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鐵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領域,涉及一種冷鐵裝置,該冷鐵裝置包括:碗狀吸熱體、定位螺母、傳熱棒、散熱體。所述碗狀吸熱體由至少一片以上的碗狀吸熱片組成,其底部開設有螺紋孔,與傳熱棒上一端設置的外螺紋相適應,進行螺紋連接,其碗狀吸熱片的開口端安放在砂型中接近鑄件的熱節部位;所述的定位螺母調節和固定碗狀吸熱體在傳熱棒中的位置;所述的散熱體為鰭片狀,中間開設有螺紋孔,與傳熱棒伸出砂箱之外另一端的外螺紋相連接。本實用新型能持續將熱節處液態金屬的熱量快速的排出到砂箱外,同時結構簡單實用,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冷鐵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砂型鑄造中使用的冷鐵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鑄件的形狀比較復雜,大小差異很大,壁厚的差別可能十分顯著,但往往存在局部的厚大部分,這些部位在砂型鑄造條件下,所含有的液態金屬的熱量多,形成所謂的熱節。熱節處的金屬液在凝固過程中,比周圍金屬液凝固緩慢,往往會產生縮松、縮孔等缺陷。目前最常用的解決方法是在熱節附近安放冷鐵,所謂冷鐵是由鑄鋼、鑄鐵、石墨、銅等材料做成的塊狀實心體,由于冷鐵具有較強的蓄熱能力,可以加快鑄件熱節處的冷卻,從而防止縮松、縮孔的產生。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冷鐵大多都比較規整,體積也有限制,特別是對于厚大鑄件或大熱節處,僅僅靠冷鐵本身的蓄熱能力來加快熱節處的冷卻遠遠不夠,其原因在于無法將熱節處的熱量傳遞出砂箱之外去,不具有持續冷卻能力。
[0004]為解決上訴問題,授權公號為CN202963412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告了一種外冷鐵及外冷鐵系統,但是該實用新型專利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需要水、氣體等冷卻介質,在液態金屬液及大熱量作用下,該介質很快會達到氣化溫度發生體積劇烈膨脹,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其結構也復雜,不利于安裝固定等。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冷鐵裝置,能安全有效,持續將熱節處液態金屬的熱量快速的排出到砂箱外,同時結構簡單實用,使用方便。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冷鐵裝置,設置在砂型中,其特征在于:該冷鐵裝置包括碗狀吸熱體、定位螺母、傳熱棒和散熱體;碗狀吸熱體由至少一片以上的碗狀吸熱片組成,其底部開設有螺紋孔,與傳熱棒上一端設置的外螺紋相適應,進行螺紋連接,其碗狀吸熱片的開口端安放在砂型中接近鑄件的熱節部位;定位螺母調節和固定碗狀吸熱體在傳熱棒中的位置;散熱體為鰭片狀,中間開設有螺紋孔,與傳熱棒伸出砂箱之外另一端的外螺紋相連接。碗狀吸熱體由I?10片碗狀吸熱片構成,為鋼或銅合金。傳熱棒和散熱體均由銅合金制成。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此一種冷鐵裝置,其碗狀吸熱體的大小和數量可以調節,適合不同大小的熱節,同時其表面積較大,可吸收大量熱量。傳熱棒使用導熱系數較高的銅合金材料,能將吸熱體吸收的熱量快速傳遞到砂箱外的散熱體。散熱體呈鰭片狀,其表面積較大能快速將熱量與空氣或冷風交換,同時保持較低溫度與吸熱體形成較大溫度差,增加導熱能力。綜上所述,此冷鐵裝置實現了將熱節處的熱量快速傳遞到砂箱外,并對熱節起到了持續降溫的作用,同時又安全可靠,實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冷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冷鐵裝置的剖視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冷鐵裝置安裝在砂型中的示意圖。
[0011]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部件名稱如下:
[0012]1-碗狀吸熱片,2-碗狀吸熱體,3-定位螺母,4_傳熱棒,5-散熱體,6_螺紋連接,7螺紋連接,8-砂箱,9-型砂,10-金屬液,11-冒口,12-橫澆道,13-直澆道,14-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2和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一種冷鐵裝置包括有碗狀吸熱體2、定位螺母3、傳熱棒4、散熱體5。
[0015]根據實施例中鑄件熱節處熱節圓的直徑Φ270 mm,所述的碗狀吸熱體2由三片碗狀吸熱片I組成,碗狀吸熱片I開口端外徑分別為Φ132 mm、Φ 198mm、Φ270 mm,高分別為84 mm> 111 mm> 138 mm,壁厚均為18 mm,底部外徑均為66 mm,中間螺紋孔尺寸均為Φ 48X27 mm;所述的定位螺母3為標準件,規格為M48 ;所述的傳熱棒4尺寸Φ48Χ540mm ;所述的散熱體5中間管狀外徑為Φ66 mm,內徑為Φ48 mm,長為111 mm,散熱體5上有5片鰭片,間距為9 mm,每片鰭片尺寸210X156X12 mm。
[0016]使用時,按照如圖3所示的結構,先將傳熱棒4通過砂箱8上的安裝孔14伸入到砂箱8內,依次與定位螺母3、碗狀吸熱體2進行螺紋連接6。再將散熱體5與傳熱棒4伸出砂箱8外的一端進行螺紋連接7,填入型砂9進行造型并設置澆注系統和冒口 11,一切準備就緒后,由直澆道13澆入金屬液10通過橫澆道12流入鑄型型腔,澆注開始后用冷風對散熱體5進行降溫。鑄造后,獲得的鑄件熱節處無縮松、縮孔。
【權利要求】
1.一種冷鐵裝置,設置在砂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鐵裝置包括碗狀吸熱體、定位螺母、傳熱棒和散熱體;所述碗狀吸熱體由至少一片以上的碗狀吸熱片組成,其底部開設有螺紋孔,與傳熱棒上一端設置的外螺紋相適應,進行螺紋連接,該碗狀吸熱片的開口端安放在砂型中接近鑄件的熱節部位;所述的定位螺母調節和固定碗狀吸熱體在傳熱棒中的位置;所述的散熱體四周為鰭片狀,中間開設有螺紋孔,與傳熱棒伸出砂箱之外另一端的外螺紋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碗狀吸熱體由f10片碗狀吸熱片構成,為鋼或銅合金板材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冷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棒為銅合金棒。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冷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體由銅合金制成。
【文檔編號】B22D15/00GK203565819SQ201320780690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張季, 曾明, 廖慧敏, 郭賢文, 楊陽 申請人:西華大學