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領域,尤其指一種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粉末冶金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工藝,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形狀復雜、少無切割等特點。目前,對于側面帶有凹坑的粉末冶金零件,在制造過程中一直無法直接壓制成形,側面凹坑處必須通過后期的機加工來實現,而且對于特定面需要使用特殊的加工機床和刀具。這都將大大增加制造成本,降低生產效率,使得粉末冶金技術的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直接壓制側面帶有球形四坑的粉末冶金零件的模具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主要包括芯棒,其中芯棒前端為長方體的成形段,成形段向外突出半球體的陽模。另外,其陽模數量為1-4個。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是所述的陽模數量為四個,對稱位于成形段兩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一次成形制造側面有凹坑的粉末冶金零件,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提聞生廣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壓制的粉末冶金零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所示,現有的常規壓制模具成形段2均為等截面,壓制出來的粉末冶金零件4沒有凹坑5,需要經過后期加工才能實現,費時費力,不利于大規模生產的需要。如圖1所示,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主要包括芯棒I,芯棒I前端為長方體的成形段2,在成形段2側面向外突出兩個半球體的陽模3,對稱位于成形段2兩側。使用本實用新型壓制粉末冶金零件的工作方式為:芯棒I和陰模(未圖示)同步上升裝粉,裝粉完畢后,上模(未圖示)下行帶動芯棒I和陰模(未圖示)同步下沉,芯棒I達到成形位置后停止下沉,上模(未圖示)達到成形位置后完成壓坯成形,陰模(未圖示)繼續下行壓坯脫模,最后壓坯從芯棒I側面取出。如圖2所示,使用本實用新型直接壓制的零件4側面有一個半球形凹坑5。本實用新型是根據所需壓制的零件側面四坑形狀制作相應的芯棒陽模,使得零件一次壓制成形,與此相關的變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主要包括芯棒,其中所述芯棒前端為長方體的成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段向外突出半球體的陽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模為1-4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陽模數量為4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陽模對稱位于成形段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精密粉末冶金的模具,主要包括芯棒,其中芯棒前端為長方體的成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段向外突出半球體的陽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一次成形制造側面有凹坑的粉末冶金零件,大大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2F3/03GK203061873SQ20132005499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趙兵 申請人:當涂縣生輝鎳鐵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