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式內冷砂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鑲嵌式內冷砂輪,包括砂輪基座和若干磨具塊,各磨具塊沿圓周方向呈環狀排列設置在砂輪基座外緣下端面,在砂輪基座內徑向開有若干進液口,在砂輪基座與磨具塊結合的下端面上沿圓周方向開有若干出液口,砂輪基座內開有連通進液口與出液口的流道,此鑲嵌式內冷砂輪采用分體式設計,將傳統內冷砂輪中的冷卻流道設置在砂輪基座上,而將若干磨具塊周向排列設置在砂輪基座下端面上作為磨削砂輪,冷卻液從進液口流入經出液口流出至各磨具塊之間的間隙再流向磨削區域內進行冷卻,磨削砂輪中局部磨損后只需更換存在磨損缺陷的磨具塊而不需要整個磨削砂輪更換,避免造成浪費且有利于降低成本,本實用新型用于磨削砂輪【技術領域】。
【專利說明】鑲嵌式內冷砂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削砂輪【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磨削加工是一種利用利用砂輪作高速旋轉并使其與工件發生交互作用,移除工件表面上的微量材料,從而獲得精密幾何形狀及表面特性的加工技術。磨削過程中磨削區域必然產生大量磨削熱,若冷卻不足容易導致工件磨削表面出現磨削缺陷等質量問題,而且還有可能造成砂輪磨削表面燒蝕,難以保證工件的加工質量和精度。
[0003]現有技術中,對磨削加工的冷卻方式有外冷式和內冷式兩種。外冷式主要是在工作臺面上設置冷卻管,冷卻管噴出冷卻液直接作用于磨削加工處,然而由于砂輪的離心作用,冷卻液將快速脫離砂輪;同時磨削時砂輪與工件結合較緊密,磨削產生的粉屑還形成了對冷卻液的封閉,實際上冷卻液很難進入磨削區域內進行冷卻。而內冷式是采用具有內冷卻結構的砂輪進行磨削,該內冷卻結構的砂輪主要是在砂輪內開有冷卻液通道,在砂輪表面開有冷卻液出口,冷卻液經過冷卻液通道從冷卻液出口噴出而直接作用于磨削區域內。
[0004]然而,現有的具有內冷卻結構的砂輪通常是直接在砂輪內部開有冷卻液流道,而冷卻液流道的引入必然導致砂輪的強度的降低,而且具有內冷卻結構的砂輪加工制作成本高,使用一段時間后若出現局部磨損缺陷,整個砂輪需更換,造成嚴重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廉、冷卻效果良好的鑲嵌式內冷砂輪。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鑲嵌式內冷砂輪,包括砂輪基座和若干磨具塊,各磨具塊沿圓周方向呈環狀排列設置在砂輪基座外緣下端面,在砂輪基座內徑向開有若干進液口,在砂輪基座與磨具塊結合的下端面上沿圓周方向開有若干出液口,砂輪基座內開有連通進液口與出液口的流道。
[0007]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各磨具塊之間留有微小間隙,各出液口正對于微小間隙。
[0008]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在砂輪基座外緣下端面上開有環形凹槽,磨具塊設有嵌入環形凹槽中的凸臺。
[0009]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各磨具塊通過螺釘緊固在砂輪基座外緣下端面上。
[0010]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磨具塊為金剛石磨具塊。
[0011]有益效果:此鑲嵌式內冷砂輪采用分體式設計,將傳統內冷砂輪中的冷卻流道設置在砂輪基座上,而將若干磨具塊周向排列設置在砂輪基座下端面上作為磨削砂輪,冷卻液從進液口流入經出液口流出至磨具塊之間的間隙,冷卻液從各磨具塊之間的間隙流向磨削區域內進行冷卻,磨削使用過程中磨削砂輪中局部磨損后只需更換存在磨損缺陷的磨具塊而不需要整個磨削砂輪更換,避免造成浪費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液口與微小間隙相對的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磨具塊嵌入環形凹槽的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磨具塊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照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一種鑲嵌式內冷砂輪,包括砂輪基座10和若干磨具塊20,各磨具塊20沿圓周方向呈環狀排列設置在砂輪基座10外緣下端面,在砂輪基座10內徑向開有若干進液口 11,在砂輪基座10與磨具塊20結合的下端面上沿圓周方向開有若干出液口 12,砂輪基座10內開有連通進液口 11與出液口 12的流道。
[001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各磨具塊20之間留有微小間隙21,各出液口 12正對于微小間隙21。
[0019]本實施例中,砂輪基座10為一環形盤狀體,在砂輪基座10的內側端面等距徑向開有若干進液口 11,在砂輪基座10的外緣下端面周向開有數量與進液口 11數量相同的出液口 12,進液口 11與出液口 12是相通的,冷卻液經進液口 11流入經出液口 12流出,在開有出液口 12的砂輪基座10外緣下端面上沿圓周方向排列安裝磨具塊20,其中出液口 12處于兩磨具塊20之間的微小間隙21中,即冷卻液能經出液口 12流出后再從微小間隙21處擴散流出對磨削區域進行冷卻。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鑲嵌式內冷砂輪為分體式設計,即主要由砂輪基座10和由若干磨具塊20組成的磨削砂輪這兩部分組成,當磨削砂輪中局部磨損后只需更換存在磨損缺陷的磨具塊20而不需要整個磨削砂輪更換,避免造成浪費,同時磨具塊20的造價較高,采用分體設計設置在砂輪基座10下端面,有利于降低成本。砂輪基座10采用金屬材料制成,傳統內冷砂輪中冷卻結構流道開設在砂輪基座10上,解決現有技術中因在砂輪中開有冷卻結構流道造成砂輪強度不足的問題。利用該鑲嵌式內冷砂輪磨削時,冷卻液從出液口 12經微小間隙21擴散流出直接進入磨削區域冷卻,降低工件表面溫度,同時微小間隙21的存在還有利于磨削砂輪的散熱,即由若干個磨具塊20組成的環狀磨削砂輪在其圓周方向等距間隔留有微小間隙21,有利于改善磨削過程中磨削砂輪上的磨削熱積聚,同時冷卻液從各微小間隙21流出也帶走磨具塊20的熱量,降低磨削砂輪的溫度。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在砂輪基座10外緣下端面上開有環形凹槽13,磨具塊20設有嵌入環形凹槽13中的凸臺22。
[002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各磨具塊20通過螺釘緊固在砂輪基座10外緣下端面上。
[002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磨具塊20為金剛石磨具塊。
[0024]在磨具塊20的凸臺22上開有螺紋孔,在砂輪基座10上開有與螺紋孔相對應的安裝孔,磨具塊20通過凸臺22嵌入至砂輪基座10的環形凹槽13中以將磨具塊20定位于砂輪基座10的外緣下端面,再由擰動螺釘依次穿過砂輪基座10上的安裝孔和磨具塊20的螺紋孔將磨具塊20緊固于砂輪基座10上,采用螺釘連接的方式拆裝方便快捷。
[0025]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鑲嵌式內冷砂輪,其特征在于:包括砂輪基座(10)和若干磨具塊(20),各所述磨具塊(20)沿圓周方向呈環狀排列設置在砂輪基座(10)外緣下端面,在所述砂輪基座(10)內徑向開有若干進液口(11),在所述砂輪基座(10)與磨具塊(20)結合的下端面上沿圓周方向開有若干出液口( 12),所述砂輪基座(10)內開有連通進液口(11)與出液口(12)的流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鑲嵌式內冷砂輪,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具塊(20)之間留有微小間隙(21),各所述出液口( 12 )正對于所述微小間隙(2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鑲嵌式內冷砂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輪基座(10)外緣下端面上開有環形凹槽(13),所述磨具塊(20)設有嵌入環形凹槽(13)中的凸臺(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鑲嵌式內冷砂輪,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磨具塊(20)通過螺釘緊固在砂輪基座(10 )外緣下端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鑲嵌式內冷砂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具塊(20)為金剛石磨具塊。
【文檔編號】B24D7/06GK203542400SQ201320571037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趙虎, 李媛媛, 陳培賢 申請人:廣州市敏嘉制造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