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進水箱,排渣管穿過回水箱與外部的排污管相連。排渣管獨立的穿過回水箱連接到外部的排污槽上,這樣通過把水套回水管閥門關小,從而加大了排渣管水流的壓力和流量,于是水套底部的積渣就可以通過排渣管順著水流排了出來,確保了下料口水套特別是底部鴨嘴出的冷卻循環,即可達到排渣確保冷卻的目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延長下料口水套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煉鋼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
【背景技術】
[0002]煙罩是煉鋼廠轉爐煉鋼的重要設備之一。隨著冶金工業的發展,對環保要求、成本控制和煉鋼質量要求的提高,對煉鋼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0003]目前的轉爐移動煙罩如圖1所示,它包括轉爐煙罩本體11和下料口系統12氧槍口系統13組成。煉鋼時,由于使用的是循環水,加之水質不理想,使得下料口水套內部結渣嚴重,使得水套冷卻循環管路受阻,尤其是最底部鴨嘴處,渣往往都是沉淀在此,所以冷卻不好,所有下料口水套漏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鴨嘴處爆焊縫,引起漏水,導致影響煉鋼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通過將下料口水套最底部的進水管改成外排式排渣管,在循環泵的加壓下將進水套所積的渣排出去,有效地避免因積渣而影響冷卻循環引起爆焊縫漏水,從而提高煉鋼生產效率的排渣式下料口水套。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進水箱,排渣管穿過回水箱與外部的排污管相連。
[0006]所述排渣管延展到下料口水套底部鴨嘴處。
[0007]在所述進水箱內設有通入有冷卻水的進水管。
[0008]在所述回水箱內設有循環冷卻水的回水管。
[0009]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下料口水套內層管、下料口水套外層管及冷卻分水管。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渣管獨立的穿過回水箱連接到外部的排污槽上,這樣通過把水套回水管閥門關小,從而加大了排渣管水流的壓力和流量,于是水套底部的積渣就可以通過排渣管順著水流排了出來,確保了下料口水套特別是底部鴨嘴出的冷卻循環,即可達到排渣確保冷卻的目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延長下料口水套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現有轉爐移動煙罩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展開圖。
[0014]圖中:1-下料口水套外層管,2-下料口水套內層管,3-冷卻分水管,4-排渣管,5-進水管,6-回水管,7-進水箱,8-回水箱,11-轉爐煙罩本體,12-下料口系統,13-氧槍口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6]參見圖2和圖3,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進水箱7,排渣管4穿過回水箱8連接到外部的排污槽上,排渣管4延展到下料口水套底部鴨嘴處,在進水箱7內設有通入有冷卻水的進水管5,在回水箱8內設有循環冷卻水的回水管6,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下料口水套內層管2、下料口水套外層管I及冷卻分水管3。
[0017]排渣管4剛好設計在整個下料口水套的最底部,渣往往都是匯集在此,通過人為地減少從回水管的排水,變相的加大了排渣管4水流壓力和流量,這樣積渣就很容易從排渣管4排出水套本體,保證了冷卻的效果。
[0018]排渣管4是獨立的穿過進水箱連接到回水箱8上,這樣通過把水套回水管閥門關小,從而加大了排渣管4水流的壓力和流量,于是水套底部的積渣就可以通過排渣管4順著水流排了出來,確保了下料口水套特別是底部鴨嘴出的冷卻循環,即可達到排渣確保冷卻的目的,使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延長下料口水套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包括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進水箱,排渣管穿過回水箱與外部的排污管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所述排渣管延展到下料口水套底部鴨嘴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所述進水箱內設有通入有冷卻水的進水管。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所述回水箱內設有循環冷卻水的回水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排渣式下料口水套,其特征是:在下料口水套內設有下料口水套內層管、下料口水套外層管及冷卻分水管。
【文檔編號】C21C5/40GK203569133SQ20132069836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7日
【發明者】李獻京, 李小強, 金耀忠, 余游, 鄺玉富, 高偉, 段江郴 申請人: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