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拋丸機傳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拋丸機傳動結構。包括通過拋丸機蓋板開口伸入拋丸機內腔進行鋼丸輸送的傳動軸,傳動軸位于拋丸機蓋板的外端部分依次固定設置有刮板和鏈輪,傳動軸末端通過軸承與支撐體固定;軸承設置于支撐體外側;刮板有多個并繞軸均勻間隔固定設置;拋丸機蓋板與拋丸機壁板連接;軸承采用外球面軸承,為穩定鏈輪與軸承,在傳動軸軸表面、鏈輪與軸承之間設置有隔離軸套。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動軸的安裝結構,將軸承設置在鏈輪外側,軸承不再受到鋼丸的磨損;同時,鏈輪到蓋板的距離也加長,中間再增加刮板結構。刮板隨傳動軸轉動,掃除從蓋板開孔漏出的鋼丸,進一步保護軸承。本實用新型結構大幅度提高了軸承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拋丸機傳動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尤其屬于鑄造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拋丸機傳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鑄造生產清理過程中,為獲得表面光潔的鑄件,通常須采用拋丸機對鑄件進行表面噴丸處理。在拋丸機工作時,通過鏈條牽動鏈輪轉動,鏈輪帶動螺旋輸送器轉動,鋼丸的循環使用就是通過螺旋輸送器的葉片螺旋轉動進行輸送。現有拋丸機由于螺旋輸送器的外球面軸承位置緊靠拋丸機側,鋼丸在輸送過程中很容易從拋丸機蓋板的中孔漏出而進入外球面軸承,造成外球面軸承磨損快、更換頻繁,浪費成本,外球面軸承的更換又浪費時間、浪費人力。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公開了一種拋丸機傳動結構。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改變傳動結構、重新設置外球面軸承位置和增加清理鋼丸的刮板,以減少鋼丸對外球面軸承的磨損,從而實現延長外球面軸承的使用壽命,降低損耗,節約成本的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拋丸機傳動結構,包括通過拋丸機蓋板開口伸入拋丸機內腔進行鋼丸輸送的傳動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位于拋丸機蓋板的外端部分依次固定設置有刮板和鏈輪,傳動軸末端通過軸承與支撐體固定。
[0006]所述軸承設置于支撐體外側并通過軸承座與支撐體固定。
[0007]所述傳動軸與拋丸機蓋板和支撐體均為間隙配合。
[0008]上述刮板有多個并繞軸均勻間隔固定設置,刮板平面沿軸向設置。
[0009]所述拋丸機蓋板通過螺栓與拋丸機壁板連接固定。
[0010]本實用新型優選軸承采用外球面軸承,可進一步起到調心穩定作用。
[0011]為穩定鏈輪與軸承,在傳動軸軸表面、鏈輪與軸承之間設置有隔離軸套。
[0012]拋丸機在工作時,通過鏈條牽動鏈輪轉動,由鏈輪驅動傳動軸轉動,傳動軸帶動螺旋輸送器葉片轉動,噴丸后的鋼丸通過葉片的螺旋轉動推移,輸送至儲存處重新循環使用。
[0013]本實用新型有益性: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動軸的安裝結構,安裝時,將軸承設置在鏈輪外側,軸承不再受到鋼丸的磨損;同時,鏈輪到蓋板的距離也加長,中間再增加刮板結構。工作時,刮板隨傳動軸轉動,掃除從蓋板開孔漏出的鋼丸,進一步保護軸承。本實用新型結構大幅度提聞了軸承的使用壽命,提聞了生廣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傳動軸裝配結構示意圖;[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傳動軸裝配結構剖視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傳動軸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拋丸機蓋板立體圖;
[0018]圖5是外球面軸承立體示意圖;
[0019]圖6是現有傳動軸裝配立體示意圖;
[0020]圖7是現有傳動軸裝配立體剖視圖。
[0021]圖中,01是拋丸機壁板,02是拋丸機蓋板,03是傳動軸,04是螺旋桿,05是鏈輪,06是平鍵,07是隔離軸套,08是支撐體,09是軸承座,10是軸承,11是刮板,12是開孔,13是鍵槽,14是現有傳動軸,15是現有擋圈,16是現有鏈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本實施例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結合圖1至圖5。
[0024]如圖所示,拋丸機傳動軸結構,包括拋丸機壁板01,拋丸機蓋板02,傳動軸03,螺旋桿04,鏈輪05,平鍵06,隔離軸套07,支撐體08,軸承座09,軸承10,刮板11,開孔12,鍵槽13。
[0025]傳動軸03是螺旋輸送器的傳動部分,在拋丸機外,傳動軸03上依次排列刮板11、鏈輪05、隔套07,并穿過支撐體08與軸承10配合,本例采用的軸承是外球面軸承,軸承10通過軸承座09固定在支撐體08上。螺旋桿04是螺旋輸送器的工作部分,從拋丸機蓋板02開孔12延伸到拋丸機內,起輸送鋼丸作用。
[0026]鏈輪05和傳動軸03分別有鍵槽13,通過平鍵06嵌入,可以保證鏈輪05和傳動軸03的同步運動。3個刮板11均勻間隔焊接在傳動軸03上,工作時,3個刮板11隨著傳動軸03旋轉掃除下面堆積的鋼丸。
[0027]軸承10采用外球面軸承,軸承10的外球面與軸承座09的內球面配合,軸承10的內徑與傳動軸03配合,軸承座09用4個六角螺釘鎖緊在支撐體08上。傳動軸03、軸承10和軸承座09通過支撐體08進行軸向定位。本實用新型結構還在傳動軸03上設置隔離軸套07,鏈輪05和軸承10分別與隔離軸套07的兩個端面相貼,以保持固定距離。
[0028]拋丸機在工作時,通過鏈條牽動鏈輪05轉動,由鏈輪05驅動傳動軸03轉動,傳動軸03帶動螺旋輸送器葉片轉動,噴丸后的鋼丸通過葉片的螺旋轉動推移,輸送至儲存處重新循環使用。
[0029]圖6和圖7是現有傳動軸結構,如圖所示,軸承10與軸承座09配合,軸承10的內徑與現有傳動軸14配合,軸承座09用六角螺釘鎖緊在拋丸機蓋板02上;現有傳動軸14、軸承10和軸承座09通過拋丸機蓋板02進行軸向定位;擋圈15通過六角螺釘鎖緊在現有傳動軸14端面,防止現有鏈輪16外移。
[0030]由于軸承10緊靠拋丸機蓋板02,拋丸機工作時,鋼丸很容易從拋丸機蓋板02開孔12漏出而進入軸承10產生磨損。
[0031]經對比,現有傳動軸結構的軸承使用兩天就需更換,而本實用新型傳動軸結構的軸承可以保持至少使用三個月才會更換,大大提高了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拋丸機傳動結構,包括通過拋丸機蓋板(02)開口(12)伸入拋丸機內腔進行鋼丸輸送的傳動軸(03),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03)位于拋丸機蓋板(02)的外端部分依次固定設置有刮板(11)和鏈輪(05),傳動軸(03)末端通過軸承(10)與支撐體(08)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10)設置于支撐體(08)外側并通過軸承座(09)與支撐體(08)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03)與拋丸機蓋板(02)和支撐體(08)均為間隙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1)有多個并繞軸均勻間隔固定設置,刮板(11)平面沿軸向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拋丸機蓋板(02)通過螺栓與拋丸機壁板(01)連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10)是外球面軸承。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丸機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03)軸表面、鏈輪(05 )與軸承(10 )之間設置有隔離軸套(07 )。
【文檔編號】B24C9/00GK203527268SQ201320683071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謝許祥, 張修平, 程忠林, 尹華元 申請人:四川省祥業機械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