度應符合要求。滾筒外殼41兩端固定設置有軸承43,兩個軸承43之間安裝有滾軸41。滾軸41由20mm圓鋼制成,其兩端分別固定有一塊連接板5,兩塊連接板5分別焊接于切刀I兩側。切刀I表面對稱地設置有兩個插筒2,插筒2由48X3.5mm的鋼管制成,與水平面呈45°夾角焊接在切刀I表面,用于插接振搗棒,為找平工具提供動力源。切刀I前部分的中間焊接有48X3.5mm的鋼管作為扶手3。扶手3的中部焊接有加固連接桿6,加固連接桿6底部焊接于切刀I的后端,加固連接桿6由直徑為25mm的鋼筋制成。使用時,將振搗棒插入插筒2向前推進本找平工具,兩人同時施工即可。滾筒2的軸承43帶動滾筒外殼42以滾軸41為軸心旋轉,從而使找平工具向前移動,切刀I進行找平精整,同時扶手3可以起到調整方向的作 用。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體變換,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鋼板制成的、前端具有切頭的切刀,所述切刀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所述切刀后端下部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包括滾筒外殼,所述滾筒外殼的兩端設置有軸承,軸承之間安裝有滾軸,所述滾軸兩端通過連接板固定于所述切刀,所述切刀表面對稱設置有兩個用于連接振搗棒的插筒,所述切刀中間連接有扶手,所述扶手通過加固連接桿固定于所述切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筒與水平面呈45°夾 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爐爐底炭素搗打料找平工具,包括由鋼板制成的、前端具有切頭的切刀,切刀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切刀后端下部設置有滾筒,滾筒包括滾筒外殼,滾筒外殼的兩端設置有軸承,軸承之間安裝有滾軸,滾軸兩端通過連接板固定于切刀,切刀表面對稱設置有兩個用于連接振搗棒的插筒,切刀中間連接有扶手,扶手通過加固連接桿固定于切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使用靈活輕便,整體穩定性好,在不影響找平效果基礎上,能夠減少找平器與碳素搗打料表面的接觸面積,保證找平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施工費用,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C21B7/06GK203144429SQ2013200201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2日
發明者孫秀海, 李秋生, 薛玉芝 申請人:天津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